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人际交往辅导专题转载.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46242629 上传时间:2023-10-2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人际交往辅导专题转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中生人际交往辅导专题转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中生人际交往辅导专题转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中生人际交往辅导专题转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中生人际交往辅导专题转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生人际交往辅导专题转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人际交往辅导专题转载.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生人际交往辅导专题 转载一、人际交往的重要性 1 、社会交往能力是人类生存的重要能力 哈佛大学就业指导小组 1995年调查结果显示 : 在 500名被解职的人中,因人际不良而导致工作不称职者占 82%。美国著名学府普林斯顿大学对一万份人事档案进行分析的结果显示:“智慧”、“专业技术”和“经验”只占成功因素的 25,其余 75决定于良好的人际沟通。拿破仑希尔在他的成功学中回忆到:人际关系学家、钢铁大王卡耐基,卡耐基征求希尔是否愿意从事对美国成功人士的研究。调查结论:成功 =人际关系( 75%) +业务能力( 20%) +机遇( 5%)。由此可见,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能给人生带来快乐,而且更能

2、助人走向成功。 2 、从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反观高中生人际交往 2002 年上海高校自杀事件中:以恋爱为诱因的比例为 22%,人际关系紧张的占 27.8%,健康原因的 5.6%,精神疾病的占 11.1%,其它为 5.6%。研究显示:人际关系压力占大学生压力来源的 54%, 43%的学生心理咨询人际关系问题,大学生因为人际关系自杀者占 28%,人际关系压力是导致大学生心理障碍与心理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西南大学心理学院的同学就大学生受挫原因进行了不记名调查,其调查结果显示:人际、学业、性格、容貌、能力、恋爱,成为困扰大学生们的六大因素。 很多研究证明,尽管大学生自杀往往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但学业

3、压力、人际关系、情感挫折、抑郁症等神经症的困扰、难以适应环境等是导致很多大学生选择自杀的重要因素。前 3项在大学的心理咨询中,也是出现最多的问题。 3 、中学生人际交往的重要性 调查发现 : 高中生对人际关系比较敏感,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高中生健康成长非常重要。一个人如果能生活在一个温馨的集体环境中,与周围的同学、老师建立起和谐的关系,他就会消除孤独感,产生安全感,保持情绪的平静和稳定。否则,就会感到孤独和压抑 ,进而影响学习、生活,影响我们中学生的心理健康。 据北京青少年心理咨询中心不完全统计,在学生咨询的问题中,有 50%以上涉及到人际交往问题。中学生科学报编辑每天都要收到学生的来信,“学生

4、最关心的还是人际交往问题,最多的时候一天 15封学生来信中有 13封是咨询这方面的难题和困惑的。” 在中学生热线咨询记录中,人际关系问题是反映最多的问题,占总量的 24%,而学习问题,这个本应在学生心目中占首位的问题,却反而排在第二位,这是中学生热线咨询记录统计的一大特点。在人际关系问题中:交友问题占 32%, 排在第一位,同学关系问题占 27%,家庭关系问题占 21%,师生关系问题占 14%。 高中生常见的心理困扰,大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学业问题: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方法不当、厌学、考试焦虑等;情绪问题: 自卑、焦虑、抑郁、冲动、情绪失衡;人际关系问题:人际关系不适、社交不良、个体心灵闭锁,

5、冷漠、孤独;青春期问题:性生理适应不良,性心理困扰;自我意识问题:自卑、骄狂、自我认识模糊;不良行为习惯:打架、偷盗、抽烟、酗酒、逃学。分析这些问题,我们不难发现,人际关系既是问题本身,同时也是很多问题的诱因。 二、人际交往的概述 1 、人际交往的概念 人际交往也称人际沟通。指个体通过一定的语言、文字或肢体动作、表情等表达手段将某种信息传递给其它个体的过程。就是人与人之间通过一定方式进行接触,从而在心理上和行为上发生相互影响的过程。在交往的基础上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称为人际关系。通常人际交往有赖于以下条件:传送者和接受者双方对交往信息的一致理解,交往过程中有及时的信息反馈,适当的传播通道

6、或传播网络,一定的交往技能和交往愿望以及对对方时刻保持尊重。 2 、高中生人际交往的类型与作用 高中学生的人际交往主要包括:朋友、异性朋友、同学、老师及父母的交往。中学阶段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时期,而社会化的顺利完成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交往。 人际交往的作用主要有:人际交往促进深化自我认识、人际交往促进社会化进程、人际交往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桥梁。 3 、高中生的人际关系特点 首先,在交友面上由一般性的普遍交友演变为个别性的交友,出现了所谓的“挚友”,许多人相知一生的挚友往往都在此时产生并发展了持久的友谊。 其次,择友标准上,由受功利恩惠和情感影响转变为开始有意识地强调思想认识和追求目标的一致性,强调

