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中语文第9课劝学教案3新人教版必修3.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46256077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9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高中语文第9课劝学教案3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0年高中语文第9课劝学教案3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0年高中语文第9课劝学教案3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0年高中语文第9课劝学教案3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0年高中语文第9课劝学教案3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高中语文第9课劝学教案3新人教版必修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高中语文第9课劝学教案3新人教版必修3.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劝学【教学目标】1.熟读并背诵课文。2.理解重点词语的意义,把握相关句式的用法。3.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课文结构,领会文章主旨。4.学习本文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的方法。第一课时【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教学难点】重点词语和句式的理解。【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1.关于荀子生平简介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华夏族(汉族),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时人尊称荀卿。西汉时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称孙卿。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位于今山东兰陵县)令。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在人性问题上,提倡性恶论,主张人性有恶,否认天赋

2、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其学说常被后人拿来跟孟子的性善论比较,荀子对重新整理儒家典籍也有相当显著的贡献。荀子的主要观点“明于天人相分”的自然主义天道观“化性起伪”的性恶论“所积而致”的成圣之道“明分使群”与古今、礼法之争荀子的名言大巧在所不为,大智在所不虑。天论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劝学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劝学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劝学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劝学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怨人者穷,怨天者无志。不苟赠人以言,重于金石珠玉;观人以言,美于黼黻文章;听人以言,乐于钟鼓琴瑟。非相道存则国存,道

3、亡则国亡。君道天行有常,不以尧存,不以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天论人之命在天,国之命在礼。天论主道明,则下安;主道幽,则下危。故下安,则贵上;下危,则贱上。正论人无礼义则乱,不知礼义则悖。性恶2.关于劝学劝学是荀子一书的首篇。又名劝学篇。劝学,就是鼓励学习,劝是劝勉的意思。本篇较系统地论述了学习的理论和方法。前一部分(第一段),论述学习的重要性;后一部分(第二、三段),论述学习的步骤、内容、途径等有关问题。劝学全文的中心思想是:一、 学不可以已;二、 用心一也,三、学也者,固学一之也。这是月牙山人(朱金城)对荀子核心思想解释。所以 荀子认为,学习首先需要修养品德气质,保持专一的品质,

4、专门学习一门技术才能速成(学一速成),然后保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是正确的学习方向; 要善始善终,切忌半途而废,以期达到完全而纯粹的精神境界。二、朗读课文,完成字词句的理解。(一)初读课文,识字辩音。木直中 (zhng)绳 虽有(y)槁暴(p) 不积跬(ku) 步 锲(qi)而不舍 金石可镂 (lu) 驽(n)马十驾 假舆(y)马者 輮(ru)以为轮 用心躁(zo)也生(xng)非异也。(欣赏名家朗读,初步感受荀子辩论风格)(二)再读课文,理解字词句。要求:参照译文阅读,边读边理解文本,初步感受文本内容和结构。通假字1.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輮”通“揉”,使弯曲)2.知明而行无过(“知”通“智”

5、,智慧)3.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资质、禀赋)4.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有”通“又”;“暴”通“曝”,晒)古今异义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古义:广泛地学习;今义:知识、学识的渊博。2.輮以为轮。 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3. 声非加疾也。 古义:强,这里指声音宏大;今义:疾病,快。4. 假舆马者。 古义:凭借,借助;今义:与“真”相对。5. 金就砺则利。 古义:金属或者金属制的刀剑。今义:金属的一种。6. 蚓无爪牙之利。 古义:爪子和牙齿;今义:坏人的党羽、帮凶。7. 用心一也。 古义:思想意识活动;今义:读书用功或者对事物肯动脑筋。8. 蟹六跪而二螯 古义:脚或腿;今义:跪下。9.

6、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古义:容身,托身;今义:把感情、理想、希望等放在某人身上或某种事物上。10.君子曰:学不可可以已。古义:有学问有修养的人;今义:泛指才德出众的人。11.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古义:地下水;今义:阴间词类活用1.名词作状语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名作状,每天)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上、下:名作状,向上、向下)2.名词作动词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名词用作动词,游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輮: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弯曲)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利: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快,走得快)3.形容词作名词 其曲中规(曲:形作名,曲度,弧度)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高:形作名,高处) 积善成德

7、 (善:形作名,善行)4.形容词作动词故木受绳则直(直:形容词作动词,变直)5.数词作形容词用心一也(一:数词作形容词,专一)一词多义 而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连词,表转折。却,但是。)吾尝终日而思矣。(连词,表修饰关系,不翻译)吾尝跂而望矣。(连词,表修饰。)(动词+而+动词的区分方法)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表示递进关系,并且,而且。)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锲而舍之,朽木不折。(表假设关系,如果。)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连词,表因果。)蟹六跪而二螯。(连词,表并列。和)焉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兼词,相当于“于是”、“于之”)圣心备焉。(句末语气词)于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介词,从)冰,

