有效学业评价(话题三至处伸).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46291180 上传时间:2024-02-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效学业评价(话题三至处伸).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有效学业评价(话题三至处伸).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有效学业评价(话题三至处伸).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有效学业评价(话题三至处伸).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有效学业评价(话题三至处伸).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效学业评价(话题三至处伸).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有效学业评价话题三: 训练题总体设计问题诊断与技能指导一、 导言语文教学各阶段的训练题可能划分为:预习题、课堂训练题(包括导读题,巩固性、反馈性习题等)、课外作业题、阶段复习题等。第一节:预习题设计问题诊断与技能指导(一) 预习题的特点及功能1 预习题的特点:(1)突出基础性(2)体现启发性2 问题诊断:常见的问题有(1)缺少预习题的设计;(2)题目千篇一律,陈旧僵化;(3)预习题过多,过大,过难3 技能指导:课前预习的命题需要少而精,新而活,重在激趣生疑,启发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发现和提出预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具体做法:(1)导读设计,亲近文本(预习的主要任务是诱导阅读,它属于认识性阅读阶段。

2、) (2)以题促读,走进文本;(3)关注差异,增加选题第二节:课堂练习题设计问题诊断与技能指导1 课堂训练题的特点及功能(1) 语文课堂教学五要素:课堂阅读、课堂讲解、课堂思考与交流、课堂训练、课堂评价。(2) 课堂训练的作用:一是通过训练,学生深入学习思考,促进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二是在训练中,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形成语文能力;三是训练的过程既能让学生体验成功,又能暴露出存在的问题和缺点,便于师生正确评价,及时辅导,矫正补缺。2 问题诊断:(1) 缺乏针对性(2)缺乏精当性(3)缺乏层次性3 技能指导:(1) 总体设计围绕目标,由易到难,由浅到深;(2)抓住重点,精当扼要,形式多样,关注听说

3、读写。(3)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随机应变。 第三节:复习题设计问题诊断与技能指导1 特点及功能复习的意义:(1)巩固知识,形成技能与能力(2)查缺补漏,促进后续学习。(3)整理沟通,促进知识系统化。复习题包括:课后练习、单元练习、其中复习练习、期末复习练习、小学阶段复习练习等。2 问题诊断:(1) 机械反复,缺乏整体性与精当性(2)题目面貌重复出现,缺乏变化与提高3 技能指导:(1) 整体设计,形成网络(2)举一反三,关注思维复习课练习与新授课不同,应换个角度,多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解决实际问题,体现综合性、灵活性、发展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阅读题的设计可首先选择与教材内的课文具有相

4、同特点(主题、结构、表达等)的文章,根据词句理解、概括大意、文意探究、揣摩表达方法、拓展延伸等拟题。复习题的设计要有层次感:命题一般分为基础题、巩固题、提高题三类。有效学业评价话题四: 试卷编制问题诊断与技能指导一、 遵循试卷编制的基本原则1 基本原则:(1) 科学性:包括试卷内容的科学性和命题编排的科学性。(2) 全面性:又称基础性。语文基础包括知识与技能基础,过程与方法基础,能力基础,情感态度价值观基础。(3) 人文性:首先要注意把三维目标的考核融合在一起;其次要为学生着想,要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状况,设计不同项目、不同要求的例题。(4) 创造性。2科学性原则中的问题诊断:(1)试题内容

5、缺乏科学性:表述有科学性错误;试题的表述不严谨;所提供的答案不准确(2)试卷的编排缺乏科学性:试卷结构赋分随意;试卷结构编排不顺应学生的认知特点;试题问缺乏独立性,存在牵连或暗示 技能指导:(1) 保证试题内容科学性的方法:从内容、语言、立意、情境、设问五个方面加以保证。 立意要准确;情境服从立意;设问要围绕立意。(2) 保证试卷整体编排科学性的要点:试卷结构应简约、合理;试题量要适当;试题编排上的梯度,层次应清晰;试卷材料的提供应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实际水平;各个试题彼此独立,不可相互牵连;注意试卷编制规范的常规要求。3全面性要求中的问题诊断及指导 (1)内容覆盖面不全。(2)重点不突出,所测