7、志趣相投,要求彼此坦诚相待,以个性、脾气、兴趣、爱好为相互接近的条件。在这一点上,己显示出相当明显的成人倾向。 第三,在对人际关系的重视方面,初中生较重视自己在小团体的地位,而往往忽视在整个班集体的自我形象,而高中生自尊心逐渐成熟,开始看重自己在集体中的地位和形象。 第四,在男女生关系上,初中生对男女生关系较敏感回避,两性距离形式上仍然严格; 高中生,男女生之间转化为友好相处,彼此相互认知,出现融洽的气氛。 第五,在初中阶段,人际关系大多表现为小团体,尤其是女生。小团体中的学生往往服从于团体中的“首领”的意志,存在依赖情感;高中生间,小团体减少,反之,个人活动力增强,开始充分表现自己的独立能力

8、。 4 、人际关系对高中生的影响 人际关系状况直接影响到个体的心理健康,影响着学生良好心理和个性的养成。一个人并不是孤立的个体存在,人与人之间常处于交往之中,在交往之中认识上互相沟通、情感上互相交流、行为上互相作用、性格上互相影响。如果个体长期处在人际关系恶劣、充满冲突和冷漠的环境中,就有可能变得言语谨慎,情绪压抑,性格内向或是与之相反,出现性格暴躁,易生猜忌,等不良性格。 如果学生在班集体中有着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那么就会心情舒畅,情绪稳定,自信心强。所以,人际关系的改变也会带来个体心理状态和行为的相应改变。 “亲其师,信其道”、“集体荣誉感”、“团队精神”、“士为知己者死”等都是缘于人际

9、关系获得的动力。 正是由于人际关系的特点,所以做教师的我们,在处理学生的各种问题时,要善于从人际交往中寻找突破口,要帮助他们协调在集体中的人际关系。 三、高中生人际交往辅导 教育部十五规划重点课题高中生心理健康测评与团体辅导研究结果中,显示了高中生心理健康状态,在人际沟通方面: 73%的人很少主动与人交往,他们不是不想,而是不敢或者不会与人交往; 76%的人认为父母很少听自己的建议,说明亲子沟通存在相当严重的问题,学生自身的成人感增强,与家长作风的抗争升级; 74%的人不知如何与异性相处,他们缺少相应的指导,只能自己摸索,造成了很多不应该发生的悲剧和遗憾; 75%的人认为“老师总是偏听偏信”,

10、 78%的人“难以宽 容老师的错误” ,这都说明高中学生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还有 70%的人不希望老师太关心自己,表明师生关系疏远,彼此的选择性增强; 76%的人觉得和同学相比心烦意乱,同伴间的交往与竞争压力在增大。由此可见,高中生的人际辅导势在必行,已经成为摆在我们教育者面前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和工作方向。 中学生人际交往辅导的目标: 初级目标: 人际交往认知改变,感受人际交往的重要性,了解人际交往的规律,学习人际交往的技巧,提高人际交往的的能力,语言技巧,体貌语言在沟通中的作用,学会倾听和赞美等。 最终目标: 具有积极与他人合作的意识,态度,行为,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多种环境中,能够和谐相

11、处。 高中生人际交往辅导的内容: 从观念上积极正确的看待人际关系,努力建立建设性人际关系。了解人际交往中的一些规律:包括人际吸引的规律、印象管理、人际信任、人际距离。同时学习必要的社交技巧:如何与人相处的意见沟通,思想变换,协力合作,公平竞争以及辩识情理,区分责任义务等做人处世的能力等。 高中生人际交往辅导的步骤: 原因分析: 弄清楚问题的原因是顺利开展辅导工作的第一步。人际交往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总的来讲,有的问题来源于认知障碍,情绪障碍,行为障碍,有的则来源于缺乏技巧或某个特殊的事件等等。 选择方法: 确定切实有效的辅导方法是心理辅导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心理咨询的各个理论流派都有其

12、优缺点,在选择辅导方法时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以能否解决问题为前提。 实施辅导: (1) 沟通了解阶段。在这一阶段,首先要确立良好的咨访关系,让来访学生充分信 任老师。其次,让学生知道自己的问题出在哪里。 (2) 了解承诺阶段。在帮助来访学生了解自己的基础上,和他一起制定契约,帮助他做出承诺,并让他自己定下行为目标。 (3) 重塑自我阶段。在实现了他的承诺的基础上,启发他朝着更高的目标前进,重新找回自信,投入到正常的学习生活之中。 下面按照不同关系介绍一些相关内 容供老师参看。 1 、亲子关系 人们形成的第一个人际关系就是亲子关系,这种人际关系对人的影响非常大。它具备以下五个特点: 首先,不可替代性。亲子关系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关系,这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