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并购行为协同效应分析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46217293 上传时间:2023-12-2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23.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市公司并购行为协同效应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上市公司并购行为协同效应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上市公司并购行为协同效应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上市公司并购行为协同效应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上市公司并购行为协同效应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市公司并购行为协同效应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市公司并购行为协同效应分析(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南京财经大学本科毕业论文学校代码:10327学 号:2120131554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中文题目:上市公司并购行为协冋效应分析英文题目:Research on the Svnergistic Effect of theMerger in Listed Compa nies所在院系:会计学院专业班级:会计专业1309班学生姓名:顾靖指导教师:蒋琰完成时间:2017年04月02日目录中英文摘要与关键词 1一、引言 2(一)研究背景 2(二)研究意义 4二、基础理论和文献综述 5(一)基础理论 5(二)文献综述 6三、东方财富信息股份有限公司案例研究 7四、结论和对策建议 10(一)结论 10(

2、二)对策建议 11参考文献 12上市公司并购行为协同效应分析摘要:1993年的“深宝安”收购“延中实业”,是我国上市公司首个并购重组案例。1996年以后,随着国内股份制环境的完善,中国国内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事件的数目明显增多。并购活动是社会 资源配置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在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在控制权市场 日渐繁荣的背景下,并购行为已经成为企业管理层优化公司治理结构,改善公司经营绩效的重要方 式之一。理论认为,并购行为的实质是取得协同效应,但在不同案例中,协同效应的效果大相径庭。本文主要才用个案分析法,重点分析单个案例,深入研究上市公司在并购行为中协同效应带来的影 响。关

3、键词:并购行为协同效应个案分析Research on the Syn ergistic Effect of the Merger in ListedAbstract:In 1993, the She nbao an bought Ya nzhong which is the first case of mergers betwee nlisted compa nies in Chi na. Si nee 1996, with the improveme nt of the domestic join t-stock system, the nu mber of merger in cide n

4、ts in Chin ese listed compa nies has in creased sig ni fica ntly. Merger is an in dispe nsable part of the process of social resource allocati on and plays a vital role in the econo mic developme nt of all coun tries in the world. In the con text of the in creas ing prosperity of the con trol market

5、, merger behavior has becom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 nt ways for en terprise man ageme nt to optimize the corporate gover nance structure and improve the compa nys operati ng performa nee. Accord ing to the theory, the esse nee of merger behavior is to achieve syn ergy, but in differe nt cases, the

6、syn ergy effect is quite differe nt. This article mainly uses the case an alysis method, focuses on in dividual cases, in-depth study of Listed Compa nies in mergers and acquisiti ons in the syn ergistic effect of the impact.Keywords: MergerSynergistic Effectcase analysis一、引言(一)研究背景代写各专业硕博学位论文,代写代发C

7、SSCI、北大核心论文,合作加QQ:97079517、97079518 ;微 电同号:1580 1280 825。淘宝交易,安全无忧。 CSSCI来源期刊:电子政务、汉语学习、会计与经济研究、现代中文学刊、甘肃行政学院学报、天津 体育学院学报民族学刊、大学教育科学、金融论坛、南方经济、东北亚论坛、宁夏社 会科学、法商研究、云南社会科学、人文杂志、甘肃社会科学、东北大学学报、自然 资源与环境。审稿周期:35-90天办结查稿。北大核心期刊:西安理工大学学报、心理与行为研究、统计与信息论坛、人口与发展、广西民族大学 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现代法学、江西财经大学学报、武汉金融、 学校

8、党建与思想教育、成人教育、中国科技翻译审稿周期:35-90天办结查稿。普刊:中国新通信、兰台内外、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农村科学实验、今日财 富、心血管外科中国结合医学、经贸实践、语文课内外、记者观察、新课程、现代 职业教育、建筑与装饰、畜牧兽医科学、化工管理、魅力中国、人力资源管理、新教 育时代、心理月刊等300多家国家级、省级普刊。审稿周期: 1-7天办结查稿。19世纪末以来,在西方国家的控制权市场发展过程中,一共发生了五次并购浪潮。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并购行为作为企业控制权市场发挥其配置社会资源作用 的主要形式之一,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并在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

9、 的角色。21世纪以来,全球企业的并购行为开始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发展速度更胜以往, 规模也更加庞大。但与前几次的并购浪潮不同,当今世界并购行为的重心正在逐步由发 达国家转向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在亚太地区,新兴经济体的迅猛发展,为并购行为的发 生创造了优越的条件。在企业战略中,并购行为是扩大经营规模、增强企业实力、提升品牌知名度的重要手段,是一种兼并重组的行为。企业并购不仅能提升品牌知名度、扩大市场份额、降低成本、抢占市场,还能实现协同效应,使公司资本迅速地增值。与内部扩张相比,并购行为能更快地提升企业各方面的能力,实现跨越式前进。1993年的“深宝安”收购“延中实业”事件,是我国首个上市公司并

