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德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46240020 上传时间:2022-08-1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9年德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09年德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09年德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09年德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09年德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9年德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9年德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9年德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山东统计信息网2010-03-10德 州 市 统计 局国家统计局德州调查队(2010年3月5日) 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德州市经济社会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和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 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更加坚定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决执行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一系列决策部署,团结实干、创新有为、共克时艰,取得了经济回升比预期快、发展态势比预料好、发展成果比预想大的显著成绩,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展。一、综 合 国民经济保持较快增长。初步核算,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545.3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

2、年增长12.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1.0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844.09亿元,增长12.3%;第三产业增加值510.26亿元,增长16.6%。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12.1:55.9:32.0调整为12.4:54.6:33.0。 服务业发展势头强劲。全年服务业增加值增速超过GDP增速3.9个百分点,各季度累计增速分别为13.7%、17.2%、16.4%和16.6%。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服务业拉动经济增长5.3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达41.5%。物价总水平保持平稳。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为99.7%,价格水平比上年略有下降。其中食品类、烟酒及用

3、品类、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全年分别上涨1.6%、3.1%和1.1%;衣着类、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交通和通讯类、居住类分别下降3.2%、0.1%、0.9%和1.1%。商品零售价格下降1%。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下降3.1%,工业品出厂价格下降1.9%。劳动力就业形势稳定。全市新增就业再就业6.8万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62万人,安置就业特困人员423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1%,低于3.8%的控制目标。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9.2万人。在岗职工34.9万人,下降4.6%,在岗职工工资总额73.75亿元,增长12.8%。民营经济蓬勃发展。全市民营经济户

4、数、从业人员、注册资金分别达到11.31万户、42.16万人和392.86亿元。民营经济上缴税金53.56亿元,增长7%,民营经济总收入达到4653.31亿元,增长19%。二、农林牧渔业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399.38亿元,比上年增长3.8%(可比价,下同)。其中,农业产值220.27亿元,增长2.3%;林业产值8.07亿元,增长8.7%;牧业产值144.44亿元,增长5.6%;渔业产值8.55亿元,增长14.1%。主要农牧产品产量稳步增长。粮食总产量达到721.21万吨,比上年增长23.5%,粮食总产创历史最高水平。主要农牧产品产量见下表:林业生产快速发展。全年造林面

5、积2.67万公顷,同比增长5.2%;植树5577万株,增长7.6%。年末实有林地面积449.9万公顷,增长2.3%,森林覆盖率达到28.9%。水产养殖业稳定发展。全市水产品养殖面积达1.69万公顷,增长0.6%;水产品产量7.57万吨,增长4%。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日益改善。全市农用机械总动力达1243.62万千瓦,增长6.3%。其中,农用排灌动力机械289万千瓦,农用拖拉机24.9万台,联合收割机17200台。农业机械化装备水平和服务能力不断提高,农村用电量8.8亿千瓦时,塑料薄膜使用量2.3万吨,化肥施用量(实物量)112.77万吨。农村生活设施不断完备,已实现村村通电、通电话,通汽车村825

6、3个,通自来水村6662个。三、工业和建筑业工业生产平稳增长。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1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企业)3138家,实现增加值835.98亿元,增长15.2%。其中,轻工业增长16.6%,重工业增长14.0%。非公有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752.69亿元,增长17.6%。工业经济效益增速减缓。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275.56亿元,增长16.1%;实现利税387.76亿元,增长21.0%;实现利润196.40亿元,增长14.7%。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 264.02%,比上年提高 9.74个百分点。全市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企业35家,实现利税过亿元的企业49家。

7、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全市工业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789.23亿元,增长19.1%,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24.5%,比上年提高2.2个百分点。太阳能热水器和功能糖等高新技术产品产量保持快速增长。 建筑业生产效益稳步提高。全市资质以内建筑企业226家,比去年新增11家。完成建筑业增加值86.95亿元,增长20.0%。四、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扩大。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26.92亿元,比上年增长25.0%。其中,城镇投资完成802.28亿元,增长36.9%;农村投资完成124.64亿元,增长12.7%。建设资金充足,到位资金964.69亿元,增长31.3%

8、。其中,自筹资金737.07亿元,增长27.8%,占到位资金的76.4%。投资结构继续优化。三次产业投资比例由上年的 2.8:63.9:33.3调整为5.7:57.5:36.8。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均有所上升。重点行业和薄弱环节投入不断加大,科研技术服务业、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分别增长66.5%、85.2%。房地产开发投资较快增长。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73.31亿元,比上年增长14.9%。从商品房建设用途看,住宅投资增长11.2%,占全部房地产开发投资的84.0%。其中,90平方米以下住宅投资下降28.1%,占全部住宅投资的17.4%;经济适用房投资下降48.0%,占全部住宅投资的3.8%

