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影响型大中型建设项目工程分析专题编写要点.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46285139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6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污染影响型大中型建设项目工程分析专题编写要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污染影响型大中型建设项目工程分析专题编写要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污染影响型大中型建设项目工程分析专题编写要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污染影响型大中型建设项目工程分析专题编写要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污染影响型大中型建设项目工程分析专题编写要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污染影响型大中型建设项目工程分析专题编写要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污染影响型大中型建设项目工程分析专题编写要点.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污染影响型大中型建设项目工程分析专题编写要点 (2)污染影响型大中型建设项目工程分析专题编写要点 1工程分析 1.1工程名称、建设性质、建设地点 1.2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 1.2.1改扩建工程的原有生产规模和产品品种 1.2.2新建工程的生产规模和产品品种 1.2.3项目组成(包括主体工程、辅助工程、配套工程、公用工程,对于改扩建项目应分别列出原有项目组成和改扩建项目组成) 1.2.4发展规划 1.3工艺路线和生产方法(应包括污染物产生、排放内容,并附污染物排放点的形象工艺流程图) 1.3.1原有工艺流程(侧重表达污染物产生、排放过程) 1.3.2新、改、扩建工艺流程(包括污染物产生和排放流程

2、) 1.4工厂占地面积及厂区总平面布置(附总平面布置图) 1.5劳动组织及定员 1.6工程总投资及环保投资 1.7原辅原料、助剂、燃料的来源、化学成分、消耗定额、总用量及储运方式 1.8能源消耗及用水量 1.8.1供电来源及总负荷 1.8.2供热方式及总用量 1.8.3供水方式及用量(按供水、循环水分别列出) 1.9环保设计方案概述2.污染源及统计分析 2.1污染源分布及排放量统计 2.1.1污染源分布(噪声和放射性附源点分布图) 2.1.2改扩建前的污染物排放量统计 2.1.3新、改、扩建后的污染物排放量统计 2.1.4环保和评价建议实施后的污染物削减量统计 2.1.5新、改、扩建后的污染物

3、排放总量及增减变化分析 2.2污染源结构及排放方式分析 2.3清洁生产水平分析 2.4事故分析3.环保措施方案分析4.总图布置方案分析5.补充措施及建议6.工程分析小结 案例 水电:国家鼓励开发,利用水能资源,符合国家西部开发与西电东输产业政策。一、工程分析要求:1、确定工程施工和运行过程对环境的作用因素与影响源、影响方式与范围、污染物源强和排放量、生态影响程度。2、主要采用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设计文件的数据和资料以及类比工程的资料。 工程分析重点:1、工程概况:流域阶段规划、工程名称性质、位置、规模、工程任务、运行方式、工程总布置与主要建筑物、施工规划布置与进度淹没、占地、移民安置规划、投资、

4、工程特性(水文泥沙水库淹没损失占地,工程规模枢纽建筑施工经济指标)。 工程组成:主体(首部枢纽引水系统地下厂房)施工辅助(施工企业仓库生活区施工渣场料厂,施工交通)及水库淹没处理(库底清理移民安置)。 2、工程方案比选:工程位置、工程规模、工程施工及工程运行方式、方案比选,在保证技术可行前提,经济效益最大环境损失3、施工:施工场地布置,料物、渣场、交通运输、机械设备运行,施工营地及人员活动。规划施工工期“三废”噪声以及开挖弃渣占地破坏植被,新增水土流失,造成水质、噪、大气污染,对生物陆生生物干扰对工程影响区的居民生产生活造成影响并将对社会、经济、人群健康产生影响,给出源强。4、淹没占地:淹没占

5、地范围(永久、临时)土地利用方式改变,生物量变化对公路铁路影响,森林资源、陆生动植物、文物风。5、移民安置:安置方式(生产安置,搬迁安置)专业项目设施改建,城镇与工况企业迁建,带来环境污染。6、工程运行:水资源分布改变,水文泥沙情势变化(库里及下游减水污段)建筑物阻隔对水生物鱼类产生影响。二、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1、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现状调查与评价;土壤:类型分布、肥力与使用情况水土流失调查:现状大成固类型,侵蚀面积程度,侵蚀量损失及发展趁势造成生态环境问题工程与水土流失关系陆生与水生生物生态现状调查:生物多样性,列名单,有无重点保护、珍稀濒危陆植被覆

