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膜、小梁膜嵌顿联合MMC和黏弹剂治疗难治性青光眼.docx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46209316 上传时间:2024-03-2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5.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巩膜、小梁膜嵌顿联合MMC和黏弹剂治疗难治性青光眼.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巩膜、小梁膜嵌顿联合MMC和黏弹剂治疗难治性青光眼.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巩膜、小梁膜嵌顿联合MMC和黏弹剂治疗难治性青光眼.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巩膜、小梁膜嵌顿联合MMC和黏弹剂治疗难治性青光眼.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巩膜、小梁膜嵌顿联合MMC和黏弹剂治疗难治性青光眼.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巩膜、小梁膜嵌顿联合MMC和黏弹剂治疗难治性青光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巩膜、小梁膜嵌顿联合MMC和黏弹剂治疗难治性青光眼.docx(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巩膜、小梁膜嵌顿联合和黏弹剂治疗难治性青光眼【摘要】目的 观察巩膜、小梁膜嵌顿联合MMC和黏弹剂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3例难治性青光眼采用巩膜、小梁膜嵌顿联合MMC和黏弹剂治疗,做1/21/3巩膜瓣,巩膜床上置/mlMMC5分钟,生理盐水冲洗后巩膜床上做深层巩膜剥离,巩膜瓣下深层角巩膜组织2三面切开一端保留后向上反折嵌顿固定于巩膜床沿,小梁膜三面切开一端保留向前房内嵌顿,虹膜根部切除,将少许玻璃酸钠涂布于巩膜床上。结果 随访618月,手术成功,眼压20mmHg 21例完全成功18例,条件成功3例;手术失败,2例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术后眼压40mmHg。结论 巩膜、小梁膜嵌顿联合MM

2、C和黏弹剂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疗效可靠。【关键词】巩膜 小梁膜嵌顿 MMC 黏弹剂 难治性青光眼难治性青光眼行滤过手术治疗,常常难以建立有效的滤过通道,这些青光眼是眼科临床治疗最为棘手的难题之一1。尽管有房水引流植入物,透明质酸钠生物胶植入等一些新的治疗技术,但一般病人难以承受其昂贵的价格。笔者2001年自行设计了巩膜、小梁膜嵌顿联合MMC和黏弹剂对23例难治性青光眼进行治疗,追踪随访618个月,眼压得到较好的控制,现报告1 资料方法一般资料 2001年8月2006年8月我们采用巩膜、小梁膜嵌顿术联合MMC和黏弹剂治疗23例难治性青光眼。男性18例,女性5例,年龄3565周岁,平均年龄46岁。青光

3、眼的病程三个月到两年,所有病例在最大用量抗青光眼药物治疗下,眼压40mmHg,术前视力黑朦10例;光感8例;眼前手动5例。术前向所有患者交代手术方法及可能存在的并发症,签署手术同意书。青光眼类型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5例;多次滤过手术失败的原发性青光眼16例;无晶体青光眼2例。手术方法 常规球后阻滞麻醉和球结膜下浸润麻醉(1)选择合适的象限做穹窿为基底的结膜瓣。(2)以角膜缘为基低的等腰三角形巩膜瓣腰长5mm底宽4mm厚度1/31/2。(3)巩膜瓣下及筋膜组织下放置/mlMMC 5min50ml生理盐水冲洗。(4)巩膜床上再做腰长4mm宽等腰三角形巩膜剥离,深度标记为残存的菲薄巩膜组织能透见紫褐色

4、葡萄膜,腰两侧剥离至角膜缘后时不切开继续潜行剥离巩膜至透明角膜1mm。(5)于角膜缘后处平行角膜缘剪除深层巩膜瓣,剪开腰根部一侧后再平行角膜缘剪开深层巩膜瓣使之成3mm三面游离的巩膜条带,向上反折至一侧巩膜床沿,与巩膜床边缘100尼龙线缝合一针固定。(6)角膜缘后平行角膜缘切开,先点刺缓慢放出房水,待眼压降低后扩大切口长2mm,在邻近巩膜条反折处垂直剪开小梁膜后平行角膜缘剪开使成三面游离与巩膜条带反方向小梁膜,借助软工具玻璃酸钠向前房反折。(7)行虹膜根部切除,有新生血管者先行电凝或烧灼,将少许玻璃酸钠涂布于巩膜床上。(8)巩膜瓣结膜瓣100尼龙线间断缝合。术后处理及随访 术后半月点妥布霉素地

