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下语文第一单元二次备课.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46189727 上传时间:2023-10-16 格式:DOC 页数:41 大小:8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下语文第一单元二次备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一下语文第一单元二次备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一下语文第一单元二次备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一下语文第一单元二次备课.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一下语文第一单元二次备课.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下语文第一单元二次备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下语文第一单元二次备课.doc(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识字1、春夏秋冬教材解读:本课为看图识字。课文含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元素,插图以扇形图画呈现,文字内容体现了中国传统蒙学读物的编排特点。整个识字课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由一组与四季相关联的词语以及由这些词扩展的短语组成,表现了四季最有代表性的季节特点。第二部分借鉴了传统文学的一些表达方式,呈现的是两行意义相关联的词和短语,描绘出一幅生机盎然、多姿多彩的美好画面。这些词和短语不仅读起来琅琅上口,而且语言典雅,富有文化内涵。图文对照,便于诵读,有助于学生理解词义,识记字形,感受汉语言文化之美。8个短语,分成四组,第一组、第三组,揭示了四季的代表性天气以及四季的景物,第二组、第四组则告诉了我们这些景物的

2、特点。教学内容: 学习生字的音、形、义,朗读课文,在朗读过程中感受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物特征.学习目标:1.通过看图、熟字比较等方法,认识“霜、吹”等8个生字和雨字头、双耳旁2个偏旁;会写“春、风”等7个字和横斜钩1个笔画。2.通过朗读、看图和动作演示等方法了解词和短语的意思,了解四季景物特点,体会四季的美好。学习重点:学习生字的音、形、义和四季的季节特征.教学预习:学生预习生字,在家长的指导下查找和四季有关的资料。学习时间:2课时。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激趣,出示词语1教师谈话:小朋友们,一年有哪几个季节?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2出示图片,做游戏。猜猜出示的图片分别是哪个季节。

3、设计意图:低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声音、图画、颜色等都会引起他们的注意,令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顺应儿童的心理,开课伊始,创设新奇有趣的情景,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使他们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中。二、多种方法,识记生字1出示课文中的四季图。认识“春风”“夏雨”“秋霜”“冬雪”。(1)仔细观察插图,说说看到了什么。先跟同桌说一说,然后告诉老师。(2)根据交流出示词语:春风 夏雨 秋霜 冬雪(3)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词语。(4)指名读、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其中重点指导读好后鼻音:风 冬 翘舌音:霜2说说自己最喜欢哪个景物,说出这些景物的特点。3出示:霜和雪(1)交流:你们生活中见到过“霜、雪”这两种自然现象

4、吗?(2)教师讲解有关霜的小知识。雨字头的字大都是一种天气现象。大家看,借助字的偏旁,我们还能认识这些字。(3)相机识记生字。认识部首“雨字头”。雨做字头形态变,左竖变点形变扁,横折钩画变横钩,四个右点变平点(4)仔细观察,说说“雨”作部首时,在写法上有什么变化。(5)教师范写生字“雪”,学生书空,并口头说出笔顺。4教学词串:春风吹 夏雨落 秋霜降 冬雪飘(1)出示短语。学生借助拼音自读。(2)说说春风吹过来的感觉。(3)比较被夏天的风、秋天的风、冬天的风吹有什么不同的感受。(4)说说夏天下雨的情景,读出雨下得大的感觉,读好“落”。(5)了解“霜降”。霜降,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公历10月23日

5、左右,霜降节气含有天气渐冷、初霜出现的意思,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意味着冬天的开始,霜降时节,养生保健尤为重要,民间有谚语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足见这个节气对我们的影响。 认识部首左耳旁。交流自己积累的带有这个部首的其他字。(6)指名说说下雪时的情景,感受雪花的轻盈。(7)有感情地齐读第二组词串。5教学词串:青草 红花 游鱼 飞鸟池草青 山花红 鱼出水 鸟入林(1)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按照一定顺序观察图上画了哪些景物。(2)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话交流。(3)出示词串三和四。(4)小组合作,借助拼音等方法朗读词串,相互正音。(5)指名朗读,开火车读,齐读。6仔细观察,自主识记生字。(1)仔细观

