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分析的总结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46260265 上传时间:2022-09-1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16.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政策分析的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公共政策分析的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公共政策分析的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公共政策分析的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公共政策分析的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共政策分析的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政策分析的总结(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感谢:梁丰、任明飞、张冰冰、包蕾、赵祥、杨娜、卢瑞君的贡献!第一章:导论名词解释公共政策:定义在下面问答题 政策分析:对政府为解决各类公共政策问题所采取的政策的本质、产生原因及实施效果的研究问答题1、试论公共政策的本质,以及为什么 “利益”是公共政策研究中的核心要素?(1)公共政策是政府依据特定时期的目标,通过对社会中各种利益进行选择与整合,在追求 有效增进和公平分配社会利益的过程中所指定的行为准则。(2)公共政策的本质是增进、分配、维护社会利益。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利益的增进和分 配既包括物质利益,也包括精神利益。要在增进社会利益中突出效率,在分配社会利益 中突出公平。(3) 同时,戴维伊斯

2、顿指出:公共政策是政治系统对全社会利益进行权威性分配。2、如何理解公共政策的利益分配功能。(1)公共政策服从于政策主体对利益的追求,其核心是利益。(2)不同人有不同的利益需求,然而社会的实际资源是有限的,为了减少社会成员之间的利 益磨擦,需要站在公正的立场上,用政策来调整现实的利益关系。(3)社会利益的分配功能包括三个问题,一是利益向谁分配?如何分配?什么是最佳分配。(4)公共政策所分配的利益,对收益者有直接和间接的作用。同时,分配的结果对部分人获 得利益,也使部分人失去利益。但公共政策的最大特点,是要保护绝大多数人的长远利、人益。第二章 第三部门:除了作为非正式部门的社区和作为正式部门的政府

3、和市场之外,余下的各种机构或 组织,统称为第三部门。阿罗不可能定理:如果众多的社会成员具有不同的偏好,而社会又有多种备选方案,那么在民 主的制度下不可能得到令所有的人都满意的结果。三部门失灵的理论: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无法有效率地分配商品和劳务的情况。 (对于非公共物品而言由于市场 垄断和价格扭曲,或对于公共物品而言由于信息不对称和外部性等原因,导致资源配置无效或 低效,从而不能实现资源配置零机会成本的资源配置状态。)主要表现在: 垄断与效率损失;公共物品与效率损失;外部效应与效率损失;信息不对称与效率损失。 政府失灵:政府由于对非公共物品市场的不当干预而最终导致市场价格扭曲、市场秩序紊乱, 或

4、由于对公共物品配置的非公开、非公平和非公正行为,而最终导致政府形象与信誉丧失的现 象。主要表现在:1、作为一种加总社会中所有个体的意见的途径,政府是不完美的;2、政府中的决策者可能会被少数人的利益所引导,从而忽视甚至损害多数人的利益(例如“寻 租”活动);3、行政机构的低效率问题(行政机构的绩效评估比较困难,行政机构缺乏竞争,行政机构的公 务员体制比较僵化);4、民主投票过程的高成本、直接民主过程可能缺乏保护少数人利益的机制、代议制民主过程中 可能出现的地方利益与全局利益的冲突、政治周期对经济和社会的负面影响等。 志愿失灵:正如市场失灵、政府失灵和契约失灵一样,非政府组织也有其内在的局限性,

5、在以筹款志愿为基础而建立的非政府组织中,实际上也是问题重重,由此便诞生了志愿失 灵的说法。主要表现在:1、与政府途径相比,单纯依靠第三部门一般不能提供足够数量的公共物品(或服务) ;2、与政府途径不同,第三部门中所提供的志愿性服务在分布上可能具有不平衡性;3、第三部门中的志愿组织很可能会受到其捐助者过多的影响,从而将违背民主原则的家 长制作风带入其服务过程中;4、第三部门可能会由于不能吸引到优秀的专业人才而制约其服务能力。第三章:公共政策系统分析1. 公共政策系统:是由政策的主体、政策客体及其与政策环境相互作用而构成的社会政治系统。2. 公共政策主体: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公共政策全过程的个人、团体

