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词类活用类型及判断方法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46228095 上传时间:2023-07-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见词类活用类型及判断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常见词类活用类型及判断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常见词类活用类型及判断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常见词类活用类型及判断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常见词类活用类型及判断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常见词类活用类型及判断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见词类活用类型及判断方法(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常见词类活用类型及判断方法词类的活用 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 某个有固定属类的词临时改变它的语法功能和语法意义,充当别的词类使用,就叫作词类的活用。词类活用分类:名词的活用1、名词作动词(一般动词使动用法意 动用法)2、名词作状语动词的活用1、动词作名词2、动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的活用1、形容词作名词2、形容词作动词(一般动词使动用法意动用法)数词的活用1、 数词作名词2、数词作动词3、 数词作副词名词的活用:、活用为一般动词:、名词名词。前后两个名词之间既不是偏正关系, 也不是并列关系, 就把它们看成是主谓关系或动宾关系,也即后一个名词或前一个名词活用作动词。如: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沛公军

2、霸上。(鸿门宴)金块珠砾。(阿房宫赋)绳枢之子(过秦论)验证:纨绔子弟一诺千金轻车熟路车水马龙身体力行、名词代词 之、其、尔、汝、我 。 之 作代词,大多作宾语(有时作兼语,但不作主语) ,名词带了宾语 之 ,这个名词就要活用作动词。如: 买五人之脰而函之。 (五人墓碑记 )驴不胜怒,蹄之。(黔之驴)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游褒禅山记 )名之者谁?(醉翁亭记)、副词名词。副词是修饰、限制动词、形容词,表示程度、范围、时间等的词,它一般不能修饰、限制名词。如果名词用在副词之后,那么这个名词就活用作动词了。如:范增数目项王。 (鸿门宴)不蔓不枝。(爱莲说)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 寡人之于国

3、也成语验证:不毛之地莫名其妙不胫而走先礼后兵不翼而飞观望不前未雨绸缪、能愿动词名词。1助动词是能用在一般动词、形容词前边表示意愿和可能、必要等的动词,如“能、会、应、肯、要、愿、须”等。助动词后不带名词,如果带了,这个名词就活用作动词。如: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劝学)沛公欲王关中。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成语验证:能文能武、助词 所 名词。我们知道 所 加上动词构成所字结构的名词性短语,如所见 、 所闻 、 所思 、 所想 等。 所 后加上名词,这个名词就要活用作动词了。如:昔先皇颁僧保所货西洋珠于侍臣。(记王忠肃公翱事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

4、,遂迷,不复得路。(桃花源记)置人所罾鱼腹中、名词而动词动词而名词。其中 而 为表示顺承关系的连词。 而 表示顺承关系,连接的是表示先后两个动作的动词,名词用在 而 之前或之后,就要活用作动词。如:吾从而师之。 (师说)去今之墓而葬焉。 (五人墓碑记 )成语验证:华而不实、名词 +作补语的介词短语。介词短语充当补语,说明动作的处所、 时间。名词加上作补语的介词短语,就要活用作动词。如: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游褒禅山记 )沛公军霸上。(鸿门宴)2、名词的使动用法:主语使宾语成为(或产生 ) 谓语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翻译时译为“使 ”如: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中山狼传阙秦以利晋(左传 烛之武

5、退秦师 )成语验证:3、名词的意动用法:文言文中, 有些名词带宾语之后,表示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翻译时译为 “把 当作 ”如:后人哀之而不鉴之孟尝君客我驼业种树(种树郭橐驼传 )越国以鄙远(左传 烛之武退秦师 )成语验证:鱼肉百姓草菅人命幕天席地汗牛充栋4、名词作状语:现代汉语普通名词不能作状语,但在古代普通名词可以用作状语。古代汉语中, 名词经常可以直接用在动词前面,对动词起修饰作用,充当状语,翻译时要加上适当的介词。判断一个名词是做状语还是主语,一般来说要看这个名词前是否还另有主语,若另有主语那么这个名词就做状语,否则就是主语。( 1)表示方位、处所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

