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1.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46244953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1.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区域产业活动第一节 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举例说明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内容标准解读】 以“了解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为主要教学线索。引导学生运用资料(如布匹的生产工序,福特汽车的零部件生产地,现代物流某一企业的工作流程等)说明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其中讨论某一工业企业的布局特点,以及该工业企业的原料供应和市场联系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应以案例教学为教学为突破口和切入点。【教学目标设计】知识与技能了解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了解地域联系,包括生产协作,商贸联系,科技和信息联系以及因地制宜、扬长避短。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能够分析

2、某一地区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等区位条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分析产业活动地域联系的四个方面,能够对于具体的一个地区或一个案例进行评价和探究,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产业活动的地域联系,培养学生探究经济发展规律、研究经济现象的兴趣,培养探究能力,为将来从事社会活动打下基础。通过学习本节内容,培养学生辨证唯物主义思想,能够用全面普遍联系的观点分析事物、研究事物,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教学内容整合】教材地位 本章教学内容是在全书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产业活动联系着人类社会和环境,产业活动中农业,工业和交通运输三个方面是人类最主要的产业活动,

3、也是教材研究的重点,是本书中的重点内容。 本节是本章内容的综述,介绍产业活动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是学习本章内容的基础。知识结构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现代产业活动农业,矿业,工业的区位条件产业活动中的地域联系生产协作商贸联系科学与信息联系因地制宜,扬长避短 重点、难点 联系本地实际,讨论某一工业企业的布局特点,以及该工业企业的原料供应和市场联系。内容整合【教学活动设计】问题情境设计A借问“日常生活中如香蕉,羊毛衫,自行车等用品的产地”。 学生根据日常生活经验回答。 教师借此引导到课题“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B设问1农业分布受什么因素的影响?2为什么我国南方种植甘蔗北方种植甜菜、橡胶种植分布在什么地方

4、,为什么这样分布?3平原地区适合发展怎样的农业、山地适合发展怎样的农业,为什么?4茶树一般分布在什么地方,为什么?学生通过思考可依次得出气候,地形,土壤等答案。教师通过设问和引导启发,让学生了解农业的区位因素包括气候、地形、土壤等。C设问:1矿业受什么条件的制约,比如说开采石油、开采铁矿等?2除此以外还要受什么条件影响?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依次得出矿藏条件,交通等答案,了解影响矿业的区位因素。D设问:1甘蔗制糖和水果罐头、水产品的加工等工业应布局在什么地方?2炼铝厂、有色金属的冶炼等工业应布局在什么地方?3普通服装厂、电子装配厂应布局在什么地方?4啤酒厂、面包厂、家具厂应布局在什么地方?5卫星

5、、飞机、集成电路应布局在什么地方? 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和生活常识可做作较为正确的回答。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得出影响工业的五种因素(工业的五种指向型):原料指向型、动力指向型、劳动力指向型、市场指向型、科技指向型。E重难点狙击教学活动安排活动甲 阅读书本P51深圳的材料,说出深圳的地理区位特点及其发展的主要动力。活动乙 完成书本P52连线题,加强对产业活动与其主要区位条件的理解。活动丙 阅读书本P58“我国纺织业的产业集群现象”,了解其特点及原因。活动丁 结合书本P53图,分析我国服装专业生产镇的特点及其联系,并分析这种联系对我国纺织业和服装工业有什么有利或不利的影响。活动戊 通过学生去调查及上网查

6、阅资料,分析家乡的区位条件,写一篇加速家乡经济发展的调查报告。本节教学主要采用“案例教学”和“探究教学”相结合,并通过学生课前收集信息、课堂讨论、尝试论证及分析个案等自主性探究活动,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培养学生探究这一经济发展规律。五、课前准备:收集以下信息:1 日常用品的生产地,如稻米、服装、家电等。2 布匹的生产工序。3 福特汽车的零部件生产地。4 有关现代物流某一企业的工作流程。5 电子商务对企业的作用及具体表现。一、 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1现代产业活动2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1)农业 (2)矿业(3)工业阅读材料:活动探究:导入:提出日常用品的生产地(包括一、二、三产业)。指导学生了解现

7、代产业活动的分类 设问:指导学生阅读深圳的材料,要求分析其产业活动的区位因素,并分析深圳地理区位特点,解析深圳迅速崛起的主要原因,以及阐述深圳充满了发展活力的原因。 讨论回答活动题“产业活动与其主要区位条件用直线连接起来”学生举例日常生活中如香蕉、羊毛衫、自行车等用品的产地。学生思考回答问题。气候。地形。土壤。学生回答:接近原料的地方。接近燃料的地方。有廉价劳动力的地方。市场附近。科技实力强的地方。学生阅读书本51页材料,回答问题。学生结合已学知识完成书本52页活动。引出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通过设问,学生思考的过程让学生了解到农业的。让学生了解矿业的区位因素包括矿藏条件和交通因素。让学生了解工业

8、的区位因素包括通过对城市区位条件的分析能总结各种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对产业的区位因素加以巩固、并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产业活动中的地域联系1生产协作2 商贸联系3 科技与信息联系4因地制宜,扬长避短活动探究:引导学生对课前收集的内容:1布匹的生产工序。2福特汽车的零部件生产地。3有关现代物流某一企业的工作流程。4电子商务对企业的作用及具体表现。进行分组讨论并探讨产业活动中的地域联系。阅读“我国纺织业的产业集聚现象”,探究其形成的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地理区位、劳动力、科技人文等方面优势。并对我国某一服装生产专业镇服装产业的特点及联系,并分析这种联系对我国纺织和服装工业的利弊

9、影响。对课前收集的资料进行分组讨论。完成书本55页活动。完成书本56页活动1。完成书本57页活动3。学生阅读书本58页材料。完成书本53页活动。通过对布匹、福特汽车的讨论了解产业活动中的生产协作联系。通过对现代物流企业的讨论了解产业活动中的商贸联系。通过对电子商务对企业作用的讨论了解产业活动中的科技与信息联系。通过对产业集聚现象的分析,理解产业活动应发挥区位优势,因地制宜,扬长避短。通过对服装产业的特点及联系的分析进行课堂学习效果的反馈,通过对利弊影响的分析培养学生对经济现象的兴趣,探究能力,为将来从事社会活动打下基础。小结略略七、板书设计:第二节 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一、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1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2产业部门与自然环境的联系二、产业活动中的地域联系1 生产协作2 商贸联系3 科技与信息联系4 因地制宜,扬长避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