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学习廖俊波心得体会##年字.docx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46202422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3.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党员干部学习廖俊波心得体会##年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党员干部学习廖俊波心得体会##年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党员干部学习廖俊波心得体会##年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党员干部学习廖俊波心得体会##年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党员干部学习廖俊波心得体会##年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党员干部学习廖俊波心得体会##年字.docx(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党员干部学习廖俊波心得体会20XX年字 心中有民,方能得民心 现如今我们有些干部,一提起群众,就总爱摇头叹气,有的自感委屈,“我辛辛苦苦为群众做了那么多事,可群众却不买账,说是瞎折腾”;有的直发牢骚,“哎呀,现在的老百姓根本不讲道理,明明是好事,他们却不支持”,有的甚至大发谩骂,“现在的人多是刁民。凡事就知道对着干,无论是什么样的态度,骨子里其实他们都已经认清了一个事实-群众对他们不信任、不亲近、不支持,用句文言“乃不得民心矣。” 现在的干部难道真的很难“得民心”么.答案自然是否定的。让我们来看看刚被中共中央追授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XX省*市委原常委、副市长、武夷XX县区党工委书记廖俊波同志

2、遗体告别仪式上所发生的感人一幕吧: 为防止参加告别仪式的人太多以发生事故,*市委发出了一个史无前例的决定,要求“动员县里各个单位、村委会,让人们不要参加廖俊波的遗体告别仪式”,各单位各部门“只能出几个代表”可即使有这样的规定,仪式那天还有近一千人来与廖俊波告别,相信大多数人都是自发前来送他一程的。“门外都是一大片人,队伍排得很远,我第一次见到这么多人来送一个人殡仪馆馆长发出了如此感慨。在干群关系时有杂音的今天,在一名党员干部身上,能有这样规模的“自发”,说明了什么。说明了廖俊波得到了民心。 为什么廖俊波能得到民心。让我们来看看他的奉献足迹.1*2年入党,曾先后担任过镇长、镇党委书记、县委书记、

3、副市长,年荣获“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称号。2017年3月18日晚,在赶往武夷XX县区主持召开会议途中不幸发生车祸,因公殉职,年仅48岁。从他的人生轨迹可以看出,他是一步一个脚印从基层走上来的,确切地说,是干上来的。起于田垄间的他,无论身在何处、无论肩担何职,他的心中,始终盛载着人民。 心怀亲民情。“群众递的烟越差,越是要立刻点上。不然群众会认为你嫌他的烟不好.”在有些干部看来,自己既然是“官”,那么就要和“民”之间划出一条明显的鸿沟,否则无以“显官威”,而且和群众距离太近,容易让对方“蹬鼻子上脸”;这种封建主义的糟粕在当今还是有残留的。但廖俊波却从来没有高高在上,在他的心里,亲民之情是真挚自然的

4、,也是理所当然的.下基层、体民情是他的工作常态,面对群众,他没有架子,而是家人、亲人一般去对待、去相处,就连简单的敬烟,他都考虑到群众的心理。正所谓“察人于微”,一个心里不亲民的干部,是不会去注意这样的细节的,然而群众最爱他的也就是这些细节,因为细节出大义。如春风般对民,民视他为细雨,有话爱找他倾诉,有事爱找他麻烦,干群之间的那种鱼水之情就这般建立起来-这就是“他心怀亲民,民自然视他为亲”。 心谋惠民福。“他走得太可惜了,用我们土话讲是好碗打坏了。”在个别干部看来,自己为官一任的目标就是“名权利,否则这么辛苦又是图的什么。正所谓商品社会嘛,既然有付出,那就要有“收获”,真是天经地义得很;如今这

5、种逐利主义的思潮打着经济规律的幌子正在扰乱着人们的思想。但廖俊波却没有这种“经济头脑”,他的目标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为谁造福。为人民,为可亲可爱的乡亲,为那些信赖他支持他的老百姓。于是,时刻想着“造福一方的他,便始终奔波在这片热土上,熬夜熬到凌晨3点半、在雨后田野上走得裤子鞋子全是泥、殉职当天的“再眯几分钟都在诉说着他为民造福路上的辛苦。正因为他为民奔波不辞苦,如“荒年之粮”般谋福祉,民才拥护他、爱戴他,才会在他殉职后发出“好碗打坏了”的至真感叹。为民谋福全在点滴,干群之间的信赖也正是在点滴之中逐渐奠定下坚实的基础这就是“他为民谋福,民自然视他为福”。 心系为民事.“老哥,来,为民来一起

6、做咧。”在有的干部看来,如今当“官”可是个高风险的事,成绩不好处,错误却易不少犯,于是便来个“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在反腐斗争日渐深入的今天,这种“懒政”思想还是有一定市场的。但廖俊波却没有这种“平安是福的想法,他始终把“干事创业作为自己的立身之本,无论在哪个岗位上,他都“帮群众办实事、为群众谋发展,并一以贯之地描画自己的事业线。正如他说过的,“要让干事的上来,不干事的下去,他是这么要求的,更是这么亲力亲为的。仅说一件事:他到任XX县区委书记第二年,XX县区在福建全省县域经济发展指数提升35位,上升幅度全省最大;年、年蝉联全省发展十佳;财政收入由*年的1.6亿元上升到*年的4.9亿元,gdp、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工业总产值翻番这些看似枯燥的数据,都是他为民做的一件件实事所凝聚起来的.有句老话叫“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正因为他时刻把群众的发展大事放在心头、写在脚下,才有了前面“一起做咧”的求贤如渴,才有了政和美好的几天,才有了干群关系的那种和谐宛若一家人这就是“他为民做事,民自然视他为恩”。 得到了民心的廖俊波,不幸倒下,但只要我们的党员干部能始终保持“心中有民”这颗初心,那么一个廖俊波倒下了,会有千千万万个廖俊波能同样“得民心,从而永远奋勇前行在为人民服务的路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