5、塞米松眼水,阿托品扩瞳术后前房过浅者给予高渗剂,滤过过畅者,滤枕对应眼睑处垫上小棉片加压包扎,术后一周内每天检查,一月内每周检查一次。术后滤过泡不明显者予早期按摩。新生血管青光眼,术后半个月予全视网膜光凝所有病例随访618个月。疗效判断标准 术后眼压在820mmHg之间疼痛完全消除为手术成功,不用抗青光眼药物为完全成功;需局部用抗青光眼药物为条件成功,眼压偏高或需口服青光眼药物为条件成功。眼压失控或需口服青光眼药物并伴有疼痛明显为手术失败。2 结果随访时间 术后随访618个月。平均为个月。手术成功率 术后眼压20mmHg 21例,完全成功18例,条件成功3例,2例手术失败眼压不能控制改行其他手

6、术方法。眼压 术前平均眼压mmHg术后首次随访时平均眼压mmHg,术前术后平均眼压下降,t=,P有显着的统计学差异。视力 所有患者视力术前均小于指数,术后视力提高不明显。自觉症状 21例患者术后疼痛消失,2例术后眼压失控眼压仍高,仍有剧痛,需行其他手术治疗。手术并发症 前房出血:4例手术中前房出血均系新生血管青光眼,8例前房积血,系低眼压性用药后吸收。浅前房12例,处理后改善。3 讨论难治性青光眼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滤过道阻塞或瘢痕化。以丝裂霉素和氟尿嘧啶为代表的抗瘢痕药物的应用提高了青光眼手术的成功率,一般青光眼的滤过性手术成功率可达%75%,而难治性青光眼由于难以建立有效的滤过通道故成功率仅有

7、11%52%2。我们采用巩膜、小梁膜嵌顿联合MMC和黏弹剂治疗难治性青光眼极大的提高了手术成功率降压制剂类似于非穿透性小梁切除术,但较非穿透性小梁切除术降压作用更可靠。其降压制剂为:外引流途径 房水经巩膜瓣下可直达球膜下血管淋巴管排出,巩膜嵌顿支撑巩膜瓣,防止巩膜塌陷与巩膜床粘连,小梁膜前房嵌顿防止虹膜阻塞滤过道加强防水外引流作用。内引流途径 房水经葡萄膜巩膜流出,经schlemm管断端进入schlemm管外集液管流入血液循环。丝裂霉素C是一种抗代谢药物,它的作用机理为破坏DNA的结构和功能,对增殖期各周期的细胞均有杀伤作用,不管是对原发性的开角性青光眼还是难治性青光眼其抗纤维化和降眼压的效果

8、都得到了肯定3。我们运用丝裂霉素C抑制了巩膜及筋膜瘢痕性的改变提高了降压效果。黏弹剂术中运用,增加前房深度,防止术后早期眼内压过低,借助黏弹剂导入小梁膜,避免和减少术中术后眼压波动,增加术眼内环境的稳定性,巩膜瓣下黏弹剂机械阻塞作用使房水早期外流阻力增加,房水排出速率下降有效的防止术后前房变浅消失以及脉络膜脱离的发生。黏弹剂可抑制纤维蛋白原的移动,减少促成纤维细胞的增生刺激物,与MMC合用作用协同有助于防止巩膜瓣粘连维持滤过的通畅,对建立功能性滤泡达到理想的控制眼压作用4。本组患者均系难治性青光眼有12例,14次抗青光眼手术,术前运用最大剂量抗青光眼药物。眼压仍不能控制经采用巩膜小梁膜嵌顿联合

9、MMC和黏弹剂治疗眼压得到有效控制18例,眼压控制在20mmHg之内,症状完全消失,3例眼压在局部用药条件下眼压控制正常,2例因术中前房出血较多手术失败。此方法对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使用。参考文献1 唐忻,张舒心,刘磊等.引流植入物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探讨.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0,18:89-922 胡义珍,王伟英,魏厚仁等.国产房水引流植入物治疗顽固性青光眼近期疗效观察. 眼外伤职业病杂志, 2000,22:300-3013 李美玉.非穿透性小梁手术联合透明质酸钠生物胶植入术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华眼科杂志, 2001,37:404-4074 王岚,刘杏,熊义兵等. 丝裂霉素C与青光眼滤过泡并发症的相关关系.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4,22:881-88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