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超声乳化基本技术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46288661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白内障超声乳化基本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白内障超声乳化基本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白内障超声乳化基本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白内障超声乳化基本技术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白内障超声乳化基本技术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白内障超声乳化基本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白内障超声乳化基本技术(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白内障超声乳化基本技术一、麻醉 几乎99%病人可以在表面麻醉下进行手术。其他麻醉方法为球后阻滞、球周麻醉等。二、切口安装鼻侧开睑器,用钻石刀或一次性穿刺刀作3.2mm阶梯形角膜缘(或透明角膜)切口。切口位置的选择取决于:1根据眼眶眶骨的解剖结构,选择最易进行手术操作的方位(颞上或颞侧);2根据角膜最大弯曲径线的轴向,切口置于该径线的方位上。切口构筑:用带刻度的钻石刀进行垂直于角膜的切口即第一平面,深度为角膜厚度的1/2。用三面钻石刀向前分离透明角膜,长1.52.0mm,形成第二平面。用弯曲的前房穿刺刀刀尖向下穿刺进入前房,形成第三平面。透明角膜切口特别适合于以下患者:既往有抗青光眼手术存在滤过

2、泡、风湿性关节炎巩膜软化、眼疤痕性类天疱疮以及正在接受抗凝治疗的病人。三、连续环形撕囊1晶状体囊膜:晶状体囊膜包绕整个晶状体,是机体中最厚的基底膜。各部分囊膜厚度不均匀,前极最厚,后极最薄。最厚的部分位于距前极3mm处的前囊膜,厚度约为1728m,前极囊膜约为914m,最薄的部分位于后囊膜的后极部,大约为23m。由于基底膜糖蛋白具有高度的伸展性,使囊膜具有高度弹性,在悬韧带松弛时,囊膜和晶状体皮质的弹性降低,脆性增加,因此婴幼儿囊膜韧性良好,随着年龄的增加,晶状体囊膜增厚,韧性和弹性降低,脆性增加,因此婴幼儿白内障手术撕囊不容易控制。在老年性白内障和其他病理情况下,晶状体囊膜发生变性,表现为囊

3、膜变薄、皱缩,失去原有的弹性和韧性。连续环形撕囊术的出现是超声乳化术最重要的进展之一。1984年加拿大医生Gimbel HV在北美首次发表了这种新的囊膜切开的技术,几乎在同一时期,德国医生Nehann在欧洲把这种技术叫作“环形撕囊术”,日本医生Shimiz于1986年称之为环形囊膜切开术,环形撕囊术在超声乳化术中是无法用其他方法替代的。这一技术可以通过各种不同的方法来完成而得到相同的结果。其原则是在前囊膜上进行连续的、对称性的线性截开。环形撕囊术使整个超声乳化术操作更加安全,甚至对手术后的临床结果具有重要影响。因此,David J Apple博士将超声乳化术划定为囊膜手术时代。采用连续圆形撕囊

4、术(central continuous circular capsulorhexis, CCCC)来去除前囊膜,以保证前囊开口边缘光滑,完整,有较强的抗撕裂能力,有利于囊袋内人工晶体植入和术后的长期稳定,是目前最理想的破囊方法。2撕囊的要求:(1)基本要求: 大小:与人工晶体光学面的直径有关,较植入晶体的光学面小0.51.0mm。理想的撕囊口大小在5.05.5mm之间; 形状:圆形; 位置:居中,即所谓的CCCC(Central CCC),有利于人工晶体的中心固定; 边缘:光滑的边缘使囊膜更加坚实、富有弹性,降低了囊膜向周边撕裂的机率,使超声乳化的手术操作更加安全;植入人工晶体时确保囊袋内固

5、定,降低不对称植入的可能性,使囊袋内人工晶体固定率提高到近100,防止术后远期人工晶体的偏位;术后囊膜发生收缩时,囊袋不易变形、偏移,能保持良好的形状。(2)器械: 撕囊针头:1ml一次性针头,用持针器人工弯曲针头约0.5mm,弯曲度90; 撕囊镊子:各种撕囊镊子; 撕囊仪器:专门配置于超声乳化仪的撕囊仪。(3)手术操作:A 截囊针式撕囊术: 在前房形成条件下,先在瞳孔缘2点位前囊膜处作一小三角形截开,呈一外翻的前囊瓣,截囊针尖控制在囊瓣根部,推行囊膜瓣先上,再向右逆时钟方向分成4个象限撕囊,最后在前囊膜中央撕成56mm直径圆形孔。撕囊程序亦可从3点位前囊膜作一倒三角形截开,囊膜瓣向下推行,再

