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高三历史二轮专题复习练习4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46274155 上传时间:2023-04-2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届高三历史二轮专题复习练习4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5届高三历史二轮专题复习练习4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5届高三历史二轮专题复习练习4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5届高三历史二轮专题复习练习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届高三历史二轮专题复习练习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5届高三历史二轮专题复习练习4:班级:_姓名:_第一部分农耕文明时代的中国第4讲中华文明的鼎革与停滞明清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来源:Z*xx*k.Com一、选择题:1自秦汉至明清,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经历了由郡县两级制到州郡县三级制再到省道府县四级制的演变,这体现了A中枢权力体系日趋完备 B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加强C各地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D经济发展区域化程度提高2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这表明A皇权渐趋衰弱 B君主集权加强 C内阁取代六部 D首辅权力失控3下表所列内容为中国某朝代具有的一些特征。据此推断该

2、朝代是当时有了比较成熟的手工工场;在京城、省城和大商埠出现了会馆;在对外交往中第一次使用了“中国”的国号;苏州在当时据说拥有“十万烟火”,财富“甲于天下”;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4广东地区在唐朝时“岭南之田,所种惟稻”,到了清朝前期,“乡民以种稻收薄,故为它种(棉花,甘蔗,桑树)以为利。” 这一变化带来的影响是A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B农村经济结构发生变化C小农经济开始逐渐解体 D缓解了人多地少的矛盾5南宋时徽州人均耕地15亩,元代降至4亩,明万历时2.2亩,清康熙时1.5亩。然而当地很多村落却在人均耕地面积大量减少的明清时期走向了鼎盛。出现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耕作方式改进,土地利用

3、率提高 B商品经济发展,地域性商帮兴盛C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城镇经济繁荣 D经济重心南移,徽州村落得到开发6“孩提知爱长知钦,古圣相传只此心;大抵有基方筑室,未闻无址忽成岑。”与材料观点一致的是A万物源于“天理” B心即理也 C存天理,灭人欲 D经世致用7(2014扬州期末考)李贽有句话:“人所同者谓礼,我所独者谓己”我们由此可以看出他A独具个性,大胆挑战正统思想 B揭露道学家的虚伪本质C以天下为己任,道德自律 D恪守修身齐家的儒学理想8明末清初画家朱耷有一首题画诗写道:“墨点无多泪点多,山河仍是旧山河。横流乱世权椰树,留得文林细揣摩。”体现此特点的绘画作品是A洛神赋图 B游春图 C清明上河图

4、D墨兰图9明朝小说金瓶梅的故事源于水浒传,但主人公却由侠士武松变为商人西门庆,三言二拍中的许多故事采自唐宋传奇,但主人公却往往由仕宦之子、将门之后变成了商人。这反映出A社会动荡导致传统价值观的缺失 B世俗文学成为反封建的主要载体C商人社会地位发生了明显的改变 D重农抑商政策发生了根本性改变10据统计:1618世纪,中国向全世界出口的商品约有236种之多,其中手工业品有137种世界各地的白银源源不断流入中国。据此分析这一时段的中国A闭关锁国政策名存实亡 B政府鼓励开拓海外市场 C经济结构发生显著变化 D存在着走向世界的动力二、非选择题:13社会转型一般是指社会变迁,它包括社会结构的变动和体制的转

5、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当代学术界认为宋朝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有农业革命、信息革命、金融革命、商业革命、能源革命。材料二明清时期,从全球角度看,在思想革命、科学革命、政治革命与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西方国家已在从农耕文明转向工业文明的路径上高歌猛进。由于明清两朝统治者未能认清时代潮流,采取了逆大势而行的政策,社会转型因此难以启动。直到鸦片战争爆发,在西方坚船利炮的逼迫下,中国才开始艰难地探索现代化的路径。 摘编自徐小宁中国古代历史中的社会转型材料三中国、西方古代科技成果比较图材料四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才以主动和积极的姿态全力推动向现代社会的转型,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社会转型,我把它

6、叫做中国社会转型的快速发展阶段。中国社会转型包括从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乡村社会向城镇社会转变、封闭、半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转变、伦理社会向法理社会、(民主)制度社会转变等。郑杭生中国与西方社会转型的显著的不同点问题:(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史实指出宋代在“信息革命、金融革命、商业革命”方面的具体表现。信息革命:活字印刷术的发明。金融革命:在四川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商业革命:商业活动不受时间地域限制,街市制取代坊市制,一批商业名镇兴起,城市的经济文化职能有增强。(2)、依据材料二、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西方在近代化的道路上“高歌猛进

7、”而中国却“难以启动”的原因。这种差异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 原因:政治上,中国的君主专制制度日趋腐朽与衰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西方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确立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经济上,中国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实行重农抑商政策;西方资本主义快速发展。思想上,中国厉行文化专制,压制人们思想;西方通过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大大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影响:导致中国在近代的落后挨打;中国被迫开启近代化的进程。(3)、依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概括说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的社会转型在经济领域的表现。分析30多年来中国社会转型快速发展有利的国际因素。表现: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城市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建立起点线面相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因素: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主题,世界形势总体趋于缓和;两极格局解体,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的推动;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的影响。(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社会转型的认识。 认识:要顺应历史潮流,抓住历史机遇实现社会转型;科技的进步与创新是实现社会转型的根本动力;要善于利用有利的国际环境实现社会转型。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