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法总结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46225628 上传时间:2023-01-15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2.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法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法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法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法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法总结(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重要名词:可生化性(BOD5/COD)、C/N比例、一、垃圾渗滤液的特点:垃圾渗滤液具有不同于一般城市污水的特点:BOD5和COD浓度高、金属含 量较高、水质水量变化大、氨氮的含量较高,微生物营养元素比例失调等。垃圾 渗滤液水质随着填埋方式、地理位置、季节、填埋年龄有重大变化 ,特别是受垃 圾填埋场“场龄”的影响更大“年轻”垃圾填埋场产生的垃圾渗滤液具有bod5、 COD 浓度高、可生化性较好、 pH 低的特点。“老龄”垃圾填埋场产生的垃圾渗滤 液具有BOD5浓度低、COD浓度高、氨氮浓度高,pH值高的特点。表 1 不同填埋节点垃圾渗滤液的特性渗滤液场龄pHBOD5CODNH3-NTOC凯氏氮

2、重金属类型/年g/Lg/Lmg/Lg/Lg/Lmg/L年轻1154002过渡期156.57.50.10.5315-0.30.5-57.50.14000.5-2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方法包括物理化学法和生物法。物理化学法主要有活性炭吸附、化学沉淀、密度分离、化学氧化、化学还原、 离子交换、膜渗析、气提及湿式氧化法等多种方法,在 COD 为 2 0004 000mg/L 时,物化方法的 COD 去除率可达 50%87%。和生物处理相比,物化处理不受水 质水量变动的影响,出水水质比较稳定,尤其是对BOD5/COD比值较低(0.070.20) 难以生物处理的垃圾渗滤液,有较好的处理效果。但物化方法处理成本较

3、高,不 适于大水量垃圾渗滤液的处理,因此目前垃圾渗滤液主要是采用生物法。生物法 分为好氧生物处理、厌氧生物处理以及二者的结合。好氧处理包括活性污泥法、曝气氧化池、好氧稳定塘、生物转盘和滴滤池等。厌氧处理包括上向流污泥床 厌氧固定化生物反应器、混合反应器及厌氧稳定塘。三、垃圾渗滤液处理经历的四个时期:1、单纯的生物处理:常用处理方法:三沉二曝、氧化沟; 优点:简单、投资及运行成本低;缺点:初期还可以,但是随着填埋时间的延长可生化性、C/N比失衡增加了生物处理的难度,处理效果明显变差。2、生化处理+物化处理相结合的处理常用处理方法:化学氧化(ci2、o3、h2o2)、吸附(活性炭、膨润土)、混凝(

4、PAC、PAM)、吹脱;优点:考虑到C/N比例失衡问题,采用氮吹脱;缺点:需要加入其它物质(PAC、PAM)、氮吹脱等,成本较高;难降解有机物处理效果不明显;3、生化处理+深度处理相结合的处理常用处理方法: SBR、 CASS、 A/o、 NF、 Ro; 优点:满足排放要求,可以长期运行;缺点:由于生化系统运行不理想,对后续膜的应用造成了较大影响,出现易结 垢,电导率过高,产水率低4、膜生物反应器+深度处理组合处理常用处理方法: MBR、 NF、 Ro;优点:完全生物脱氮、高效讲解COD、HRT和SRT完全分开;缺点:成本较高、一些难降解物质不易处理。现阶段垃圾渗滤液认可处理工艺:1、UBF/

5、UASB (A/0) +MBR(两级)+NF+RO2、UBF/UASB (A/0) +MBR(两级)+DTRO3、A+MBR+NF垃圾渗滤液处理中常见问题:1、 随着填埋时间的延长,垃圾中的有机氮转化为无机氮,渗滤液的氨氮浓度有 升高的趋势。采取措施:在高氨氮浓度渗滤液处理工艺流程中,一般采用先氨吹脱,再进行生 物处理的工艺流程或者直接采用 MBR 生化反应。目前氨吹脱的主要形式有曝气 池、吹脱塔和精馏塔。国内用得最多的是前两种形式,曝气池吹脱法由于气液接 触面积小,吹脱效率低,不适用于高氨氮渗滤液的处理,吹脱塔的吹脱法虽然具 有较高的去除效率,但具有投资运行成本高、脱氨尾气难以治理的缺点。 MBR 生化反应器又分为前置式反硝化和硝化两部分。在硝化罐中 ,通过高活性的好氧 微生物作用,降解大部分有机物 ,并使氨氮和有机氮氧化为硝酸盐和亚硝酸盐 ,回 流到反硝化罐,在缺氧环境中还原成氮气排出,达到脱氮的目的。2、随着填埋时间的延长,可生化性降低。 采取措施:1、增加氮源(甲醇、啤酒废液等等);2、引入新鲜垃圾渗滤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