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4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46214718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4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4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4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4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4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4一、导读、内容分析课文是一首古代童谣,巧妙地把一至十的数字镶嵌其中,将识字与读书的任务蕴含在作品之中。本课是继汉语拼音之后学生接触到的第一课识字课,教材配有两幅插图。意境优美,画面形象。本设计为第一课时,主要内容是初读课文、识字、写字。2、设计思路教学中努力挖掘教材编写图文并茂,体裁利于朗读的特点,从观察入手,从朗读中寻求突破。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积极营造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观察中生趣,在乐趣中学习,在读书中提高。同时组织有效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形式,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通过多种形式反复再现生字,巩固识字效果,提高识字效率;鼓

2、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朗读课文,让他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促进学生正确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从而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3、前期准备学生收集日历、门牌、报纸、课程表中带有表示数字的汉字的相关资料。(2)班级标牌、教学挂图或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认识十二个字,会写三个字。认识笔画一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初步感受童谣中所表现的景色美。教学过程设计本课是继汉语拼音学习之后学生接触的第一课识字课,课文寓学习表示数字的汉字于儿童喜闻乐见的童谣之中。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这就要提倡以培养学生兴趣为出

3、发点,寓教于乐,使三维目标有机融合。、从生活中孩子们熟悉的事物入手,给学生展示自己在生活中识字成果的机会,关注学生生活经验,有助于培养其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的意识。在导入新课的过程中,出示汉字表示的班级标牌,让学生说出生活中用汉字表示的数字等,不仅培养他们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提高主动识字的积极性,同时也向学生渗透语文即生活,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处处可以学习语文的思想。2、教学中共安排了4次读课文,突出了目的性和层次性。第一次:标出要求会认的字;第二次:把课文读准确,读通顺;第三次:去掉拼音再读课文,检查字音掌握情况;第四次是感情朗读。这样避免了学生朗读时的盲目性,也能够帮助学生养成带着问题读书的好习

4、惯。3、在教学中,多次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如识字教学中的同桌互读,初读课文中小组互读,互相评议、比赛读等。这样做,引导学生互帮互学,使学生积极参与合作,让学生当小老师,形成生生互动,有助于培养小组合作精神,培养团结合作的意识和竞争意识。同时,重视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并采取活泼有趣的方式反复再现生字,引导学生从整体上认记字形,使识字得以巩固,提高识字的效率。教学中坚持以读为本,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课堂上的读者。本课通过自由读、分组读、指名读、比赛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图文对照、感悟童谣的内容和表达的感情,在读中感悟、体会童谣的读法,激

5、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还有意识地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方式,培养学生喜欢阅读、敢于阅读、乐于阅读的愿望,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在整体感知课文的教学中,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朗读方式朗读课文,调动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体验读书和语文学习的快乐。三、教学实录、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出示用汉字表示的班级标牌)引导学生认读,并观察其特点。生:都是数字。师:引出课题,板题。出示挂图一,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的景色都有哪些景物,你感觉怎么样师:引入童谣的阅读。2、初读课文,读准字音师:强调读准生字。学生自已试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次。(2)同桌互相认读生字,互相纠正

6、读音,看谁读得快,读得准。(3)开火车认读带拼音的生字卡片。师:去掉生字的拼音,利用字卡指读,齐读。师:指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准确,读通顺,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读错字。(4)小组内轮读,互评,指出优点和建议。(5)指读课文,师生评议。(6)出示去掉拼音的课文,自由练读,指读。3、再读感知师范读,生边听边想像画面。师:如果你是画中的孩子,你想怎样告诉别人你看到的美景呢(教师启发读书,相机指导。)(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努力读出小山村的小和景色的美。(3)小组内比赛读,推选出最优全班展示。4、拓展延伸你平时还读过哪些带有数字的汉字的歌谣相机向学生介绍郑板桥的咏雪诗和儿歌香山红叶,让学生感

7、受中国文化的灿烂和汉语的美感。5、指导写字出示生字卡片一。让学生说笔画名称,并观察他们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教师范写,学生观察这笔方法后描红,教师巡回指导。(二、三,书写指导略。)四、教学反思学习过程是学生主体在具有主观意志作用下亲自实践的过程。在课堂中创设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多种语文教学活动,给学生提供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机会,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如在识字教学中,采用多种形式反复再现生字,使识字效果得以巩固,提高了识字教学的效率;在朗读教学中,采用自由读、指名读、互读互评、比赛读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互帮互学,使学生积极参与合作,形成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教师是教

8、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我认为我对学生的组织还不够,不能收放自由,在关注学生方面还需大大加强,真正走近学生,融入其中,才能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材内容: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上册识字一去二三里。五、点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这就要提倡一 种新型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构建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以培养学生兴趣为出发点,寓教于乐,让学生喜欢语文这门学科。一去二三里这个教学设计很好地诠释了这一理念。、精彩的导入点燃了学生求知的火花。教者充分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开展教学活动,尽可能地调动多种感官

9、协同作用,将语文学习综合化,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2、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过程,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采取活泼有趣的形式反复再现生字,让学生从整体上认记字形,使识字得以巩固。3、有意识地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培养学生喜欢阅读、敢于阅读、乐于阅读的愿望,真正地使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4、在识字教学中引导学生看范字、描红,感知感悟,学生会主动观察,细心书写,在交流评议对自己的想法得到肯定后会有一种成功感,这种成功感会变成一种动力,从而激发他们主动、自觉地观察字形、练习写字。教师的示范指导放在学生试写感悟之后,实现 了教师由主宰者向服务者的角色转变,使教师的指导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这样的识字教学,学生写字兴趣会越来越浓厚,对写字的信心会越来越坚实。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