8、水为之而寒于水。(介词,表比较)之蚓无爪牙之利。(定语后置的标志)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代词,代“青”)不如须臾之所学也(结构助词,不翻译)不如登高之博见(结构助词,不翻译)绝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动词,横渡)夜久语声绝。唐 杜甫石壕吏(动词,断绝)特殊句式1.判断句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判断句,“者,也”表判断) 用心一也(判断句,“也”表判断) 用心躁也(判断句,“也”表判断)2.状语后置句(介词结构后置)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3.定语后置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4.省略句 木直中绳,輮以(之)为轮骐骥一跃,不能(跃

9、)十步5.固定句式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四)完成课堂作业。交流作业,夯实基础知识。第二课时【教学重点】通过理解关键句子来构建课文内容的逻辑关系。【教学难点】掌握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并学会运用。【教学过程】一、阅读第一段。1.本文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2.读“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问:在程度上,谁比谁更高一层?说明通过学习,我们可以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明确:青更甚于蓝 冰更甚于水明确:比喻通过学习,可以提高自己。读“木直中绳,輮(ru)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p),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问:不复挺者,说明学习有什

10、么作用?明确:可以彻底地改变自己。总结:本段使用的论证方法,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4.背诵第一段。(看课件图示)二、阅读第二段。1.读“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问:这句话的前半部分讲到了思和学,强调的是什么?后一句话的作用是什么?明确:学习的重要性,学比思更重要。后一句话是用比喻来进一步论证这个观点。2.读“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xng)非异也,善假于物也。”问:这一连串的比喻,在于论证什么道理?明确:通过借助外部工具,可以让我们看得更多,喊得

11、更响亮,走得更远,可以跋山涉水。说明通过学习,可以让我们变得更强大。总结:这一段论述的是学习的作用,学习的重要性。3.背诵第二段(看课件)三、阅读第三段。1.问:学习能够改变、提高自己,能够让自己变得更强大,那我们应该怎样学习呢?(齐读第四段)先分析前四个比喻句:“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明确: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由土到山,是一个由少到多的积累过程。这是哲学上的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堆积成高山,那里的气候条件就发生了变化,请大家用地理知识来解释这一现象(答:迎风坡降雨等)。(用同样的方法分析“积水成

12、渊,蛟龙生焉”。)相反“用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说明不积累就将一事无成。学生概括:学习要善于积累。2.拓展运用:仿句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不积滴水,无以穿磐石;不积累土,无以成高台。3.问:学习除了要做到不断积累,还需要做好哪些方面?让我们分析下两组比喻句:“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第一组比喻:骐骥与驽马对比,说明客观条件的优劣不是成功的唯一条件,只要坚持就能取得成功,第二组比喻:“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说明只要坚持不懈,再难的事情都可以办得到。学生概括:学习要坚持不懈。

13、4.运用拓展仿句老龟赛兔,蚂蚁搬家,大器晚成,功在不舍。5.做到坚持不懈还不够,我们还必须做什么呢,请看最后一组比喻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通过蚓与蟹对比,说明学习要专心。)6.背诵第三段。附:课文翻译有道德修养的人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冰是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木材直得可以符合拉直的墨线,用火烤把它弯曲成车轮,(那么)木材的弯度(就)合乎圆规的标准了,即使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是因为经过加工,使它成为这样的。所以木材用墨线量过,再经辅具

14、加工就能取直,刀剑等金属制品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聪明机智,而行为就不会有过错了。我曾经整天思索,(却)不如片刻学到的知识(多);我曾经踮起脚远望,(却)不如登到高处看得广阔。登到高处招手,胳膊没有比原来加长,可是别人在远处也看见;顺着风呼叫,声音没有变的洪亮,可是听的人听得很清楚。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却可以行千里,借助舟船的人,并不善于游泳,却可以横渡江河。君子的资质禀性跟一般人没什么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堆积土石成了高山,风雨就从这里兴起了;汇积水流成为深渊,蛟龙就从这儿产生了;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品德,自然会心智澄明,也就具有了圣人的精神境界。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千里马一跨跃,也不足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就在于不停地走。(如果)刻几下就停下来了,(那么)腐烂的木头也刻不断。(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可以喝到泉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啊。螃蟹有六条腿,两个蟹钳,(但是)如果没有蛇、鳝的洞穴它就无处存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