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汨《黄河的治理与开发》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46237702 上传时间:2022-09-0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何汨《黄河的治理与开发》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何汨《黄河的治理与开发》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何汨《黄河的治理与开发》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何汨《黄河的治理与开发》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何汨《黄河的治理与开发》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何汨《黄河的治理与开发》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何汨《黄河的治理与开发》教学设计.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黄河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磊石学校 何汨一、设计理念根据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结合新课程地理课程标准中对学生独立阅读和使用地理图象的要求,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打破封闭的教学模式,创设宽松,开放的教学情境,并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训练,使之具备良好的读图分析能力二、教学内容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三节河流和湖泊第二课时黄河一课为教学内容。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读图了解黄河源流概况(黄河的发源地、流经省区、注入的海洋、长度和上中下游的分界点),知道黄河的开发利用状况,现存问题及治理黄河的关键。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读图、用图能力,学会用地图等资料,说明黄河的基本概况

2、;初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区域地理特征的能力;能解释黄河各河段产生灾害的原因并提出基本的治理方案,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目标:通过黄河治理的案例,帮助学生初步形成因地制宜、兴利除弊的观念;逐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人地协调观念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不断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四、学情与教材分析学情:八年级学生由于具备了学习地理的一般方法,具有了一定的读图和析图的能力,同时学生学过河流和湖泊概况一课,对河流的学习方法有了了解,为学习本课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学生对我国的母亲河黄河或多或少已有一定的了解,所以本节课我先请学生谈谈关于黄河已了解多少,学生已知的内容就无需重复讲解,对

3、于部分内容只要教师再强调或练习巩固即可。但学生对于本课提及的地上河的成因的分析及产生的危害和治理的分析,还不够具体和深入,需要在老师的帮助下进一步探究完成。教材分析:黄河是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三节河流与湖泊的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在学习了我国河湖概况之后,教材着重介绍了我国两条重要的河流:黄河和长江,但是两条河流学习的侧重点又有所不同。黄河侧重于水患的治理而长江侧重于水利的开发,但两节课都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读图能力并应当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并对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有一定的了解,五、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黄河的概况,黄河下游“地上河”的成因和治理开发黄河所取得的成就 2

4、、教学难点:“地上河”的成因、黄河的治理六、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播放播放黄河颂(配图像,音乐),边听诗歌边欣赏图片。使学生对黄河有一感性认识,然后引入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师:没有哪一条河流像黄河一样,让中华民族如此爱戴。她缔造了这个民族,孕育了光辉灿烂的文明。李白的将进酒中的诗句曾写到“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里的“天上”指哪里?“海”又指哪里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黄河,了解黄河。讲授新课:(在本节课的学习中,我没有完全按照教材的框架进行教学,面是对教材进行了重组,给自己和学生留下了更大的空间来探究问题,所以,在教学上我设计了四大板块)第一板块:识黄河师:首先,请同学们自

5、学完成屏幕上的问题。3分钟时间独立完成。同学们做完了吗?哪位同学愿意与大家分享一下你的学习成果。学生回答的同时,同步展示课件上的相关图片和知识:(1)说出黄河的发源地及注入的海洋、长度、形状。(2)黄河的上游、中游和下游是怎样划分的?(3)主要支流。(4)说出黄河流经的省区及简称。(5)说出黄河流经的地形区。师:同学们,你们的答案和她的答案一样吗?(一样)看来同学们自学的非常认真,希望这节课大家继续保持。好,下面,同学们跟老师一起关上书本我们短时记忆刚才的知识。下面,我们来继续了解黄河的其他情况。黄河像一条金色的巨龙,横卧在祖国北部的大地上。由今天上溯百年,由百年上溯千年,由千年上溯万年直至几

6、十万年,由古而今,黄河塑造着大地,哺育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中华文化光辉灿烂。千百年来,中华儿女为母亲唱着赞歌。因此黄河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但也曾多次决口泛滥,给中华民族带来过深重的灾难。有人说她是条“害河”。同学们你们怎么来看待它的功与过呢?以“黄河母亲河?害河?”为题,分成两大组查看资料讨论她的功过,找出论据论证你的观点。我们先来了解黄河给我们中华民族带来了哪些巨大的贡献?第二板块:歌颂黄河(贡献)展示一段视屏(黄河的奉献),让学生回答黄河的主要贡献:(1)塑造平原和灌溉作用(宁夏平原、河套平原和华北平原)(2)提供丰富的水能资源,展示水电站(原因:流经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在各级阶梯的交

7、界处,河流落差大。)(3)提供旅游资源(点明主要的旅游资源。-壶口瀑布。)第三板块:“忧黄河”(忧患)(小组合作学习)师:到这儿我们可以看出黄河不愧是我们的母亲河。在几千年的发展中,黄河为中华民族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但有人说黄河也是一条害河,在历史上曾多次决口、泛滥。给两岸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我们说母亲河“病了”。今天就请同学们做一回“小医生”,给我们的“母亲河”把把脉、治治病。兵分三路,分别去上中下游,分析每个河段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1-3组解决上游,4-5组解决中游,6-8组解决下游。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完成, 5分钟后,每组派代表回答。1、将全班分成三个小组,分别选择上、中、下游作为研究对象

