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图、实验、计算专题复习资料.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46207897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作图、实验、计算专题复习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作图、实验、计算专题复习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作图、实验、计算专题复习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作图、实验、计算专题复习资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作图、实验、计算专题复习资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作图、实验、计算专题复习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作图、实验、计算专题复习资料.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作图专题3、地面受重物竖直向下F=20N的压力2、重20N的小球正从斜面上加速滚下,在图中画出小球受到的重力G。一、力的示意图1、重力为10N的木球静止在水面上, 在图中画出它受力的示意图。3、如图所示的是汽车液压刹车装置的一部分,该装置中AOB实为一个杠杆,O是杠杆的支点,请画出刹车时它所受的动力F1、阻力F2和动力臂L1。2、请作出下列各杠杆的动力、阻力及动力臂和阻力臂。二、力臂作图1、如图18所示,作出:水桶M所受重力的示意图;以O为支点,力F的力臂 5、如图11所示,曲杆AOBC自重不计,O为支点,AO=60cm,OB=40cm,BC=30cm,要使曲杆在图示位置平衡,请做出最小的力F

2、的示意图及其力臂L。6如图所示,轻质杠杆的A点挂一重物G,绳受的拉力为F2,o为杠杆的支点。请在杠杆的端点B处画出使杠杆保持静止的最小的力Fl的示意图,并作出Fl和F2的力臂l1和l2。力F的示意图及其力臂L。4、如图所示,杠杆在力F1、F2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L1为F1的力臂。请在图中作出F2的力臂L2及力F1。三、滑轮组的绕法3、用滑轮组将陷在泥中汽车拉出来,试在图中画出最省力的绕绳方法。2、站在地面上的人想提升重物,请在图中画出滑轮的绕线方式。1、如图,要用300N向下的拉力将重为900N的物体匀速提升到高处(绳、滑轮的自重及摩擦不计),请画出滑轮组上绳的绕法。实验专题一、实验注意事项考

3、查1、在研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实验中,将同一小车放在斜面上的同一高度释放的目的是 。2、在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的实验中,要通过调节杠杆平衡两端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是 ; 。3、在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中,匀速直线拉动物块的目的是 。4、在研究动滑轮的特点及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时,用弹簧测力计 拉动绳子。5、在探究影响动能与物体质量的关系时,将两个质量不同的物体放在同一高度释放的目的是 ;通过 来比较动能的大小。二、仪器的使用考查1、天平的使用(1)某同学用托盘天平测一块橡皮泥的质量,操作步骤如下: a.整理器材; b.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调节平衡螺母; c.将托盘

4、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d.将盘中砝码总质量加上游码左端所对的刻度值,即为橡皮泥的质量; e.将橡皮泥放在右盘内,用镊子在另一盘中加减砝码,并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 以上步骤中,一个步骤有遗漏,一个步骤有错误,请在下列括号中填上该步骤的字母代号,并在横线上补充改正:a、有遗漏的步骤:( )_。b、有错误的步骤:( )_。c、请按正确的操作顺序排列序号_。d、如图所示,在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这时应将天平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图6-2向_调(填“左”或“右”)。若在测量过程中发现天平的指针在分度盘中线偏左的位置,则应该_或_。e、如图6-1所示,物体的质量是 。f、某同学用已调

5、好的托盘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操作情况如图6-2所示,其中错误的是图6-1(1)_;(2)_;2、刻度尺的使用(1)如图是用厚刻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其中正确的测量图是:( )(2)如图所示,用最小刻度不同的刻度尺测量物体A的长度.图(a)中,物体A长度为_厘米.图(b)中,物体A长度为_厘米.(3)在某次测量中,小明的读数为2.50cm,则小明所使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3、弹簧测力计(1)弹簧测力计是测量 的工具,其原理是 ;(2)下列关于弹簧测力计使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每个弹簧测力计都有一个测量范围,被测力应小于该范围。B、使用前必须先对弹簧测力计校零。C、弹簧测力计只能竖直放置,测

6、竖直方向的力。D、弹簧测力计可以测各个方向的力。(3)a、用弹簧测力计测得一个力是2.6N,在下图中标出指针的位置。b、如下右图所示,该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 ,分度值是 ,此时的示数是 。(4)现有弹簧、钩码、直尺、指针等器材,小华要自制一个弹簧测力计,他首先测出弹簧的长度l0=2.10cm,然后在弹簧的下端挂上不同的钩码,测出弹簧的长度l,算出比原长l0的伸长l(l=l-l0),测量的数据如下表:拉力F/N1234567长度l/cm2.502.903.303.704.104.504.90伸长l/cm0.400.801.201.602.002.402.80(1)从上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拉力F和弹簧