6、向右侧作顺时钟方向撕囊。 以20号直针头作穿刺切口进入前房,于111点位前囊行横形水平截开,再以截囊针弯钩在外翻囊膜瓣内侧面向6点位推行,并作弧形转位,一直撕囊到1点位囊膜相连处,撕下一完整圆形前囊膜片。在撕囊过程中,由于囊膜张力逐渐减少,下方6点位囊膜不易撕下,此时可扩大切口到45mm,以囊膜镊或囊膜剪将残余的囊膜作弧形撕下或剪下。截开囊膜起始点可位于中心,旁中心或上方顺时钟或逆时钟方向渐进。B 镊子式撕囊术:前房内注入粘弹性物质,切口扩大到45mm,在瞳孔缘12点位前囊膜上作一刺开,以囊膜镊夹住前囊膜瓣向下或向上,作顺时钟或逆时钟方向撕囊,在前囊膜中央撕成一圆形孔,直径5-6mm(图7-1

7、7B). C 剪刀式撕囊术:以截囊针或尖头穿刺刀,在11点位切口进入前房,在前囊膜上方,瞳孔上缘210点位处作一横形截开或切开,以角膜剪扩大切口,前房内注入粘弹性物质,以弯形囊膜剪一叶伸入横形切口两侧分别向下垂直剪开前囊膜,再以剪刀或镊子夹住游离的前囊膜下端向对侧水平撕下。(4)撕囊时的注意点: 前房要充盈,晶体囊膜维持在一定的张力条件下进行; 操作过程中应避免手术器械接触角膜内皮; 把握撕囊大小、方向、速度、形态; 如撕囊口小于5mm,应在上方横切口两边作一松解切口,以免娩核时过大的挤压力,使囊膜撕裂,上方悬韧带断离以致玻璃体脱出。(5)撕囊术的优点: 撕裂口边缘光滑、完整,有较强的抗撕裂能

8、力; 可防止前囊膜放射状撕裂; 适合囊袋内操作; 人工晶体在囊袋内固定好,不易倾斜偏位。四、水分离和水分层 晶状体在老化和白内障形成过程中,囊膜、皮质、核周皮质和内核之间存在有潜在的空隙。水分离和水分层就是利用平衡盐液(BSS)或粘弹剂将潜在的空隙进一步形成真正的可操作空隙。1水分离:水分离指皮质与囊膜分开,是超声乳化手术中一个比较重要的步骤。(1)目的: 使晶状体核在囊袋内自由旋转,从而在超声乳化过程中容易对核进行乳化,简化手术操作; 超声乳化操作过程中减少了操作对囊膜和悬韧带的牵拉; 有利于皮质、晶状体纤维和上皮细胞与囊膜分离,有利于将皮质抽吸干净,延缓和降低后囊膜混浊的发生; 可准确评价

9、核的硬度,估计超声乳化手术操作的难易程度; 为尽可能清除残留皮质和纤维细胞打下基础,这对于婴幼儿白内障手术尤其重要; 在手术中可在晶状体核下注入粘弹剂,将核娩至瞳孔区或前房,进一步完成超声乳化术。(2)方法:用5ml注射器抽取BSS,针头通过主切口进入前房,在撕囊口边缘下、前皮质上,将针头轻轻插入前囊膜下,注射少量BSS,将皮质与囊膜分开,观察BSS水波通过囊膜和皮质间隙向对侧移动。水分离过程中晶状体核相应上浮,并从囊袋脱出,可用注射针头将之轻轻下压而复位。水分离理想的部位在囊膜与外皮质之间。(3)水分离的原则: 晶状体核应尽量游离; 核周皮质尽量与囊膜分离; 水分离动作应快; 使用BSS尽量

10、少; BSS注射的次数尽量少; 冲洗针头在前房停留时间尽量短。(4)注意事项:遇到囊膜发生撕裂时,应小心操作,或不进行水分离。水分离可能引起囊膜撕裂扩大、后囊膜撕裂、晶状体核脱位进入玻璃体。过熟期白内障、皮质液化白内障以及黑色白内障的水分离应谨慎操作。2水分层:泛指晶状体内核与外核或核周组织的分离。水分层后,晶状体内核与外层分离。(1)目的:将内核和外核分离,使超声乳化操作主要限制在内核部分进行,超声量仅仅作用于内核,具有节约超声能量使用、减少眼内组织损伤的作用。(2)方法:用25号冲洗针头连接5ml注射器,将针头从上向下插入核周皮质至遇到相当阻力无法插入时,注入BSS至内核和核周皮质之间出现

