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3中考化学.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46190612 上传时间:2023-03-01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4.4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09-13中考化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09-13中考化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09-13中考化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09-13中考化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09-13中考化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09-13中考化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9-13中考化学.doc(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9年河北省初中毕业升学文化课考试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2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生产、生活中的做法正确的是( )A.将垃圾就地焚烧 B.食用水果补充维生素C.随意丢弃塑料袋 D.在牛奶中添加三氯氰胺2黑火药是由木炭、硫粉和硝石按一定比例配成的,它属于( )A.混合物 B.化合物 C.氧化物 D.单质3下列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B. 点燃C.D. 2HCl4图1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甲 乙 丙 丁 图25图2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分别表示质子数不同的3种原子。下列有关该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2、A.乙中含有四种元素B.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C.反应的本质是原子进行了重新组合D.甲、乙相对分子质量之和等于丙、丁相对分子质量之和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中氧气质量约占空气质量的21%B.所有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化合物C.非金属氧化物都能和碱溶液反应D.纳原子和钠离子的核内质子数相同7图3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t3oC时,将ag甲和ag乙分别放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然后降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t3oC时,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降温至t2oC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甲溶液和乙溶液均饱和D.降温至t1oC时,乙溶液饱和,甲溶液不

3、饱和卷II(非选择题)二、填空及简答题(第23小题4分,第24小题3分,其余小题每空1分)29学习化学使我们更好地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1)洗洁精能除去油污,是因为洗洁精具有 功能,使油滴分散为细小液滴被水冲洗掉。(2)由于稀有气体 ,因此常用作保护气。(3)铵态氮肥不能与 混合施用,否则会减低肥效。30在用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中和反应实验时,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酸碱度变化如图13所示。(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该实验操作是将 滴加到另一种溶液中。(3)当加入溶液的质量为ag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写化学式) 。(4)当加入溶液的质量为bg时,向所得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呈 色。

4、31图14所示的是有关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其中E是一种金属氧化物,F是单质,丙是一种有毒气体,G的溶液呈黄色,部分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1)甲起的是 作用;(2)乙可能是 (写一种即可);(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反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是 。三、实验探究题(第36小题5分,第37小题5分)36请你和小明一起进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探究。(1)选择药品。小明对三组药品进行了研究,实验记录如下:组别药品实验现象块状石灰石和稀盐酸产生气泡速率适中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产生气泡速率缓慢并逐渐停止碳酸钠粉末和稀盐酸产生气泡速率很快从制取和收集的角度分析,一般选择第组药品,该组药品发生反应的化学

5、方程式为 ;不选择第组药品的原因是 。(2)选择装置。通过对制取氧气装置的分析,他选择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你认为他选择的依据是 。(3)制取气体。将药品装入所选装置制取气体,并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验满方法是 。(4)气体检验。将生成的气体通入石蕊溶液中,溶液变红,因此他确定该气体是二氧化碳。他的检验方法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 。37某校同学以“比较锰、铁、铜3种金属的活动性”为课题进行探究。提供的药品:铁片、铜片、锰片、稀盐酸、硫酸亚铁溶液、硫酸铜溶液、硫酸锰溶液。【做出猜想】他们考虑到铁的活动性比铜强,对3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作出如下猜想。猜想一:锰铁铜;猜想二:铁铜锰;猜想三: 。

6、【设计实验】为了验证猜想成立,同学们分成三组,分别针对一种猜想设计实验方案。(1)第一组验证猜想一。实验方案是将锰片、铁片分别放入稀盐酸中,观察现象。(2)第二组验证猜想二。实验方案是将锰片放入 中,观察现象。(3)第三组验证猜想三。实验方案是(只用两个实验): 。【实验及结论】各组通过实验和交流,确认猜想一是正确的。第一组同学的实验现象是: 。【拓展研究】随后同学们对探究金属活动性的方案涉及作了进一步研究。为了验证甲、乙、丙、丁4种金属的活动性依次减弱,某同学设计了如下方案:把甲放入乙的盐溶液中;把乙放入丙的盐溶液中;把乙放入丁的盐溶液中;把丁放入丙的盐溶液中。你认为哪个实验没有必要做?请说

7、明理由。 。四、计算应用题(第38小题5分。解答时,要求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计算步骤等,只写最后结果不得分)38将50gCaCl2溶液混合后,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得到115g溶液。请计算:(1)反应后生成CaCO3沉淀的质量为 。(2)参加反应的Na2CO3的质量。(3)过滤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0.1%)2010年河北省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考试化学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物质不能为人类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是A米饭B水C鸡蛋D花生油2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能供给呼吸B化学性质比较稳定C具有可燃性D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3医疗上可以用含有氢氧化镁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其反应的化

8、学方程式为:Mg(OH)2+2HClMgCl2+2H2O,该反应属于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2 8 1+11图14图1是钠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钠原子的质子数为11B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C钠原子易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D钠元素为非金属元素5推理是一种重要的研究和学习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碱中都含有氢氧根,所以碱中一定含有氢元素B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因此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C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因此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D铁丝能在氧气中燃烧,空气中有氧气,所以铁丝也能在空气中燃烧 6利用图2所示装置,能完成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是 图2A用制取氧

9、气B用制取二氧化碳C用制取氧气D用制取二氧化碳7图3所示的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KNO3的质量/g0溶质质量分数0时间/s二氧化碳质量0时间/s氧气质量图30时间/s生成气体质量t12H2O2gggA水的电解B木炭在密闭的容器内燃烧C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制氧气D20时,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8下列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铁丝弯曲B西瓜榨汁C食物腐烂D灯丝熔断9“低碳生活”是指生活中所耗用的能量、材料要尽量减少,从而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A教科书循环使用B少用一次性木筷C用完电器后拔掉插头D使用一次性塑料袋购物10下列事实不能

10、用分子观点解释的是A柳絮纷飞B花香四溢C给轮胎打气时气体被压缩D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11下列各组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A玻璃、冰和铝都是晶体B铜、水银和食盐水都是导体C一氧化碳、乙醇和聚乙烯都是有机物D氮气、海水和五氧化二磷都是纯净物12下列关于家庭防盗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铁制防盗门的材料属于合金B隔着防盗门也能辨别说话的人,依据的是说话人声音的大小C防盗门的把手安装在离门轴较远处,利用了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D防盗门锁内加少量铅笔芯粉末容易打开,铅笔芯粉末起润滑作用13下列实验中,运用了控制变量法的是A研究杠杆平衡条件时,反复做实验,通过分析得出结论B电解水实验中,通过检

11、验两极产物研究水的组成C通过改变溶剂、温度测定物质溶解的多少,研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D测量滑动摩擦力大小时,通过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得知摩擦力的大小14下列对图4所示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图4CH4浓氨水酚酞溶液abcv1v2Ac烧杯的作用是验证空气中的物质不能使酚酞溶液变色B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说明甲烷中含有氢元素C在冰面上小明推小华,自己却向后运动,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D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做圆周运动,说明物体运动需要力 二、填空及简答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每空1分,共34分)26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海水的利用地球表面的70%以上是海洋,开发利用海洋有广阔的前景。潮汐是一种海平面周期性变化现象,海平面每昼夜有两次涨落。人们在靠近海的河口或海湾深处建大坝,在大坝中间装上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