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花之国-日本.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46210373 上传时间:2023-10-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樱花之国-日本.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樱花之国-日本.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樱花之国-日本.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樱花之国-日本.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樱花之国-日本.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樱花之国-日本.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樱花之国日本教学设计一、教材选用粤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第7单元第五节樱花之国日本二、教材分析日本是学生在学习国家地理中碰到的第一个国家,同学们学完亚洲后已有了学习区域地理的基础,以后还会学习俄罗斯、美国、巴西等国家。日本这一课在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学习日本,使学生初步掌握学习分国地理的一般方法,对后面的国家教学,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从教材内容来看,日本这节书由“东西方兼容的文化”、“多火山、地震的岛国”、“ 资源小国经济大国”三个部分组成。课本一开始就让学生知道日本是一个岛国,这这种岛国的国情促使日本要大量是吸收外来的知识,必然对其科学、文化、艺术、思想意识等方面产生深刻的影响,形

2、成东西方兼容的文化特点。在“资源小国经济大国”这个内容,主要要从它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去分析。三、学习对象分析 因为学生对日本这个国家并不陌生,并且现代的初一学生所接触的文化现象中包括了许多日本的文化元素,如日本的动漫、游戏和某些电子商品等。学生通过身边的各种媒体对日本了解较多,但学生对日本的地理特征缺乏深层认识,因此学生对这节课应该存有较大的学习兴趣。但基于对学生已有学习水平的估计,同时针对初一学生的认知规律,本节课注意联系生活实际,通过身边的事例拉近学生与地理的距离;并且开展小组讨论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与交流中获取知识。四、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 根据地图,认识日本的自然环境

3、,学习阅读地图的能力。(2) 能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日本多火山、地震的成因,并了解地震和防震的相关知识。(3) 结合日本的国情,分析其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的发展特点,使学生能够说出日本工业带的分布并分析其原因,培养学生归纳分析能力。(4) 举例说明日本与我国在经济贸易、文化等方面的联系密切。(5) 了解日本的人口和民族构成,以及分析日本东西方兼容的文化表现2能力目标:(1)初步掌握学习国家地理的方法,教会学生评价某区域的自然环境,培养自学能力。(2)进一步提高运用地图来分析地理特征和用图探究问题的能力。3情感目标:(1)通过对日本经济特征的分析,培养关心经济问题、乐于分析经济现象的经济意识;同时进

4、一步认识科学文化知识及学习外国经验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增强自觉性,加深对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认识。(2)通过对日本文化的学习,了解历史上中日两国人民有着悠久的交往史,同时,也要知道近现代历史上日本的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从而树立正确的历史观。(3)培养合作和竞争的意识。五、教学重难点重点:1.日本自然环境特征,多火山、地震的成因。 2.日本经济发展和分布特点及成因。难点:1.学生自己读图分析日本的自然和经济特点。2.日本工业布局特征、成因即日本自然条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3.学会学习国家地理的一般方法。六、教学方法 教学中强调图表、数据的运用,并引入身边日常的例子让学生感知经济发展

5、的策略应与现实条件相适应;通过设计问题情景,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积极性。七、教学过程(导入)在日常生活中,你见到过哪些日本产品?(学生)举例,并说出一些知名品牌。(引导学生讨论)日本是个怎样的国家?是什么原因使它成为全世界的经济大国?是丰富的自然资源?还是有优越的自然环境?还是有其他的原因,就让我们来研究一下,首先看自然环境特点。(板书) 第二节 日本一、日本的自然环境特征(示日本政区图)(提问) (1)日本是一个岛国,都有哪部分组成? (2)日本滨临哪些海洋与哪些国家隔海相望?(学生回答)日本四大岛是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临海洋:太平洋、日本海。隔海相望的国家

6、是中国、韩国和朝鲜、俄罗斯。(学生归纳)日本是个群岛国家,海岸线曲折。海岸线曲折,使沿岸多优良港湾,在图中找出两个著名的港口:神户和横滨(板书) 1.群岛国家,多港湾(示日本地形图)(提问) 看日本地形图,看一看日本的地形有什么特点?日本国土四分之三是山地和丘陵,仅沿海一带分布这狭小的平原,关东平原是日本最大的平原。日本不仅多山,还多火山、地震,这是为什么?(展示)“板块构造示意图” 与“世界火山、地震分布图” (资料)日本位于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地带,处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分布带上,所以,多火山地震。 境内有火山200多座,其中活火山80多座。富士山就是其中一座著名的活火山,也是日本的

