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地貌重点.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46206526 上传时间:2024-02-0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1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质地貌重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地质地貌重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地质地貌重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地质地貌重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地质地貌重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质地貌重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质地貌重点.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绪论一、地质学的概念及特点1、地质学的定义 地质学是研究地球及其演变的一门学科。主要是研究地壳的物质组成、变化和发展历史及古生物变化历史的一门学科。(物质、运动形式、演化)2、地质学的特点(1)空间上的广阔性与地域上的差异性(2)时间上的悠久性(3)(地质)变化过程的复杂性(4)地质记录的残缺性二、地貌学的定义及特点1、地貌学是介于地质学与自然地理学的一门边缘学科,是研究地表形态特征、成因分布及发展规律的一门科学。2、地貌发展的动力:地貌发展的动力来自地质作用中内、外营力的相互作用三、地质地貌学与农业科学和环境科学的关系1、土 土壤的特性受母岩类型、地貌特征、地质演化史等因素的影响,土壤的分类

2、、区划、调查等方面,要考虑各地区具体的自然条件和地质条件、土壤的改良利用大多数和当地地质地貌条件有关。2、水(坎儿井、都江堰)合理利用地表水、地下水,寻求地面水、地下水的地质运动规律,寻找水源、防止水土流失等方面,根据地质条件兴修水利,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3、肥农业上所用的大多数肥料、农药、土壤改良剂都是地质作用的产物,因而这些矿物的开发对农业将有很大的作用。第二章一 地球的形状“梨”形或旋转椭球体 二、重力异常、磁异常、地热异常、剩余地磁重力异常:实测重力值与正常重力值不相符合,这种偏差称为重力异常。磁异常:地磁三要素实测值与正常值不一致的现象叫磁异常地热异常:地热增温率大于该地区的平均值叫

3、地热异常剩余地磁:岩石在形成过程中所获得的磁性三、圈层结构(岩石圈、软流层概念;三个分层界面)1、地球的外部圈层 大气圈:连续包围在地球最外面的空气圈,主要组成为N(78%)、O(21%)、Ar(0.93%)CO2、水蒸汽及少量的尘埃。根据大气的性质、成分等又可分为对流层、平流层、电离层、散逸层。 对流层:集中了大气质量的3 /4和几乎全部的水汽,而厚度最簿,并随纬度、季节而不同,在高纬地区平均89km ,中纬地区平均1012km,低纬地区平均1718km,夏季大于冬季。其特征为: (1)温度随高度的升高而降低;(2)空气对流显著;(3)是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平流层:对流层以上到50km的高空

4、。其特征为:(1)平流层气温几乎不受地面影响,随着高度的增加,起初变化极小或不变,至30km高空以上时,由于臭氧层影响,吸收大量的紫外线,升温很快,大致在50km高空形成一个暖区。 (2)平流层气流相当平稳,并以水平运动为主。(3)水汽、尘埃含量少,天气晴朗,能见度好。 电离层:平流层顶至800km的高空。该层空气稀薄,在宇宙射线和太阳紫外线作用下,氧气和部分氮气被电离呈离子状态。 散逸层:800km高空以上,离地面远,受地球引力微弱,一些高速运动的空气质点就能散逸到星际空间,由电离层组成的非常广阔且极其稀薄的大气层称为地冕。水圈:地面上和地壳内存在的水构成了连续而不规则的圈层,称为水圈。地球

5、上97%的水存在于海洋中,在太阳的辐射热作用下,地下水、地面水、大气水永无休止的循环。循环的水对所流经的地域进行着各种地质作用,改变地貌和岩石,使地壳中的元素发生迁移。生物圈:指地球上生物所生存和活动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下层,岩石圈的上层和整个水圈,最大厚度可达几万米。智慧圈:由人类创造的人工物质环境。外部圈层没有明显的界限,有一部分相互重叠2、地球的内部圈层 上地壳:又称硅铝层、花岗质层 下地壳:又称硅镁层、玄武质层 地幔:占地球质量的67.7%,存在软流层,软流层以上为岩石圈 古登堡面(位于地表以下2900km ) 地核:占地球质量的32%,主要由Fe、Ni组成,可分为外核、过渡层、内核。

