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霜疫霉病病原菌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46225198 上传时间:2023-06-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8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荔枝霜疫霉病病原菌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荔枝霜疫霉病病原菌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荔枝霜疫霉病病原菌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荔枝霜疫霉病病原菌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荔枝霜疫霉病病原菌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荔枝霜疫霉病病原菌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荔枝霜疫霉病病原菌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荔枝霜疫霉病病原菌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荔枝霜疫霉病(PronophythoaLitChen e al。)是目前荔枝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之一2,严重影响荔枝品质、产量以及鲜果的贮运和外销。发病初期果皮表面出现褐色或黑色的不规则病斑,后来迅速扩展蔓延至全果变黑,果肉腐烂,有酸味和酒味,并流出褐色汁液,病害发生至中后期,病部表面长出白色霜霉状物.叶片受害后出现褪绿斑块,以后病斑扩大成为不规则的黄绿色斑块;空气湿度大时,病部会长出白色霜霉状物3。该病在广东、广西、福建、海南、台湾均有发生,不仅严重危害接近成熟的果实,也危害嫩梢、叶片、花穗、结果小枝、果柄及幼果,引起大量落花、落果、裂果和烂果,产量损失可达

2、0%04.本文对荔枝霜疫霉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的研究为有效地防治病害、降低产量损失等提供理论依据。1 材料和方法11 病原来源从海南省澄迈县永发镇采集荔枝霜疫霉病病果,组织分离获得菌株,进行单孢分离纯化菌种并将纯化后的菌种保存在PDA斜面上待用。1.2 病原菌致病性测定无菌条件下,将菌饼接种到健康无病的荔枝叶片,保湿24 h,设接种清水为对照,重复3次。1。3 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培养性状 下在PA平板上对病菌纯化培养,对菌落形态特征和病原菌形态特征进行观测及记录。1.4 病原菌生物学特性测定1.4.温度对菌丝生长的影响将菌饼移至PA平板中央,分别置于5、1 、15 、2 、 、2 、30 和35

3、共8个梯度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和后,测量菌落的直径。每处理个平板,重复3次(下同)。 pH对菌丝生长的影响用1 mL的Hl和NOH调节P培养基的pH值,使之分别为、4、5、6、7、8、9、1、11和1共1个梯度。将菌饼移至H梯度培养基平板中央, 的恒温箱中培养 和7后,测量菌落的直径。 碳源对菌丝生长的影响用等量的蔗糖、麦芽糖、乳糖、山梨醇、甘露醇、D-果糖、半乳糖、可溶性淀粉、甘油和-阿拉伯糖共10种碳源分别与PA培养基中的葡萄糖等量置换,配制成不同碳源的培养基,将菌饼接种在培养基平板中央,置27 的恒温箱中,培养4d和 d后,测量菌落的直径。1。4.氮源对菌丝生长的影响用等量的甘氨酸、酵母浸

4、膏、L组氨酸、草氨酸、硝酸铵、硫酸铵、氯化铵、牛肉浸膏、蛋白胨和尿素共0种氮源分别与zapk培养基中硝酸钠等量置换,配成不同氮源的培养基。将菌饼移至培养基平板中央,置于2 的恒温箱中,培养4d和7d后,测量菌落的直径。1。.5 光照对菌丝生长的影响将菌饼移至PDA平板中央,置于完全黑暗、12 光暗交替和完全光照3个处理条件下,于 恒温培养箱中培养4 d和7 d后,测量菌落的直径。14.6致死温度和时间的测定于5 、0 、5、60、恒温水浴锅中的试管内加入1 ml孢子悬浮液,处理 m、0 min、5 min、20mi、2 min、min后迅速冷却,将孢子悬浮液滴于载玻片上保湿培养2后观察,镜检孢

5、子萌发情况。 结果和分析2.致病性测定结果通过对致病性测定观察可见,在健康的荔枝果上产生了明显的病原菌菌丝,取其病原菌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病原菌与原分离培养的荔枝霜疫霉菌菌落、孢囊梗、孢子囊相同,根据柯氏法则,确定了该病菌对荔枝的致病性。如图1图 荔枝霜疫霉菌病原菌接种健康果和叶产生的病症2。2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培养性状 菌落形态:A平板上菌落突起,高1mm,菌丝絮状,白色质密,边缘整齐(如图).病原菌形态:孢囊梗直立,双分叉锐角分枝,前端逐渐变细;孢子囊柠檬形、椭圆形,无色至淡褐色,顶端有明显的乳突,可直接萌发或间接萌发,直接萌发产生芽管,间接萌发产生游动孢子,一个孢子囊可产生54个游动孢子

