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文本理解何以可能.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46274038 上传时间:2023-10-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文本理解何以可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析文本理解何以可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析文本理解何以可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浅析文本理解何以可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浅析文本理解何以可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析文本理解何以可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文本理解何以可能.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析文本理解何以可能专业:马克思主义哲学 姓名:陈婷 学号:M10003摘要:理解是否可能,这是解释学理论中的可知论问题。理解是客观的,是可能的。前理解规定着理解者的视野。语言规定着理解主体、理解客体和理解过程, 间距的存在使理解成为必要, 没有间距也就没有理解。理解是在解释学循环中不断得以实现的。前理解、语言、间距和解释学循环共同构成了理解存在的条件, 使理解成为可能。本文分别从作者和理解者的角度来分析理解何以可能。关键词:语言、前理解、间距、解释学循环、可知论一、 解释学中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争论由古至今,在哲学领域中一直存在着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争论。不可知论是一种唯心主义的认识论,认为除了

2、感觉或现象之外,世界本身是无法认识的。它否认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否认社会实践的作用。最初由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于1869年提出。不可知论断言人的认识能力不能超出感觉经验或现象的范围,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及发展规律。在现代西方哲学中,许多流派从不可知论出发来否定科学真理的客观性。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或者否认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的哲学理论。不可知论断言人的认识能力不能超出感觉经验或现象的范围、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在解释学领域,文本意义是否可以被理解就是解释学的可知论问题。一种观点认为理解与文本之间是有同一性的,因此认为文本是可以被理解的。相反,另一种观点认为文本意义是不可知的,不可知论者认为因

3、为文本意义是作者赋予的,因为当我们所处的历史条件、思维方式等都不同的时候,就不可能去把握作者的愿意,就像一百个读者有一百个哈姆雷特一样,用理解的历史性、理解过程的条件性来否定文本是可以被理解的。二、理解何以可能的条件1、 从作者的角度首先作者创作出来的文本是客观的,他给文本赋予的意义也是客观存在的。这里的客观性是指文本是独立于理解者的理解之外的,不管你理解不理解,它就在那里,有其自身独立的意义。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客观存在的东西都能够在人脑里被意识,被反映。所以由作者所赋予的文本意义是能够被理解者所反映的。其次,人们言说、写作的目的在于实现人和人之间的相互交流,具有“为他性”,文本就是人们

4、交流的一个工具,是前人与后人,他者和自己交流的一种方式。一般都是为了让别人理解其要表达的意义,而不是为了不被人所理解。文本是由语言所组成的,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也是通过语言实现的,语言具有个人使用性和社会性,一方面语言是由个人使用的,但另一方面,人只有在社会交流中才使用语言,社会性是语言的本质属性,只有用于社会交流的语言才算是真正的语言。因此一个由语言所构成的文本,一方面,它虽然是由单个的作者都创造的,具有个人使用性,但是另一方面由于语言的社会性,因此文本也是具有社会性的,它存在的意义就在于被人们所理解,语言构成了文本的存在。文本就是“任何由书写所固定下来的任何话语” 保罗利科尔著,陶运华等译,解

5、释学与人文社会科学M ,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148页。任何文本一方面表现为语言符号, 另一方面表现为意义。语言符号是感性的物质要素,它是意义的物质载体。文本是语言符号和意义的统一体,即文本是语言的存在。任何语言都是语词(词素与音素) 与意义的矛盾统一体、社会性(语言意义的社会赋予性)与私人性(语言使用的私人性) 的矛盾统一体。理解就是把握人们通过特定序列的语词所表达的意义,意义是根本,语词是途径、桥梁或手段。因此,文本正是因为是语言的存在, 才成了我们理解的对象。对于一个研究人员来说,书是语言的存在,那么他看书是为了把握作者在书中表达的思想,把握书的意义,书是他理解的对象。而对于