6、内容部分不具有代表性(3)忽视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 技能指导:(1) 保证内容的覆盖面:(为保证内容的覆盖面,还要注意增加综合性试题的比重,减少单个知识点的试题。)(2) 要注意在基础知识考查中关注过程与方法(3) 在知识、能力考查中融合情感态度价值观4 人文性原则中的问题诊断及指导(1)问题诊断:试题话语形式生硬,缺乏人文关怀;人为增加难度,故意为难学生;答题要求的设计没考虑学生差异(2)技能指导:改变语语方式,使命题语言多一些人性化(设计充满人文关怀的卷首语、卷尾语、答题导语等);改变题目设问方式;设计活泼优美的版面;关注学生实际,尽可能预防或帮助学生消除可能成为陷阱的因素;

7、尊重差异性,增添答题的灵活性5创造性原则中的问题与指导问题:(1) 内容封闭(2)情境创设呆板机械(3)缺乏培养创造能力的题目指导:(1) 内容创新策略:课内外阅读的联动;与社会、生活的联动(2) 情境创新策略(3) 试题形式创新策略二、试卷编制的质量指标包括:1、信度。指测量结果的一致性和可靠性,即试卷的可信程度。2 效度。是指考试结果的有效性,即试卷的使用能否达到考试的目的,它是对考试准确性程度的估计,也就是指实际所测的东西与所要测量的东西间的吻合程度。3 难度。试题的难易程度。4 区分度。指试卷对学生实际水平的区分程度,其意义是该试卷能否不同水平的考生区分开来。预估试卷的难度时需要注意问

8、题:(1)保证出最基础的题,敢于出简单的题,并且有相当的数量,否则就会导致整个试卷的难度值偏大。(2)要根据信息强度、性境熟悉程度等较为准确地估计每一道题的难度值。(3)题,目的类型,结构要把握好,以达到较高的区分度。如何提升试卷的区分度:(1) 控制好试题难易的比例(2)在单个试题的命题上同样应该下工夫(3)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适当设置附加题(4)在评分标准中体现区分度三、试卷编制的一般步骤1确定考试目标2。制定双向细目表3。编选试题,组配试卷4。试答试题,制订评分标准2技能指导: 命题者在确定考试目标的时候要尽可能具体化:(1)试题的难度:如整卷难度比例、难度系数;(2)内容的覆盖面:

9、考试的内容、范围和要求(3)考试的形式:根据考试目标规定考试作答形式,闭卷或开卷,口试或笔试。(4)题目的类型结构:整卷的结构、题目的类型等。 制定双向细目表应注意的方面:(1)应该同课程大纲、教案、教材具有一致性;(2)试卷中对学生进行考核的知识点须按章次进行编排,双向细目表中考核知识点的个数必须与试卷中涉及的知识点个数一致。(3)反映学生水平一般按识记、理解、简单应用、综合应用等分类。(4)根据考试课程的特点和考试目标合理选择试题的韪类型,如真空、选择 、判断、名词解释、辨析题、简答题、分析题等。(5)考试知识点分值合计是各章考核知识点、各种考试目标项止所赋分值的合计。四、编选试题,组配试

10、卷指导:1广泛收集命题素材;2梳理素材,草拟各类试题;3研磨试题,组编试卷 对确定的题目,从科学性、逻辑性、独立性以及语言表达等方面作审定与修改,关注:(1)题意是否清晰(2)题目是否准确无误(3)给学生答题的位置是否合适(4)赋分是否合理、答案是否正确,有没有出现预先没有想到的问题(5)根据前面预测的试题难度估算学生各题的得分,从而估得全卷得分,由此估算全卷难度。话题延伸: 训练、测试质量分析技能指导一、 新课程下的训练、测试质量分析要深入思考:1 要辩证地看待分数和质量的关系。2 要辩证地看待分数与学生的差异性、发展性的关系3 要辩证地看待分数与教学的关系。二、 新课程下训练、测试质量分析

11、的类型1 任课教师的训练、测试质量分析(1) 命题评价(2)学生答题情况分析(3)存在主要问题分析(包括失分情况;预测与结果情况;教学成败情况;整体分析与个体分析相结合。)(4)改进措施:一是对今后命题的建议,二是对今后教学的矫正。(5)改进策略(加强集体备课;改进课堂教学;加强读书积累与练笔;重视习惯的培养。2 对学生进行质量分析(1)对学生进行命题分析(2)引导学生进行答题分析(3)抓重点剖析问题,提供指导(4)进一步促进学生整理分析。3面向学校领导及教务部门的质量分析要注意:(1)质量分析报告要与学年或学期的教学计划相对照(2)要把终端结果和常态质量相对照(3)要把本身的教学与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相对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