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试题.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46209592 上传时间:2023-08-1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八年级物理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八年级物理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八年级物理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八年级物理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试题.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于港中学八年级物理期末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学校、班级、姓名、考试号等填写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 3考生答题必须在答题卷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一律无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将唯一正确答案填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1某同学对一些物理量进行了估测,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人体正常体温约为42 B.某初中生的身高为168cm C.学生书桌高约为200mm D.人正常步行速度约为5m/s2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 B.敲锣时用力越大,声音的音调越高C.真空中声音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D.减弱噪声的唯

2、一方法是不让物体发出噪声3下列光学器具:显微镜 穿衣镜 潜望镜 伽利略望远镜 远视眼镜。其原理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ABCD图14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A冰的熔化 B霜的形成C冰的形成 D露的形成5在“运用物理技术破案”趣味游戏活动中,小明根据“通常情况下,人站立时身高大约是脚长的7倍”这一常识,判断图1中脚印的“犯罪嫌疑人”身高约为 A165m B175m C185m D195m6在“人面桃花相映红”这句诗中,用光学知识解释桃花红的原因是A桃花自己能发出红光 B桃花吸收红光C桃花反射红光 D以上说法都不对7做“观察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小强注意到当把物体放在距离凸透镜50cm时,在光屏上

3、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20cm B30cm C40cm D50cm 8妈妈在蒸馒头时,锅内水沸腾后改用“小火”。针对这种做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沸腾后,改用“小火”能更快的让馒头变熟 B改用“小火”可以提高水的沸点C无论使用“大火”还是“小火”,水达到沸点后温度都保持不变 D用“大火”可以提高水的沸点,不应该改用“小火”9图2中的光现象及其解释正确的是 A图a,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是由于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B图b,木工师傅观察木板是否光滑平整,是因为人眼发出的光沿直线传播C图c,眼睛的成像情况,应该配戴凹透镜来矫正D图d,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色散,说明太阳光是由七色

4、光组成的bc漫反射太阳光光屏d紫红a图210在新型飞机研制中,将飞机放在风洞中固定不动,让气流迎面吹来,便可以模拟空中的飞行情况。此时,机舱里的飞行员感觉飞机在飞行,则他所选的参照物是A飞机 B气流 C地面 D自己11在观察凸透镜成像实验中,把物体从距凸透镜2倍焦距之外,逐渐向凸透镜靠拢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将 A变大 B变小 C先变大后变小 D先变小后变大12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3所示,图4中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的是 图3图4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6分)13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一个甲型H1N1流感病毒分子的直径约为9108m

5、nm。图514我国佛文化中的“千手观音”在春节晚会上被一群风华少女用精美绝伦的舞蹈演绎得淋漓尽致:(1)如图5所示,观众看不见领舞者身后站着的其她舞蹈者,这是因为光的 的缘故;(2)佛光普照,梵音如丝,聆听脱俗乐音,我们能分辨出究竟是何种乐器在发声,因为不同的乐器发声,其 (音调/音色/响度)是不同的;来源:学科网(3)舞台上云雾缭绕,宛如天庭,它们是固态二氧化碳 (填物态变化)时 热,导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 (填物态变化)而产生的效果;(4)聋哑少女听不清声音,她们是如何感知音乐节奏的?训练中,技术人员通过加大音量,使音箱、舞台产生 ,从而使靠在音箱上或站在舞台上的聋哑少女感觉到音乐节奏的变

6、化。15过度晒太阳会使皮肤粗糙,甚至会引起疾病,这是由于太阳光中含有 ,请你写出它的一种应用 。图616.如图6所示,一束光线斜射到平静的水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 度,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大于/小于/等于)入射角。17.小明乘坐公交车去学校时,看到车窗外的树木在向后运动,小明这是以 (自己/地面)为参照物作出的判断;若从家到学校的路程是4km,乘车时间为0.1h,该路程中公交车的平均速度为 km/h。18.体检时,医生让李华同学观察前方平面镜中的视力表来测量视力,视力表在李华的后方,他在镜中看到的是视力表的一个 立、等大的虚像。李华为了看清平面镜中视力表下面

