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案二年级上册《2再见了北京!》.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46273219 上传时间:2024-02-1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详案二年级上册《2再见了北京!》.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详案二年级上册《2再见了北京!》.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详案二年级上册《2再见了北京!》.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详案二年级上册《2再见了北京!》.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详案二年级上册《2再见了北京!》.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详案二年级上册《2再见了北京!》.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详案二年级上册《2再见了北京!》.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4-2015学年度(上) 箭盘山小学“和韵成长 和煦课堂” 电子集体备课表课题及所在单元第二单元2 再见了,北京!年级二年级学科(版本)苏教版学时2课时研究专题主备人覃锡枝其他组员苏锦、陆海萍、柯磊、罗萍、温治冰、韦玉新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京、环”等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7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通过朗读,初步感受奥运会闭幕式的盛况,理解人们对北京奥运会的留恋与不舍之情。教学重点难点1、学会本课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2、通过朗读,初步感受奥运会闭幕式的盛况,理解人们对北京奥运会的留恋与不舍之情。

2、学情分析 低年级学生对奥运知识了解不多,可提前布置学生利用多种方式了解奥运会的由来、申办及北京奥运会的举办等相关知识。这样才能够更好的理解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的骄傲感,闭幕式的盛况、与对北京奥运会的留恋不舍之情。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和设计意图集体备课意见(每位组员姓名、意见及建议)第一课时一、情景导入1、播放动画,这是什么活动的吉祥物?2、说说对奥运会的认识。3、2008年8月24日晚,在鸟巢里,我们就要说再见了,北京!(板书课题,生齐读)4、奥运会闭幕式上究竟是怎样的情景呢?请小朋友们打开书,仔细地读一读第2课,注意把字音读准了。二、初读感知1、检查自读情况(1)齐读课文,思考:两个自然段各写了什

3、么内容?(2)教学生字词 A出示生字词北京 时间 上空 飞机 五环旗 表演外国 朋友 全场 礼花 几名 帷幕 舷梯 仿佛 燃烧 熄灭 留恋 不舍 绚烂 抛向 卓越 友谊 尊重 B指名读,领读。注意“京,名,场,朋”是后鼻音。 需要重点理解的词语: 北京时间:我国的标准时。 五环旗(插入图片):奥运会会旗,旗面白色,上面有五个环,分别为蓝,黄,黑,绿,红五种颜色。这五种颜色分别代表着不同的地区:蓝代表欧洲,黄色代表亚洲,黑色代表非洲,绿色代表大洋州,红色代表美洲。五个环套在一起说明全世界人民团结在一起。2、齐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3、出示填空:奥运会的会旗是()。 北京奥运会的主会场是“()

4、”。 奥运会场熊熊燃烧的火叫奥运()。 “落下帷幕”就是奥运会()了。学生根据朗读与预习填写。三、生字学习1、易读错的字“环、名、场”,强调读音。2、书写左右结构的生字场:共六画,左窄右宽,还要注意左右穿插。重点要记住右边的笔画,右边的第一个笔画是横折折钩,第二笔和第三笔都是撇。机:共六画,左窄右宽,还要注意左右穿插,最后一画的名称是横折弯钩。 环:共八画,左窄右宽,注意右边的“不”字“、丿”过竖中线。3、书写上下结构的字员:共七画,上小下宽,注意 为长点。表:共八画,上小下宽,注意下面不要写成“衣服”字。名:共六画,注意“横撇”过交叉点。 4、描红,临写,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第二课时一、复

5、习导入1、北京奥运会是2008年8月8日举行的,历时17天。2008年8月24,第29届夏季奥运会在我国的首都北京圆满落下帷幕,人们以不同的方式告别北京。当晚,在国家体育场“鸟巢”内,举行了盛大的奥运会闭幕式。2、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再见了,北京!,学生齐读课题。朗读课文。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奥运会有了一些,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出示填空:奥运会的会旗是()。北京奥运会的主会场是“()”。奥运会场熊熊燃烧的火叫奥运()。“落下帷幕”就是奥运会()了。二、精读训练1、出示第一自然段的一二两句,指名朗读。思考:你知道了什么?(闭幕式的时间,地点,奥运会历时17天)2、北京奥运会即将结束,此时人们的

6、心情怎样?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在文中找一找。(1)找出课文中表达人们心情的词语。逐字逐词地理解“无尽的留恋与不舍”。无:没有。尽:完。无尽:没有完。形容很多。不舍:舍不得。留恋:不舍得,不想离开。相机教学生字“国”:国:共八画,全包围结构,先写里面,最后封口;注意里面是“玉”字。(2)带领学生品读第二至五句,品味每一句话中的“无尽的留恋与不舍”之情。A学习第二句时,让学生读,说说哪些词语看出了人们“无尽的留恋与不舍”这种感情?学生很容易找出“缓缓”。但是这里写五环旗慢慢落下,不是写人们,为什么也看得出这种感情呢?这个问题当时学生没有反应过来,由老师来一句带过:“因为人们望着五环旗缓缓落下,代表着

7、这届奥运会即将结束,所以很不舍得,在这里缓缓就代表着人们的这种心情。B学习第三句时,学生能抓住“深情回望”“微笑告别”来理解这种情感,但是他们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情。引导学生理解“熊熊燃烧的奥运圣火”代表了什么?代表了奥运会,代表了中国。奥委会主席的评价“无与伦比的奥运会”没有哪个国家举办的奥运会能达到这个水平这个程度这个规模。看出北京奥运会办得怎么样?生:很成功,令人满意再读第三句。相机教生字“米”:共六画,独体字。“丨”要写在竖中线上,“”在横中线的上方,“撇和捺”要舒展开来。C学习第四句时,反复读歌词。3自然过渡:(1)师:第二自然段写的是另一个场面,同样也表达了人们无尽的留恋与不舍

