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实验讲义.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46272007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 页数:47 大小:2.7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工原理实验讲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化工原理实验讲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化工原理实验讲义.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化工原理实验讲义.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化工原理实验讲义.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工原理实验讲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工原理实验讲义.doc(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化 工 原 理 实 验泉州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化工教研室2008.616目 录绪 论1实验一 伯努利方程实验3实验二 雷诺演示实验6实验三 节流式流量计的校核8实验四 流体流动阻力的测定12实验五 离心泵特性曲线测定17实验六 传热系数的测定20实验七 传热膜系数实验22实验八 二氧化碳吸收实验26实验九 筛板式精馏塔的操作及塔板效率的测定31实验十 填料精馏实验32实验十一 恒压过滤常数测定36实验十二 干燥特性曲线测定实验41绪 论1. 化工原理实验的目的化工原理是化工类专业密切联系化工生产实际,实践性很强的一门技术基础课,化工原理实验则是学习,掌握和应用这门课程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2、化工原理实验与一般实验不同之处在于它具有明显的工程特点。许多工程上复杂因素的分析,往往不能从理论上计算得到,须依据实验方法解决。通过实验,能达到如下目的:(1)巩固和加深对理论的认识和理解,验证有关化工单元操作的理论。(2)熟悉实验装置的结构,性能和流程,掌握一定的实验技能。(3)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整理及关联,培养学生编写实验报告,处理一般工程问题和进行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2. 实验要求1认真预习实验讲义、教材的有关原理部分,弄懂实验的大致步骤、主要设备、,实验方法。 2.进入实验室后,详细了解实验装置的结构、工艺流程、仪器、仪表使用方法、实验步骤、数据测取方法。 3实验过程中,认真操作,

3、细心观察,深入思考,以科学的态度填写实验记录。 4对实验中出现的各种现象要加以分析,对测得的实验数据要考虑它们是否合理。 5实验结束后,认真处理数据,并编写项目齐全、整洁、清楚的实验报告。3. 实验注意事项1. 遵守实验室的各项制度,听从指导教师的安排。2. 准时进入实验室,不准吸烟,不准大声喧哗。3. 爱护各种仪器设备,轻拿轻放,不要动用与本实验无关的仪器。4. 对实验中损坏的仪器应及时登记,并报告指导教师,等待处理。5. 格外注意水,电,汽的使用,防止触电及热灼伤发生。6. 保持实验室卫生,实验完毕,一切动用物品应恢复原样。7. 实验数据与记录经指导教师签字后方可离开实验室。4. 实验数据

4、记录与处理 4.1 实验数据的测取及记录 (1)测取数据力求准确,要求实事求是,取实验点原则上应步长一直,以使曲线上的点分布均匀。 (2)对于明显不可靠的数据,经分析应予以弃去。 (3)测取数据必须满足要求,不得遗漏,如大气压、室温、物料物性、设备尺寸等,必须清晰记录与表格中,以免事后混淆。 (4)记事应记在事前准备好的记录中,不应记在活页纸或碎纸片上,不应将实验记录视为草稿,即便重抄一遍实验记录,也应保存原始记录以备插队。 (5)所记录的数据应当是直接读的数据,不应经过计算再记,例如秒表停表时的读数为1分38秒,应记作138,而不应记作98。 4.2 实验数据的整理与标绘 整理数据的目的是将

5、所测的数据用最合适的方法表达出来,以便明显显示出数据之间的关系和变化规律。. 数据处理常用的方法是将计算数据标绘在座标纸上,在化工原理实验中,通常用到的坐标纸有直角坐标纸,半对数坐标纸,双对数坐标纸。4.3 实验误差 实验数据整理以后,呈现出一定的特性规律。应该与理论上的规律加以比较和分析,找出引起误差的原因,这些原因,可能是粗心大意造成的疏忽误差,也可能是设备不完善或仪器系统误差,或者是由于测量本身随机性产生的偶然误差。要求每个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实验独立思考,分析,提出自己的见解。5. 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1)实验目的(2)实验基本原理 (3)实验设备,装置简图,流程图 (4)