7、几排字母的像,她向平面镜走去,在走向平面镜的过程中,他看到字母的像将 (变大/变小/不变),他与字母像的距离将 (变大/变小/不变);测试后,医生发现李华眼睛近视,他需配戴 透镜矫正视力。19如图7甲所示是现代城市很多路口安装的监控摄像头,它可以拍下违章行驶或发生交通事故时的现场照片。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透镜,它的工作原理与 (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相似。如图7乙和丙是一辆汽车经过路口时与一辆自行车相撞后被先后拍下的两张照片,由图可以看出汽车是逐渐 (靠近/远离)摄像头。图8乙丙甲图720小华同学根据实验记录数据描绘出玩具小车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8所示由图象可知:计时 s后小车开始运

8、动;小车做的是 (匀速/变速)直线运动,1s至5s小车通过的路程是 m,速度是 ms。若小车的运动规律不变,在前10s内通过的路程为 m。三、解答题(第21题每图2分,第28题3分,第29题6分,其余每空1分,共50分)21.(1)如图9所示,请在图中画出这束光的入射光线,并在图中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2)如图10所示,一束光线垂直射向玻璃棱镜,请在图中画出光通过三棱镜的大致路径;(3)完成图11所示的光路图,平面镜位于焦点上。图9图10图11图1222.如图12所示,用A、B两刻度尺测同一木块的边长,就分度值而言, 尺精密些,就使用方法而言, 尺不正确,正确使用的刻度尺的读数为 cm。23.

9、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图16图153040图14图13(1)如图13,是某同学选用温度计测小烧杯中水的初温的操作图,其中A是操作过程,B是读数过程。A图中操作的错误是 ;B图读数中的错误是 ;(2)除了图14中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3)该同学在做实验时,水的初温如图15所示,其读数为_,给水加热到水开始沸腾所用的时间过长,为了缩短水沸腾时间,你觉得应采取的措施是: 或 ;(4)图16中(a)、(b)是某同学做观察水沸腾实验时看到气泡上升情况示意图,其中图_一定是水在沸腾前的情况,当水温升至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水温,4min后水开始沸腾,接着又观察记录了6min,然后移开

10、酒精灯,停止加热,沸腾停止,记录数据如下表时间t/min0123456789温度T/90929496989898959898该同学根据观察现象,分析数据,归纳有如下发现:水沸腾是在液体 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从记录的数据看出,在某一次观察记录中有明显错误的是第_min时的数据;停止加热,沸腾停止,说明沸腾过程需要 (吸/放)热。 实验中你一定还有其他的发现,请写出其中任意一条: 。图1724小强在探究某种物质熔化规律的实验中,根据实验数据画出了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17所示。根据图象特征回答下列问题:(1)该物质是_(晶体/非晶体); (2)该物质的熔点是_;图18(3)该物质温度为3

11、0时处于_(固/液)态;(4)该物质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持续的时间是 min。25图18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情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刻度尺,刻度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刻度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1)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 (较明亮/较黑暗)环境中进行;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 ,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2)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完全重合为止,这说明像与物的大小 ;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刻度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

12、板 ,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 ; (3)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 A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 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2)相同的操作图192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小明用9个红色的发光二极管按 “F”字样镶嵌排列在白色方格板上替代蜡烛作为光源,又用同样的白色方格板做成光屏,实验使用的凸透镜焦距为10cm,实验装置如图19所示。(1)实验时,首先调节光源、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其目的是 ;(2)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零刻度线上,小明将光源移至40cm时,在光屏上出现倒立、缩小的 (实/虚)像;如果小明将光源移至8cm刻度时,他通过凸透镜看到光源的 (倒立/正立)、放大的虚像;(3)同学们对小明使用的实验装置进行如下评价,其中错误的是 ( )(2分)A与烛焰相比,实验使用的光源不会晃动,光屏上所成的像比较稳定来源:Z#xx#k.ComB光源镶嵌在白色方格板上,用同样的白色方格板做光屏,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C零刻度线刻在光具座标尺的中央,可直接测出物距和像距D若凸透镜的焦距未知,利用此实验装置不能测量凸透镜的焦距(4)光源“F”放在15cm处,其大小如图20所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