6、察本课的生字,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的。(换偏旁法,如“雪”,可以通过换偏旁变成“霜”识记;比较识记法,如“入”字,通过和“人”比较识记;通过形象演变进行识记,如“飞”字,可以想象成鸟的形状等;加一加法,如“落、飘”,可以用部件加一加的方法记忆。)(2)小组内互相交流好方法。设计意图:教给识字方法,促进自主识字。有层次性地、有目的性地把识字放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之中,与认识事物结合起来,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主识字,在识字的同时,发展语言,提高认识能力。可以说,在语言环境中学到的字词是活的,带着感情记忆的东西是牢固的,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二课时一、示范指导,书写生字1指导书写生字“春、冬、花

7、、入、风、雪、飞”。(1)学生抽读生字,复习巩固生字的读音。(2)分析生字,记忆生字,了解结构。(3)示范指导,学生书空笔顺,认真练写。重点关注“春、冬”:两字的撇和捺要舒展。“冬”的两点要在竖中线上。 “入”的第二笔要长,并且要出头。“风”和“飞”的横斜钩要写得稳当。复习书写姿势:书写时要做到哪“三个一”?(胸离桌子一拳远;眼离书本一尺远;手离笔尖一寸远。)2学生当小老师给老师讲一讲每一个笔画应该占田字格的什么位置。遇到学生说不准的地方,教师重点讲解。3学生完成书中的写字练习,先书空笔顺,再观察每一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重点看清难点笔画的写法,然后描红,最后练习书写。(提醒学生注意书写姿势。

8、)4教师巡视,对个别学生予以指导。5利用投影仪进行书写展评。设计意图:抓住汉字的构字规律,掌握识字方法。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了解生字的结构。一年级的识字教学要扎扎实实地落到实处,教师要注重多示范,一笔一笔地教,力求让学生把每个笔画写正确、写规范、写到位。二、反复朗读,加强巩固1学生组成四人学习小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可以按照课文顺序读,也可以打乱顺序自己调整读。2班内交流读。方法1:按照词语词组词语词组的顺序。方法2:调整次序,如:春风春风吹 夏雨夏雨落 秋霜秋霜降 冬雪冬雪飘3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方式读。4教师总结。设计意图:这里采用了多样的朗读形式,通过重组朗读,使识字语境更加

9、丰富多彩,更加生动有趣,更具有清晰的画面感。三.课后拓展1、出示描写四季景物的诗句和,范读,指名读,齐读.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贺知章夏: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宋杨万里秋: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唐杜牧冬: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唐高适四季歌春天到,布谷叫,桃花梨花眯眯笑。夏天到,知了叫,石榴荷花开得好。秋天到,大雁叫,桂花菊花香气飘。冬天到,北风叫,红梅腊梅雪里俏。四.师生交流课堂上的收获.反思:由于学生已初步具备认读生字的能力,教学时我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有利于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识字的能力。再者,我严格要求学生按照笔画顺序来书写,

10、同时还注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鼓励他们运用各种方法来识记生字。另外学生边说笔画名称边书空,增加学生对生字的记忆力,然后我对关键笔画进行点拨,最后让学生描红、临写。我在巡视过程中适当指点,并给学生写得好的字画个小红星,这对学生起到较大的激励作用。识字2姓氏歌教材解读: 本课是根据传统蒙学读物百家姓编写成的韵语识字,将一些常用姓氏寓于琅琅上口的儿歌之中。全文共两小节,第一小节前4 行采用一问一答,分别以自我介绍和介绍他人的方式引出姓氏“李”和“张”,后两行采用三字一句的形式介绍了两组音近姓氏“ 胡、吴”“徐、许”。第二小节列举了百家姓中排名靠前的八个姓氏,以及“诸葛、东方、上官、欧阳

