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关系理论提纲孙学峰2005.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46202556 上传时间:2022-09-0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3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关系理论提纲孙学峰2005.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国际关系理论提纲孙学峰2005.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国际关系理论提纲孙学峰2005.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国际关系理论提纲孙学峰2005.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国际关系理论提纲孙学峰2005.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际关系理论提纲孙学峰2005.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关系理论提纲孙学峰2005.doc(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孙学峰:国际关系理论国际关系理论提纲作者:孙学峰博士(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时间:2005年04月25日一、导论国际关系指国际社会中一切成员跨越国界的互动关系。包括三个不同范围的领域。第一是国际关系,指任何成员的确任何跨国界关系,包括国家、国际组织、乃至个人之间的跨国界互动关系。第二是国际政治,主要指权威国际成员之间的关系,核心是国家间关系。第三是对外政策,指一个国家对于其他国家或组织制定和实施的政策。三者构成同心圆:国际关系范围最大,国际政治次之,仅包括国际关系中官方关系部分,主要考虑国家间关系,对外政策的确范围最小。民族国家是现代国家形态,具有四个要素:定居的人民、固定的领土、有权统治人

2、民和领土的政府、主权(国际承认)(对内最高统治权,对外平等权)。共同体的核心基础是政治文化认同,种族、血缘、经济、关系都在下降,而文化认同的核心是语言、文化倾向、生活地域关系。民族主义是一种思想感情,即忠诚于操共同语言和具有共同历史传统的集团,关注其命运的发展。理论是对现象的有规律联系的解释。规律是静态的;理论是动态的,是人类主观建构的结果,处于变化之中。因此,要发现规律,创造理论,而不是相反。理论的基本功能:(1)描述:切实描述现实世界发生的事情;(2)解释(account for,说明原因和理由):理论超越所观察的对象,解释事物的“连续性、反复性和规律性”。(表现形式:如果那么)例子:军备

3、竞赛-战争;(3)预测:理论具有概然的预测力,预测事物的发展趋势,而非具体事件。经验性非经验性评价性意识形态,或描述世界应当如何的信仰宗教,或描述超自然力的指示的信仰非评价性科学,有关知识是反映经验世界实际运作的信念逻辑,运用计算法则的理性体系层次分析法 是国际关系研究中一种比较行之有效的科学研究方法。美国学者肯尼思沃尔兹较早地使用了层次分析法。在他探讨战争原因的著作人、国家、战争中,沃尔兹认为战争的爆发与三个层次上的因素有关,即他提出的3个著名“意象”(image),即国际关系分析层次决策者个人因素,国家内部因素和国际体系因素。按照第一种基本概念,战争源于人类的本性和行为。第二种基本概念认为

4、,国家内部结构是导致战争原因。如自由主义者(他们认为,同独裁国家相比,民主国家更加爱好和平)和马克思主义者(他们相信,资本主义国家会煽动战争,而社会主义国家则会带来和平)。第三种基本概念断言,国际无政府状态是导致战争的原因。国际无政府状态是指国际社会缺乏能有效维护和平的法律和组织。体系理论与还原理论 肯尼思沃尔兹认为,国际政治的理论可以分为体系理论和还原理论(reductionist theory)。前者指体系层次的理论研究,是以体系特性作为解释依据的;后者指单位层次的理论研究,是以单位特性作为解释依据的。要建立国际政治理论体系,只有体系层次研究才可以完成。二、现实主义无政府状态:国际体系呈无

5、政府状态,即没有凌驾于民族国家之上的国际权威或世界政府。国际政治与国内政治的区别国际政治国内政治体系性质无政府(anarchy),行为体之上没有统治者。自助体系,处于自然状态,所有人反对所有人的战争。有序(hierarchy),有一个具有最高权威的统治者,维持秩序。契约体系,个人自愿将一部分权力让渡给统治权威(政府)。法律效力不具有普遍强制力强制实施,违法者受到惩罚武力实施谁都不能垄断使用武力的权力,导致国家之间的不信任和猜疑。政府垄断合法使用武力的权力。共同体观念全球共同体观念很弱,对正义和合法问题经常具有不同的认识。大多数人把国家正义摆在国际正义前面。存在一个普遍的共同观念,并且因此产生了

