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涤剂的危害.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46220561 上传时间:2023-10-2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洗涤剂的危害.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洗涤剂的危害.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洗涤剂的危害.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洗涤剂的危害.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洗涤剂的危害.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洗涤剂的危害.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洗涤剂的危害.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洗涤剂的危害日用化学洗涤剂正在逐步地成为当今社会人们离不开的生活必需品。不管是在公共场所、豪华饭店,还是在每个家庭、大众小吃摊,我们部可以看到化学洗涤剂的踪迹。每天的新闻媒介如广播、电视、报刊上也在大量地做着化学洗涤剂的广告。在这些被包装得多彩多姿的化学洗涤剂的使用过程中,人们正在不知不觉地如同吸毒般地依赖着它。在不能自拔地使用着化学洗涤剂的同时,化学污染便通过各种渠道对人类的健康进行着危害。所以有些科学家们以对人类负责的精神,提出对化学洗涤剂进行再认识的问题。如日本的权威团体-日本消费者联盟经过20多年的调查、实验以及根据对消费者的伤害报告,大声疾呼:“化学洗涤剂不能再用了!” 化学洗涤剂实

2、际上是将石油垃圾开发的副产品。由于它溶于水,所以它的本质一直被忽视掉。同时由于它造价低,洗涤性能良好,所以一经发现,很快极人们所接受,并用色香味的障眼法将其包装起来进入社会之中。 化学洗涤剂的洗污能力主要来自表面活性剂。因为表面活性剂有可以降低表面张力的作用,可以渗入到连水都无法渗人的纤维空隙中,把藏在纤维空隙中的污垢挤出来。而化学洗涤剂则挤在这些空隙之中,水难以清洗它们。 同样,表面活性剂也可以渗人人体。沾在皮肤上的洗涤剂大约有0.5%惨入血液,皮肤上若有伤口则渗透力提高10倍以上。进入人体内的化学洗涤剂毒素可使血液中钙离子浓度下降,血液酸化,人容易疲倦。这些毒素还使肝脏的排毒功能降低。使原

3、本该排出体外的毒素淤积在体内积少成多,使人们免疫力下降,肝细胞病变加剧,容易诱发癌症。 化学洗涤剂侵入人体后与其它的化学物质结合后,毒性会增加数倍。尤其具有很强的诱发癌特性。据有关报导,人工实验培养胃癌细胞、注入化学洗涤剂基本物质LAS会加速癌细胞的恶化。LAS的血溶性也很强,容易引起血红蛋白的变化,造成贫血症。化学产品的泛滥是人类癌症越来越多的最大根源,而化学洗涤剂是人类最直接最密切的生活用品。 人们在广泛的使用化学洗涤剂洗头发、洗碗筷、洗衣服、洗澡的同时,化学毒素就从千千万万的毛孔渗人,人体就在夜以继日的吸毒,化学污染从口中渗入,从皮肤渗入,日积月累,潜伏集结。由于这种污染的危害在短时间内

4、不可能很明显,因此,往往会被忽视。但是,微量污染持续进入体内,积少成多可以造成严重的后果,导致人体的各种病变。 人类生活的都市化是无可避免的,都市生活对清洁剂的依赖也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改善洗涤剂,使用不危害人体、不破坏生存环境、无毒无公害的洗涤剂就成为当务之急,在全世界高呼“环保”、“拯救地球”的呼声中,许多国家把希望寄托在海洋中。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海水中提炼天然洗涤剂是全人类迫不及待的愿望。远在3000多年前中东死海附近的居民就懂得用海水净身;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德国就在研究从海水中提炼的洗涤剂;80年代在日本的西药房里也可以买到医用海水洗涤剂,这种洗涤剂已接近无毒无公害的标准。在我

5、国也曾有用鸡蛋清洗头发,用皂角泡水洗衣服等做法的记载,这也说明在天然资源中开发洗涤剂是前途宽广的。当人们逐步认识了解了化学洗涤剂的危害之后,一定会加速开发天然洗涤剂资源的步伐,为使人们更健康,社会更进步而努力奋斗。 1、 洗涤机的泡沫污染水源合成洗涤剂开发后广泛用于洗涤业,并逐渐取代肥皂。70年代以前洗涤机中有表面活性剂主要为支链烷基苯磺酸纳(ABS),不易生物降解,洗涤机中的大量泡沫就是由这些支链烷基苯璜酸钠在水中聚集所引起的。目前,我国洗涤机工业中已基本上采用LAS表面活性剂代替ABS,解决了泡沫对水体的污染问题。2、 洗涤机中磷对水体污染洗涤机中除了有表面活性剂,还要加上助剂,其中三聚磷

6、酸盐(STPP)是合成洗涤剂最理想的助剂,自它引入合成洗涤剂配方后,洗涤机的性能得到了大大提高,从而使洗涤工业有了一个大的飞跃。3、 洗涤类化学品的环境毒理学效应A、直链烷基苯类化合物(LAS)是一种主要的洗涤剂用表面活性剂,目前我国用量约2530万吨,排放环境中的活性物相当可观。自70年代起,LAS取代溶解性差、不易生物降解的支链十二烷基类化合物(ABS)。一项重要技术研究开发是LAS的毒性效应和环境降解作用,发现LAS的生物降解和分解产物与人类健康安全十分密切,对其代谢物磺基苯单羧酸钠的生物降解最终产物进行环境危害性评价。经多种试验结果表明,LAS的生物降解程度约98,无机化度90,但LA

