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叶母亲》教学设计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46257655 上传时间:2022-08-0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荷叶母亲》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荷叶母亲》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荷叶母亲》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荷叶母亲》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荷叶母亲》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荷叶母亲》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荷叶母亲》教学设计(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荷叶 母亲详案 一、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本诗,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2、通过品读分析,领悟作者对母爱的赞颂;3、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领悟母爱的伟大。二、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本诗,体会作者对母爱的赞颂,领悟母爱的伟大。课时安排:一课时三教学过程:(一)、诗歌导入:有一个人,她永远占据在你心最柔软的地方,你愿用自己的一生去爱她;有一种爱,它让你肆意的索取、享用,却不要你任何的回报这一个人,叫“母亲”,这一种爱,叫“母爱”!今天我们将有幸学习著名作家冰心的一首歌颂母爱的诗歌荷叶 母亲。(二)、读“荷”1、自由朗读课文,自主梳理生字词。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明确大屏幕上的生字词,做到读准,读顺,

2、尽量读出感情。2、教师配乐范读课文。老师很喜欢这首诗歌,请允许我为大家朗读一遍。那么同学们在听的过程中,注意老师如何处理朗读的轻、重、缓、急,并且在老师朗读完之后,给老师做个评价。如果说到抑扬顿挫,那么就说,知道老师为何这么处理吗,是因为老师根据作者的情感来处理自己的语调与语速的。请同学们仔细揣摩作者的情感,有感情地再一次自由朗读课文。3、学生再次朗读课文,做到有感情地朗读。4、学生合乐朗读课文。接下来请同学们和着这悠扬的音乐,朗读这篇美文。(生读)(三)、品“荷”悟情同学们,你们读得很好,将作者的情感读出来了。那么,你们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变化了吗?1、作者的心情有何变化?请在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

3、。(让一个学生上黑板书写)烦闷不适意不宁的心绪散尽了感动2、作者因何烦闷?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试作分析,“半夜”,说明作者有心事,彻夜未眠;“繁杂”,作者心情不好,所以连雨声也听起来是繁杂的;“浓阴的天”,给人以压抑的感觉,所以,作者觉得烦闷。)板书:心事、天气。3、作者还因什么事烦闷?他看到了什么?白莲: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小船般散漂在水里。梗上只留个小小的莲蓬,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白莲凋谢了,“散飘”“只”突显了一种残败、萧瑟的情境,触动作者内心,更添烦恼。)板书:白莲凋谢。4、此时的红莲出场了,它又是怎么样的呢?开满了,亭亭地立在绿叶间。(红莲

4、盛开,显示的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情境)5、红莲的盛开,相较于白莲,似乎是让人欣喜的一幕,它有没有缓解作者烦闷的心情呢?(没有)作者仍是不适意。为什么?环境:窗外雷声作了,大雨接着就来,愈下愈大。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欹斜。(无依无靠)此时,作者在烦恼什么?(作者担心红莲的命运会和白莲一样。)板书:雨愈下愈大,担心红莲。6、红莲的命运有没有出现转机?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侧了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红莲却不摇动了。(作者的担忧解除了,所以他不宁的心绪散尽了)板书:荷叶护莲。7、此时的作者应该是很高兴的,但为什么高兴会成为感动?作者看到这一幕,想到了母亲就是那荷叶,而我就是那个躲在母

5、亲身下的红莲。板书:母亲保护孩子。8、作者怎么就想起母亲了呢?雨点不住地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A、结合图片分析,荷叶本身是脆弱的,但是在保护红莲的时候,显示出了勇敢,正如母亲的身体是柔弱的,但是当她要保护自己的孩子时,会显示出巨大的勇气和力量。B、“雨点不住的打着”,说明雨势很强,但是在荷叶的遮挡下,这个暴雨却成了“流转无力的水珠”,可见,荷叶的护莲力量之大。由此想到,雨点就如那困难、挫折、磨难、烦恼等(心中的雨点),生命有很多不幸,但是母爱,能将这些轻轻抹去!母爱的伟大,战胜了暴雨。9、是啊,作者看到荷叶护莲,就想到了自己的母亲,母亲就如那荷叶一样,保护着像