6、共有的效忠对象、正义标准和合法权威。国家是单一行为体,即国家是一个一元社会整体,能够独立地确立国家的利益,制定并执行国家的对外政策,其目标、行为和利益不同于任何国家内部社会力量和集团的利益。在一个国家中,不同的社会集团会有着不同的、甚至是相互矛盾和相互冲突的目标,但是国家的目标却具有整体性和统一性。只有这些整体、统一的目标才能构成国家利益,其中民族国家之生存是超越时空的国家最根本利益。国家是理性行为体,即在某一给定环境中,国家能够确立自身利益目标,考虑多种政策方案的可行性和可能导致的结果,然后选择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国家目标的政策方案。对于现实主义,国家的理性基本上属于赫伯特西蒙所说的实质理性,

7、即只强调行为者根据自己的目标、按照预期效用的大小排列和选择政策方案,而不必考虑行为者复杂的生理和心理因素。根据这个假说,可以推断,在同样的环境中,面对同样的问题,国家决策者,无论是谁,都会作出基本相同的理性决策。因此,国家的行为也会基本相同。安全困境 国际无政府状态下,一个国家增强自我安全的行动必然会削弱其他国家的安全感。国家往往通过增强军备减弱自我的不安全感。但是,这样做只能使其他国家以同样的方式加强自己的军备。结果就会出现国家之间不断升级的军备竞赛,最后的结果是所有国家都因为增强了军备而感到更不安全。安全困境出现的条件:无政府状态;国家希望生存。缓解安全困境的条件:国家在增强防御的时候,将

8、进攻型战略和防御型战略清楚地区别开来,使对方得到明确的非进攻信号,安全困境就会得到缓解,国家之间就可以实现合作。在这一过程中,重要的是调整博弈的支付结果,加大相互合作的收益、增加单方不合作行为的成本,加强各方对对方合作的预期期望。国家利益 (1)利益是需要,可望可及,需要不是欲望(可望不可及);(2)国家利益有两种概念。对内:与集体和个人利益相对应;对外:与其它民族国家利益相对应。国家利益是指国家生存延续的基本条件。(3)国家利益性质。具有先验性(如生存和财富);等级结构,可以排序;(生存、承认、发展、主导、贡献。);国家利益是变化的,超越国界;超道义性,最高的道德就是维护国家利益;(4)国家

9、利益与对外政策得关系:对外政策是实现国家利益的原则和计划;对外政策的目标是实现国家利益;国家利益是检验对外政策的标准。权力 (1)权力是做事情和控制他人的能力,体现行为体相互之间的关系。达尔将其界定为,让别人做不想做的事情的能力,即在行为体利益存在冲突的时候,权力可以使一个行为体的意愿胜过另一个行为体的意愿,尽管可能遭到抵抗。因此,权力是零和游戏,一方所得即是另一方所失,行为体的权力基本上能够根据结果判断,谁拥有权力,谁获胜。(2)权力的基础是实力(capability),即权力的资源基础。基本内容:(摩根索)地理、自然资源(粮食、原料)、工业能力、军事准备(技术、领导能力、武装力量的数量和质

10、量)、人口(分布、趋势)、民族性格、国民士气、外交质量、政府实力。克莱因国力方程:Pp=(C+E+M)x(S+W) 确认的国力=(基本实体+经济能力+军事能力)X(战略意图+政治意志) (3)衡量实力的三种错误:绝对化、永久性、单一因素(地理、民族主义和军国主义)(4)不同实力之间的转换性(fungibility)问题。经济、军事实力不可互相替代;经济实力向军事实力转换需要时间,是长期的过程;军事实力无法保障经济必然发展;经济强大并非必然形成强大的军事实力(日本)。(5)软实力(同化权力):使别人追求你想要的东西的能力,改变他人的偏好。例子:父母影响孩子的信念和偏好。软实力来源包括:文化(行为

11、方式)和经济(制度模式),不一定以硬实力为基础。霸权(Hegemony) 指国际关系中一种支配性的领导地位和状态,也可指霸权国强行推行其意志的政策。霸权国是指具有足够的军事和经济实力,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它国家和非国家行为体行为,操纵国际体系运作的国家。成为霸权国要具备三个条件,国家力量和影响具有压倒性优势,具有将自己的力量转化为对国际事务、其他国际行为体进行干预的愿望,具有强行推行其意志的行动。国际体系 体系(system)是一个科学术语,泛指相同或相类的事物按照一定的秩序和内部联系组合而成的整体。在国际关系学中,国际体系是由诸多相互作用的国际行为体组合而成的整体。沃尔兹体系界定为“一组