6、或组织。3. 公共政策客体:公共政策所发生作用的对象,包括直接客体与间接客体。 直接客体:公共政策所要处理的社会问题 间接客体:公共政策所要发生作用的社会成员(目标群体)(需要通过改变人的行为来解决社会问题)4. 公共政策问题:是指基于特定的社会问题,由政府列入政策议程并采取行动,通过公共行为 希望实现或解决的为题。5. 目标群体:所谓目标群体是指那些受公共政策规范、管制、调节和制约的社会成员。6. 三类公共政策的特征及体现形式: 答:政策工具是实现政策目标的手段,将政策目标转化为具体行动的路径和机制。根据在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过程中政府介入程度的高低,按由低至高的顺序把政策工 具分为三类:自

7、愿性工具、混合性工具和强制性工具。1. 自愿性工具。特征:很少或几乎没有政府干预,在自愿的基础上完成预定任务,主要包 括家庭与社区、志愿者组织和市场等。形式:1)家庭与社区。 优点:一般不耗费政府的资金,除非政府向其提供补助或补贴;作为一种政策工具在 大多数社会中易获得广泛的政治支持。缺点:不能解决复杂的社会问题、服务的需求者难于获取同等的资源等。2)志愿者组织。优点:低成本,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回应性;具有公平性,对需要帮助的人施予援助; 能促进社会团结,提供政治参与水平。缺点:不适用于解决复杂的社会问题;有可能蜕变为官僚组织,影响效率和效力。3)市场。 优点:供求相互作用,有效提供私人物品和

8、进行资源配置。 缺点:不能或不能充分提供公共物品与服务;不能有效提供收费物品和共用物品;市 场是一个高度不公平的政策工具,仅满足有支付能力的人的需求。2. 强制性工具,也称指导性工具。特征:借助政府的权威和强制力,对目标群体的行动进 行控制和指导,不给目标群体留下自有决定的余地,主要包括管制、公共企业、直接提供等手 段。形式:1)管制。 定义:政府通过一系列行政管理过程(通常由特别制定的管制机构来执行对个人和机构 的行为做出要求和规定的活动,违者必罚。性质:管制可分为经济管制和社会管制。 优点:建立管制所需要的信息相对较少;管制较易实施;在运行管理中,管制的不确定 性较低;更适用于危机管理;比

9、其他工具(例如补助或税收)的成本更低;表现出政府部门的 快速行动,对公众而言具有政治感染力。缺点:经常扭曲自愿性或私人活动,导致经济上的无效率;可能会抑制创新和技术进步; 缺乏灵活性,过于刻板;引起较高的社会服从成本。2)公共企业;也称国有企业。 特征:具有一定的公共产权;需要政府对其进行某种程度的控制或直接管理;可以生产 在市场上出售的物品和服务。优点:在因高资本投入或无利可图而私人企业不愿提供社会需要的物品和服务的条件下, 公共企业是一项有效率的经济政策工具;在许多情况下,建立公共企业所要求的信息比利用自 愿性工具或管制时所要求的信息少;公共企业的利润能积累公共资金以用于公共支出缺点:政府

10、难以有效控制公共企业;公共企业即使连续亏损也未必破产,缺乏有效的约 束;在一些领域如水电供应领域,许多公共企业的垄断地位使其能够将其无效率的成本负担转 嫁到消费者身上,效率低下。3)直接提供。由公共财政拨款并由政府及其雇员直接提供物品和服务,是基本的、最为 常见的政策工具,大部分政府职能通过此政策工具来完成。优点:与其他强制性工具相似,直接提供所需信息较少,容易运用;所要求的庞大机构 规模使其能够获得高度工作绩效所必需的资源、技巧和信息;避免了间接提供所产生的一些问 题;允许交易内部化从而降低成本。缺点:官僚机构直接提供的服务经常是刻板僵化的;对提供产品及服务的机构和官员的 政治控制容易降低公

11、共服务的质量;官僚机构缺乏竞争,没有足够的成本意识,造成浪费 政府机构之间和政府机构内部的冲突会损害物品和服务的直接提供。3. 混合性工具。特征:结合了自愿性工具和强制性工具的特征,允许政府对非政府行为 主体的决策进行不同程度的干预,但最终由私人做出决策。在某种程度上,兼具自愿性和强制 性工具的优点。主要包括信息与规劝、补贴、产权拍卖、税收与使用者付费等。 形式:1)信息与规劝。政府通过向个人和公司提供信息并期待它们的行为发生预期的变 化;以及政府试图说服人们去做或不做某事,力求改变人们的偏好和行动,然而并不运用奖励 和惩罚手段。优点:当问题尚没有明确解决办法或如果仅通过规劝就能解决问题,规劝

