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46281927 上传时间:2023-09-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迈思特学校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三次月考七年级语文试题班级 姓名 座号 成绩 一、基础题(24分)1、默写古诗或按照原文填空。(10分)(1)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 。(2) ,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3)朔气传金柝, 。将军百战死, 。(4)默写韦应物的滁州西涧。 , 。 , 。2、根据拼音写出文段括号处应填入的词语(4分)A. 十年艰辛,一部“校补”h rn ( )而出。B. 太阳虽已落山,天还没有黑。一种yun( )的光弥漫在窗际,仿佛电影中的一幕。C. 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kng fn( )了!D. 淡黑的起伏的连山,

2、仿佛是yng yu ( )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3分) A、初升的旭日从东方冉冉升起。B、谁能否认地球是绕太阳运行的呢?C、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使我认识到生命的可贵。D、正确的学习方法是决定学习成绩好坏的关键。4、以“戏曲”为话题,使用下面词语写一段话,至少用上两个词语,并使用一种或一种以上的修辞手法。 (3分) 发展 表演 姿态万千 舞台 喜爱 5、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答题。(4分)去年广州亚运会期间,电视台播出了精彩的广州亚运会赛场节目,广州某校七年级某班的很多学生每天晚上看到十点多钟,第二天还利用时间评头论足,而课堂上却精神不振,听

3、课效率较低。班主任老师了解这一情况后,说了这样一段话:“同学们,听说你们这段时间很用功,每天很晚才睡,白天又不放松课间休息时间。”同学们都惭愧地低下了头。(1)老师说话的言外之意是什么?(2分) (2)假如你是班长,这时代表全班同学起来说话,你会怎样说?(2分) 二、阅读题(46分)(一)文言文阅读(12分)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

4、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

5、、一扇、一抚尺而已。 6、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A、京中有善口技者 /择其善者而从之 B、众妙毕备/群响毕绝C、以为妙绝/群响毕绝 D、又一大儿醒/传一乡秀才观之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3分)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8、文中画线的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3分) 9、下面对课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描写一场精彩的口技表演,表现了京中善口技者的高超技艺。B、本文既可以当作场景描写的记叙文来读,也可以作为摹写口技特色的说明文来读。C、听众的反应烘托了口技表演之善,属正面描写。D、文章结尾处道具的重现,强调其表演工具的简

6、单,突出其技艺在“口”,点明题意。(二)(11分)水乡茶居(节选)在广东水乡,茶居是一大特色。每个村庄,百步之内,必有一茶居。这些茶居,不像广州的大茶楼,可容数百人;每一小“居”,约莫只容七八张四方桌,20来个茶客。倘若人来多了,茶居主人也不心慌,临河水榭处,湾泊着三两画舫,每舫四椅一茶几,舫中品茶,也颇有味。茶居的建筑古朴雅致,小巧玲珑,多是一大半临河,一小半倚着岸边,地板和河面留着一个涨落潮的落差位,近年的茶居在建筑上有较大的变化,多用混凝土水榭式结构,也有砖木结构的,而我却偏好竹寮茶居。它用竹子做骨架,金字屋顶上,覆盖着竹蓑衣或松树皮,临河四周也是松树皮编成的女墙,可凭栏品茗,八面来风,

7、即便三伏天,这茶居也是一片清凉的世界。茶居的名字,旧时多用“发记茶居”“昌源茶室”之类字号。现在,水乡人也讲斯文,常常可见“望江楼”“临江茶室”“清心茶座”等雅号。旧时的水乡茶室,多备“一盅两件”。所谓“一盅”,便是一只铁嘴茶壶配一个瓦茶盅。壶里多放粗枝大叶,茶叶味涩而没有香气,仅可冲洗肠胃而已。所谓“两件”,多是粗糙的大件松糕、芋头糕、萝卜糕之类,虽然不怎样好吃,却也可以填肚子,干粗活的水乡人颇觉实惠。现时,水乡人品茗,是越来越讲究了。茶居里再也不见粗枝大叶,铁嘴壶也被淘汰,换上雪白的瓷壶。柜台上陈列着十多种名茶,洞庭君山、云南普洱、西湖龙井、英德红茶偶有一两种大众化的,也至少是茉莉花茶和荔

8、枝红了。至于那“两件”,也绝非粗品,而时兴“干蒸烧卖”“透明鲜虾饺”“蛋黄鱼饼”“牛肉精丸”之类,倘要填肚子,也很少吃糕,而多取“荷叶糯米鸡”了。在那“史无前例”的年月,因为爱莲说的作者是士大夫,于是“糯米鸡”外面的荷叶也被取消了,糯米饭中裹的也不是鸡肉而变成猪肉,“糯米鸡”变成了“裸米猪”。现在,水乡茶居的糯米鸡,不但恢复了传统的荷叶包裹,而且糯米饭里头的确裹着鸡肉,还拌以虾米、冬菇、云耳等珍品,色香味均属上品,百啖不厌。水乡人饮茶,又叫“叹”茶。那个“叹”字,是广州方言,含有“品味”和“享受”之意。不论“叹”早茶或晚茶,水乡人都把它作为一种享受。他们一天辛勤劳作,各自在为新生活奔忙,带着一