7、S的异构体和同系物较多,其降解速度和进度也各有差异,从LAS的 健康毒理学指标及生态环境的保护角度,用LAS取代ABS在合成洗涤剂工业技术发展历程中是一个飞跃。从理论上讲,LAS在环境中基本可生物降解,对生态环境是安全的,但在其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大剂量接触对人体健康还是有一定危险的,尤其是它的异构体品种较多,还有生殖毒性效应更值得重视,因而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已开始开发和使用更加安全的替代性化学品。B、氮川三乙酸钠(NTA)氮川三乙酸钠(NTA)是美国开发出的用于替代洗涤剂中的磷酸盐的替代品,它具有很好的钙镁和其它重金属离子的螯合能力,因而成为一种很合适的磷助剂而被洗涤剂生产者所采用,且在加拿大等国

8、已有正常使用的历史。但70年代末,美国发现使用NTA会引起皮肤过敏,经进一步的毒理学研究表明,NTA对胎儿有致畸性的怀疑。NTA本身是一种水溶性的氮化物,氮也是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物质,因此,氮化物来替代磷酸盐是不合适的。因此。1980年美国环保局正式宣布在洗涤剂中停止使用NTA,确定4A沸石作为磷酸盐的替代品,为洗涤剂助剂。在此提醒我国洗涤剂行业在选择无磷助剂时应引以为戒。C、醇醚类化合物八十年代以来,洗涤剂行业开发生产的新型活性脂肪醇醚类化合物,由于其优良的生物降解性,源于大自然植物油作原料,毒性低而受到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广泛重视,醇醚类洗涤剂被认为是一种有前途的“绿色”产品。但研究表明,在进

9、行醇醚类化合物硫酸化时会产生1,4一二烷,从毒性数据看,二烷属致癌有毒化学品,在工厂生产过程中应必须尽量减少其产生量。D、助剂在一般合成洗涤剂中,除表面活性剂外,还有大部分的洗涤助剂。表面活性剂只占洗涤剂的2025,助剂可占洗涤剂的7080。主要有磷酸盐、芒硝、荧光增白剂、钾剂、硫酸铵、香精等。我国市售洗涤剂种类很多,添加剂类别及原料来源各不相同,洗涤剂使用时主要溶于水,除前面已谈到的磷酸盐会使水体富营养化外,在污水中洗涤剂的生物效应更为复杂,洗涤剂中各种化学物质本身有其固有的毒性,此外,还有经过生物降解或代谢方面对生物的毒害效应,以及各化学物质之间还有增强、协作或拮抗作用,目前洗涤剂用量越来

10、越大,因此,研究洗涤剂中各种成份对人体健康影响,对生态环境,尤其是对水生态环境影响更具有重要意义。二、对洗涤剂化学品的几点建议1、 加强洗涤剂行业环境管理与立法工作,确保我国洗涤剂行业尽快进入商业全球化进程。从世界范围来看,当今的洗涤剂工业已经是一个高度集中的产业,全球商业化课题是洗涤剂结构要适应公众对产品的环保和健康要求。我国应根据国情在适应洗涤剂发展的国际大趋势形势中尽快制定我国有关洗涤剂工业的环境保护与健康等法规,不仅对主体洗涤成份要有规定,对各种占7080的添加剂也同样要有规定,同时并加强科研检测队伍的力量,不断提高科研、检测水平,发展我国的安全性洗涤剂,如无磷化洗涤剂、生物天然原料洗

11、涤剂等,限用或禁用目前性能或安全性不佳的洗涤类化学品,杜绝伪劣产品在市场上出现。这不仅能保护我国广大消费者及生态环境的安全性,还可开拓广阔的国际市场,争取良好的国际声誉。 2、 积极推进洗涤剂无磷化进程为保护人类生存环境作贡献。由于洗涤剂用后的废水多数都通过下水道排入江、河、湖、海,因此更直接对水体产生富营养化。近年来,我国长江口,珠江水质含氮、磷量增高,内陆的太湖、西湖、东湖、滇池、巢湖等城市饮用水源地也因含磷、氮等营养成分超标造成水藻过量繁殖,水体发臭,使饮用水质量降低,影响人们身体健康。因此,我们必须把洗涤剂无磷化提高到保护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的战略高度来认识,技术监督部门提出无磷洗涤剂标

12、准,同时生产部门积极做好磷酸盐的代用品开发、研制、生产等工作,加快发展无磷和低磷洗涤剂的步伐,特别是在我国太湖、巢湖、滇池等流域内积极推广无磷洗涤剂产品,防止湖泊加剧富营养化,保护自然生态。3、 为了人类身体健康,应加强对洗涤剂化学品的环境毒理学研究。洗涤剂问世以来,它给人类带来极大方便,为人类做出了重大贡献。由于洗涤剂等产品与人们日常生活最为密切,因此也最易引起社会公众的关注。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人们对洗涤剂产品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求洗涤剂产品在给人们带来诸多方便的同时,也要求产品对环境质量的保护,要求产品对人体无毒,对环境无害。从本世纪六十年代至今,洗涤剂发展历程来看,洗涤工业在环境安全性保证方面作了大量工作,取得一些较大成绩。随着人们认识水平不断提高,科研力量不断加强,研究手段不断革新,在以前我们认为是安全的某些洗涤剂化学品可能会提出新的见解,如上述的“三致”及雌性化问题,已经向我们发出警灯。为了人类健康,为了使洗涤剂更加安全,应接受这个挑战,积极行动,加强科研力度,使洗涤剂更加日臻完善,为人类做出更大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