12、是较好的首选 工具;如果找到了更好的政策工具,改变或放弃规劝工具比较容易;规劝工具容易实施,成本 很低;规劝与强调自由和个人责任的民主理念相一致。缺点:效果难以保证,往往需要配合其他工具。2)补贴。 目的:政府通过给个人、公司和组织的各种形式的财政转移,影响和改变受资助者对不 同备选方案成本与收益的判断,促使其采取政府期望的行为,这种行为采取的可能性随补贴增 加而增加。优点:易于确立并加以实施,具有灵活性;能够鼓励创新;补贴的管理和实施成本较低; 具有较高的政治可行性。缺点:一般需要财政资金支持,而增加开支总是比较困难;收集关于补贴的相关信息的 成本比较高;作用的发挥存在时滞,不适用于危机处理

13、;一旦建立,难于取消。3)产权拍卖。政府对特定的资源确立一定数量的可交易的产权,创造出人为的稀缺, 并让价格机制起作用,如定期拍卖污染物的排放指标。优点:只需政府设定物品和服务的总量,规定上限,其余的事情留给市场机制去解决; 灵活,政府可根据其需要来确定不同的上限,同时,即使在政府政策不变的条件下,目标群体 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来调整自身行为。缺点:可能会助长投机行为;那些不能购买产权的人常常因为别无选择而被迫采取不合 法的行为;产权拍卖是一种不公平的工具,依据支付能力而不是需要来配置资源,易遭到支付 能力不足而又确实需要的人的强烈反对。4)税收与使用者付费。政府通过征税或者调整税率来引发

14、政府所期望的行为或限制不 希望的行为。使用者付费常用来控制负外部性,是税收作为一种政策工具的创新应用形式,是 管制和市场两种政策工具的结合体,设定收费的水平,运用市场力量控制行为。优点:比较容易确立;是一种灵活的政策工具;可以提供持久的财政激励;使用者付 费工具有助于创新;因将调整行为的责任留给个人和公司,减少了官僚结构的执行任务。缺点:确定引发预期行为的税率和收费水平需要大量信息;不能满足危机时期快速反 应的要求;比较繁杂,可能会提高管理成本。第四章 公共政策问题的构建分析公共政策问题:基于特定的社会问题,由政府列入政策议程并采取行动,通过公共行为希望实 现或解决的问题。P95 第三类错误:

15、政策分析中最致命的错误,即当应该解决正确的问题时,却解决了错误的问题。政策议程:被决策者选中或决策者感到必须对之采取行动的要求构成政策议程。P105 正式议程:又称为政府议程,是指某些社会问题已经引起决策者的深切关注,他们感到有必要 对之采取一定的行动,并把这些社会问题列入政策范围这样一种政策议程。2、什么是政策问题?政策问题有哪些特征? 答:(1)政策问题是基于特定的社会问题,由政府列入政策议程并采取行动,通过公共行为希 望实现或解决的问题。(2)特征: 政策问题的关联性。与公共政策的“整体性”特征相联,政策问题并非单独存在,而是与其 他领域的政策问题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形成一个问题系统。 政

16、策问题的主观性。社会问题或公共问题是否能上升为政策问题,主要在于政策制定者的认 知能力和价值取向。 政策问题的人为性。政策问题往往与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违背客观规律有关,如环境污染问题、 人口过度增长问题等。另外,政策问题与人们的利益相关,利益致使一部分公众提出政策诉求 要关注利害关系人。 政策问题的动态性。同一个政策问题可能有很多不同的解决方案;政策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方 案的互动性:政策问题转变为解决问题的方案,解决问题的方案又会转变为一种政策问题;政 策问题的存在与解决的时效性:政策问题未被正确陈述,解决问题的方案也会逐渐失去时效。3、如何才能正确地构建政策问题?(1)“问题感知”体悟“问题情境”。公共政策的构建首先是一个感知问题的过程,并不是发现 单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