9、天的劳累和溽热,有暇“叹”一盅茶,去去心火,便是紧张生活的一种缓冲。我认为“叹”茶的兴味,未必比酒淡些,它也可以达到“醺醺而不醉”的境界。“叹”茶的特点是慢饮。倘在早晨,茶客倚栏杆“叹”茶,是在欣赏小河如何揭去雾纱,露出俏美的真容么?瞧,两岸的番石榴、木瓜、杨桃,那或浓或淡的香气,渗进小河里,便如倾翻了满河的香脂。也许,是看大小船只在半醒半睡的小河中摇撸扬帆来去,看榕阴、朝日及小鸟的飞鸣吧!倘在傍晚,日光落尽,云影无光,两岸渐渐消失在温柔的暮色里。船上人的吆喝声渐渐远去,河面被一片紫雾笼罩。不知不觉,皎月悄悄浸在小河里此境此情,倘遇幽人雅士,固然为之倾倒,然而多是“卜老”的茶客。他们“叹”茶,

10、动辄一两个小时,有如牛的反刍,也是一种细细品味不是品味着食物,而是品味着生活。10、选文写水乡茶居,依次介绍了茶居的规模、 、茶居的名字、 ,以及水乡人品茶的悠闲生活。(4分)11、第段写了旧时茶室和如今茶室的变化,请用对比的手法概括出至少三点来:(3分) 12、对本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A、文章的中心句是:“在广东水乡,茶居是一大特色。”B、本文语言表达上很有特色,采用急促有力的短句,使人读起来有一种激情澎湃的感觉。C、结尾句写出了茶客们通过品茶来品味生活,感受生活变迁的乐趣。D、文章在描写茶居特点时运用了对比手法,写出了水乡人民生活过得越来越好的那种喜悦。(三)(15分)月光

11、下的探访今夜风轻露白,月明星稀,宇宙清澈,月光下的南山显得格外端庄妩媚,斜坡上若有白瀑流泻,那是月辉在茂密青草上汇聚摇曳,安静,又似乎有声有色,斜斜着涌动不已,其实却一动未动,这是层出不穷的天上雪啊! 我爬上斜坡,来到南山顶,是一片平地,青草、野花、荆棘,石头都被月色整理成一派柔和,a.蝈蝈弹奏着我熟悉的那种单弦吉他,弹了几万年了吧,这时候曲调好像特别孤单忧伤,一定是怀念着它新婚远别的情郎。我还听见不知名的虫子的唧唧夜话,说的是生存的焦虑、饥饿的体验,死亡的恐惧,还是月光下的快乐旅行?在人之外,还有多少生命在爱着、挣扎着、劳作着、歌唱着,在用它们自己的方式撰写着种族的史记?我真想向它们问候,看

12、看它们的衣食住行,既然有了这相遇的缘分,我应该对它们提供一点力所能及的帮助,它们那么小,那么脆弱,在这庞大不可测的宇宙里生存是怎样的冒险,是多么不容易啊。然而,常识提醒我,我的探访很可能令它们恐惧,最大的帮助就是不打扰它们。慈祥的土地和温良的月光会关照这些与世无争的孩子的。这么一想我心里的牵挂和怜悯就释然了。 我继续前行,我看见几只蝴蝶仍在月光里夜航,这小小的宇宙飞船,也在无限地做着短促的飞行,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探索存在的底细,花的底细。此刻它们是在研究月光与露水相遇,能否勾兑出宇宙中最可口的绿色饮料? 我来到山顶西侧的边缘,一片树林寂静地守着月色。偶尔传来一声鸟的啼叫,好像只叫了半声,也许忽

13、然想起了作息纪律,怕影响大家的睡眠,就把另外半声叹息咽了下去b.我惊叹这小小生灵的伟大自律精神。我想它的灵魂里一定深藏着我们不能知晓的智慧。想想吧,它们在天空上见过多大的世面啊。它们俯瞰过、超越过那么多的事物,它们肯定从大自然的灵魂里获得了某种神秘的灵性。我走进林子,看见一棵树上挂着一个鸟巢。我踮起脚尖发现这是一个空巢,几根树枝一些树叶就是全部的建筑材料,它该是这个世界最简单的居所了,然而就是它庇护了注定要飞上天空的羽毛。那云端里倾洒的歌声,也是在这里反复排练。而此时它空着,空着的鸟巢盛满宁静的月光,这使它看上去更像是一个微型的天堂。 如果人真有来生,我希望我来生只是一只阳雀鸟或知更鸟,几粒草籽、几粒露水就是一顿好午餐,然后我用大量时间飞翔和歌唱。我的内脏与灵魂都朴素干净,飞上天空,不弄脏一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