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专项复习.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46267031 上传时间:2023-04-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专项复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三专项复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三专项复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三专项复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三专项复习.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专项复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专项复习.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专项训练历史学习要诀:知识结构要清晰,反复熟练成一体;多做习题讲方法,高考提分靠能力。第一项:选择题训练(讲方法、要时间)1、(2011年江苏省单科历史4)据南台备要记载:“江浙省调兵剿捕之际,行省官凡有轻重事物,若是一一咨禀,诚恐缓不及事。(如今)凡有调遣军情重视及创动管钱,不须咨禀,交他每(们)从便区处。”这段材料可以反映出元代的江浙行省 A与中央权利之争难以调和 B获得了紧急事务处置权C行政长官不在由朝廷任命 D权利不再受到中央节制2、旧唐书良吏传记载了一名叫王方翼的官员,“(高宗)永徽中累授安定令,诛大姓皇甫氏,盗贼止息,号为善政”。当时此类的记载尚有许多,这说明 A官府与大姓的关系

2、是地方治理的关键 B朝廷一直压制门阀士族C朝廷对地方缺乏影响力 D士族大姓势力膨胀导致割据3、(2011年新课标卷文综31)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颁布“向各国宣战懿旨”。6月26日,浙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与列强驻上海领事商定东南保护约款。 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公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督抚保护,两不相扰,以保中外商民人民产业为主”。这表明 A列强在华势力受到有效遏制 B清政府中央集权面临危机C地方实力派成为列强代理人 D地方势力与朝廷分庭抗礼4、(2011年福建文综18)林则徐在给道光皇帝的奏稿中提出:“迨(等到)流毒于天下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3、(白银)果皆散在内地,何妨损上益下,藏富于民;无如(无奈)漏向外洋,岂宜籍寇资盗,不亟(急迫)为计?”在这里,林则徐强调鸦片泛滥的最大危害是 A损害身体,削弱军队战斗力 B国库空虚,无饷银供给军队C藏富于民,但损害国家利益 D白银外流,为列强增加财源5、中日双方对l894年7月25日发生的丰岛海战记述各异。中方济远航海日志记载:“7点45分,倭三舰同放真弹子,轰击我船,我船即刻还炮。”日方出版的二十七八年海战史称:“ 7点52分,彼我相距约3 000米之距离。济远首先向我发炮。旗舰吉野立即迎战,以左舷炮向济远轰击。”这说明A研究者的立场会影响其对历史的解释 B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变得模糊不清C

4、通过文献记录最终能够还原历史真相 D原始记录比研究文献更接近历史真相6、(2011年海南省单科历史9)梭伦在抒情诗中表达了实行民主改革的原则:“我所给予平民的适可而止,他们的荣誉不减损也不增多:即使是对那些有财有势的人也一样,我不使他们遭受不当的损失。”在梭伦看来,政府应当 A捍卫平民的权利 B兼顾平民和贵族的利益 C维护贵族的利益 D抑制平民和贵族的要求7、(2011年上海单科历史2)公元前509年,罗马进入共和国时期,这一时间也可表述为 A公元前5世纪初 B公元前5世纪末 C公元前6世纪初 D公元前6世纪末8、罗马法规定:当事人若不向法庭提起诉讼,法庭即不予受理;一个人除非被判有罪,否则即

5、是无罪之人;一个被控有罪的人,可在宣判前为自己辩护;法官审判应重证据等。这些规定后来成为现代法治的重要原则。下列各项中,符合上述规定的是 A法庭立案与否皆取决于案情 B被告在法庭审理过程中无罪C被告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辩护 D证据是法官判案的唯一依据9、法国史学家朗格诺瓦和瑟诺博司所著史学原论一书指出:“史料可分为两种,有时过去的事件,留下实迹(碑碣及制造品),有时,也是更常见的,事件所留下的痕迹,是心理的状态一种文字上的描写和叙述。”作者的意思是 A任何文字史料都带有主观因素 B. 实迹和文字史料都真实反映历史C 历史是“心理的状态”的反映 D. 只有实迹史料才能反映历史真实10、亚里士多德在政

6、治学中认为,世上有两种形式的平等,即数量平等和比值平等。数量平等是绝对平均主义;比值平等则根据个人的实际价值,按比例分配与之相称的事物。根据上述观点,通常所说的“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应该是 A更接近于数量平等 B更接近于比值平等 C数量平等高于比值平等 D既非数量平等又非比值平等11、文同丹渊集记载,陵州开私盐井的豪民,一家有七八井到一二十井。雇佣工匠二、三十人至四、五十人。每井工匠约四、五人。工匠都是他州别县“浮浪无根著之徒,抵罪逋逃,交易名姓,尽来就此佣身赁力”,“与主人营作”。工匠不堪主人压迫,往往群起反抗,“算索工值”,或投别处为业。这个记载不能说明的是A(古代)盐业除官营外,地主豪私开