6、盖生产力,生物物种组成;水生生态:初阶段生产力、浮游生物、底栖生物。水生态环境:水质水文生物群落鱼类产卵带生物鱼类景观与文物,列出保护目标要求,工程与景观关系移民安置区:安置位置取水资源、土地资源、空气与状况。2、水气声环境现状监测按规范,设监测方案根据有关标准对其现状评价。三、识别方法:根据工程区环境特征、工程活动特点采用矩阵法初步判断二者关系。影响因素及环境问题:大坝及构筑物建设导致淹没、阻隔、径流变化对生态功能影响,阻断洄游性鱼类通道,形成不同水生生态系统,改变鱼生态水性;水沙情势变化及生态影响,引水式中站造成河道减水、脱水,特别是梯级引水中传流量减少断流生态功能衰失。评价范级:1、水环

7、境:运行无污染施工期间排放量在5000-10000m3/d,污染组成单一地表水域规模中等,地表水域类定三段但有省级保护鱼类,提二级;2、大气环境:施工期主体工程工种Pi、TSP、NO22.5108m3/h,复杂地形,定三级;3、声:人口少噪仅存施工期,可消失定三级;4、生态:工程影响范围20km2以下,生物量及物种多样性减少无法小于50%,定三级。评价范围:2.3级项目以库区为主,兼顾上游集水区域和下游水文变化区域和陆地,施工期运行期,1级做后评价。1级项目对库区、集水区域、水文变化区域以及施工期辅助场地进行评价。评价重点:施工期:对由于施工人员进驻和水文改变而引发珍稀濒危动植物资源迁移或灭绝

8、,对由于区域环境中绿地数量和空间分布改变而改变了绿地调控环境质量能力,对由于人员和设备活动改变了土地生产能力,对由于施工影响了自然和人文违迹地及人群健康等内容进行重点评价。运行期:对项目运行而引发的生物多样性问题,景观生态环境质量问题,移民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水文长期改变而引发的上下游生物种群生存问题及中下游发生的河道断流,水文变化及上下游盐渍化、潜育化、湿地化化两岸地形地貌变化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转移等问题重点评价。跨流域调水:跨流域跨省份调水为1 级,评价范围:分别对调出区、调入区和连接区部分中,凡是由于水文条件改变而引发的生态影响进行评价。评价重点:增加1对国内外同类项目进行类比调查并写出

9、评价报告2、预测由于人员设备进驻和水文条件改变,调出区、调入区和连接区区域生态环境的变化,以及随宏观环境变化给动植物和人类生活带来影响3、对受益区及调出区长期的生态影响进行评价。抽水蓄能:工艺是在上下水库间循环抽放,正常运行不产生污染属清洁工艺,评价范围:工程本身涉及的范围,施工期对生态环境水土流失,水、声、大气及人群健康,运行期:工程区域生态恢复和运行抽排水对下水库影响,重点:生态影响(植被、陆生生态、水生生态)水土流失(弃渣)工程分析要点:上水库蓄水,库区由陆地变水域原植被淹没运行期特枯季节水植动SS多电沾管理(生活水)电站非正常排放安装,调试检修排石油类。四、专题:水环境、环境空气、声环

10、境、生态环境、社会环境生态预测:类比法:根据已建工程环境影响定性定量类比分析拟建工程影响,类比工程具有相似的地理环境相似工程规模特性和运行方式可预测局地气候,陆生生物,水生生物、人群健康有资料调查实地监测调查生态公众图形叠置法,生态机理分析方法景观生态学法、生产力评价法。预测内容:施工期水质:砂石骨料,混凝土拌合,含油污水生活污水空气:炸药爆破施工机械燃油气声:砂石骨料加工交通爆破生活垃圾。运行期水:水文情势影响泥沙情势影响水温影响运行期对水质影响。生态影响预测:局地气候水生生物多样性(饵料库区减水河段生物量种群减少鱼类影响区系组成种群产卵场饵场)陆生生物多样性(动物植物)水土流失预测。社会环