8、。一起来读读。(2)出示图片:你们看到了什么?(绚烂的烟花)(3)出示:这时,北京城礼花四起,如同将一束束绚烂的鲜花抛向天空。理解“如同”。读句时,读出狂欢时的高兴与兴奋。“抛”字在此理解。(4)出示:人们不分肤色,不分年龄,唱啊,跳啊,欢呼啊,拥抱啊!卓越、友谊和尊重的奥运精神,感染着全场的每一个人。A理解“不分肤色,不分年龄“:在电视里看到奥运会上有中国人,有外国人,外国人还有很多黑人。在历史上的奥运会曾发生过种族歧视事件,从1904年开始,政府就规定,黑人运动员不得进入赛场。1912年第五届瑞典奥运会上,美国运动员索普因为是印弟安人而被取消了金牌。而我们的北京奥运会没有歧视任何人,人人平

9、等,只要通过你的努力就能拿到奖牌。所以说不分肤色。奥运会会不仅年轻人喜欢,老老少少都喜欢,所以说不分年龄。B读第二句,问有几个“啊”,看出了什么?学生能很明白地说出人们狂欢时的激动、开心、兴奋。通过朗读来感受。C读第三句。重点理解三个词“卓越”“友谊”“尊重”。“卓越”就是非常好,非常棒。这届奥运会就办得非常好,是一届卓越的奥运会。奥运会追求的是卓越的精神,要求大家“更快,更高,更强!”比如运动员们不断拼博,不断刷新世界纪录,追求的就是这种好了更好,非常好的卓越的精神。 “友谊和尊重”是什么意思呢?让我们再读读我和你的歌词。师:看,我和你是朋友,一家人,心连心。这就是说世界各国人民都很友好,和

10、平相处,这就是友谊和尊重。这就是奥运精神。生再读第三句。(5)出示:奥运会闭幕了,但是人们仍然停留在场馆里,迟迟不愿离去。A师:读了这句话,你感受到了什么?理解“留恋“和”“停留“,前者表示心情,后者表示人本身。B人们为什么不愿离去?(因为奥运会给人们带来了欢乐,人们不想结束这种欢乐。)让我们在我和你的歌声中再次去体会奥运会带给我们的快乐,齐读课文。三总结升华虽然北京奥运会闭幕了,但他不会离开我们,看出示红色巴士图,来自英国伦敦的巴士来接我们了,让我们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在相见吧!苏锦:初读时,要对学生提出读书要求是:把文中的字词读准;把句子读通顺。画下不理解的地方。韦玉新:加入再读课文,

11、要求:把长句读通,把课文读通顺。再让学生配乐朗读,更能感染孩子,把文章的感情读出来。韦玉新:生字可以加入让学生实记、巧记的环节陆海萍:可以指明孩子读、小组赛读等多种方式,体会不舍之情。柯磊:课堂时间有限,不需要扩展这么多,适当的介绍,一带而过即可。温治冰:第二自然段重点教学第三句,其他的要略讲。重点理解词语“停留”,感受不舍、留恋之情。姓名课后反思苏锦课文选取了圣火熄灭和人们狂欢的这两个特写镜头来表现精彩绝伦的北京奥运会。唤醒留在我们心中的“北京记忆”。课文表叔优美,画面感强,情感充盈。从全文看留念与不舍贯穿其中,“卓越、友谊和尊重的奥运精神”蕴含其中。总而言之,这篇课文对二年级学生来说很难理

12、解。课文中生字新词较多,如“帷幕、舷梯、深情回望、卓越、感染”等,许多句子也很难读通。因此多媒体教学,就更好的让学生形象的理解这些难点。最后通过反复朗读,体会留恋与不舍的情感。陆海萍再见了,北京是根据北京奥运会闭幕式的有关材料改写的。课文从“圣火熄灭”和“人们狂欢”的这两个方面来表达了人们心中无尽的留恋与不舍。这篇课文可以说是与时俱进,但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很难理解。教学这篇课文的时候,我扣紧语言文字,结合图片资料、音像资料,来还原北京奥运会闭幕式时的情景,训练学生的语感。图文结合、观看视频,那时候学生上课很有激情,读起书来也特别起劲。课文有一定的难度。在朗读上我花了足够的时间,自由读,同桌

13、互读,小组读,个别读等,并进行纠正与评价,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将课文读得正确和熟练了。柯磊这篇课文内容上有很多专业的词语是学生一时不能理解透彻的,也有一些情感是用语言无法向学生讲明的,让一切尽在不言中。先让学生理解词语,在把课文读通顺,最后要求有感情。因此,我在设计这节课时,抓住的是“再见了”这一感情基调,让学生在读词、读句、读文中体会、感悟这一份离别的情感。采取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之后,又下载了我和你这首歌播放给学生听。准备工作一切妥当,这样才能高效地完成课时任务了。罗萍导读课文的时候,扣紧语言文字,结合音像资料,来还原北京奥运会闭幕式时的情景。我就用充满激情的导语(闭幕式上主持人的话)引领学生,还从生活实际出发,理解深情回望、无尽的留恋与不舍通过读、品、再读,让全班同学基本意会。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以读悟情,以读促情,并提出如果当时你在场,你会怎么样?心情如何?学生通过对课文的理解,对奥运会的了解,各抒己见。但毕竟孩子们对奥运会还是了解得太少了,对精彩片段中运动员踏上舷梯深情回望无动于衷,对北京城礼花四起倒是充满了惊喜,作了如此多的铺垫,效果还是不错。温治冰这篇课文还是比较难读,特别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