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46214177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类别小学语文编号浅谈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清新县第二小学 邹雪娟内容提要: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是教学的难点,也是学好语文及其它学科的基础。根据学生的注意规律、爱玩、好动、做事没耐心等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利用各种教学媒体,采用一些富有趣味性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他们的注意力,使他们在轻松的气氛中愉快地识字。内容主要分以下两点来写:一是采用多种途径,让学生“乐”学;二是教给学生识字方法,培养识字能力。关键词:低年级 识字 途径 方法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是教学的难点,也是学好语文及其它学科的基础。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内容也较为枯燥。学生往往学了后面

2、的生字,忘了前面学过的生字,复习前面的生字,又忘了后面的生字。反反复复,识字效果总是不尽人意。因而,教师教得吃力,学生学得辛苦,而且很容易回生。如何培养低年级的识字能力,巩固提高识字效果,一直都是教学工作者需要探索的问题。近几年来。有许多新的识字方法涌现出来。如集中识字、分散识字、注意识字、部件识字等。这些识字方法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根据学生的注意规律和爱玩、好动、做事没耐心等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利用各种教学媒体,采用一些富有趣味性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他们的注意力,使他们在轻松的气氛中愉快地识字。一、采用多种途径,让学生“乐”学爱因斯坦说过;“对于一切

3、来说,只有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语文课程标准也把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列入教学的第一目标。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有意注意持续的时间很短,因此,一堂课中如何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我通常的做法是:1、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要想让学生喜欢识字,首先得让学生没有心理负担,敢于在课堂上畅所欲言,因此创设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至关重要的。以往的教学中,教师总处于一种凌驾于学生之上的特殊位置,动辄发号施令,指挥学生,这无疑会压制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课堂上造成“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的局面。教师只有放下架子,亲近学生,才能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接受知识。实践

4、证明,在这种气氛下进行的学习,学生的兴趣浓,主动性高,往往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2、采用直观的教具,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低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较差,单凭教师的讲述或学生的想像,很难对某个字产生深刻的印象。遵循教学的直观性原则,恰当地运用直观教具,尤其是电教手段,可以使复杂、抽象的教学内容显得比较简单,明确和具体。艳丽的色彩、生动的形象、动听的声音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不仅大大提高了学生识字的效率,还能很快领悟字词的意思。实践证明,采用直观的教学方式,能使生字的出现更为形象、自然,符合学生的形象思维,因而形成的印象就更为深刻。3、多表扬鼓励。低年级学生思想单纯,爱听好话,只要教师一表扬,便劲头十足,往往

5、会有出色的表现;受到批评,则萎靡不振,注意力容易分散。特级教师高林生曾在一次讲座中说过:“要学会哄孩子”,“要准备一百顶高帽给学生戴,要真心实意地给他们戴”。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以表扬为主,我常挂嘴边的是“你回答得真好!”“你真棒!”“有进步了,老师真为你高兴!”有时,学生说得好,我还会和学生一起鼓掌,于是学生学习的兴趣就更浓了。4、借助游戏,在玩中识字。低年级教材的识字量较大,如果仅仅依靠死记硬背,机械地读、抄、写,儿童从精神到肉体都会感到疲倦和厌烦,影响学习积极性和识字效果。教学中,教师要适时地有选择地采用一些轻松活泼、健康有益的游戏,引导学生调动自己所有的感官参与获取新知识的活动,通过

6、听一听、看一看、说一说、做一做,在兴趣盎然中边玩边学。这样,不但能促使学生从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发展,还能激发识字兴趣,提高识字效率,巩固识字成果。以下介绍几种游戏的方法:(1)开火车:这种游戏分小组进行,教师先发令:“火车、火车开起来”,学生应和:“呜-呜-呜”,然后教师随机出示生字,学生按顺序拼读音节。若读错了,须改正后火车方可继续前进。(2)摘星星:出示一幅画着满天星星的画,上面贴满写着生字的星星卡片,请学生按老师读的字音,快速、正确地摘下对应的生字卡片。 (3)猜字游戏:请一位学生上讲台,背向黑板,看着台下同学默读老师点着的生字的口型去猜出台下同学所读的生字。引导学生通过玩猜字游戏帮助巩

