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课第二节 青春加油站》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46249625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课第二节 青春加油站》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第十课第二节 青春加油站》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第十课第二节 青春加油站》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十课第二节 青春加油站》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课第二节 青春加油站》教学设计.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课 设计人生 第二节 青春加油站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了解实现理想的动力、勇气和方法,使自己成为一个有远大志向的人。能力目标:在生活中树立正确的理想,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有远大理想的人。知识目标:明确正确理想的作用,懂得要实现理想要立长志、大志的道理。教学重点正确理想的作用。教学难点正确理想的作用。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导入:多媒体展示(1)英国科学家牛顿,是世界有名的物理学家。7岁时就立志成为打开自然之谜的人,对于各种物理现象都认真观察,到了10岁就能观测天象和探索天体物理规律,16岁就用实验的方法测量风速等物理量,23岁发现万有引力定律,24岁开始数学微积分的创造,26岁就

2、成了著名科学家,对物理学作出了巨大贡献。(2)我国当代最杰出的桥梁专家茅以升,11岁那年看到文德桥压塌的悲惨情景,就立志为人们造结实的桥。为了实现愿望,他无论走到哪里,都认真观察桥:读书读到桥,就把内容摘抄下来;看到报刊上桥的照片,他就搜集起来。15岁他就考入了专门学习造桥的学校,继而走上了桥梁建筑的道路。后来他实现了自小的理想,造了著名的钱塘江大桥、武汉长江大桥,为国家作出了重大贡献。问题:读了这两段文字,你有何感想?教师总结:人生需要理想,理想就像罗盘,引导人生航船的方向;理想就像航船,一程一程向前推进,不断驶向幸福的彼岸。推进新课一、正确的理想是青春的向导活动一:多媒体展示姚明的成长史片

3、段:未满9岁开始练球,成为第三个到NBA打球的中国人。从姚明成功的例子中,你看到了什么?你又当如何树立自己的理想? 分析:从小胸怀大志,朝着一个理想的目标不懈地努力,才会抵制生活中的各种不良诱惑,使自己的人生更加充实,更加有意义。归纳:正确的理想是青春的向导,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理想。崇高的目标使人高尚,正确的目标可以使人成功。要实现理想,就要把长远目标与具体行动有机地结合起来,知道自己现在该做什么,明确现在做的事情对实现长远目标所具有的重要作用。二、正确的理想是人生的动力活动二:多媒体播放西游记唐僧取经片段分析:唐僧,虽是虚化人物,但他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他不畏艰辛,一路上义无反顾,最终修得

4、正果,取回真经。这是他的人生理想的驱使,为了理想他表现出了超人毅力。理想、目标是我们行动的依据,否则,我们的热忱便无的放矢、无所依归。有了理想,有了目标,才有斗志,才能激发我们的潜能。如果缺乏理想,就会使人缺少一种稳定、持久的内在激励,容易受到各种干扰。“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就是这个道理。归纳:理想与现实之间总存在一定的距离。理想总是指向未来,表现为奋斗目标。面对目标,人们会产生改变现实的冲动。理想蕴藏着强烈的意志力量,是激励人们的动力,是人生力量的源泉。三、要“立长志”,切勿“常立志”活动三:多媒体展示蒲松龄在自己科举考试屡次不中、落魄至极之际,亲自写下励志自勉联。全文是:“有志者事竟成

5、,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开始时是刻在铜尺之上,后悬置于聊斋书房。 整副对联气势磅礴、催人奋进,引用了史上非常著名的两个典故和典故之后的对应结果,一个是楚霸王项羽破釜沉舟灭大秦,另一个是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吞吴国。蒲松龄以此联激励自己,终于以一部聊斋志异名垂青史。这副对联表明了什么?对我们有什么影响?(学生讨论,教师归纳)归纳:理想激励着我们不断超越自己,让我们充满了实现自身价值的喜悦,使我们的人生充满幸福。但并不意味着理想目标越多越好,更忌讳朝三暮四。一旦确立远大志向,就要坚持不懈地去努力,使美好的理想变成现实。要“立长志”,切勿“常立志”。课堂小结正确的

6、理想是青春的向导。理想蕴藏着强烈的意志力量,是激励人们的动力,是人生力量的源泉。要实现理想,就要把长远目标与具体行动有机地结合起来,知道自己现在该做什么,明确哪些是我们现在应该努力去做的,咬住目标,锲而不舍,直到成功。播放歌曲我的未来不是梦,学生可跟唱,结束本课。板书设计材料:有志者立长志,无志者常立志。长远目标的确定决定着一个人的心态,是迈向成功第一步的基石。大泽乡起义前,陈胜吴广求神卜鬼、斩尉抚民,是因为有推翻秦王朝统治的远大目标。意大利的天文学家布鲁诺宁死也不向教皇神权屈服,也是为了将真理公布于世这一伟大目标。哈利波特的作者罗琳,在婚姻不幸、工作不定,甚至无固定住所的艰苦条件下仍坚持多年

7、,创作出了风靡全球的魔幻故事,是因为坚定不移的信念和远大的理想支持着她。乒乓球女健将张怡宁,很早就定下目标超越王楠,成为世界乒坛新的强者。结果,她的长远目标不仅使她在北京奥运会上超越了王楠,还使她稳稳夺冠。轰动全国的“草根创业”“赢在中国”更是让无数身怀大志、长志的年轻人向自己的人生目标迈进了重要的一步“无志者常立志,有志者立长志”,面对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社会,立长志更突显其精神的可贵。如果目标只定在小事上,自然不会去重视,去拼搏;如果目标立得长远,自然会将压力转变为动力,让目标真正起到督促自我的作用。如果有人现在还不立下长远的志向,那可真是荒废了自己的前途啊!做一个有志者,为自己立下长远的目标

8、,并朝着目标努力拼搏,请相信立长志者事竟成!评析:可以说,理想是一个人的“灵魂”,是干事创业的“动力源”。它对一个人的未来具有导向性作用。有什么样的理想,就会铺就什么样的人生道路。1910年,年仅17岁的毛泽东离开闭塞的家乡韶山,走向外面广阔的世界。他临行前留给父亲每天必看的账簿里的一首诗是这样写的:“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何处不青山。”从中,我们不难感受到一代伟人当年救国救民的赤胆丹心和其中透漏出的勇于探求真理的理想之光。正是因为毛泽东同志满怀救国救民的伟大理想并努力前行,最终才成就了一代伟人那光辉灿烂的人生。因此,一个人一旦有了理想,这个理想对个人而言便是一种经常性的暗示,一种无处不在的鞭策和激励。而这种内在的自觉的自我鞭策和激励较之于外在的督促或激励,力量会更大。它更能激发一个人的使命感,培养其顽强拼搏、勇于进取的精神。所以,特别是对于年轻人来说,一定要有远大的理想,并为之努力奋斗,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成就美好未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