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中秋节手抄报文字内容资料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46277318 上传时间:2024-01-2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7.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中秋节手抄报文字内容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2中秋节手抄报文字内容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2中秋节手抄报文字内容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2中秋节手抄报文字内容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2中秋节手抄报文字内容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中秋节手抄报文字内容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中秋节手抄报文字内容资料(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中秋节手抄报文字内容资料 中秋月满人相圆,这是一个团聚的节日,中秋节的历史可谓悠久,那么关于中秋节的手抄报内容文字有哪些?下面给大家共享2022中秋节手抄报文字内容资料大全,欢迎阅读! 中秋节手抄报文字内容资料篇1 中秋佳节由来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关于节日起源有许多种说法,也有许多关于这天的传奇和传统。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依据我国古代历法,农历八月十五日,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称“中秋”。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因此秋中其次月叫仲秋,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 新唐书卷十五志第五礼乐五载“其中春、中秋释奠于文宣王、武成王”,及“

2、开元十九年,始置太公尚父庙,以留侯张良配。中春、中秋上戊祭之,牲、乐之制如文”。 中秋节也称为仲秋节,团聚节,八月节等,也是仅次于春节的其次大传统节日。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中秋节,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为每年农历八月十五。八月为秋季的其次个月,古时称为仲秋,因处于秋季之中和八月之中,故民间称为中秋,又称秋夕、八月节、八月半、月夕、月节,又由于这一天月亮满圆,象征团聚,又称为团聚节。 中秋节手抄报文字内容资料篇2 中秋佳节好句好段 1、中秋节自古以来就是我国最有人情、最诗情画意的一个节日,是仅次于春节的一个传统节日。它寄予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喜爱和对

3、美妙生活的憧憬。 2、中秋节这天早上,我、爸爸和妈妈一起去了姥姥家过中秋,我很兴奋,路上我们去了“满足100”超市买月饼和各种零食,买月饼的人还真多呀,形形色色人头攒动,大家都劳碌着选择月饼,月饼的形式多样,有大有小、花纹不一、外形各异,真美丽。 3、中秋节我们全家一起去了顺峰山公园赏月游玩。望着天空中的一朵朵白云,不时地从月亮上滑过,似乎成了月亮的毛巾,擦去了月亮脸上的灰尘。月亮变得更亮了,如同一个光线四射的金盘子,月光照在我们身上柔和似棉,令我们好不愉快呀! 4、月亮越升越高,已经在高空中看我们狂欢。它俯视大地,把光辉挥洒。洒在房顶、湖面、草地,细细地编织着一个幽雅迷离的梦境。 5、又过了

4、一会儿,微风吹来,云妈妈向北移了移身子。最终,月亮娃娃英勇地望着我们,完全露出了她那胖乎乎、圆嘟嘟、笑眯眯的脸蛋儿。月亮娃娃漫步在深蓝深蓝的夜空,给赏月的人们带来了光明、向往、欢快。 6、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又快来临了,人们又开头劳碌起来,为家人、伴侣买月饼送礼物,带去他们最真诚的祝愿。 中秋节手抄报文字内容资料篇3 中秋的神话传奇 相传远古时候,有一年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直烤得大地冒烟,海水干枯,老百姓眼看无法再生活下去。 这件事惊动了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他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余的太阳。 后羿立下汗马功劳,受到百姓的敬重和爱戴,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_诈刁钻、心术

5、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不久,后羿娶了个漂亮和善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艳羡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 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临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蓬蒙看到了。 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轻而易举的骗过了后羿。 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 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险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

6、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逃走了。气得后羿捶胸顿足哇哇大叫。哀思欲绝的后羿,仰视着夜空召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异地发觉,今日的月亮非常皎洁光明,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每天都到月亮前观望着爱妻。 后羿赶忙派人到嫦娥宠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常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 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和善的嫦娥祈求吉利安全。从今,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中秋节手抄报文字内容

7、资料篇4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依据我国古代历法,农历八月十五日,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称“中秋”。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由于秋中其次月叫仲秋,故中秋也称为“仲秋节”。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其次大传统节日。 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优良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漂亮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月中