11、”四个复姓,说明中国姓氏之多,以及中国姓氏的多样性。全文读起来节奏明快 ,易于理解和背诵。本课渗透了中国传统姓氏文化,介绍的姓氏大多以民间约定俗成的方式称说,主要有分解部件和偏旁称说两种方法,体现了合体字的特点。课后练习中还提到了以组词来介绍姓氏的方法。教学时,要借助介绍姓氏达到识字的目的,同时鼓励学生运用于生活实践中。教学内容:学习12个要求会认的生字和7个要求会写的生字,认识三个偏旁,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本课“姓、氏、李、张、古、吴、赵、钱、孙、周、王、官”等十二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姓、什、么、双、国、王、方”等七个生字,认识三个偏旁。2.诵读姓氏歌,了解中国人的

12、姓氏文化。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背诵课文。教学预习:学生预习生字,在家长的指导下查资料,了解自己姓氏背后的故事,第二天和同学们一起分享。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师:同学们,请你自豪地告诉大家,你姓什么。(抽多个学生回答。)师:在我们这个小小的班级里,就有姓王的、姓李的、姓刘的同学们还知道哪些姓呢?师:我们的姓是从祖辈传下来的。中国人的姓有几千种。有些研究中国姓氏的专家把常见的姓氏列了一个表,叫中华百家姓,读起来顺口,便于记忆,就像一首歌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改编的一小部分。(教师板书:姓氏歌)“姓”的女字旁,横要写得短,注意避让

13、,右边的“生”横画要稍微短些,第一横起笔在横中线上。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师配乐范读课文,同学们边听边思考你听到了哪些姓?开课伊始,节奏感强的百家姓诵读一下子让学生充满好奇,充满兴趣,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教学内容上,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同时顺势随文识写生字,有效地提高识字的数量和质量,也有效地促进了儿童语言的发展。2、自读课文,学习生字。(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同时用曲线在文中标出生字词。(2)同桌交流,再读课文,借助拼音扫除字词障碍。(自读、小组读、分段读)三、记忆字形。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出示生字卡片,“姓、氏、李、张、古、吴、赵、钱、孙、周、王、官”指名读,开火车读,小组竞赛

14、读,评出最佳认字小组。四、课文详解。1、集体齐读百家姓。赵 钱 孙 李 周 吴 郑 王 冯陈 褚 卫 蒋 沈 韩 杨 朱秦尤 许 何 吕 施 张 孔 曹 严华 金 魏 陶 姜 哪位同学还可以说出更多的百家姓?2、交流姓氏故事。师:谁知道中国姓氏的来历呢?其实每一个姓氏背后都有一个传说。谁愿意告诉大家,你知道哪一个姓氏的故事呢?(1、同桌商量、准备交流 2、老师引入故事话题 )教师讲张氏背后的故事吧。在很久远的过去,皇帝的第五个儿子的儿子挥很聪明,喜好狩猎,发明了弓箭,被任命为弓正,赐姓张;此外,晋国大夫解张,字张侯,他的子孙也称为张氏。 张姓氏的名人有:西汉大臣张良;东汉科学家张衡、书法家张芝

15、和著名医学家张仲景;著名的清明上河图就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的伟大作品;还有现代国民党爱国将领张学良等。由其他学生讲述其他姓氏的故事。3、游戏活动。(1)出示课件,让学生读一读(边拍手边读姓氏歌)(2)介绍自己知道的姓氏,同学评一评,谁介绍的好。(3)活动总结:同学们,中国的古代传统文化,流传至今。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课外阅读中,学到更多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大家一起来说:不管我们姓什么,我们都是中国人!五、总结全文。学了这一课,你学会了什么?第二课时一.复习旧知1、出示生字词语卡片,指名读,开车读,齐读.2、播音乐,加动作,齐读课文。二、指导书写生字(1)指名朗读,正音。(2)通过多种方式反复识记生字。出示几个姓,让学生尝试拆解。如“章立早章”“吕双口吕”“林双木林”“陈耳东陈”“黄草头黄”等。(1)跟着老师读好复姓。(2)教师介绍复姓。(3)学生补充自己知道的复姓。(4)教师补充常见的复姓。(3)多媒体出示田字格生字“午、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