8、。(采用分组承包的形式)2、说出黄河上、中、下游各段存在的问题。(各小组针对课本4952页图片归纳整理)总结危害表现在:上游土地荒漠化、凌汛;中游的水土流失严重;下游“地上河”。师:展示各河段忧患图片,那么你知道地上河是怎么形成的吗?黄河下游河床有何特点?泥沙是从何而来的?黄河带来的大量泥沙流到下游华北中原后,河床变宽、水流平缓,大量泥沙积于河床,使河床不断抬高,形成“地上河”。全靠筑堤约束河水,一遇暴雨随时随处都有决口危险。第四板块:“救黄河”1、探究解决问题的办法。(进行小组讨论,集思广益)2、各组汇报,大家补充。5、教师归纳总结。(教师出示幻灯片加以强化)荒漠化:发病主要部位:上游病因:

9、气候干旱,过度放牧等治理措施:1.造林种草,退耕还林、还草2.合理放牧水土流失:发病主要部位:中游病因:流经黄土高原地区,流域面积较大;土质疏松;植被破坏严重;夏季多暴雨等治理措施:1.禁止破坏林草2.退耕还林、还草3.造林种草、打坝淤地凌汛:发病主要部位:上游的宁夏、内蒙古和下游山东境内的部分河段。病因: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上游”开冻早。治理措施:及时破冰,疏通河道等地上河:发病主要部位:下游病因:河道变宽,流速变缓,泥沙堆积,夏季多暴雨等治理措施:1.加固大堤2.引黄淤灌3.疏通河道小结:治黄的关键在于治沙,根本措施在于加强黄河中游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课堂小结,升华情感:我相信有了这么多

10、像我们同学们一样热爱母亲河的小卫士、小医生。我们通过努力一定能使黄河达到“人水和谐”。使母亲河重新展现她的风采。请我们大家一起大声的祝福-“祝母亲河健康快乐!”第五板块:收获驿站,拓展认识七、板书设计一、知黄河1、发源地、注入的海洋、干流长度。2、划分黄河上、中、下游的河口、桃花峪及所在省区。3、支流渭河和汾河。4、干流流经的行政区、阶梯、地形区和干湿地区。二、颂黄河1、提供水能,在黄河的上中游修建了很多水电站。2、提供水源,引黄灌溉发展农业生产。3、黄河塑造了华北平原、宁夏平原、河套平原。三、忧黄河流经地区忧患上游荒漠化、凌汛中游水土流失严重下游地上河、黄河决口、断流、凌汛1、中游水土流失严

11、重的原因?2、下游地上河是怎样形成的?四、救黄河上游:兴建水利枢纽,开展水土保持中游:种草种树,在黄土高原开展水土保持工作 下游:加固堤坝 (治理黄河的关键中游是治沙)八、巩固练习 读黄河水系图,回答下列问题:(1).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 山,注入 海。(2).黄河上、中、下游的划分地分别是 和(3).黄河之害主要在 河段“地上河”决口改道,洪水泛滥( )A.上游B.中游 C.下游 D.中下游(4).治理黄河的关键是( )A.修堤筑坝 B.增加灌溉面积C.做好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工作 D.修建水利枢纽(5).黄河流域最大的水利枢纽是( )A.龙羊峡 B.三门峡 C.三峡 D.小浪底2.调查家乡的

12、母亲河“湘江”,为它的治理和开发提出可行的方案。九、设计思路本节课我本着“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走进课堂,给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让课堂的每一分钟都发挥最大的效率,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这一教育理念,给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空间,从学生的展示中找出问题、提出问题、用全体的智慧来解决本节课的重难点。所以,在教学上我设计了四大板块。知黄河(了解黄河),颂黄河(热爱黄河),忧黄河(关注黄河),救黄河(保护黄河)十、我的反思改变地理学习方式,培养地理学习能力,鼓励积极探究,这是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对学生的能力培养重在获取图文信息的能力、推理分析的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创新能力以及

13、合作能力;同时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我认为本节课的优点有以下几点。(一)、通过读图、析图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地图引导学生认识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培养思维能力。要想使学生摆脱传统的被动的学习方式,就应该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其通过自己的读图和析图时间去获得知识。(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贯穿课堂的始终,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这节课中我针对黄河中游多泥沙的原因的分析及治理这个难点,提出问题:黄河的泥沙来自何处?为什么?这个问题难度较大,针对学生个人的力量难以回答的很全面,我通过四人小组合

14、作交流来完成,让学生分析、讨论,集思广益、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路。(三)、多媒体录像辅助教学激发兴趣,推陈出新通过录像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学生思维,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这节课中我用录像黄河景观导课,让学生去感受那种磅礴的气势,陶冶情操,激发爱国主义热情。通过地上河视频、课件动画演示黄河地上河的形成过程,学生就在轻松的课堂气氛中突破了重、难点。 (四)课堂中遇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1、学生通过自学能学会的问题教师讲得过多。处理黄河的源流概况时,初次上课时,关于黄河的发源地、流经的省区、支流及三游的划分等问题不能放手给学生,忽视了学生的能力,教师讲得太多,浪费了大量的时间,以至于到了最后在黄河的治理时学生用的时间少,分析不透,不利于难点的解决。2、课堂容量过大,展现的知识点过多。在处理黄河的三游的特点时,初次定稿时让学生讨论完成,但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发现这个问题直观性强,较简单,学生讨论完全没有必要,老师也完全没必要逐一分析,可以通过看录像,直观地展现出来,可以一笔带过,而应把重点放在“地上河”的成因及黄河的治理治理上,这样就不使学生感到知识点过多,产生厌烦心理。2017-0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