7、盐井,生产私盐B私盐井的工匠对主人存在严格的人身依附关系C私盐井的工匠遭受着残酷的压榨,多是逃亡的农民或“罪犯”D这些私井,随时都有遭到封建王朝依法处置的危险12、盐铁论散不足中指出:“一杯盏用百人之力,一屏风就万人之功。”明代的陶瓷制作也有“一坯工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的说法。这突出反映了我国古代手工业的哪一特点A分工日益细密 B以官营为主C工艺非常精湛 D地区分布广泛13、殷墟遗址中出土了一些象、貘、水牛等遗骨;甲骨文中有不少如“今月其雨,获象”之类关于象的记载;吕氏春秋有“商人服象”的话,说明商人能够驯服象。此外,考古学者也在龙山文化遗址中发现碳化的竹竿。这些资料最能说明A公元前三千年

8、至一千年的华北气候较今日暖和 B象在商人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食物来源,也是交通工具 C商代以象作为图腾,说明商人起源于南方 D古代中原地区物产丰富,动植物品类繁多,且延续至今14、(2011年浙江省文综14)有学者根据材料一“昔汴都数百万家,尽仰石炭(煤),无一家燃薪(木柴)者”,得出宋代开封生活燃料已用煤取代木柴的结论;又有学者根据材料二“赐在京(汴都)官员柴、炭各有差,柴578万,炭585万”,对上述结论予以反驳。下列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 A两位学者所用材料相互矛盾,结论都不能成立B材料二否定了材料一,仅用材料一得出的结论难以成立C无论材料一还是材料二,都必须得到考古学支持才能成立D材料一

9、指的是民众,材料二指的是官员,两条材料并不矛盾15、理学家王阳明说:“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其归要在于有益生人(民)之道,则一而已.四民异业而同道。”在此,王阳明A重申传统的“四民”秩序 B主张重新整合市民阶层C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百姓生计 D阐发的根本问题是正心诚意16、古罗马法学家盖尤斯记述过一个案例:有人砍伐了邻居家的葡萄树,被告上法庭,原告虽提供了确凿证据,却输掉了官司。原因是原告在法庭辩论中把“葡萄树”说成了“葡萄”,而十二铜表法只规定了非砍伐他人“树木”应处以罚金。该案例说明当时在罗马A不重视私有财产的保护 B法律具有形式

10、主义特征C审判程序缺乏公正性 D审判结果取决于对法律的解释17、欧阳修上疏说:“京城近有雕印文集二十卷,名为宋文者,多是当今议论时政之言详其语言,不可流布,而雕印之人,不知事体,窃恐流布渐广,传之虏中,大于朝廷不便(请)今后如有不经官司详令,妄行雕印文集,并不得货卖。”这反映了A宋代活字印刷开始普及 B书籍出版业受到政府的有效管理C北宋与契丹关系紧张 D文化传播方式影响政府管理第二项:材料题(审题、步骤、字迹)例:古今中外,争取妇女的民主权利的斗争充满了曲折的历程。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在英国,妇女争取选举权的斗争也迅速兴起。1903年成立的妇女社会政治联合会在1912年和

11、1914年发动了争取选举权的暴力活动,迫使议会不得不多次讨论妇女选举权问题。1918年30岁以上的妇女终于获得了选举权。在美国,1900年已有五个州给予妇女选举权,1918年通过了宪法第十九条修正案,禁止各州以性别为由拒绝给予选举权。 金重远20世纪的世界材料二 1912年3月,南京临时政府制定约法期间,妇女参政团体多次上书参议院,言明妇女参政心声。当临时约法排斥了妇女的参政权后,唐群英等人义愤填庸。于3月19日、20日、21日连续三天大闹参议院,以过激行为表达了妇女勇争参政的强烈心愿。8月10日,在闻知参议院议员选举权和众议院议员选举法中又一次将妇女排除在外时,住在北京的60多名妇女浩浩荡荡

12、涌入参议院,宣称以最激烈的手段对待。 蒋美华略论辛亥革命时期知识妇女群的解放心态(1)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其异同点。例: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9世纪40年代,英国开始实行自由贸易政策,大幅度降低了关税,同时与法国等国家签署了减免关税的双边协议。 德意志经济学家李斯特认为一个国家要从农业社会成功地向工业社会过渡,必须采用贸易保护美、德在19世纪中后期都实行了较高的关税政策,贸易保护对两国经济力量的集中起了促进作用。 民族国家与世界经济(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当时英国和美、德实行不同贸易政策的原因。例、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9世纪40年代林则徐主编的四洲志和魏源的海国图志最早

13、着墨于西方的议会制度,宪法思想的传入却略晚。国人对宪政思想的理解首先从议会制度起步,而不识宪法,大概是因为议院为具象,较易认识,而宪法抽象,较难认识;更因为宪法较之议会对君权具有一种根本大法的约束,更强调“主权在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据考,在1895年之前,还绝少有人提出宪法问题。1898年,康有为在上光绪帝第五书中明确提出:“自兹国事付国会议行”,“采择万国律例,定宪法公私之分”。 摘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材料二 今天(1940年2月20日)延安各界人民代表开宪政促进会的成立大会,是为了发扬民意,战胜日本,建立新中国。宪政是什么呢?就是民主政治,是新民主主义的宪政。它不是旧的、过了时的、欧美式的、资产阶级专政的所谓民主政治;同时,也还不是苏联式的、无产阶级专政的民主政治。孙中山曾说过“国民党之民权主义,则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数人所得而私也。”世界上历来的宪政,都是在革命成功有了民主事实之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