7、固生字。(4)争当小园丁:出示一些花盆和花朵的图片,请学生根据花盆上和花朵上标明的偏旁部首和构字部件,用组字方法,种出美丽的花儿。(5)找朋友:教师将生字卡打乱,分发到学生的手中,请他们将偏旁部首相同的字排列在一起。(6)小超人:教师将一些生字写在黑板上,请学生当小超人,给这些字加一笔或减一笔,使它变成另外一个字。例如:“人”字加一横变成“大”字;“目”字减一笔变成“日”字。(7)啄木鸟医生:出示一幅画着大树的画,上面贴满生字卡片,请学生扮啄木鸟医生,给大树治病,找出其中的错别字并改正。(8)找字大王:学生将自己制作的生字卡片放在桌面上,请学生按老师读的字音,用最快的速度找出对应的生字卡片,并

8、给这个生字组词,谁最快谁就是找字大王。二、教给学生识字方法,培养识字能力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教师教的本身不是目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学,只要引导得法,就能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境界。教学实践证明,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引导学生在识字过程中通过多次观察、分析、综合、比较,逐步了解、体会和总结汉字的规律,是培养学生识字能力的有效捷径。l、易生为师法传统教学往往采取教师教,学生学的方式,识字教学也同样如此,教师先出示某个字,直接告诉学生这个字哪边容易出错,应该注意些什么。这样,学生就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即使当时记住了,也很容易遗忘,因为他并没有经过主观的努力。只有经过自己的思考所获得

9、的知识才会印象深刻。“授之以鱼,只供他餐;授之以渔,终生受益”。因此,我在教学中,逐步教给学生正确的学法,先扶后放,尝试让学生自己做小老师,让他们自己想,自己说。一个个“小老师”都能独立发现问题,并提醒其他同学注意生字的写法,其涉及的方面有很多,诸如多一点、少一点、多一撇、少一撇之类的笔画错误,形近字和同音字相混淆所产生的错误等。“小老师”们的兴趣很高,“学生”们的兴致也很高,课堂上常常小手林立。 2、掌握规律法我国心理学家艾伟早就指出,用“六书”去解释生字能建立牢固的音、形的联系。汉字中形声字最多,约占汉字的80左右,根据形声字形旁表义声旁表声的特点来分析字形,因此掌握好这类字的造字规律将对

10、今后提高生字的识记效率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形声字总是分两部分,一部分表意,一部分表音。表意部分称为意符,表音部分称为音符。意符表示形声字的意义范畴,音符则表示形声字的读音。形声字有以下几种最常见的类型左形右声:“请”“跑”“棋”“呀”“理”、右形左声:“放”“期”“故”“郊”“领”、上形下声:“芽”“草”“爸”“究”“苞”、下形上声:“惹“婆“照”“盲“忘”。此外,还有内形外声、外形内声、形占一角、声占一角等。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有许多形声字已不能明显地分出它的形旁和声旁了,但毕竟这是少数。当然,对低年级学生用不着说什么术语,只需让学生初步体会就行了,如第四册识字二一课中的“泳”字,教师可让

11、学生分析字形,学生都知道是左右结构,左边是“氵”,右边是“永”。让学生分别读“永”和“泳”字,知道“永”就代表整个字的读音。再询问学生“泳”字为什么是“氵”(因为和水有关)。遇到类似情况都采用此方法,学生便能有所领悟。我还引导学生运用“加法减法”和“换法”,使他们加深了对形声字构字规律的认识,真正做到了举一反三,从而大大提高了识记生字的效率。3、总结记录法许多老师都曾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学生会一而再,再而三地把同一个字写错,之所以会造成这种现象,是由于学生根本没有动脑思考写错的原因,也没有去想以后该注意什么。我给每个学生发了一本本子,要求学生把自己在每次作业中写错的字整理下来,自己分析字形,并写

12、出注意点,还要经常复习,一来二去学生便不会再犯类似的错误了。 4、复习巩固法学生的禀赋各不相同,一堂课下来对于生字词有的只需读过或抄过一遍便能很好地记住了,而有的则需反复地练习以加深记忆。不过当时学得再好,时间一长,如果不去再现的话,也会逐渐遗忘。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进行过程是先快后慢的,所以组织学生适时复习便显得至关重要。复习最基本的方法是读、抄、默,在熟读的基础上做到正确地抄写并默出来。当然死抄是不行的,而许多学生却偏偏喜欢这样做。因此教师得教给学生正确的方法,比如说要抄三遍,第一遍可以读着抄,第二遍则可以默写,然后检查一下正误再默第三遍。实践证明,许多原来死抄的学生改用这种方法后,在默写字词时,准确率提高了许多。总之,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就有了学习的动力;有了学习的方法,就有了学习的效率。这样就能改变枯燥的识字教学,既减轻教师的负担,又能使学生学得轻松,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识字能力,巩固提高了识字效果,使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愉快的识字。参考文献:教学思语,华夏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年9月出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