6、原始数据表 (5)计算示例(举出一个实验点完整的计算过程) (6)计算结果一览表及图 (7)思考题 (8)体会和讨论 实验报告是实验的总结,整理实验结果也是一种基本训练。因此,要求各自独立完成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文句力求简明,书写清楚,正确使用标点,图线整齐,插图附在适当位置,并装订成册。实验报中应填写出姓名、班级、实验时间、指导教师姓名及同组人,并在规定时间内交给指导教师批阅。实验一 伯努利方程实验一、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静止和流动的流体中各项压头及其相互转换,验证流体静力学原理和伯努利方程。2通过实测流速的变化与之相应的压头损失的变化,确定两者之间的关系。(测定文氏管的孔流系数Cv)3观察流体

7、流经收缩、扩大管段时,各截面上静压之关系。二、实验原理流动的流体具有三种机械能:位能、动能和静压能,这三种能量可以相互转化。在没有摩擦损失且不输入外功的情况下,流体在稳定流动中流过的各截面上的机械能总和是相等的;在有摩擦没有外功输入时,任意两截面间机械能的差即为摩擦损失。机械能可用测压管中液柱的高度来表示。取任意两测试点,列出能量衡算式: (1-1)式中,Z1,Z2两测试点距基准面的高度;u1,u2两点的流速;两点的阻力损失。对于水平测试管,Z1=Z2,则 (1-2)(1) 有阻力损失情况下,若u1=u2,则P2P1(2) 不考虑阻力损失的情况下,即=0,若u1u2,则P14000时,圆管内已

8、形成湍流;当Re在2000至4000范围内,流动处于一种过渡状态,可能是层流,也可能是湍流,或者是二者交替出现,这要视外界干扰而定,一般称这一Re数范围为过渡区。式(21)表明,对于一定温度的流体,在特定的圆管内流动,雷诺准数仅与流体流速有关。本实验即是通过改变流体在管内的速度,观察在不同雷诺准数下流体的流动型态。三、实验装置及流程实验装置如图21所示。主要由玻璃试验导管、流量计、流量调节阀、低位贮水槽、循环水泵、稳压溢流水槽等部分组成,演示主管路为mm硬质玻璃。 实验前,先将水充满低位贮水槽,关闭流量计后的调节阀,然后启动循环水泵。待水充满稳压溢流水槽后,开启流量计后的调节阀。水由稳压溢流水

9、槽流经缓冲槽、试验导管和流量计,最后流回低位贮水槽。水流量的大小,可由流量计和调节阀调节。示踪剂采用红色墨水,它由红墨水贮瓶经连接管和细孔喷嘴,注入试验导管。细孔玻璃注射管(或注射针头)位于试验导管人口的轴线部位。注意:实验用的水应清洁,红墨水的密度应与水相当,装置要放置平稳,避免震动。 1红墨水储槽; 2溢流稳压槽; 3实验管; 4转子流量计;5循环泵; 6上水管; 7溢流回水管; 8调节阀; 9储水槽图21 流体流型演示实验四、演示操作(1)层流流动型态 试验时,先少许开启调节阀,将流速调至所需要的值。再调节红墨水贮瓶的下口旋塞,并作精细调节,使红墨水的注人流速与试验导管中主体流体的流速相适应,一般略低于主体流体的流速为宜。待流动稳定后记录主体流体的流量。此时,在试验导管的轴线上,就可观察到一条平直的红色细流,好像一根拉直的红线一样。 (2)湍流流动型态缓慢地加大调节阀的开度,使水流量平稳地增大,玻璃导管内的流速也随之平稳地增大。此时可观察到,玻璃导管轴线上呈直线流动的红色细流,开始发生波动。随着流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