7、最高峰。日地震频繁,人们可以感觉岛的地震平均每年1500多次,真不愧是“火山之国、地震之邦”。(板书) 2.以山地为主,多火山、地震(模拟地震游戏)设计一个模拟地震的游戏。在游戏中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不同的场景(家庭、马路、商场、野外、电影院);选择游戏中提供的不同的逃避方法,但时间只有10秒中(从人感觉到振动到建筑物破坏大约只有12秒中!),选择完毕后可以形象直观的看到不同的结局。调动了全体学生积极性,在游戏中教给学生发生地震时如何避险、地震后如何自救、他救等生存必备常识,让学生关注人类如何防震抗灾,提高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同时学生会深深的感受到自己学习的是“对生活有用的地理”,从而增强学习

8、的信心和兴趣。(看图)东京和北京一月和七月气温和降水量比较图 (提问)(1)冬季,东京比北京冷还是暖?夏季呢? (2)降水量,哪一个多?(3)这说明日本的气候具有什么特点(归纳总结) 东京和北京大致处于同一纬度。但是,冬季东京比北京温暖,夏季比北京凉爽,且降水量比北京丰沛,这说明日本的季风气候具有海洋性特点。(板书) 3.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归纳)山多使日本的河流短促,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资源丰富。由于日本山地多,且降水丰富,全国大部分地区为森林覆盖,日本的森林覆盖率达到70%(转折过渡) 日本的水力资源和森林资源丰富,那么用来发展工业的矿产资源丰富与否呢?(读图) “日本主要工业原料来源示意

9、图”与“日本主要工业原料来源外国进口所之占的百分比图”回答:日本缺乏哪些主要原料和燃料?缺乏的程度如何?这些原料和燃料都从哪些大洲进口 ?(总结)日本大部分原料需要进口,而且进口的比例较大(90%以上)说明日本的矿产资源严重缺乏。(板书)4.矿产资源贫乏(承接)展示阅读材料1.日本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3万多美元,是世界最高收入国家之一2.世界上前30家大商业银行中,日本占18家3.日本外汇储备居世界第一位4.日本是世界上进口原材料最多的国家(过渡)从这些材料可以看出什么信息?(板书)二、资源小国经济大国1.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分组讨论):(1)日本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是什么?(2) 日本

10、经济发展水平如何?有哪些主要工业部门?(总结)有利条件(1)丰富的人力资源 (2)较高的科技水平 (3)岛国的优势不利条件:自然资源缺乏 日本经济发达,主要工业部门有钢铁、汽车、造船、电子、化学、纺织等,许多产品在国际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展示)“日本主要工业区的分布”图(分组讨论)(1).看看日本工业 主要分布在那里?(2). 综合分析日本工业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主要原因(3).日本经济对外依赖严重,会对日本经济带来那些影响?谈谈你的看法 (总结) 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和濑户内海沿岸,因为这里海岸线曲折,良港多,海上交通便利,利于发展对外贸易。在图上找出东京、名古屋、大阪、北九

11、州等工业区。(板书) 2.工业分布-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引导学生在地图上进行确认)(讨论)从图可以看出,把工业区集中分布在沿海地区,主要是利用这里便利的海洋运输进口原料,出口产品,从而提高工业的经济效益。但是这种高度集中的分布,也有不利的一面,你能举例说明吗?(归纳) 学生可从土地价格、水电供需、环境污染等方面考虑。(课文总结)结束了对日本国家的学习,我们可以总结学习一个国家的国家地理,从首先要认识这个国家的地理位置、领土和人口等基本特征,然后了解这个国家的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状况,再进一步了解这个国家的社会、文化以及历史等特征。这是学习国家地理的基本方法,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要经常运用八、板书设计第五节 樱花之国日本一、日本的自然环境特征1群岛国家,多港湾2以山地为主,多火山和地震3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4矿产资源贫乏二、资源小国经济大国1.发达的加工贸易业2.工业分布-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九、教学评价 本节内容的重难点学生掌握,教学目标基本达到,学生清楚认识到了日本的自然环境和经济的发展特点。特别通过本节书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学习分国地理的一般方法,对以后的国家地理的教学起到了示范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