12、互动的单位,由结构和互动的单位构成”,其中包含了体系和体系单位两个基本因素。体系结构 界定政治结构有三个标准:秩序原则、单位特征、权力分配。国际体系不同于国内体系,其秩序原则是无政府性;国际体系的单位国家,是享有国家主权自主的政治上面临着相同的任务确保生存,不同之处只有一个,即国家实力的大小。因此,在决定国际体系结构的三个重要原则方面,只有权力分配是可变因素,所以沃尔兹的体系结构就被定义为国际体系中的权力分配。大国是国际体系中的主要单位,因此国家体系的权力分配主要是指体系中大国之间的权力分配。而权力是指国家的物质能力,即“经济、军事和其他能力”,因此,国际体系结构就是指体系中大国之间的物质实力

13、分配,并提出“极”的概念来表示国际体系结构的根本特征。例如,一个大国统治国际体系的结构称为单极结构,两个大国统治国际体系的结构称为两极结构,四五个大国对国际体系有着大致相同的影响的结构则称为多极结构。古典现实主义的基本逻辑:人是自然产物,有其先天形成、不可改变的自然本性。追求利益是人的本能,而权力是政治的核心利益。国家追求利益、谋求权力是个人私欲和生存意志表现,而且权力越大利益越大。但权力的零和性质和国家追求自身利益必然导致国家之间的冲突,而抑制冲突的最好的办法就是权力均衡,形成均势。 摩根索政治现实主义六原则:第一,政治受到植根于人性的客观规律的支配。这些规律不能改变,所以要想变革社会,就必

14、须首先认识这些社会规律,然后以这些认识为依据制定公共政策。第二,权力界定国家利益。政治领导人是“从以权力界定利益的角度进行思考和行动的”,而且历史已经证实了这一假定。这一假定使不同国家看似不同的对外政策有了连贯性和一致性。此外,这一假设使人们有可能对不同历史时期政治领导人的行为做出评价。第三,权力界定国家利益是普遍适用的观念,是客观存在。利益的观念是政治的实质,不受时间和空间条件的影响,是判断、指导政治行为唯一永存的标准。但利益的内容不是永远一成不变的,要视制定对外政策时所处的政治和文化环境而定。(如何算符合利益,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第四,“必须依据具体的时间和地点,而不能用抽象和普遍的公式

15、把普遍的道德原则应用于国家行为。”民族国家在追求利益时所遵循的道德,不同于普通人在处理人际关系中所遵循的道德。政治家作为国家领导人采取行动时,评判其政策的标准是政策的政治后果。谨慎(Prudence),即对不同政治行动的后果进行权衡,是政治中至高无上的品德。把个人道德同国家道德混为一谈,就是制造民族灾难,因为国家领导人的首要职责是保证民族国家的生存。第五,政治现实主义拒绝把特定国家的道义愿望与普遍适用的道义法则等同起来。所有国家都试图用全人类的道德原则掩盖他们的特殊的愿望和行动。只有从权力界定利益的角度,才能对所有国家做出公正的评价。第六,政治现实主义强调政治学的独立性。政治行为必须用政治标准

16、来判断。“经济学家们的问题是:这项政策如何影响社会福利或部分人的福利?法学家们的问题是:这项政策符合法治精神吗?而现实主义理论家的问题是:这项政策对国家权力有何影响?”均势理论 国际体系中竞争的国家或国家集团之间权力大体相当,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支配别国,从而能够实现共存。均势理论假定,在这种格局下,国家反对其他国家的权力优势,原因有两个:(1)权力不平衡可能威胁各个国家的安全与自主;(2)不平衡可能带来体系不稳定。因此,只有当主要国家的权力大体均衡的时候,安全才能得到最好的保障。由于国家权力的弱势可能导致被侵略,因此防止战争的最佳途径就是防止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取得权力的优势。国家可以通过增加自身势力到达制衡目的(内部均势)。如果自己实力不足,也可以通过结盟的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