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改革的关系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46211355 上传时间:2023-10-2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改革的关系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改革的关系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改革的关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改革的关系(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改革的关系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所有制结构发生了两次重大变化。一次是五十年代 的社会主义改造,一次是七十年代的社会主义改革。 现今有人认为社会主义初级 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和新民主主义所有制结构似乎相同,当初所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是不必要的。也有人认为社会主义改革是对社会主义改造的否定。究竟应该如何 深入正确地认识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改革的关系呢?一. 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改革的区别改造是改变社会性质的具有革命性的。如社会主义改造。它是指建国初期, 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组织的对于农业、资本主义工商业和手工业进行的改 造。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胜利完成,为新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

2、向社会主义社会 过渡创造了条件,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改革是在不触动社会性质的前提下对社会的政治经济等制度进行的自我调 整与改善。如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革就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社会主义改革既包括经济体制,又包括政治、文化等方面的体制。根本目的就是要 在各方面都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相适应的比较成熟的制度,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充满生机和活力。改革开方是其中最主要的部分,也是大家最熟悉最感同身受的 部分。二. 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改革的联系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改革具有深层的内在联系。二者紧密联系,相辅 相成,不可

3、或缺。首先,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了解放 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农村土地改革后,出现许多新问题,土地兼并和雇工现象 越来越严重,贫富差距逐渐拉开,阶级关系发生了新的变化,很多事情严重地影 响了农民的积极性,阻碍了生产的发展。城市中,不法资本家为牟取暴利而进行 的种种非法活动乃至犯罪活动,严重阻碍了国营经济的发展。要想摆脱这种局面, 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使人民富裕、国家富强,中国共产党就必须利用手中的政 权,打破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桎梏,改变旧的生产关系。于是中国共产党进行了社 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其首要目标是把中国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为一个先进的工 业国。为了早日实现工业

4、化,就需要变革不适应工业化发展要求的旧有的生产关 系,就要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实践证明, 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为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建设创造了前提。在中国,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离开今天所进行的社会主义改 革更是不行的,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 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 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方面和环节,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体 制,更好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 市场化和现 代化。这一目标,与社会主义改造的根本方向是基本一致的其次,社会主义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改造的前提下进行的。社会主义改

5、 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为改革提供了必要准备。社 会主义改革的基本前提是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正是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成果,我国正是经过社会主义 改造才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进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如今的社会主义改革必须坚 持社会主义方向,这是充分肯定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成果, 是以社会主义根本制 度为要旨。那些否定社会主义改造的观点是极其错误的, 是在否定社会主义根本 制度,这样社会主义改革就成了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我国的改革之所以能取得 成功,得益于一开始就强调坚持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始终坚持不懈。再次,社会主义改革是对社会

6、主义改造理论和实践的进一步发展。我个人认为社会主义改造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 它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 立,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我们在肯定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成功和总要意义 时,同时也必须承认,由于生产关系变革过快,遗留下一些历史问题,社会主义 改革正是对社会主义改造遗留下来的问题进行解决,是对其缺陷的弥补。社会主义改革,既是对这些缺点和偏差拨乱反正, 更是对社会主义改造理论和实践的深 化和发展。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就是对农业合作化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当时由于过分集中和平均主义问题严重,影响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妨碍了农业生 产力的发展。因此,我国社会主义农村改革的第一步,就是实行

7、符合我国国情的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坚持农业生产资料集体所有的前 提下,把生产经营权适当交给农户,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适当分开。这种经营 方式的改变,使各承包户获得了经营自主权,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品生 产者和经营者,具有充分的活力和自我发展的能力。还创造了联产计酬按劳分配的好形式。 很有允许和鼓励非公有制经济成分发展,实行股份制、股份合作 制都是对所有制结构认识的深化和发展。综上所述,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改革在本质上毫无二致,都是为了解 放和发展生产力,二者的区别仅仅在于,改造是通过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解放和发 展生产力,而改革是通过完善社会主义制度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主义改造是社会主义改革的必要准备,如果没有社会主义改造, 就没有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更何谈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改革是 社会主义改造的必然趋势,如果不进行社会主义改革,社会主义制度就无法坚持, 社会主义改造的成果也将毁于一旦。因此不论五十年代的社会主义改造,还是七 十年代末的社会主义改革,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朝着社会主义方向而奋 斗的伟大历史进程中的大胆探索,都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转 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