6、内部圈层有明显的界限,没有重叠四、内、外动力作用内动力地质作用:构造运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地震作用外动力地质作用: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硬结成岩作用、重力堆积作用(负荷地质作用) 类别能源作用方式范 围结 果内动力地质内能强 烈地下(上地幔,地壳)形成各种地貌外动力地质外能相对缓和地 表夷平地表第二章一、类质同像、同质异像概念1)类质同像 概念:晶体结构不发生改变,理化性质变化。例: 置换条件:a 半径要相近 b 化学键性要相似c 电价总和要相等 d 环境条件:温度、压力、组分浓度2)同质异像 概念:同种化学成分的物质,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温度、压力、介质),形成不同结构

7、晶体的现象,称为同质异像。由于同质异像变体之间转变的温度较为固定,因此可以帮助我们推断该矿物的地质体的温度,称它们为地质温度计。 影响因素:a温度 b压力 c介质 二、矿物解理与断口、硬度计、条痕1、矿物的解理与断口 解理指矿物在外力的作用下,沿一定的方向裂开的性质称解理。断口指矿物若在外力的作用下,沿任意方向破裂,破裂面呈不规则状,这种破裂面称为断口。2、摩氏硬度计滑石1 ;石膏2 ;方解石3 ;萤石4;磷灰石5 ;正长石6 ;石英7 ;黄玉8 ;刚玉9 ;金刚石103、条痕指矿物粉末的颜色,与矿物的颜色不一定相同。可消除他色、假色,显示自色,在鉴定各种彩色或金属色的矿物时,条痕是重要的鉴定

8、特征。浅色矿物条痕都为白色或灰白色,没有鉴定意义。第三章一、岩石的概念岩石:由地质作用形成的,矿物或岩屑的集合体,无一定的化学成分(它们的化学组成不能用化学式表示,除单矿物岩石) 岩浆与岩浆岩成分是否一样:二、岩浆与岩浆活动(作用)1、岩浆指在上地幔和地壳深处形成的,以硅酸盐为主要成分的炽热、粘稠、含有挥发份的熔融体(熔体)。2、岩浆的特性: (1)成分a 硅酸盐:常以氧化物表示,其中SiO2最多。b 挥发份:岩浆中有大量的挥发份,其中以水蒸汽为主。若汇集以喷泉形式溢出,称为间歇泉。 (2) 温度:喷出熔岩的温度在7001300。(3) 粘度三、岩浆岩的成分1、 化学成分最主要的化学成分为Si

9、O2,Al2O3,CaO,Na2O,FeO,MgO,K2O,Fe2O3, H2O等九种氧化物,SiO2是岩浆中最主要的成分,以SiO2,Al2O3含量最高,因此岩浆岩实际上是一种硅铝酸盐,按其含量多少将岩浆岩划分类型。鲍文反映序列及意义岩浆岩中矿物的结晶顺序鲍文反应系列的意义纵向上解释了矿物的结晶顺序横向上说明了矿物的共生组合规律解释了斜长石的正环带结构和反应边结构反映了岩石结构状况自形晶 半自形晶 它形晶无论横向上还是纵向上相距越远的矿物共生的可能性越小反映了造岩矿物抗风化能力的状况,从上到下,抗风化能力增强岩浆岩的结构和构造的概念1、结构:(从微观上讲)指岩石中矿物的结晶程度、颗粒大小和晶

10、粒相对大小,以及矿物间相互结合关系所变现出来的岩石特征。一般常见的结构有全晶质等粒结构(深成岩),斑状和似斑状结构,隐晶结构,玻璃质结构。按矿物晶形的发育程度分为:自形晶、半自形晶、它形晶2、构造:(宏观)指组成岩石的矿物及其集合体在空间上的排配置和充填方式上所反映出来的岩石外貌特征。一般有块状构造,气孔和杏仁构造,流纹构造沉积岩的成岩过程:母岩风化 剥蚀 岩屑、矿物 搬运、沉积 沉积物 成岩 沉积岩固结成岩的阶段:松散沉积物压固作用胶结作用重结晶作用新矿物生长变质作用:地壳在形成和演化过程中,由于地球内力的影响,使已存在的地壳岩石,在基本保持固态的条件下,使原岩的化学成分,矿物组成和结构等方