8、嫦娥,以美貌著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随着.的不断进展,古人赐予月亮很多传奇,从月中蟾蜍到玉兔捣药,从吴刚伐桂到嫦娥奔月,丰富的想象力为月宫世界描绘了一幅幅斑驳陆离的胜景。自汉至唐,骚人墨客纷纷吟咏月亮及月中之事,八月十五月圆时成为抒发感情的极佳时刻。至北宋太宗年间,官家正式定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取意于三秋之正中,届时万民同庆。中秋之夜,明月当空,清辉洒满大地,人们把月圆当作团聚的象征,把八月十五作为亲人团聚的日子,因此,中秋节又被称为“团聚节”。 中秋节成为一年之中的重大节日,又与科举考试有着极其微妙的关系,在我国封建.,开科取士,始终是统治者非常重视的一件大事。而三年一

9、次的秋闱大比,恰好支配在八月里进行。胜景与.结合在一起,人们便将应试高中者,誉为月中折桂之人。每到中秋,必需进行隆重庆贺,成为全.人民的重要风俗,经朝历代,盛行不衰,中秋节渐渐成为我国四大节日(春节、清明、端午、中秋)之一。 中秋节手抄报文字内容资料篇5 中秋节别称 依据中国的历法,农历八月在秋季中间,为秋季的其次个月,称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称“中秋”。 中秋节有很多别称:因节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称“八月节”、“八月半”;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中秋节月亮圆满,象征团聚,因而又叫“团聚节”。 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

10、关于“团聚节”的记载最早见于明代。西湖巡游志余中说:“八月十五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聚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说:“八月十五祭月,其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如莲花。其有妇归宁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团聚节也”。 中秋节的传奇 吴刚折桂 相传月宫里有一个人叫吴刚,是汉朝西河人,曾跟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错误,仙人把他贬谪到月宫,每天都砍伐月宫前的桂树,以示惩处。这棵桂树生长繁茂,有五百多丈高,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会马上合拢。李白在赠崔司户文昆季一诗中写道:“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 玉兔捣药 嫦娥身边有只玉兔。据说嫦娥身体变轻,开头升空时,惶恐中抱起了始终喂养的白兔。白兔便随

11、她一起上了月亮。玉兔在月宫有一只捣药杵,夜晚在药臼中捣制长生不老的灵药。这个神话传到日本后,变成了玉兔在捣年糕。 玄宗故事 相传唐玄宗与申天师及道士鸿都中秋望月,突然玄宗兴起游月宫之念,于是天师作法,三人一起步上青云,漫游月宫。但宫前有保卫森严,无法进入,只能在外俯瞰长安皇城。在此之际,忽闻仙声阵阵,唐玄宗素来熟通音律,于是默记心中。这正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日后玄宗回忆月宫仙娥的音乐歌声,自己谱曲编舞,创作了历出名的“霓裳羽衣曲”。 中秋节手抄报文字内容资料篇6 中秋节简介: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聚节,是流行于中国

12、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 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主要节日之一。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自2022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22年5月20日,国务院列入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聚,为寄予思念家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宝贵的文化遗产。中秋节与端午节、春节、清明节并称为

13、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中秋节的来历: 关于中秋节的起源,说法较多。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礼记月令上说:“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粥饮食。” 一说它起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礼记上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就是祭月亮,说明早在春秋时代,帝王就已开头祭月、拜月了。后来贵族官吏和文人学士也相继仿效,逐步传到民间。 二是中秋节的起源和农业生产有关。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秋”字的解释是:“庄稼成熟曰秋”。八月中秋,农作物和各种果品间续成熟,农夫为了庆祝丰收,表达喜悦的心情,就以“中秋”这天作为节日。“中秋”就是秋天中间的意思,农历的八月是秋季中间的一个月,十五日又是这个月中间的一天,所以中秋节可能是古人“秋报”遗传下来的习俗。 也有历史学家讨论指出,中秋节起源应为隋末唐军于大业.年八月十五日,唐军裴寂以圆月作为构思,胜利创造月饼,并广发军中作为军饷,胜利解决因大量汲取反隋义军而衍生之军粮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