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真实的赝品写作素材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46199277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真实的赝品写作素材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真实的赝品写作素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真实的赝品写作素材(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高考语文作文素材:真实的赝品前不久,雕塑家焦兴涛在北京798举办了个很有意思的展览,叫常藏场。展览的第一部分是一个空房间,确切地说是一个粉刷过的车间,里面留有管道和外挂的线路。但是,这些东西并不是现成品,尽管它们看起来与我们平常看到的物品一模一样。然而事实上,观众被骗了,如果换一个角度,或者走近了看,才发现它们是艺术家创造出来的仿真物品,而且,它们不是三维的,而是扁平化了的,它们应该称作二维半空间的作品。这是一种对视觉的揭穿,它告诉我们,视觉是可以欺骗我们的,一个物品的空间存在方式,它的体积感、量感、空间感实际上是可以被“造”出来的:一般说来,我们过于依赖视觉,相信眼见为实,而视觉竟然

2、也是可以参与造假并欺骗我们的。这个展览最精彩的是第二部分。在这个部分,艺术家不再用那些压缩了的扁平物品,而是做了一大批几乎可以乱真的雕塑,当然它们和真实物品又有尺度上的区别,或大或小,以赝品的方式藏匿于其他普通日常物品中间,给人种怪异、新奇的感觉。不知道是真实物品在陪衬“作品”,还是作品在陪衬真实的物品,反正在这个时候,“作品”需要“非作品”来证明;同样,非作品需要让“作品”来撇清。这场相互证明的视觉游戏让“作品”和“非作品”都变得不可缺少。于是,展场变得非常好玩,那些柱头、旧木箱、包装箱、玩具、手套本身就是“高仿真”的赝品,它不仅在和观众的视觉“躲猫猫”,也在和观众关于什么是艺术的常识“躲猫猫”。这里存在一个悖论:只有仿得越像、越能乱真的时候,才能证明它是“艺术”;同时,它仿得越像、越能乱真的时候,越发增加了被观众指认的难度,也就越难以证明它是“艺术”。就是在这个悖论中,艺术和非艺术的界限消失了。素材运用:在后现代的展览现场。作者也只是众多思考者中的一员,他所能做的,只是很努力、很努力地消解自己,把艺术藏起来,把自己的想法藏起来,而把展览提出的问题统统交给观众,而观众在这里寻找、发现、惊讶、兴奋。或许还会若有所思。话题拓展:以假乱真、借我一双慧眼、消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