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46232618 上传时间:2024-02-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培养师生的感情入手,创设和谐融洽的学习气氛老师要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除了有恰当的教学方法、高超的语言表达艺术外,微笑往往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每当我面带微笑走进教室上课时,学生紧张的情绪自然减少了。和蔼的语言打动了学生,使大家都乐意和我交流。老师的微笑能感染学生,能使课堂气氛轻松快乐,能翻开学生的心扉。微笑可给学生一种亲切感,可增加师生的友情,可使学生爱屋及乌,产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利用典型事例我针对低年级学生爱听故事的心理特点,把祖冲之是怎样创造圆周率的,华罗庚是怎样成著名数学家的,童弟

2、周、阿基米德的童年生活等利用精彩的故事,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抓住时机,因势利导,讲授新课,在学生的心灵深处树立了光芒典范,既陶冶了学生的思想情操,又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掌握了知识。三、让学生多动脑、多动手、多体会,以加强数学的理论联络实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对直观、详细、形象和生动的实物很感兴趣。通过直观实物来理解、说明数学概念、性质和公式等,不仅能使学生比拟容易理解和承受,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我在讲正方体和长方体的认识时,先让学生找到生活中的详细实物,然后让学生来观察、触摸、讨论、交流,得出了长方体的长、宽、高的概念。这样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记忆深入,开展了学生的

3、智力,培养了学生的思维才能。四、利用编口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我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自编口诀,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掌握数学知识。在讲被减数中间、未尾有零的退位减法时,我在学生学完新课的根底上,引导学生找规律,总结出被减数中间、未尾有零的退位口诀,零头无点就是十使学生对学数学知识可以结实准确地记忆。这样,有利于学生克制学习中的困难,培养其学习兴趣,使苦学变为乐学,由抽象变为形象,化难为易,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总之,将数学教学内容融于生活之中,就能让学生学得开心,老师教得开心、教得轻松。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篇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是一种苦役;

4、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数学的教学内容较抽象、枯燥、无味,它没有形象生动的语言及生动的故事情节,不易引起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作为老师,要擅长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我在教学生认数和数数时,经常利用详细形象的事物和一些有趣的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一、利用直观教具、操作学具、电化教学手段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低年级的学生抽象思维才能较差,但他们好动、好奇心强,对新颖的事物比拟敏感。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直观教具、电化教学及操作学具等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多少的应用题”时,我让学生先摆10个正方形,然后在下面摆6个三角形,并向学生说明摆的时候要从左边起,

5、把正方形和三角形一个对着一个地摆。我向学生提问:“哪一行摆得多?看看第一行里的正方形哪一局部和三角形同样多?请你们用手指画一画,同桌互相检查一下,看看画得对不对?再画出正方形比三角形多的局部。”接着问:“同样多的有几个?正方形比三角形多几个?”再启发学生想:正方形比三角形多,正方形可以看成是由哪局部组成的?多的局部是几个正方形?从而使学生直观地看出正方形多、三角形少,正方形可以分成两局部一局部是和三角形同样多的局部,一局部是比三角形多的局部,从而体会到多的数能分成两局部,为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二、利用数学游戏来激发学习兴趣我在教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时,选择一些符合教学内容的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6、,使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稳固己学到的数学知识。如:复习“小数的减法”时,可让学生做游戏活动,老师一手拿着人民币,一手拿着所购置的物品的单价,让学生算出要找回的钱,并写在练习本上,这样就促使学生进一步稳固己学到的知识。三、通过动手操作,激发学习兴趣动手操作既是学生认知概念的一种重要途径,又是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提快乐趣的重要方法和手段。教学时,通过让学生摆一摆、画一画、量一量、折一折、拼一拼、比一比等理论活动,能变抽象为直观,不断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让学生经历从形象到表象,由表象到概念,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促使知识的内化,自觉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总之,就是使动手操作活动是一种主动

7、学习活动,它具有集体形象,易于促进兴趣,便于建立表象,有利于理解知识等特点。它需要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动脑考虑,动口表达,并需要学生独立,学生在愉快的操作活动中掌握抽象的数学知识,既开展学生的思维,由进步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老师,要尽可能处理好教材,尽可能大力开发教材资,找合适学生的方法,动手操作就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四、创设疑问性情境,诱发学习兴趣要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常常处于最正确心理状态,老师的设问是非常重要的,课堂上提问要防止随意性,提出的问题要有启发性,要适时,要触及学生的情绪领域,唤起学生的心灵共鸣,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把学生的思维调动起来,让学生用情感的驱动而生趣,主

8、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如:在教学“圆锥体积公式”时,我不是采用在空圆锥里装沙实验的方法,二十提问:“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积都可以用一个什么公式来求它们的体积?求圆锥的体积能不能用底面积x高?假如用圆锥的底面积x高求得的事什么?”这样就自然沟通了圆锥体与圆柱体的联络,然后借助教具进一步启发学生:“假如知道了圆柱的体积,要求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怎样计算?”学生运用所学的分数知识很自然地得出了只要知道圆锥的体积是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几分之几,就可以求了。五、采用灵敏多变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兴趣低年级学生容易产生“喜新厌旧”的情绪,在教学中我采用灵敏多变的形式、方法进展教学,给学生以新颖感,让学生对数学

9、产生浓重的兴趣。如:通过讲故事、提问题或复习旧知识引入新课,用电化教学、直观教具、数学游戏、课堂提问、练习形式多样化等多种方法进展教学。这样,可大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进步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保证数学教学的顺利进展。总之,“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习之舟,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不会感到学习是一种沉重的负担了。然而兴趣是一种比拟复杂的个性品质,学生的兴趣的形成和开展与老师的教学方法和工作态度亲密相关,只有老师不断进步自身素质,在学生心目中树立和蔼可敬的形象,才能到达课堂上一呼百应,配合默契,这样的课,老师上得轻松,学生学得主动,进而进步学生的整体素质和教学效率。第 页 共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