6、一个废品收购人员来说,“书”根本就不是语言的存在,也不可能成为他理解的对象,他根本不想把握“书”的意义。如果他关注的话,也至多只会关注“书”的大小、重量和纸的质量。从哲学层次上讲,“书”只是他认识的对象,而不是理解的对象。脱离语言只剩下物质形式的“文本”,也就不再是真正意义上的文本,就不再是我们理解的对象。语言使文本成为文本,使文本成为我们理解的对象,语言规定了文本的存在。语言规定着理解的过程。语言是理解的中心和媒介,理解就是以一种语言去理解另一种语言的过程,即用读者的语言去理解文本(作者) 的语言的过程。伽达默尔通过对翻译的分析深刻地揭示了这一点,“在两个操不同语言的人之间只有通过翻译和转换

7、才能进行谈话的这样一种语言过程特别具有启发性”海德格尔著,陈嘉映译存在与时间M 北京:三联书店,1999,175页。在需要翻译的谈话中,翻译者必须把他所要理解的意义置入另一个谈话者所生活的语境中。由于这种意义必须在一种新的语言世界中被人理解, 所以这种意义必须在新的语言世界中以新的方式发生作用。翻译的过程就是不断解释的过程, 解释总是以语言为媒介的。翻译与理解一般的文本之间只存在量的差别而不存在质的差别。同样理解一般文本时,我们必须把它的意义翻译进我们自己的视域内才能把握。理解的过程就是寻找共同语言、语言融合的过程,这个语言“既要把对象表述出来,同时又是解释者自己的语言”伽达默尔著,洪汉鼎译真

8、理与方法下卷M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496页。因此,“语言就是理解本身得以进行的普遍媒介。理解进行的方式就是解释。一切理解都是解释, 而一切解释都是通过语言的媒介而进行的。”伽达默尔著,洪汉鼎译真理与方法下卷M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496页语言规定着理解者的存在,使人成为理解者。语言规定着文本的存在,使文本成为文本、成为理解的客体。语言规定着理解的过程,是理解的媒介。因此,“整个理解过程乃是一种语言过程”伽达默尔著,洪汉鼎译真理与方法下卷M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490页,“能被理解的存在就是语言因此文本在本质上是可知的。2、 从理解者的角度文本是由我们理解去

9、理解那么这就需要理解者本身具备一些条件去理解。第一,“前理解”。也叫“先见”、“前见”或“偏见”等,指的是理解主体的存在状态, 是相对于主体某一理解行为前的作为主体存在状态的理解。对此,海德格尔作了详细的阐述,分析指出, 任何理解的先决条件都由三个方面的存在状态构成: 一是先有。每个人都要降生并存在于某一文化中,历史与文化在我们意识到它们之前, 已经先占有了我们,而不是我们去占有历史文化传统。正是这种存在上的先有作为我们任何理解发生的先决条件,才使我们有可能理解历史文化传统和我们自己,我们的理解“一向奠基在一种先行具有之中”海德格尔著,陈嘉映译存在与时间M 北京:三联书店,1999,175页。

10、二是先见。它是指我们在思考与理解时所借助的语言、观念以及运用语言的方式。语言、观念以及运用语言的方式自身会给我们带入先入的理解,同时,我们又会把语言带给我们的先入的理解,参与到我们对任何事物的理解中去。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不会在没有语言、观念的状态下去理解与思考问题,我们的理解“向来奠基在先行视见之中”海德格尔著,陈嘉映译存在与时间M 北京:三联书店,1999,176页。三是先知。它是指我们在理解前已具有的观念、前提和假定等。我们在开始理解与解释之前,必须要具有某种已知的知识储备,以此作为推向未来的起点或参照系。正如我们不可能在没有语言的情况下去思考和讨论问题一样, 理解也不可能从精神的空白状

11、态开始,它必须要有某些已知的东西作为基础,即使这些已知的东西与将来理解到的东西相抵触, 也只能在理解的过程中不断地得到修正, 却不能离开这些已知的东西开始进行理解,理解“奠基于一种先行掌握之中”伽达默尔著,洪汉鼎译,真理与方法上卷M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372页。“前理解”、“先见”不是由我们个人选择的,而是历史使我们无选择地接受, 是历史对我们个人的占有, 它构成人在历史中的存在。无论我们是否愿意承认先见介入理解、使理解成为可能,先见已经是我们理解主体的历史存在形式, 并时刻为理解的发生过程作着起点。前理解规定了理解的视野, 正如我们看东西需要一定的视界一样,理解一部作品,也许要