6、,多为8个;游动孢子肾脏形,侧生双鞭毛.根据观测得到的病原菌形态特征,查阅有关文献后,可初步确定此菌为荔枝霜疫霉菌67。菌落形态 孢囊梗及孢子囊 图2 荔枝霜疫霉病菌23温度对菌丝生长的影响菌丝在130范围内均可生长,适宜温度为203 ,最适温度为2 ,101菌丝生长缓慢,5 和35 菌丝停止生长(见图3)。图 温度对荔枝霜疫霉菌丝生长的影响FgEffec of teperatr n mycelil groth of peronophhoraee litci2. H对菌丝生长的影响菌丝在p 3均能生长,适宜pH为4,最适pH为6,H大于8时,对菌丝生长有抑制作用,说明酸性条件适合菌丝生长(见图

7、4)图4 pH对荔枝霜疫霉菌丝生长的影响Fig.4 Efect of temperaue n mycelial grwth of peroohtracea liti2.5碳源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供试的1种碳源中都可促进菌丝生长。其中荔枝霜疫霉菌菌丝在可溶性淀粉、山梨酸和甘露醇为碳源的培养基上菌丝生长最快,与其它碳源达极显著差异;而在以D-果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上生长最慢。(见表1) 表1 碳源对荔枝霜疫霉菌丝生长的影响 e1 ffetof ronsoues o yelial owthof peonphtraeae lti碳源菌落直径/mm4 d7 d乳糖22。8CDd455Cd可溶性淀粉3013Aa

8、55。5Aa山梨酸7.08ABb3.8b甘露醇27.80ABb54。03Aab麦芽糖22.33Dd44.13De蔗糖26.8Bb49.6葡萄糖24.58BCc46。8CdD果糖83F3。03FgD半乳糖1.30Dd478CDdeL-阿拉伯糖15。60Ee36。0E甘油45Cc48。83BC注:不同的大写字母代表在%的显著性水平,不同小写字母代表在5的显著性水平.oe:Differnt uppercaeindcate sgnficnce leeland different low ercase idite signficne 5% eve2。氮源对菌丝生长的影响供试的11种氮源中,在草酸铵和尿素

9、上不利于荔枝霜疫霉菌菌丝生长,其他氮源都可促进菌丝生长。其中,以酵母菌膏为氮源的培养基上菌丝生长最快,与其它氮源达极显著差异.(见表)表2氮源对荔枝霜疫霉菌丝生长的影响Tbe2 Effect o nrogensoceon mycelil rot off eopthorelici氮源菌落直径 d7 氯化铵1480Cc24。86L组氨酸1。45D2.0Ee甘氨酸2。2Bb4.63Bb硫酸铵9。6e164Ff硝酸铵15。3c5.d牛肉浸膏1。7022。0Ee硝酸钠11.9Dd238D酵母菌膏25.8Aa4。3Aa蛋白胨19。35b35.68b草酸铵0f0。0Ff尿素0.00Ff00Ff注:不同的大写

10、字母代表在1%的显著性水平,不同小写字母代表在5的显著性水平。Note: Diferet upcases idicate sigifcance t 1leel a diferelowercaes inictesigniiaceat 5 level2.光照对菌丝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病原菌菌丝在完全光照、光暗交替各2 h及完全黑暗这3种处理下,三者之间的差异极显著,其中光暗交替有利于菌丝生长。(见表3) 表3不同光照对荔枝霜疫霉菌丝生长的影响Table Ef ighton myceiagrwh oproopythoraea lichi不同光照菌落直径/mm4 d7 全光照4。5c51.75c光暗

11、交替31AA全黑28.75b56。25Bb注:不同的大写字母代表在1的显著性水平,不同小写字母代表在5%的显著性水平.Note: Dffnt upercaseicate ignican at 1level andiffeent low ercases indicate sgnicace at 5% lv28 致死温度和时间测定试验结果表明荔枝霜疫霉菌游动孢子的致死温度和时间为530i,5 3min和55 5min.3结论与讨论结果表明,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是2030 ,最适温度为27;适宜p值为4,最适pH值均为6;以可溶性淀粉、山梨酸和甘露醇为碳源有利于病原菌的生长;以酵母菌膏为氮源最有利于该菌生长,不同光照处理下,光暗交替有利于菌丝生长,游动孢子的致死温度和时间为45 3min,50 mi和55 in. 在氮源、碳源对病原菌菌丝生长的影响试验中发现,氮源中草酸铵、尿素和碳源D-果糖均对病原菌有抑制作用,这些试验结果将可用于对荔枝霜疫霉病害防治,如应用草酸铵、尿素等作为增效剂来提高化学药剂和生物农药对荔枝霜疫霉病的防治效果。文中如有不足,请您指教!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