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高三三轮复习讲义之水环境1.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46244682 上传时间:2023-11-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0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届高三三轮复习讲义之水环境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4届高三三轮复习讲义之水环境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4届高三三轮复习讲义之水环境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4届高三三轮复习讲义之水环境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4届高三三轮复习讲义之水环境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4届高三三轮复习讲义之水环境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高三三轮复习讲义之水环境1.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包场高级中学2014届高三地理三轮复习 编制人钱锋 审核人王志勇 使用时间 5月20日水环境专题 第1讲 水循环与水文特征及河流治理【核心考点】1、画图说明水循环的过程、主要环节、意义及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2、学会分析河流的水文特征、成因及主要补给形式。3、根据流域特征,分析流域开发与治理的主要措施。【知识梳理】一、水循环 运动形态即环节是蒸发(包括植物蒸腾)、降水、水汽输送、径流(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水循环的能量来自太阳辐射能和重力能。水循环的类型:海陆间水循环:它使陆地水不断得到更新、补充,使水资源得以再生。海上水循环:内陆水循环:水循环的意义:联系四大圈层、促进陆地水体

2、更新;促进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流水作用塑造地表形态。水循环与人类的关系:水循环为人类提供淡水资源和水能资源。人类活动改变地面状况影响蒸发,人工增雨影响降水,跨流域引水影响地表径流,其中人类影响最大的环节是地表径流。二、河水补给水源补给类型补给时间补给特点我国分布地区雨水夏秋季节水量变化大东部季风区季节性积雪融水春季径流随气温和积雪量而变化我国东北地区冰川融水主要在夏季补给有时间性,水量稳定西北地区、青藏高原湖泊水全年有调节性,水量稳定普遍地下水全年水量稳定,与河流有互补关系普遍三、河流水文特征水文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径流量的大小。一般沿海地区大,内陆地区小,南方地区较大,北方地区较小,当

3、然,主要还是取决于河流补给水源的量的大小。一般情况下,沿海地区河流补给水源主要是雨水,要看气候类型的降水要素。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大小,或汛期。沿海地区看不同气候的降水量变化决定了径流量的变化,内陆干旱地区看气温变化决定了冰川积雪融化量的变化。温带地区的河流如果流向是由低纬流向高纬可能还有凌汛。含沙量的大小。看流经地区的植被覆盖情况,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的下游河段含沙量大。结冰期及其长短。最低月均温在0摄氏度以下的气候区,有结冰期,纬度越高,结冰期越长。水文特征中影响河流洪涝灾害的因素有,气候决定的径流量及季节变化,如果径流量剧增,容易诱发洪涝灾害;含沙量大,河床泥沙容易淤积,将导致河床淤塞变浅,泄洪

4、不畅;如果有凌汛现象发生,也容易导致洪涝灾害。四、流域开发以长江流域为例:a上游:开发条件:水能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是发展重点。水能主要集中在源头自宜宾段;生态环境比较脆弱;是我国众多大江大河的水源地存在问题:崩塌、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繁;水土流失严重,使长江中下游泥沙淤积,河床抬高,洪水威胁加大;水能开发程度低整治措施:加强长江防护林和水源涵养林的建设;实行封山育林、保护生态环境;建设三峡工程(防洪、发电、航运、供水、养殖旅游等综合效益)b中游:开发条件:平原面积广大;土地肥沃,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棉、油、肉类和水产品生产基地;矿产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存在问题:洪涝问题严重

5、。自然原因是地势低平、水流缓慢,泥沙余悸,排水不畅;降水多集中在春夏两季;人为原因:毁林开荒和乱砍滥伐;围湖造田、湖泊萎缩、调蓄能力下降整治措施:退耕还湖,疏浚湖泊;搞好分洪工程;以水土保持为中心,营造中游地区的防护林;修建水利工程c下游:开发条件:平原为主,江河密布,气候温暖湿润,人口稠密,有利于农业发展;农业基础好,是鱼米之乡和丝绸之乡;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有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存在问题:水体和大气质量下降,以太湖为代表的水污染相当严重整治措施:综合治理环境污染。调整并优化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加强环境保护【课堂反馈】(2012上海高考)下图表示某河流水文测站春夏秋

