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节日及民间文化.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46233953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俗节日及民间文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民俗节日及民间文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民俗节日及民间文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民俗节日及民间文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民俗节日及民间文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俗节日及民间文化.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民俗节日及民间文化教学目的:1、 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及本地的民俗节日。2、 了解民俗节日背后的故事,知道人民群众盼望美好生活的心愿,及节日活动的意义。3、 了解节日背后的民风文化,了解人民群众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和智慧。从而更加热爱人民,热爱祖国。教学过程:一、提问:你知道我们这里有哪些民俗节日吗?二、谁能讲一讲其背后的故事吗?三、你了解每个节日有什么样的庆祝活动吗?四、在学生回答后,根据以下内容进行补充。周村节日主要有春节、元宵节、青龙节、寒食、清明节、端午节、天贶节、乞巧节、仲元节、中秋节、重阳节、十月一、冬至、腊八日、小年等。 1.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俗称“过年”。春节是最为重视的传

2、统节日。自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始,各家开始“忙年”,忙着蒸馒头、米面、年糕,取“年年高”之意,此类主食可以吃到正月十五之后。家家还要尽量地多做一些炸菜,如炸肉、鱼、丸子、豆腐等,所备菜肴中,一定要有豆腐,借谐音“都福”;家家清扫庭院和房屋,擦拭家具,力求一尘不染,带有去除“晦气”之意,俗称“扫屋”。主事者赶集置办年货,俗称“办年”。如鱼肉、糕点、衣帽、对联、年画等,以示辞旧迎新。添置新碗筷,寓意添人增口。买鱼买肉,意寓年年有鱼。从年三十的下午开始,各家各户开始往家门、屋门、灶门、栏门上贴春联,屋内贴年画。晚上一般要请家前(也称家先),即将祖先画像或列有名字的挂轴悬于正堂并设供,意寓请祖宗

3、回来过年。晚饭后举行祭礼仪式,然后到胡同口或近处的路口烧纸,将祖宗送走。年五更时分在院子里燃香摆供,请玉皇大帝、家宅六神下界过年,待到正月初三圆年时再将他们送走。 除夕之夜吃年夜饭,全家人团聚共饮,说些吉祥的话,依次给老人敬酒。许多人在除夕夜是通宵不睡的,谓之“守岁”。年初一吃素焰水饺,取一年中的“素静”之意。饺子要多煮,吃后有余,意在生活有余。也有的人家在少数水饺内包上铜钱或硬币、糖、花生、红枣、栗子之类,寓意吃到者有“五福”。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全家老小收看中央电视台春节文艺晚会成为守岁的重要内容,许多人家都是一边包水饺,一边看电视。 天刚蒙蒙亮,拜年活动就开始了,拜年首先从家庭内部开始,

4、按长幼次序由晚辈向长辈跪拜磕头,长辈要给未成年的孩子“压岁钱”。然后,人们三五成群,或大人领着孩子到长辈、邻居、朋友、师傅、老师家拜年。近年来,逐步兴起了电话拜年。 过年期间必放鞭炮,旧时认为放鞭炮可以驱鬼迎神,祈祷五谷丰登。村民们一般在年三十晚上和初一夜间燃放鞭炮,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末起,当电视播出的春节晚会中敲响午夜钟声时则掀起了燃放鞭炮的高潮,鞭炮、彩竹筒、烟花、礼炮连续点燃,震天动地绚丽多彩,十分壮观。 从正月初二起人们开始走亲戚,惯例是在初二那天携妻子、儿女到岳父母家拜年,俗称“走丈母娘家”,而岳父母家则要盛情款待。初三走姑家或舅家,其他亲戚依亲疏决定先后,直至正月十五日。一般用大箢子

5、或包袱挎上黏糕、馍馍、烧饼、点心作为礼物。亲戚家酒饭招待,对客人所带的礼物象征性地留一点或不留,若全部留下时则要回上别的礼物。利用农闲时节进行走访,联络感情,促进团结和社会和谐。 2.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上元节”。人们吃元宵、挂红灯。小孩燃放“滴滴金”。村民自愿组织扮玩队伍,踩高跷、舞龙灯、耍狮子、抬芯子、扭秧歌、划旱船敲锣打鼓,走街串乡,自娱自乐,自正月十四至十六大闹三天。十五早晨,沿河村庄人家去河里担水下水饺。有力文明建设,有力社会稳定和谐。 3.青龙节 即农历二月初二,俗语“二月二,龙抬头”。解放前,是日黎明前,村民用柴草灰组成几个圆圈,意为“粮囤”。一傍画梯子,表示粮囤