6、红莲一样的作者。那么让我们来认识一下作者的母亲。资料引入:母亲的病日重一日,日夜都处在昏迷状态之中。然而,一次当她稍清醒后,竟对冰心说:“你的衣服太单薄了,不如穿上我的黑驼绒袍子,省得冻着”冰心泪如雨下。冰心称她的母亲是“世界上最好母亲中的最好一个。”10、稍作分析,冰心的母亲在生命垂危之时,还不忘关心自己的女儿。11、于是乎,作者发出了发自肺腑的呼唤:(出示)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让我们怀着这样的感情,朗读这一句话)四、拓展延伸1、我们为冰心有这样的母亲而感动,其实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母爱感动着千千万万的中国人。今天,我们将去认识另一

7、位感动着13亿中国人的“暴走妈妈陈玉蓉”。(时间不够,出示文字,时间充裕,出示视频。)视频为主。2、学生稍作体会3、人说:天下的母亲有着不一样的面容,但唯有一样母爱,是完全一样的。同学们,我们享受母爱十余载,那么你们的母亲是如何保护、关爱你们的呢? 学生讲述自己的故事。(同学们为你们拥有的母爱而自豪吧,让我们再次怀着对母亲的赞美,朗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吧。生读。假如你们的母亲在你们身边,请大声读给母亲听吧。)五、教师小结爱是大自然最原始、最纯真的情感,母亲对于子女之爱更是无私、无畏。在我们的生活中随时都融入了母亲浓浓的爱。清晨厨房里忙碌的身影,出门前的一句关爱的叮咛;上学时整齐的书包,临睡前掩紧

8、的被角。用心去爱孩子已经成为母亲的习惯,她们是孩子躲避风雨的港湾。当风雨袭来时,她们都会将孩子紧紧地搂在怀里。在她们爱的保护伞下,一切暴风雨都会过去。最后,让我们为天下所有的父母亲祈祷,愿他们幸福安康!(出示自己母亲和孩子的照片,师说:这是我的母亲和我的女儿,我的母亲为我付出了很多,无私地关爱着、保护着我,所以,我会将这份爱,传递给我的女儿。谢谢大家!)六、作业:1完成练习研讨与练习一、二;2、在名著导读繁星、春水选择一首诗进行赏析。附:板书设计:烦闷不适意不宁的心绪散尽了感动心事 雨愈下愈大天气 担心红莲与白莲一样 有荷叶护莲 想到母亲保护子女白莲凋谢教学反思:荷叶,莲花的叶子。文题之所以用

9、“荷叶母亲”,是因为文中作者借雨中荷叶为红莲遮风挡雨的情景书写心中的感触,抒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之情。文章语言清新自然,隽永淡雅,显示出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前教课,我都是采用解题、了解作者、梳理情节、划分段落、归纳中心等传统教学模式,讲得多,分析细,结果往往是老师累、学生烦、效果很差。在讲授荷叶母亲这节课时,我决心把课堂交给学生,按照“朗读探究发现”这样的教学思路,引导学生去感受这篇课文的文质之美,探究诗文的构思美,使学生对诗歌的赏析上升到一定的审美层次。新课程强调学生要“读”,朗读、诵读、默读、精读总之要多读。在课堂上,我加强了对学生的朗读指导,运用多种朗读方式,让学生借助朗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使诗文中所抒发的情感叩击学生的心灵,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感受到语言文字表达情意的表现力,又提高审美情趣。在探究过程中,通过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体验、感悟出荷叶对红莲的荫蔽也就是母亲对儿女的庇护,从而清楚地认识借物抒情的写法。在课堂上学生动脑还动手,运用同类写法发表个性化的见解,抒发对母亲的爱。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的角色转变成了组织者、引导者、启发者,要求尽最大可能尊重学生学习的个性。这堂课之后,我自己觉的轻松,学生也学的愉快。我深切地感悟到,做为教育者,要跟上时代步伐,转变教学观念,使教与学成为一种生命的活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