6、冬四季气温、降水量和径流分配状况。读图完成第13题。1.该河流可能分布在()A.恒河流域B.尼罗河流域 C.长江流域D.亚马孙河流域2.该地河流的主要补给形式是()A.积雪融水补给为主 B.雨水补给 C.地下水补给 D.湖泊水补给3.该地河流径流量最低的月份出现在()A. 1月B. 2月 C. 11月 D. 12月 (2012广东汕头六校交流卷)读“鄱阳湖水域面积遥感监测影像图”,完成第45题。4.鄱阳湖()A.流域面积缩小 B.水量变化与大气环流有关 C.流域污染加剧 D.湖面缩小由南水北调所致5.鄱阳湖平原()A.水土流失日趋严重 B.土地利用类型以林地为主C.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D.地表径

7、流参与海陆间循环下表为三峡工程和阿斯旺工程的相关数据表。读表,回答67题。三峡工程阿斯旺工程坝址水文条件年径流量(亿立方米)4 510820平均含沙量(千克/立方米)1.21.6年输沙量(亿吨)5.31.34库区损失水量库面蒸发损失很小,出库水量仍然约4 510亿立方米年蒸发损失约100亿立方米,加之用水量增大,出库水量减为570亿立方米入海水量(亿立方米)建成前近10 000330建成后近10 00018606.导致三峡工程和阿斯旺工程输沙量差异明显的主要因素是()A年径流量 B含沙量C流速 D库区水量7.相比阿斯旺工程,三峡工程具有的优势有()发电量大对河口三角洲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小灌溉功

8、能突出库面蒸发损失比例大A B C D8.流域的开发对区域发展有重要意义,美国对田纳西河的开发与治理就是一个成功的范例。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20世纪30年代初,田纳西河流域由于长期缺乏治理,森林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经常暴雨成灾,洪水为患,是美国最贫穷落后的地区之一。但当地煤、铁、铜、磷、铅锌等资源丰富。为达到振兴和发展区域经济的目的,对流域内的自然资源进行全面的开发和管理,1993年美国国会通过了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法,成立了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简称TVA)。下面为田纳西河流域协调系统图及流域示意图。材料二下面为我国长江某河段某年份的汛期水位、流量变化过程线图和流域内4个行政区的灾情

9、统计表。流域内的行政区圩垸(个)1411431 359332淹没土地(平方千米)7502501 180210受灾人口(万人)45.136.6135.314.6(1)结合材料一,分析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区位优势。(2)结合材料二,分析长江该河段小流量造成高水位的原因及洪涝灾害多发的自然原因。(3)我国长江流域的开发治理与田纳西河流域相比,有哪些相似之处?(提示:从流域内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分析)【考题督查】1.简述塔里木河的水文特征。2.简述淮河下游的开发条件、存在问题以及整治措施。【图式建构】答案:13.1.C2.B3.A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降水集中在夏季,气温季节变化明显且最低月均温大于0 ,

10、可知该河流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该河流可能分布在长江流域。第2题,该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河流的主要补给形式是雨水补给。第3题,读图可知,图中上侧柱状表示该地河流径流分配状况,则看图可知其径流量最低的月份出现在1月。45.4.B5.D解析:第4题,鄱阳湖的流域面积就是图中的白线以内部分,对比两图,流域面积没有变化;该湖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湖水水量变化主要受降水季节分配的影响;遥感图像没能反映流域污染情况。故选B项。第5题,鄱阳湖平原水土流失不严重,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为主;由于人口密集,农业机械化程度低;鄱阳湖湖水经长江流入海洋,故其地表径流参与海陆间循环。【解析】第6题,由表格数据可知,长

11、江的平均含沙量要小于尼罗河,但由于年径流量远大于尼罗河,因此其年输沙量较大。第7题,三峡工程的主要功能是防洪、发电和航运,阿斯旺工程的灌溉功能突出;三峡工程修建后,出库水量变化很小,库面蒸发损失比例小。8.【答案】(1)田纳西河流域处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区,降水丰富,河流流量大,水资源丰富;流域内地表起伏,河流落差大,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有丰富的煤炭和磷、铅锌等矿产资源。(2)小流量造成高水位的原因:中上游植被破坏严重,植被覆盖率低,蓄水滞水能力下降;上游的水土流失造成中下游泥沙淤积,河床变浅;围湖造田、不合理建设使水域面积减小,湖泊调蓄功能下降。洪涝灾害多发的自然原因:地势低平、河道弯曲、排水不畅;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气候异常年份南北支流同时来水;流域面积大,水系发达,流量大。(3)都通过兴建各种水利设施对水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利用;大力开发流域内的水能资源;立足于本地的资源优势发展工业;大力发展内河航运等。【解析】(1)从气候、水能、矿产等方面分析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区位优势。(2)植被覆盖率低,河床变浅等都容易引起小流量高水位。长江该河段洪涝多发的自然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回答。(3)相似之处表现在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水能的开发、内河航运等方面。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