11、境影响:对用水影响(减少河段用水社会经济人群健康)移民安置区影响及对地质。 案例参考2 (一)范围:本工程库区、拦河坝、引水系统、电站厂房、施工区、下游脱水河段及其所涉及的影响口,道路工程,交通桥、隧道、办公生活区。(1)生态和水土保持:水库区及库周,坝区及坝下游(重点脱水段)施工区(施工现场、欺诈厂、砂石料场、施工营地、施工道路),防护工程(库区、坝区、厂区),土地整治,绿化工程,排水工程实施区域(2)水调查:库区、坝址下游河,电厂设施废水排放口,水文变化对下游用水映仙、鱼类影响(3)移民安置(移民安置区)(4)公众意见调查:工程直接受影响的村庄及居民、地方环保主管部门专业人士(5)文物:枢

12、纽工程影响范围内重要古迹(二)重点:(1)水容量变化导致水质变化,下游用水影响(2)生态:周边生态,陆生动物、植物、鱼类,农业生态影响,工程占地,农田灌溉,水土流失影响,土石方调查,取土场弃渣场调查及措施有效性,临时占地,边坡防护,防洪工程,绿化工程及景观影响(3)水环境调查:水质监测,水污染源,电厂生活污水,食堂污水(4)移民问题(5)鱼类保护(三)监测:原则:库区:水工建筑物分布和环评时监测点位,原有代表性。电厂水:支流汇入口上游1个,办公宿舍单独需设多监测项目:水温、PH、CODMn、CODcr、NH3-N、总磷、BOD、石油类、大肠菌群、透明度、流量、水深,连续三天,每天1次。水污染源

13、:真实反映达标情况,污水处理效果,生活废水排放入终端化粪池出口。监测项目:PH、CODcr、SS、氨氮、动植物油、石油类,污水流量(四)结论:以谙熟,批复完成建议通过验收或在建设单位承诺落实本调查报告提出的各项环境保护补救措施前提下,建议通过验收。电厂验收:一、范围:项目所在区域周围环境相关(敏感)污染源:废气:烟尘、黑度、SO2NOX参数(温度、压力、湿度、含氧量、标态速率、烟气量),废水:PH、SS、DO、水温,生活:BOD、NH3-N、LAS、油废渣:粉煤灰及相关水、沿途TSP噪声:冷却塔、风机、厂界到不超标为止;环境质量:气与燃料有关,煤尘,油非甲烷烃,天然气、甲烷烃,水:受纳水体地下

14、水:煤场渗滤噪声:敏感点,扰民厂界二、布点原则:以最少的频次取得最有代表性的监测数据,如实反映项目排污浓度和排污总量点位布设: 烟气除尘及脱硫设施进出口,烟囱1/3处(排速)低氧燃烧技术,每只分析恒算判断,处理效率 排水:初期水、水平衡、冲灰水灰厂排水,生产排水(酸碱水,含油水,含煤水,生活污水,脱硫水,冷却水)项目:PH、SS、BOD、COD、石油类NH3-N、氟化物、硫化物、水量流量测量噪声:发电枢纽、磨煤机、引风机、鼓风机、增压泵等源周围,厂区内、厂界粉煤灰:随工艺,干:TSP无组织空气质量,燃煤TSP,油,非甲烷烃,燃气,甲烷。废气:2-3d,3-4次/d,无组织:2d,3次/d,废水

15、:2-3次,声:2d,昼夜各2次。三、验收标准:气、水、声四、重点:生产符合达到设计75%物料来源储运安全环保设施建设(含变更报批手续)清洁生产环保机构设置,管理规章制度落实人员及培训、资质监测(含在线)仪器设备购置、使用、检定、校零、定标设备及设施维护运行固废利用率、处理、处置厂区绿化防范措施、应急措施(气)应急处置民众调查环评批复与落实 考试案例参考 垃圾填埋(一)影响(1)填埋场渗滤液未处理或处理不达标造成对地表水的污染及流经填埋地区地表径流可能受到污染(2)填埋场产生的气体污染物对大气的污染,及产生的气体在无组织排放情况下可能产生燃烧爆炸对公众的威胁(3)填埋堆体对周围地质环境的影响,如造成滑坡、崩塌、泥石流等(4)垃圾运输及填埋场作业产生的噪声对公众的影响(5)填埋场对周围景观的不利影响(6)填埋场滋生的害虫、昆虫、啮齿动物以及在填埋场觅食的鸟类和其他动物可能传染疾病(7)当填埋场防渗衬层受到破坏后,渗滤液下渗对地下水的影响,这属非正常情况。(二)标准GB/T3097-82海水水质标准GB3838-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