11、金黄色的环(Golden ring )为止。有时这种“金色环”会出现在皮质与皮质之间,若核太硬,核周皮质少或缺乏,可能无法进行水分层的操作;即使对于中等硬度的核,也不是每次水分层均可获得“金色环”,但这并不影响手术操作。水分层的操作主要针对4级核以下的白内障,对于硬核白内障或皮质液化性白内障,水分层没有多少实际意义,事实上在操作中也难于实现。五、超声乳化劈核技术 日本医生Nagahara根据晶状体纤维具有树轮样结构的原理,于1993年提出了劈核技术,并在当年美国西亚图的ASCRS会议上进行了交流。他的劈核方法对操作技术要求高,术者应具备相当的手术经验。同年,美国医生Koch在芝加哥的AA0年会

12、上报告了拦截劈核技术(Stop and chop ),这种方法相对来说,操作难度较小,容易掌握。劈核技术分为拦截劈核方法和非拦截劈核方法二种。前者在劈核前进行雕刻,然后劈核,后者不进行雕刻步骤,直接劈核。非拦截劈核主要有2种方法:一种是经典的Nagahara式水平劈核技术;另一种为David Dillman的超声乳化快速劈核技术。这二种非拦截劈核方法都是应用劈核器(Chopper)与超声乳化针头相互配合的机械力来进行碎核,从而减少了碎核过程的超声波能量消耗。下面分别介绍拦截劈核、水平劈核和垂直劈核技术(快速劈核)这几种方法。1拦截劈核术:受Nagahara医生启发,Koch医生发明了拦截劈核术

13、,这种方法适用于各种硬度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重复性好,安全可靠。 (1)刻槽: 参数设置:超声能量为60%70%,真空吸力02OmmHg,流1822ml/min。 辅助器械:普通钩状辅助器能够满足劈核操作,无需特殊劈核器。(2)方法: 刻槽:在撕囊直径范围内,刻出一条槽,深度为1/2晶状体核厚度或80厚度。 分核:90度旋转晶状体核,将超声乳化针头和辅助器械伸入到槽的底部,分别抵到槽壁,轻轻用力,晶状体核一分为二。(3)拦截劈核: 参数设置:超声能量为60%,真空吸力120200mmHg,流量2528ml/min。 方法:旋转已分开的1/2晶状体核,将乳化针头埋入固定并牵拉到中央,将劈核器伸

14、入到赤道侧,呈拦截劈开,重复劈核动作,将另1/2晶状体核拦截劈开乳化吸出。拦截劈核术将刻槽操作与劈核技术相结合,适应范围广,易于掌握。2水平劈核技术:Nagahara于1993年发明该劈核技术。这种技术使用对剪挤压力,用力方向以侧向力为主。劈核钩相对长,顶端钝,内侧锋利。(1) 适应证:白内障核相对较小,晶状体核较软如3级核,核周皮质较多,瞳孔散大良好,前房深度正常的患者。(2) 操作要点: 超声乳化针头:30或15,暴露出硅胶套大约1.5mm; 特制劈核器; 参数设置:超声能量为50%70%,线性控制;真空吸力120200mmHg,流量2528ml/min; 操作步骤:完成主切口、侧切口,前

15、房内注入高分子量粘弹剂,连续环形撕囊,充分水分离和水分层;将表面的皮质吸除,脚踏板在3档的情况下,将超声乳化针头埋入晶状体核,产生填塞(抓持晶状体核),脚踏板回到2档,真空上升,将劈核器从环形撕囊口边缘下伸入至赤道部,右手超声乳化针头将晶状体核固定,左手劈核器向针头方向劈进,将至晶状体核中央与针头接近时,轻轻将劈核器和乳化针头向相反方向分开,晶体核由周边向中央被劈开,旋转晶状体核,依次抓持、劈核反复进行,将晶状体核劈开,分块乳化吸除。(3) 操作特点:使用超声能量少,对34级硬核特别有效。(4) 注意事项:当白内障大而硬的情况下,撕囊口直径应较大(6.06.5mm),第一块碎核可先行乳化吸出,

16、形成足够的操作空间,然后多次劈核,将白内障劈为68块,最后分别乳化吸出。对于硬核,皮质垫较少的白内障,乳化时需小心,避免碎核的尖端将后囊刺破。3垂直劈核技术:垂直劈核的主要优点是劈核器不跨过晶状体核的赤道部,劈核器以垂直作用力劈向内核。方法如下:(1) 与水平劈核方法不同,辅助器械不伸入到晶状体核赤道部。雕刻少许核中央,超声乳化针头埋入,高真空固定晶状体核并轻轻向上提升,核器在超声乳化针头旁垂直向下刺入晶状体核,核器和超声乳化针头分别向侧方用力劈开晶状体核,后依次劈开1/2晶状体核并乳化吸出。(2) 垂直劈核技术使用剪切力,力方向从上向下。(3) 垂直劈核使用的劈核钩相对短,端锐利以便垂直劈核。(4) 垂直劈核技术适用于晶状体核大而硬,4级或4级以上硬核。对于瞳孔较小,囊边缘看不到,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