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作文.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46195166 上传时间:2023-04-0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单元作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第四单元作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第四单元作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第四单元作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第四单元作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四单元作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单元作文.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韩城市小学作文教学教案设计习作内容(命题)生活的启示(题目自拟)命题依据(原则)选择一件小事、一句格言、或一幅漫画,写出自己从中得到的启示。习作目的(目标) 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会读生活之数,从中有所发现,得到启发,并能自觉地联系生活实际,用自己的行动为生活之书增添更新更美的篇章。一、 习作指导:(一)用心读要求。本次习作是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口语交际”的整理和延伸,由一件小事、一句名言警句、一幅漫画获得启示,重要的是写出这些事物给你留下的深刻印象是什么,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二)方法巧指导本次习作中的三个选题都是围绕从中得到的启示展开的。选题一:深受启发的一件事1、明确要求:从生

2、活中的一件事引起的思考。正因为如此,每个人对家乡都有浓厚的感情,今天就让我们畅谈一下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吧!(二)大胆想象,明确内容1、想象20年后家乡发生的巨大变化。2、想象20年后家乡的新面貌。3、想象20年后久别重逢的亲戚朋友会有怎样的感慨。(三)巧构思1、围绕主题,大胆想象。对家乡的爱是这篇习作的主旋律,围绕这一主题可以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把自己想象成二十年后归来的游子,尽情描绘奖项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人们生活的巨大变化。倾吐与亲人、故友见面时的融融亲情、友情2、巧用方法,表情达意。本单元的几篇课文,都表达了作者浓浓的乡情,作者将这种感情或寄托在娓娓的叙事中,或寄托于对景色的描绘之中,并

3、通过准确、生动的语言自然地表达出来,本次习作,也可以借鉴这些表达情感的方法。另外,也可以采用今昔对比、往事回忆等方法,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3、把握线索,放笔为文。这篇习作虽是想象作文,单页不可天马行空,漫无边际,落笔前要确立好行文的线索。本文的话题是“二十年后回故乡”,因此,可以用自己归乡后的行踪为线索,写出故乡行的所见所闻所感。“二十年后”是对未来的遐想,因此,文章开篇可以虚拟归乡情境,直接展开想象,也可借梦境入笔,在虚幻世界中,寄托自己的美好畅想。4、层次清晰,语言生动。依据线索布局谋篇,层次清晰,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是语言生动形象,表达真情实感。5、为增加真实感和可信度,最好采用第一人称。

4、(四)试写初稿,自行修改二、批发纪要:(可加附页)三、习作讲评:(一)讲评目的:本次讲评主要让学生再次掌握想象作文的技巧,教会学生善于想象,展开想象的翅膀,进行合理想象,但必须与现实联系起来,给人以真切的感受。(二)讲评重点:1、想象是否丰富、合理。2、描写是否具体、生动。(三)讲评过程:1、总体评价:主要成绩: 1、大部分同学都能通过大胆而合理的想象,把自己二十年后回故乡的见闻和感受叙述清楚。2、通过具体的描写反映家乡的巨大变化,表达对故乡的赞美、热爱、留恋之情。3、大部分学生采用对比的手法,突出家乡的变化之大。存在问题: 1、个别学生没有展开合理的想象,只是写出了故乡现在与以前的变化。 2

5、、有的学生不能通过多方面的描写来反映家乡的变化。2、重点剖析:佳作赏析: 杜乐乐开头写道“岁月如梭,光阴似箭,转眼间,20年过去了,我已成为人人皆知的科学家,尽管生活得很好,但还是想回家乡看看。”这样开篇就为全文定下了感情基调。问题剖析: 郭韩城通过20 年前后的对比,表达对以前故乡的留恋,文章虽然写了家乡的变化,但没有展开合理的想象,时间观念不明确。应写未来而不是现在。3、习作传阅: 将习作分为好、中、差三个等级,分组传阅,总结出习作中的优缺点,并与自己的习作进行对照,以扬长补短。4、今后习作建议:今后习作一定要把审题放在首位,仔细审题,明确要求后再进行构思。动手写作。否则就是徒劳。5、教后回顾: 本次为想象作文,同学们不拘形式,展开了大胆丰富的想象,但想象必须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而不是漫无边际的想象。这一点在学生动笔前必须讲清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