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隧道施工组织设计详案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46234645 上传时间:2022-08-06 格式:DOC 页数:58 大小:1,00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湖隧道施工组织设计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南湖隧道施工组织设计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南湖隧道施工组织设计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南湖隧道施工组织设计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南湖隧道施工组织设计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南湖隧道施工组织设计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湖隧道施工组织设计详案(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南湖隧道施工组织设计1编制依据(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001-2003)(2)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D70-2004)(3)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设计规范(JTJ026.1-1999)(4)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5)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02)(6)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06)(7)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8)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F60-2009)(9)交通部颁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建设文件编制办法(10)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工程部分1.2主要技术标准1.2.1设计行车速度:100K

2、m/h1.2.2设计交通量:2008年:10551辆/日 2015年:23024辆/日 2027年:45191辆/日1.2.3隧道建筑限界限界净宽:10.50m行车道宽度:23.75m限界净高:5.0m1.2.4行驶方向:单向行驶。1.2.5隧道内卫生标准:A、一氧化碳(CO)允许浓度: 正常营运时为294.6ppm;发生事故时,短时间(20min以内,阻滞段长度不大于1Km)为300ppmB、烟尘允许浓度: 正常营运时为0.0065m-1;当烟雾浓度达到0.012m-1时采取交通管制措施,维修时,烟雾浓度不大于0.0035m-12工程概况2.1 地理位置、地形地貌进洞口位于南彭镇新铺子五社,

3、靠近现南彭至石岗二级公路内侧,出洞口位于南彭镇鸳鸯六社,交通便利。隧道区地形地貌受地层、地质构造和岩性控制明显,进出洞口为砂、泥岩形成的坡、崖,隧道中部为较宽阔的丘陵。进洞口上部为砂岩形成的陡崖,下部为泥岩形成的斜坡;出洞口为一砂岩陡崖及倒崖区,陡崖及倒崖下部为泥岩及第四系残坡积土层形成的斜坡,斜坡下有一由东南向西北的冲沟,隧洞从泥岩斜坡近顶部穿过,陡崖呈近M形。隧道靠近进洞口一侧有近平行的由北向南的三条冲沟,但冲沟切割深度均不大,靠近出洞口一侧有一沿南东向北西向的冲沟,冲沟最大切割深度近20m。隧道区内最高点标高为478.50m,最低点标高为395.00m,相对高差达83.50m。隧址区工农

4、业较发达。农产品有水稻、玉米、红苕、家禽、家畜等,粮食和肉类自给自足有余。2.2 气象、水文隧址区属亚热带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具有春早夏长秋雨连绵、冬暖多雾之特点,多年平均气温17.518.5,极端最低气温-3.7,极端最高气温度42.2。雾日全区年平均3040天,最多达148天。多年平均相对湿度80%,绝对湿度17.6毫巴。多年平均降雨量1094.6毫米,最大平均降雨量达1378.3毫米,最小平均降雨量783.2毫米,降雨主要集中于59月。多年平均风速1.3m/s,一般风力为34级。隧道进洞口处于南湖西边,南湖坝顶高程约400m,而隧道进洞口高程约426m,相对高差约26m,且隧道进洞

5、口距南湖水库最近约150m,进洞口与现南湖水库坝顶相对高差约26m,中间为一斜坡,斜坡岩性上覆第四系残坡积层低液限粘土,厚度较小,多为1m左右,下伏基岩主要为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泥岩,低液限粘土及泥岩均为不透水层,地形坡度较缓,约30。南湖水库按现有坝顶标高蓄水之后,不会对隧道进洞口产生不利影响。隧道靠近进洞口一侧有近平行的由北向南的三条冲沟,但冲沟切割深度均不大,靠近出洞口一侧有一沿南东向北西向的冲沟,冲沟最大切割深度近20m,三条冲沟为隧址区地表水主要的排泄途径,其流量为0.013L/s0.032L/s,水量随雨季变化明显,无用途。3、工程地质3.1地质构造隧道位于广福寺向斜东翼,岩层呈单斜