10、购重组案例。1996年以后,国内股份制环境不断完善,国内上市公司并购案例的数目有了明显增长。 然而,由于上市公司的内部有着大量非流通股存在,上市公司之间通过二级市场进行并 购的过程依然充满了阻碍。在我国国民经济迅猛发展、进出口贸易日益频繁的背景下, 股权分置这一制度性缺陷对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妨碍作用越来越严重。同时,政府过度 的行政干预阻碍了资源的优化配置,上市公司也成为一种壳资源,企业并购的目的也更 偏向于借壳上市。2005至2006年间,证监会出台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管理办法以及上市公司 收购管理办法,旨在进一步激活中国上市公司控制权市场。根据2006年底的统计数据,上海和深圳两地一共有1

11、269家上市公司已经完成了股改程序或者开始实施股改程 序,在上市公司总数中的占比达到了 93%,而市值占比则达到了总市值的 96%,股权分 置改革宣告基本完成。总的来看,此次股权分置改革彻底消除了我国资本市场固有的制 度性缺陷,改变了国内上市公司非流通股股东和流通股股东的利益不一致的情况,有效 减少了资本市场对上市公司价值产生误判的可能性,使评估结果更加贴近实际价值。股 权分置改革为确保我国控制权市场提高运作效率、充分发挥其对企业的外部治理作用提 供了有利条件。控制权市场是重要的外部公司治理机制, 资本市场中的参与者可以通过取得股权或 代理投票权实现对公司的控制,以接管企业或更换经理层。一旦并

12、购行为实现,目标公 司的管理者将面临着声誉受损,甚至失业的风险。这些压力会迫使上市公司的管理层更 好地经营企业,防止管理层作出不利于企业的决策。因此,一个活跃的公司控制权市场 可以显著提高国内上市公司的外部治理水平。在控制权市场日渐繁荣的背景下,并购行为已经成为企业管理层优化公司治理结 构,改善公司经营绩效的重要方式之一(二)研究意义随着国内控制权市场的不断发展,以改善公司经营绩效为目的的并购行为数目明显 增多。但无论在理论研究还是实际情况中,并购行为给公司经营绩效、市值等各方面带 来的影响存在巨大差异,在部分案例中甚至出现了并购行为给并购公司和目标公司均带 来消极影响的情况。一般认为,企业实

13、施并购的主要动机在于实现协同效应,这也是并购行为提升企业 整体效益的根本原因。在并购过程中,企业只有对此次并购行为可能产生的协同效应有 一个准确全面的分析评估,才能正确地判断并购行为是否有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而确定 合理的交易价格,避免由于过高并购溢价导致并购行为的收益低于预期。在我国,上市公司股权高度集中的情况普遍存在,存在着严重的大股东控制问题, 并且由于制度上的缺陷,公司管理层很有可能以牺牲共享收益为代价来追逐私人收益。 所以,在一些案例中,并购行为的动机变为获取控制权收益,在某种程度上这也影响到 并购协同效应的最终实现。目前,学术界大部分关于“并购行为对于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这一课题的研

14、究,都得出了相似的结论,即短期内并购行为可以改善企业经营状况。 唐建新、贺红(2005) 在将并购行为细分之后得出了更加具体的结论,并购行为在短期内实现了积极的协同效应,但长期来看,并购行为产生的协同效应是消极的。企业间横向并购产生负面影响, 收购股权产生积极影响,大股东变动产生负面影响。此外 ,A股流通股为第一大股东的情 况下协同效应最优,法人股次之,国家股最少。总体来说,并购活动并不能提升收购公 司和目标公司的经营绩效。我国上市公司的并购行为中存在一些特殊案例的主要原因在于,上市公司并购行为的动机比较多元化。在我国,政府干预是企业并购行为的重要宏观动因之一。企业并购 是我国进行宏观调控,引

15、导企业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手段,我国也采取了多种鼓 励并购行为的措施。各地政府积极推动企业并购,整顿经营不善的企业,推进产业结构 优化升级,有利于各地政府减轻财政负担。此外,我国上市公司进行并购行为的方式单 一,主要是国有股、法人股的无偿拨付或协议转让,很少有通过二级市场进行并购的案 例。由此可见,在我国,并购行为更多地作为政府的宏观调控手段,并购行为的动机是 政府的调控目标而不是公司战略发展上的需要。并购行为也是管理层用来获取控制权收益的方式之一。对管理层而言,如果将企业 产生的现金流直接支付给股东,会减少管理层控制的资源,也就削弱了管理层的权力, 因此很多管理人员倾向于将自由现金流用于并购其他企业,以此扩大企业生产规模,拓 展企业经营业务,使股东对其在位期间经营状况的评价比较好,也就为自己获得了额外 报酬。正是这种控制权利益的驱动,导致了许多低效并购行为的发生。在国有企业中, 控制权与所有权分离,并购存在一定的障碍,也导致了并购行为的低效。此外,我国上市公司许多并购行为的真实目的是借壳上市,套取上市公司的身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