12、理解的视域,理解只能理解视域内的东西,视域之外的东西是不能理解的。没有前理解,就构不成理解的视域, 就象盲人看不到任何东西一样, 理解者也“看”不到文本,而前理解越丰富,视界就越宽阔, 就越能理解。理解总是连接着过去和未来,总是植根于历史传统之中,是历史在未来中的展开。“理解甚至根本不能被认为是一种主体性的行为,而要被认为是一种置身于传统过程中的行动,在这个过程中,过去和现在经常地被中介。”伽达默尔著,洪汉鼎译,真理与方法上卷M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341346页所以, 前理解是理解的基本条件。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前理解都有利于我们的理解,我们对前理解要加以区分。伽达默尔把“先见”区

13、分为两类殷鼎,理解的命运M ,北京:三联书店,1988,260261页。一类是“合法的先见”, 即历史赋予的、对理解有正价值的、人永远无法摆脱的先见。它来自人对历史文化的继承,是每代人与历史联结的纽带。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要被动地受特定的社会历史文化的影响,也正是社会历史文化对人自身的渗透影响,才使人成为真正的理解者, 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狼孩”、“熊孩”们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 因为他们不具有人所特有的思维理解能力。产生这个后果的根本原因就在于: 他们脱离了社会,没有被社会历史文化占有,不具有理解的存在基础。这充分说明, 社会历史文化对人的占有形成的“先见”、“前理解”,是人可能理解的存

14、在条件。所谓人类发展史,无外乎就是社会历史文化不断占有人的历史,当然,这种占有并不意味着人对历史文化的顺从,这种占有不是从一到一的封闭式循环。从更高的层次上和更广泛的意义上来讲,这种占有是面向未来的,是开放的,是不断在现实中发展的,是螺旋式上升的。正是这种不间断的螺旋式上升,我们的社会才有了它的发展史,在这个链条上,历史成了历史的纽带。这个纽带不仅是必然的, 而且是必要的,对于这个纽带合法的“先见”(“前理解”) 历史对人的占有方式,我们要正确地理解, 使它在未来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盲目主张消除这种先见,不仅是错误的,而且毫无益处。假如这种消除能够成功的话,那么人将成为一个无知的白板,也将失去作

15、为人的优势和尊严。另一种“先见”,伽达默尔称之为“盲目的先见”。它指个人在现实生活中不断接触吸收的、可以消除的见解和观念等,这种见解和观念主要来自于人们对各种各样权威的盲目顺从。这种“先见”往往会妨碍正确理解的实现,往往会封闭理解多样性和开放性的大门, 从而使理解走向单一、死板、僵化。我们应当对其积极地加以改变或去除。但是, 现实中合法的“先见”与盲目的“先见”往往融合在一起, 没有高高在上的法官能裁决区分它们。唯一现实的办法是,在理解中让这些“先见”显露出来,并愿冒在理解中出现偏差的风险,在理解过程中不断地加以修正或去除。这是一个无限的过程,人们不可能达到一种“无偏见”或“无先见”的认知状态

16、,“先见由历史而来,并在历史中改变,也象历史一样还处在一个未完成的开放状态” 伽达默尔著,夏镇平等译哲学解释学M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4,121页。对于前理解我们要正确地理解,科学地对待。一方面,并不是所有的先见都有利于扩展我们理解的视域,我们应区别对待“合法的先见”和“盲目的先见”。另一方面,我们应认识到,前理解构成了我们的存在,是认识的条件。第二,间距。“间距”亦称“疏异化”、“远化” 指的是理解者与理解对象之间的一种距离、一种不同。从解释学的立场看,如果我们把作者的思想作为最终所要达到的目的,那么,从作者的思想达到理解者的理解, 就会有种种间距: 作者的思想和作者使用的语言(这里指的是语言符号) 之间的距离,作品的语词与语义的距离,作品的语言与理解者语言的距离,理解者的思想与理解者的语言的距离等等。单就理解主体与理解客体之间而言,存在着主体和客体的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