6、买长鞭。(木兰诗)顺流而东行庄子 秋水必庙礼之国语 勾践灭吴2上食埃土,下饮黄泉荀子 劝学()表示工具或依据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列子 汤问失期,法皆斩史记 陈涉世家()表示对人的态度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史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史记 鸿门宴(4)表示比喻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聊斋志异 狼( 5)表示动作进行的方式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战国策( 6)表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木兰诗)朝而往,暮而归。 (醉翁亭记)( 7)表动作行为的频率。如“日削月割 ”( 8)表动作趋向。如负而前驱(伶官传序) 复前行,欲穷其林。 (桃花源记 )成语验证:东张西望 道听途说风

7、餐露宿 南征北战 拳打脚踢虎踞龙蟠 狼吞虎咽 烟消云散 风驰电掣注意:时间名词、方位名词名词活用歌:名词连用多活用,代前副后谓语通不能带兵强带宾,多是意动或使动。谓前不愿作主语,时间方位状语共。区分活用看仔细,切记放在句子中。动词的活用1、动词作名词:A 、在句子里充当主语或宾语;B、前面有代词“其 ”作定语或助词“之 ”作标志的定语。例: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烛之武退秦师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游褒禅山记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于是从散约败过秦论追亡逐北过秦论此亡秦之续耳2、动词的使动用法所谓动词的使动用法,顾名思义,就是“主语所代表的人物并不实行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3作,

8、而是宾语所代表的事物实行这个动作。”( 1)不及物动词带了宾语,一般而言可以断定活用成了使动。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带宾语,用于使动时,后面就带有宾语。如:外连横而斗诸侯( 过秦论)李牧连却之(六国论)焉用亡郑以陪邻烛之武退秦师既来之,则安之( 季氏将伐颛臾 )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过秦论)项伯杀人,臣活之。 (鸿门宴)夫如是则修文德以来之。(季氏将伐颛臾 )烛之武退秦师烛之武退秦师(2)不及物动词未带宾语,但它所表示的动作不是由主语直接发出的,而是主语使其他人或物发出的,这时也可判断为用作使动如: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木直中绳,輮以

9、为轮劝学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滕王阁序( 3)及物动词如果跟它的宾语之间不是支配和被支配关系,宾语不是动作的承受者,而是动作的实施者时,也可判断为用作使动。如: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鸿门宴)俯身散马蹄序八州而朝同列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滕王阁序川泽纡其骇瞩滕王阁序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伶官传序注意:如果一个词既可以活用为一般动词,又可以活用为使令动词,我们应以使令动词为先。* 形容词的活用1、形容词活用为名词:A 、在句子里充当主语或宾语;B、前面有代词“其 ”作定语或助词“之”作标志的定语。翻译时应该补出中心词,且以该形容词为定语。如: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师

10、说将军身被坚执锐。 陈涉世家秦孝公据崤函之固。 过秦论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小学而大遗此其利也,不可失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兰亭集序)至于幽暗昏惑无物以相之4惧谗邪 ,则思正身以黜恶. (谏太宗十思疏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供其乏困。(烛之武退师 )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齐桓晋文之事 )为甘肥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齐桓晋文之事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师说)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秋水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鸿门宴此其志不在小鸿门宴居安思危 /居域中之大 /人君当神器之重 /盖在殷忧 /则思正身以黜恶 /择善而从之 /谏太宗十思疏智勇多困于所

11、溺伶官传序2、形容词做动词:按一般语法,形容词不能带宾语,所以,如果形容词出现在代词前面,就可以判断它活用成了动词; 同理,如形容词出现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前, 而它和后面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之间又构不成偏正关系,那么这个形容词就活用成了动词。例:敌人远我,欲以火器困我也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西人长火器而短技击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过秦论)此诚雕虫之戏 ,不足为多也方是时也,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游褒禅山记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齐桓晋文之事 )使上官大夫短屈平于顷襄王。(屈原列传)齐彭殇为妄作兰亭集序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

12、禅山记3、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所谓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就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的性质或状态”。例: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过秦论)欲居之以为利 ,而高其直 ,亦无售者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过秦论)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触龙说赵太后 )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俄其体肤臣请完璧归赵。 (廉颇蔺相如传 )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勾践灭吴)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报任安书)4、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所谓意动用法, 是指谓语动词具有 “认为宾语怎样 ”的意思。 这种意动用法只限于形容词和名词的活用, 动词本身没有意动用法。 形容词用作意动, 是主观上认为后面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的性质或状态。例: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师说)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5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师说)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邹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