6、状产出,倾向245330,倾角613,无断层通过,节理裂隙不发育,地质构造较简单。在隧道进出洞口各有三组裂隙。隧道进洞口段:产状为10885,主要发育于砂岩中,长525m左右,见3条,裂面较平,呈闭合至张开。张开裂隙最宽约30cm,被粘性土所充填,贯通性较好,下雨时有水渗出;产状为7085,在泥岩及砂岩中均可见到,长28m左右,间距约13m,裂面较平,多呈闭合,内无充填;产状为16073,主要发育于泥岩中,长15m左右,间距约23m,裂面较平,呈闭合至张开,张开裂隙最宽约5cm,局部被粘性土所充填。隧道出洞口段:产状34582,为砂岩中的卸荷裂隙,最长约70m,一般为10m左右,大多张开,裂隙

7、最宽约5cm,局部有少量充填物,贯通性较好,大多有基岩裂隙水渗出,间距23m;产状为28483,长13m左右,间距约25m,裂面较平,多呈闭合,内无充填;产状为23075,主要发育于泥岩中,长13m左右,间距约27m,裂面较平,呈闭合至张开,张开裂隙最宽约3cm,局部被粘性土所充填。3.2地层岩性沿线地表为第四系全新统残坡积层及少量填筑土覆盖。下伏基岩为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泥岩及砂岩。3.2.1第四系全新统(Q4)分布隧道区绝大多数地段,只在进出洞口及中部少量地段为基岩直接出露区。根据其形成原因,将其划分为填筑土(Q4me)及第四系残坡积层(Q4el+dl)低液限粘土。A、填筑土(Q4me):在

8、钻孔中未揭露到,分布于进出洞口的居民房、公路附近,主要由亚粘土、砂土及碎石组成。堆填年代较长,结构稍密中密状。厚约01m。B、低液限粘土(Q4el+dl):分布于隧洞进出洞口及洞身段,呈暗红色至黄褐色,软塑硬塑状,偶含少量碎石。厚01.30m。3.2.2 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泥岩及砂岩:由于其产状平缓,除进出洞口段外,其余地段较少见到。砂岩呈灰白色,中粒结构,厚层巨厚层状构造,主要矿物成份为长石、石英及云母等,钙泥质胶结,抗风化能力较强;泥岩呈紫红色至暗红色,泥质结构,厚层状构造。3.3不良地质现象隧道区无滑坡、泥石流、岩溶、采空区、有害气体等不良地质现象。隧道出口存在一由砂岩形成的危

9、岩,位于出口两隧道之间,靠近左洞口,与左洞口相距约15m。危岩体高约15m,长约35m,体积约2000m3。危岩体内有一张开的卸荷裂隙发育,裂隙几乎将整个危岩体从上至下贯通,裂隙最宽处约3cm,局部被粘性土所充填。危岩体现状处于稳定状态,但在隧道进出洞口施工影响下,有可能处于失稳。隧道出口左洞左侧存在一倒崖,位于左洞西南面,与隧道轴线近于直交,倒崖底高程约405m,与隧洞顶板高程相差约11m。倒崖由于砂岩岩交界处泥岩风化形成。倒崖长约70m,最高处约7m,倒崖深约14m,原为当地居民居住,倒崖中部有一与倒崖走向近于平行的卸荷裂隙,裂隙长约50m,部份张开,内被粘性土及草充填,下雨时有水沿裂隙渗

10、出。倒崖现状虽处于稳定状态,但由于有卸荷裂隙的存在,对倒崖的稳定不利,进而危及到隧道出洞施工安全及行车安全。3.4地震据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隧址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场地抗震设防烈度6度。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场地土为坚硬场地土,建筑场地类别为类,为建筑抗震一般场地,设计特征周期0.35s。区内近年来未发生过破坏性的地震。 3.5水文地质条件隧道位于广福寺向斜东翼,隧道穿越一宽缓丘陵,进出洞口地形较低,中部地形较高,宽缓,整个地形为北东面较高,其余三面较低,整个隧道为一个独立的水文地质单元。隧道区地表大多为第四系土层所覆盖,下伏基岩为侏罗系砂岩及泥岩。

11、根据场区地形地貌及地层岩性综合分析:地形地貌利于地表水的排泄,地层岩性及构造不利于地表水的下渗,故场区地下水较贫乏,水文地质条件较简单。3.5.1 隧道区井、泉分布在隧道区砂岩中有两口井,均位于出洞口砂岩陡崖下,为砂岩裂隙水,出水点为砂泥岩交界处,标高为409m左右,流量为0.027L/s0.207L/s,水量与大气降水有直接关系,雨季变大,天旱则变小,两口井均为当地居民生活饮用水。在泥岩中有三个出水点,分别为位于隧道进出口,均为第四系土层中的松散孔隙水及泥岩强风化带内的裂隙水,其标高分别为422m、410m及401m,流量分别为0.006L/s、0.054L/s及0.012L/s,水量随雨季

