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让学生说说话.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46273581 上传时间:2024-02-2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多让学生说说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多让学生说说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多让学生说说话.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多让学生说说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让学生说说话.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多让学生说说话与一年轻同事同行,她说起自己两岁的儿子,漾起一脸的自豪,儿子会背好多首古诗了,会说教他的英汉儿歌了,还会把储存于他脑内的信息在合适的人面前运用啦等等,小嘴巴特别喜欢说,甚是讨人喜爱。虽没看到这个可爱的两岁男孩,光听他妈妈绘声绘色地描述,心里就不由产生了喜爱之情。其实这样的感受,我们每一位母亲都经历过,从孩子丫丫学语,我们就喋喋不休地与孩子开始了交流,从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的表述,随着孩子语言的发展,我们不断地发现孩子天生具有语言的天赋,能说会道的小嘴巴常常说出我们意想不到的语句,表达着自己天真的思想与认知,不知带给我们多少的欢乐与回味。如果想交流,如果你有耐心倾听,孩子可以有说

2、不完的话,可以有没完没了的奇异想法。可是自从进入学校以后,本该在语言得到更完善与准备地发展时,好多孩子越来越不爱话,甚至说不完整话,表达不清思想了。原因何在呢?吴非老师在谈到这一问题时,如是说:“不管有多少种可能,我们先得从学校教育教学找原因。刚进入小学一年级时,绝大多数孩子是不会沉默寡言的,可是,后来为什么出现了这样的差异?有没有注意学生自由表达的欲望?教师有没有注意到让每个学生都有说话的机会?有没有创造让学生说话的机会?在课上和课后,是否有意或无意地挫伤过他们说话的积极性?有没有倾听每位学生说话(说任何话)的意识?有没有把说话时间留给学生的习惯?如此,等等”对照这些问题思考,我想每位老师的

3、教育行为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制约学生语言表达的兴趣与发展的因素,只要大家细细回味便可找出许多的事例,于此我不想再赘述。究竟如何保护孩子语言表达的积极性与活跃性,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我们都在想办法,找策略,努力创造激发学生语言表达兴趣的时空。而对于我来说,主要缺乏倾听的耐心与给学生创造足够的说话的机会。窗边的小豆豆里小林宗作校长的做法给我深深的启示,他尊重学生,引领学生说话的教育技巧令我信服。一是小林先生乐意倾听孩子说话。小豆豆原本被认为是一个“问题孩子”受老师冷眼相看,并被学校退学的小女孩,却能成为一位著名作家、电视节目主持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这源于她有幸到了巴学园,遇到小林宗作校长,

4、倾听了她四个小时的说话。小豆豆第一天入学,校长先生把椅子拉到小豆豆跟前,面对小豆豆坐了下来,说:“好了,你跟老师说说话吧,说什么都行。把想说的话,全部说给老师听听。”听到校长先生让她说什么都行,小豆豆开心极了,立刻拼命说起来,说话的顺序、说话的方式,都有点清乱七八糟的,但她拼命地说着。把自己生活中所有想说的事一件一件一古脑地往外说,校长先生边听边笑着,点着头,没有一丝不耐烦,还停地提示着:“后来呢”“已经没有了吗”直到小豆豆绞尽脑汁真的找不到要说的了,校长先生这才拍拍小豆豆的头,说:“好了,从现在起,你就是巴学园的学生了。”小豆豆感到平生第一次遇见了真正喜欢自己的人,她觉得非常安心,非常温暖,

5、心情好极了。“能和这个人永远在一起就好了。”由此看出教师的认真耐心的倾听,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真诚与信任,关注与喜爱,那么学生就会敞开心灵的大门,把自己的思想全盘倾倒出来,从而不再惧怕说话。二是小林先生善于创造说话的机会。“以后孩子们能够在别人面前,清楚、自由、毫不羞涩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是绝对必要的。”所以在吃午饭前,校长征求孩子们的意见:“大家能更加善于说话就好了。从今天开始,吃午饭的时候,每天都由一个人到圆圈中间说说话,怎么样?”得到大家的赞成,训练孩子们的表达能力就开始了。“不必想着非要说得很好不可,只要是自己想说的话,什么都可以。总之,试一试吧!”尽管有些孩子害羞、觉得有难度,但也尽力去

6、说。一天,一个男孩实在无话可说时,校长就结合孩子生活,顺势牵引:“想一想你今天早晨从起床,一直到来学校,这之间都有什么事情?一开始,你做了什么?”男孩说了一声:“哎”“哎,之后,再说什么?”“哎早晨我起床了。”“然后呢”逐一帮助男孩把从早晨起床到学校之间的事说了出来,最后校长先生说:“很好啊。就这样,大家都知道你在早晨起床了,并不是说了有趣的事情,或者令人发笑的事情才了不起,而是像你这样,本来觉得没话说的找到了可说的话,这才是最重要的。”小林先生借饭前说话引领这位学生从“不会”到“会”,从“不善于”到“善于”,让表达能力就这样呈阶梯式得到提升,并在此过程了发展了学生的思想情感、意志品质,学会了表达,乐于表达,勇于表达。“人生在世,会有自己的情感世界,有对世事的认识和分析,有自己的态度与立场;同时,作为有文化的人,他的内心世界需要阐明和表达,需要与人沟通。他有自己的意志,有自我表达的激情,有自己的表达方式,这,才是正常健全的人格。”吴非老师的话阐明了为何让学生多说话的重要性,小林宗作先生的教育方式实践了如何让学生多说话,学会说话,乐于说话。那么,接下来我要做的便是结合自己学生的实情,去创造时空,探索、实践引领学生乐于表达的教育策略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