7、伸长l的关系是: ;(2)小华继续做实验,得到的数据如下:拉力F/N89101112长度l/cm5.305.706.106.607.30伸长l/cm3.203.604.004.505.20从上表的数据可以看出,拉力达到 N时,拉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就改变了。因此,弹簧测力计的范围只能达到 N。三、测量型实验考查(1)东同学在测定盐水密度的实验中,其方法和步骤完全正确,如图15甲显示的是他将烧杯中的部分盐水倒入量筒后,天平重新平衡时的情景,乙显示的是倒入盐水后量筒的读数。a、根据图中相关数据帮小东将下表填写完整。b、另一位同学的实验方法是:先测出空甲烧杯质量,并在量筒中倒入盐水,测出盐水的体积,再

8、把量筒内盐水全部倒入烧杯,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然后计算盐水的密度,用这种方法测出盐水的密度与小东测出盐水的密度相比较,则_(选填“”、“”或“”)四、探究型实验考查(1)机械效率如图l3所示是小明测量杠杆机械效率的实验情景(杠杆的重力忽略不计)a、请在下表中把相关的数据填写完整物体重GN物体上升的高度hcm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N弹簧测力计移动的竖直距离Scm有用功W有J总功W总J机械效率430b、为提高本实验中杠杆的机械效率,请提条合理的建议:。某实验小组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第1、2、3次实验装置分别如图27中的甲、乙、丙所示。 a、比较第1次实验和第2次实验

9、,可得结论:使用同样的滑轮组,提起的钩码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 。b、第3次实验中所做的有用功是 J,机械效率是 c、第3次实验中动滑轮个数比第2次实验多,动滑轮自重增大,对动滑轮所做的额外功 (选填“增大”或“减小”),因而,由第2、3次实验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动滑轮自重大小有关。d、综合上述结论,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有增大有用功, 额外功(选填“增大”或“减小”)。在“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实验中,小明猜想斜面的机械效率可能跟斜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小聪猜想可能跟斜面的倾斜程度有关.如图12是他们设计的实验装置,下表是其中一位同学在其它条件一定时的实验数据.a、分析表中数据可得该实验是探究_

10、。 (选填“小明”或“小聪”)的猜想,结论是:在其它条件一定时,斜面_,机械效率越高。b、另一位同学为探究自己的猜想,设计了如下步骤。把一块长木板的一端垫高,构成一个斜面。用弹簧测力计沿斜面把一木块_拉上去,进行相关测量,计算出斜面的机械效率。保持斜面的_不变,改变斜面的_,再进行相关测量,并计算出斜面的机械效率。比较两次_的大小,即可验证猜想是否正确。(2)阿基米德原理2010年5月7日,在第四届广东省中学物理教师创新实验能力展示交流活动中,来自潮州的黄杰华老师设计了一个“巧妙测出不规则固体密度”的实验该实验的主要步骤如下(取g=10N/kg):将两个已调好零刻度的弹簧测力计悬挂在铁架台下,

11、将一溢水杯和另一空杯用细线拴在测力计下,向溢水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水,使水满过溢水口流入空杯中;当水不再流出时,读出弹簧测力计的读数G1和G2;(a)N00.5弹簧测力计1.01.52.52.00.51.01.52.52.00NN00.5弹簧测力计1.01.52.52.00.51.01.52.52.00NG1G2N00.5弹簧测力计1.01.52.52.00.51.01.52.52.00NN00.5弹簧测力计1.01.52.52.00.51.01.52.52.00NG3G4(b)0将一不溶于水的小石块用细线拴住并慢慢放入溢水杯中,此时溢出的水全部流入另一杯中,当水不再流出时,读出弹簧测力计的读数G

12、3和G4;根据以上数据,通过计算得出小石块密度r(1)上述实验中,他测得G1=0.94N,G2=0.40NG3和G4的读数如上图 (b)所示,则G3= N,G4= N;(2)实验中,小石块排开水的重量是 N,小石块的体积是 m3;(3)小石块的重量是 N;(4)通过以上数据,他得出小石块的密度是 kg/m3;(5)若将小石块换成一个小盐块,其它步骤不变,不考虑弹簧测力计读数的误差,则他测得的盐块的密度r盐与它的真实密度r盐相比,r盐 r盐(选填“”、 “=”或“”)(3)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如图所示,是用来探究“动能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图。(小球在光滑斜面上由静止开始下滑,到达底端的速度只与起点高度有关,起点越高,到达底端的速度就越大,运动小球撞击停在平面上的木块后,木块运动距离越长,说明小球具有动能越大)(1)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