12、的变化而变化,天旱时基本干涸。在第四系土层中有5口井,分布于宽缓丘陵顶部,标高为463m472m,流量为0.009L/s0.013L/s,均为第四系土层中的松散孔隙水及砂岩强风化带风化裂隙水,水量随雨季变化较明显:雨季增大,天旱时变小甚至干涸,其用途均为居民饮用。3.5.2 地下水的类型与富水性隧道进出洞口均处于泥岩中,上覆地层为砂岩,砂岩靠近地表,直接受大气降水补给,故在靠近地表的砂岩层中有少量裂隙水,由于倾角较平缓,裂隙较少,有利于地下水的富存。综合分析得出场区靠近地表层砂岩为含水岩组,以基岩裂隙含水为主, 但含水量不丰富,泥岩为相对隔水层。3.5.3 地下水的补给、迳流、排泄条件砂岩在地

13、表出露区接受大气降水和地表水的补给,沿向斜倾向向深部运移形成地下水。由于其分布位置高,含水层均被沟谷切穿,在砂泥岩接触面往往以泉水的形式排泄。3.5.4 地下水的动态变化由于区内地下水接受补给的来源单一,主要为大气降水,故地下水的动态变化同大气降水密切相关,一般随着降雨量的变化而变化,受大气降水控制显著。 3.5.5 地下水水质类型及其腐蚀性区内地下水化学类型为HCO3-Ca型水。测试结果表明:隧道区内地下水及地表水按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98附录D环境水对砼腐蚀评价标准判定:地下水及地表水对混凝土无腐蚀性。3.6 隧道主要工程地质问题评价3.6.1 洞口工程地质问题评价3.6.1.

14、1 进口(长沙端)洞口工程地质问题评价隧道进洞口位于反向坡上,地形坡度角为39至近于直立,部份地方为基岩直接出露区,土层较薄(多小于1m),强风化带厚1.304.20m。隧道进洞口多处于泥岩段,属易软化的软质岩石,由于进洞口标高接近于泥岩与砂岩交界面,砂岩裂隙水长期浸泡泥岩使得其变软,且由于岩层倾角平缓,顶板泥岩易垮塌。洞口边仰坡开挖后稳定。3.6.1.2 出口(重庆端)洞口工程地质问题评价隧道出洞口位于一砂岩陡崖下泥岩斜坡上,土层较薄,约为1m左右,强风化带厚度最大为2.70m,出洞口由于外倾御荷裂隙使部份砂岩形成危岩,施工前将其清除;另外由于砂岩与泥岩交界面附近的泥岩在砂岩裂隙水的浸泡及风

15、化作用之下,已使砂岩形成一倒崖,且倒崖内发育有一组卸荷裂隙,该裂隙贯通性较好,对倒崖今后稳定不利。隧道开挖之后倒崖下底板与隧道顶板高程相差约11m,以泥岩为主。隧道洞口施工前处理危岩和倒崖,边仰坡开挖后稳定。3.6.2 洞身稳定性评价隧道洞身段穿越岩性为砂岩及泥岩近于互层,岩层倾角较缓,以厚层状为主,弱风化带较完整,但偶有碎块及裂隙,施工中应加强临时支衬措施,以防隧道顶板冒顶,隧道施工中不会出现涌水现象。本隧道埋深较浅,顶板最大埋深约为72m;岩层呈单斜产出,地质构造简单;岩石为砂、泥岩互层,其中,泥岩饱和单轴抗压强度平均值为12.4MPa,砂岩饱和单轴抗压强度平均值为30.3Mpa,不会产生岩爆现象,不会有有害气体产生。3.6.2.1 隧道围岩的分类与分布根据岩石等级、围岩受地质构造影响程度、隧道埋深、弹性波速、RQD及水文地质条件,按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98附录G、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J02690附录一及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5021894中有关分类标准,将隧道围岩分为、三类。在对隧道围岩进行分类时,考虑到隧道轴线方向与岩层走向以小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