11、面发生了变化的作用,称为变质作用。三 大 岩 类 的 区 别第四章1、相对地质年代的确定相对地质年代(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绝对地质年代(地质事件发生距今多少年)根据岩层顺序地层(层序)叠覆律:地层未经过强烈构造变动而发生倒转,地层顺序总是上新下老。根据化石化石埋藏在岩层中的地质历史时期的生物遗体或遗迹。标准化石在特定时期的地层中出现,且其生物演化快,分布广、数量多。如:三叶虫,笔石,蜓等。生物层序律:不同时代的地层含有不同的化石,含有相同化石的地层其时代是相同的。根据沉积旋回,岩性变化,根据古地磁2、地层间的接触关系A、整合接触关系:当沉积作用连续进行,新地层覆盖在老地层上面,这种接触关系

12、叫做整合接触。B、不整合接触关系(分为平行不整合、角度不整合):新地层与老地层之间隔了一个侵蚀面,存在明显的地层缺失,这种地层接触关系称为不整合接触。3、海侵与海退的概念地壳上升,海平面相对下降,粗粒沉积物盖在细粒沉积物上,即上粗下细,反映出海退过程,称为海退。地壳下降,海平面相对上升,细粒沉积物盖在粗粒沉积物上,即下粗上细,反映出海进过程,称为海进(浸)。绝对地质年龄(又叫同位素地质年龄)利用放射性同位素蜕变规律来测定第五章一、地壳运动方式1、水平运动:水平方向上的运动,这种运动使地壳受到挤压、拉伸或剪切,水平拉伸运动形成裂谷,水平挤压运动可形成山脉。表现:地壳或岩石圈大致沿地球表面切线方向

13、上的运动,主要引起地壳的拉张(洋中脊的扩散)、挤压(板块的削减、碰撞)、使岩层发生弯曲或断裂,形成山脉或盆地。大陆漂移学说,现代的板块理论得到了证实2、垂直运动:垂直方向上的运动,这种运动表现为波状运动的特点 表现:沿地球半径方向的运动,主要引起地表海陆范围的变化,地势高低的变化及岩体的垂直位移以及层状岩石中大型平缓弯曲的形成,形成大型的隆起或拗陷。证据:意大利那不勒斯湾海岸,喜马拉雅山的上升。二、新构造运动1、新构造运动特点:振荡性、节奏性(间歇性)、继承性2、新构造运动的证据(形迹)a 地貌上的反映:山势、河谷、阶地、夷平面和多层地形、水系、冲积扇、海岸、古土壤与埋藏风化壳b 在沉积物上的

14、反映:岩相、沉积层厚度、沉积层的产状、古土壤与埋藏风化壳三、地震1、概念:地震指地球特别是岩石圈的快速震动。地下发生地震的地方叫震源。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称震中。震中到震源的距离为震源深度。衡量地震指标为震级和烈度(震级:表示一次地震释放能量大小的量度,共分十级;烈度指地面及房屋建筑物破坏的程度,共分十二度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而烈度则各地不同。四、岩层产状1、概念:岩层的空间位置及其排列状况2、产状三要素:走向、倾向、倾角3、岩层有三种产状:水平、直立和倾斜。 水平岩层:方山和桌状台地、塔状山。倾斜岩层:单面山、猪背岭(单面山:岩顶坚层,顺向坡坡度较缓岩层倾角30,两坡明显不对称;猪背岭:

15、岩层软硬相间,岩层倾角30,两坡对称。)五、褶皱概念、基本分类 1、概念 :岩层受力后产生一系列弯曲,但岩层的连续完整性没有遭到破坏,是岩层塑性的一种表现。单一弯曲称为褶曲。2、褶皱的基本形态:背斜、向斜背斜:老岩层在核心,向上拱起;向斜:新岩层在核心,向下凹陷3、褶皱的野外观察 褶皱的野外观察穿越法,辅之追索法a地层对称重复确定褶皱存在。b地层的新老关系确定褶皱基本类型:向斜或背斜。c两翼岩层的产状确定褶皱的基本类型和形态特征。六、节理、断层概念、分类、识别判定1、节理(裂隙)a概念:指岩层、岩体中的一种破裂,破裂面两侧没有发生显著的位移。 b分类:A 按照力学性质:1 张节理:在张应力下所形成的节理。 特征:短而弯,表面粗糙,绕过砾石。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