6、很高。圈中放一把生粮,谓之“打囤”,祈盼丰收年景。并吃炒豆子、炒面棋子,名曰“蝎豆子”。有吃了“蝎豆子”能防止一年内不被蝎子蜇的说法。建国后“打囤”风俗已少见。渴望富裕生活,期盼幸福平安。 4.寒食 即清明节的前一天。古代为纪念春秋时代名士介子推,定为禁火日,吃则冷食,故曰“寒食”。寒食的前一天,日出之前,村民们为祖坟添土,寒食下午祭扫祖坟。此俗延续至今。但“寒食”不动烟火的风俗已不复存在。不忘祖先,提高民族凝聚力。 5.清明 在太阳未出来时煮鸡蛋,将鸡蛋剥皮后在眼上和脸上滚一滚再吃下,传说可使眼睛明亮。人们放风筝、荡秋千、登山踏青。解放后,由村委(或单位)组织村民参加祭扫革命烈士陵园活动。不

7、忘先烈,增强爱国精神。 6.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家家吃粽子,户户门窗插艾枝,儿童手、脚腕上系五色线,妇女和儿童多胸带香荷包。还有的在小孩的耳廓内或前额中间抹朱砂或雄黄,据说可辟邪驱虫。端午节前,娘家娘要带上粽子、馍馍之类去看望已出嫁的女儿,俗称“看闺女”。向往平安幸福。 7.天贶节 即农历六月初六,也称“晒衣节”。小麦收获后敬天,感谢风调雨顺,乞求来年又是好收成,俗称“上新麦子供”。并吃炒面,据称吃炒面可以去暑气,一夏天不拉肚子。旧有晒衣服、晒书卷的习俗,谓之避蛀虫。向往富足生活,不忘天地恩赐。 8.乞巧节 农历七月初七,为牛郎织女鹊桥相会之日。所谓乞巧,即向织女乞取智巧。周村民间多

8、善织,故于此夜繁星朗照之时,设瓜果、梨、枣于院内,诚拜织女星,以乞手巧。此俗建国后逐步消失。爱学习,勤劳善良。 9.仲元节 农历七月十五日,又称“鬼节”。旧有农家请五谷神祭祖先之俗。日夕,拔五谷(高粱、谷子、大豆、黍子、芝麻)各一株束之置于大门顶上,意寓祈求丰年。并置供品上坟或悬挂祖先轴家祭。今“拔五谷”之俗已废,但上坟祭祖之俗仍存。 10.中秋节 即农历八月十五日,是农村较为隆重的节日,在外地者多赶回家与亲人团聚。当月亮升起时,院内设家宴,全家同席饮酒,吃月饼,称“圆月”,取全家团圆之意。 11.重阳节即农历九月九日。旧时,为街里的知识界、工商界所重视。自九十年代起,村里多组织老年人活动,倡

9、导“尊老敬老”新风。12.十月一 农历的十月初一,是给祖先送寒衣和食品的日子。各家到坟上送供品、烧纸钱、焚彩纸剪做的衣服,以示祭奠。 13.冬至 二十四节气之一。村民多吃水饺,“冬至包子(水饺)夏至面”之习俗延续至今。 14.腊八日即农历十二月初八。旧有用黍米、豆、枣、花生煮制腊八粥的习俗,此日用醋泡腊八蒜,以备春节时食用。 15.小年 农村十二月二十三日,俗称“辞灶”。传说腊月二十三是灶王(也叫灶君)上天去述职的日子。这天晚上,人们要祭灶(又称辞灶),并摆上糖瓜等供品,灶王两边的对联常写“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祭后将灶王像揭下烧掉,除夕时贴上新的。自“文革”起,此风俗逐渐淡化。而现在村民做饭多用液化气灶,供奉灶君的人已很少了。五、说说你最感兴趣的节日及理由,讨论本节学习的收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