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请到我的家乡来.docx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46214444 上传时间:2023-07-1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38.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7.请到我的家乡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7.请到我的家乡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7.请到我的家乡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7.请到我的家乡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7.请到我的家乡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7.请到我的家乡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7.请到我的家乡来.docx(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州古人 完版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教育家、文学家。景佑元年(1034)知苏州时,大水成灾,他主持疏浚白茆等五河,导太湖水入江、海,解除了水患,保障了农业生产。他在苏州还创设郡学,成为苏州有学之始。范仲淹工诗词散文,善书法。文章阐述其政治主张,词多写塞上风光,风格较为明健。其岳阳楼记中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凝聚了范仲淹毕生心志,成为激励后代志士仁人思想情操的著名格言。唐寅(1470年3月6日1524年1月7日),生于成化六年二月初四,卒于嘉靖二年十二月二日,字伯虎,后改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人。明

2、代著名画家、书法家、诗人。唐寅的始祖是前凉凉州晋昌郡陵江将军唐辉,这也直接影响到了唐寅,他在自己的书画题名中也常用“晋昌唐寅”落款。而到了唐初,其祖唐俭跟随李渊起兵,被封为“莒国公”,所以唐寅也自称“鲁国唐生”。到了明代,其祖唐泰任兵部车驾主事,死于土木堡之役。唐泰的后代子孙多散部在苏州吴县白下、桥里间一代。唐寅也正是出生在这一带,其父唐广德经营一家小酒馆。其父让他读书求取功名,唐寅不负父望,十六岁中苏州府试第一入庠读书。28岁时中南直隶乡试第一,次年入京应战会试。因弘治十二年科举案受牵连入狱被贬为吏,突发变故让唐寅丧失进取心,从此游荡江湖,埋没于诗画之间,终成一代名画家。 绘画宗法李唐、刘松

3、年,融会南北画派,笔墨细秀,布局疏朗,风格秀逸清俊。人物画师承唐代传统,色彩艳丽清雅,体态优美,造型准确;亦工写意人物,笔简意赅,饶有意趣。其花鸟画长于水墨写意,洒脱秀逸。书法奇峭俊秀,取法赵孟頫。 绘画上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又称“明四家”。诗文上,与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代表作品落霞孤鹜图春山伴侣图故居唐寅故居仅存遗址,但位于苏州市西郊横塘唐寅墓还保存完好,1955年重新作了整修。在相关规划中,唐寅故居本体将复原学圃堂、寤歌斋、蛱蝶斋,三者呈品字形布局。建筑采用明代文人居所建筑风格样式,以唐仲冕重修唐寅故居刻本图示为依据进行复原,主要有学圃堂、寤歌斋、蛱

4、蝶斋、梦墨亭。学圃堂为故居中体量最大建筑,门窗隔断为满天星或枝条式,堂前按明式建筑做法建造露台。唐寅墓位于市郊横塘乡王家村,距苏州盘门约2公里,1956年被列为江苏省文化遗产。叶圣陶专栏:叶圣陶(18941988),男,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1894年10月28日生于江苏苏州,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1907年,考入草桥中学。1916年,进上海商务印书馆附设尚公学校执教,推出第一个童话故事稻草人。1918年,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春宴琐谭。1923年,发表长篇小说倪焕之。1983年当选为第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是第一至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人大

5、常委,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1988年2月1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叶圣陶曾数次改名,他原名叶绍钧,他12岁入苏州长元吴公立小学时,请先生章伯寅取一个立志于爱国强国的字。章先生说:“你名绍钧,有诗曰秉国之钧,取秉臣为字好。”并教育他要爱国就得先爱乡土,晓得乡土的山川史地名人伟业。1911年10月15日,苏州在辛亥革命中光复了。次日,叶绍钧找到章伯寅先生说:“清廷已覆没,皇帝被打倒了,我不能再作臣了,请先生改一个字。”先生笑了笑说:“你名绍钧,有诗曰圣人陶钧万物,就取圣陶为字吧。”这样叶绍钧满意而去。1914年6月10日,叶绍钧在小说丛报第2期发表文言小说玻璃窗内之画象,署

6、名“圣陶”。以后他又把姓“叶”与笔名“圣陶”连了起来,成为著名于世的笔名。 叶圣陶纪念馆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甪直镇叶圣陶公园,保圣寺西侧,建于“吴县立第五高等小学”原址上,1917年至1922年,叶圣陶曾在这里任教。在其逝世后,当地将原校区几处旧址重行修建,辟为叶圣陶纪念馆。叶圣陶纪念馆为江苏省学校德育教育基地、江苏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19年3月,叶圣陶纪念馆所在的叶圣陶执教旧址与叶圣陶墓一并列入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叶圣陶的教育名言1.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2.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3.“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

7、必做到这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4.教师教任何功课(不限于语文),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换个说法,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怎么叫用不着讲用不着教?学生入了门,上了路了,他们能在繁复的事物之间自己探索,独立实践,解决问题了,岂不是就用不着给讲给教了?这是多么好的境界啊!5.可否自始即不多讲,而以提问与指点代替多讲。提问不能答,指点不开窍,然后畅讲,印入更深。顾炎武(1613年7月15日1682年2月15日),汉族,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人,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字忠清、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

8、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顾炎武一生辗转,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创立了一种新的治学方法,成为清初继往开来的一代宗师,被誉为清学“开山始祖”。 顾炎武学问渊博,于国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仪象、河漕、兵农及经史百家、音韵训诂之学,都有研究。晚年治经重考证,开清代朴学风气。其学以博学于文,行己有耻为主,合学与行、治学与经世为一。诗多伤时感事之作。 顾炎武主要作品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韵补正、古音表、诗本音、唐韵正、音论、金石文字记、亭林诗文集等。范成大(11261193),字至能(一作致能),号北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著名诗人。乾道六年(1170),以起居郎假资政殿学士名义出使金,不畏强暴,敢与金主力争国权,终于不辱使命,全节而归,受到当时南宋朝野的称颂。晚年退居故里,在石湖筑“石湖草堂”。范成大工诗,与杨万里、陆游、尤袤齐名,合称“南宋四家”。其田园四时杂兴诗60首,描写农村风光和民生疾苦,尤为突出。他撰写的吴郡志是一部极有价值的苏州地方志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