9、。商品房建设规模平稳增长,施工面积709.95万平方米,增长15.4%。商品房销售面积292.53万平方米,增长41.6%。住宅销售额占商品房销售额总量的91.2%。五、交通、邮电、旅游 交通运输业快速发展。全市年末实有公路通车里程2569.043公里(不包括村级道路)。全市公路密度为186.66公里百平方公里,124个乡镇实现了村村通柏油路,通公路的行政村8329个。全市公路运输企业完成客运量9433万人,增长39.0%,客运周转量539694万人/公里,增长81.7%;完成货运量9433万吨,货运周转量2876474万吨/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31.9%、306.7%。邮电通信业稳步增长。全

10、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3.72亿元,增长15.3%;电信业务总量27.57亿元,增长42.0%;移动电话用户发展到16万户,增长18.7%;固定电话用户102万户,下降0.08%。旅游业快速发展。全市实现旅游总收入31.11亿元,增长23.0%;接待国内游客783.9万人,增长19.8%。六、国内贸易消费市场稳步增长。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67.04亿元,比上年增长19.1%。其中,批发零售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497.57亿元,增长19.3%,拉动零售总额增长18.9个百分点;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58.04亿元,增长20.1%,拉动零售总额增长2.1个百分点。市场规模化程度继续提高,限额以

11、上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企业单位数达到1224家,增长100%。城乡市场全面繁荣。全市商贸流通市场年交易额过亿元的109处,全市亿元市场贸易成交额1101.3亿元,增长16.9%。 非公有经济主体地位继续增强。非公有经济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457.84亿元,比上年增长14.8%,市场份额达80.6%,是市场繁荣活跃的支柱力量。其中,个体经济实现零售额318.5亿元,增长3.6%,市场份额为56.1%。七、对外经贸对外贸易下滑。全市实现进出口总额14.36亿美元,下降7.2%。其中,出口9.55亿美元,下降21.7%;进口4.81亿美元,增长46.5%。全市外派劳务人员1217人,下降92%。实际利

12、用外资1.39亿美元,下降15.5%。八、财政、金融、保险业 财政实力进一步增强。全市境内财政总收入106.7亿元,增长10.3%。实现地方财政收入55.3亿元,增长17.4%。其中,税收收入41.88亿元,增长15.0%。财政支出结构不断优化,重点支出得到保证,全市财政支出114.81亿元,增长19.9%。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4.02亿元,增长5.9%;教育支出22.24亿元,增长9.8%;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4.54亿元,增长31.8%。全市国、地两税收入实现86.44亿元,增长3.97%。其中,国税收入50.33亿元,增长2.5%;地税收入36.11亿元,增长6.2%。金融支持力度加

13、大。全市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088.4亿元,比年初增加204.0亿元。其中,企业存款余额206.69亿元,比年初增加78.17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707.83亿元,比年初增加97.59亿元。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773.20亿元,比年初增加156.05亿元。短期贷款502.37亿元,比年初增加74.71亿元。其中,工业贷款148.49亿元,比年初增加12.0亿元;中长期贷款247.74亿元,比年初增加76.66亿元。其中,个人中长期消费贷款80.20亿元,比年初增加27.07亿元。现金投放量增加,全年现金收入2517.84亿元,现金支出2532.31亿元,货币净投放14.47

14、亿元。保险业加快发展。全市28家保险公司全年实现保费收入35.83亿元,比上年增长29.3%。其中,财险收入7.62亿元,增长28.2%;人身险收入28.21亿元,增长29.6%。全年赔付额7.37亿元,增长18.0%。其中,财险赔付3.82亿元,增长22.8%;人身险赔付3.55亿元,增长3.4%。证券市场平稳发展。年末全市有证券经营机构2处。股民达到10.17万户,增长12.1%。客户保证金余额3.2亿元,年交易额305.45亿元。九、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取得新成果。全市共取得重大科技成果128项。其中,国际领先水平3项,国际先进水平26项,国内领先水平81项,国

15、内先进水平17项,省内领先1项。全年专利申请量1471 件,比上年增长35.33 %,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260件,增长71.05 %。专利授权量922件,增长62.04%,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24件,增长20%。年末全市各类技术贸易机构712个,全年签订技术贸易合同1490件,完成技术贸易合同额2.12亿元。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全市拥有普通高等学校4所,当年招生1.6万人,在校生4.70万人;中等技术学校7所,在校生0.97万人;普通中学205所,在校生25.07万人;职业中学27所,在校生6.75万人;小学1006所,在校生42.33万人;幼儿园297处,在园、班儿童7.63万人。九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99.99%。成人高等学校在校生6758人,成人中等学校在校生2167人,特殊教育学校12所,在校生1902人。文化事业全新发展。全市共有各类艺术表演场所9个,各类艺术表演团体10 家,全年共演出959场次;群众艺术馆1个,文化馆11个,文化站133个;公共图书馆12处,藏书107万卷(册);文物保护管理机构3个。广播、电视事业有新的发展。广播、电视事业有新的发展。年末全市有广播电台1座,电视台1座。调频转播发射台8座,调频转播发射功率13.0千瓦;电视转播发射台11座,电视转播发射功率55.8千瓦。广播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