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口译工作到餐饮文化咖啡文化的延伸与联想.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46189275 上传时间:2023-12-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口译工作到餐饮文化咖啡文化的延伸与联想.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从口译工作到餐饮文化咖啡文化的延伸与联想.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从口译工作到餐饮文化咖啡文化的延伸与联想.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从口译工作到餐饮文化咖啡文化的延伸与联想.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从口译工作到餐饮文化咖啡文化的延伸与联想.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从口译工作到餐饮文化咖啡文化的延伸与联想.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口译工作到餐饮文化咖啡文化的延伸与联想.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口译工作到咖啡文化的延伸与联想 佛山摩德纳公司实习有感 口译(又称传译)是一种翻译活动,顾名思义,是指译员以口语的方式,将译入语转换为译出语的方式,做口语翻译,也就是在讲者仍在说话时,同声传译员便“同时”进行翻译。翻译工作是我国对外交流和国际交往的桥梁和纽带,发展翻译事业也是我国对外改革开放的必然要求。为提高翻译人员素质、加强翻译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推广翻译专业资格考试是顺应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的。翻译专业人才在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吸收引进外国的先进科技知识和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翻译是桥梁和纽带。翻译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的提高,对于我国在政治、经济、科技

2、等领域全方位加强国际合作起着关键的作用。翻译人才是我国专业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翻译专业资格考试纳入我国职业资格制度通盘考虑、通盘设计,是进一步规范和提高翻译人员的业务素质,适应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提高翻译队伍的要求,也是为了改革、改进、完善翻译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和聘任制度。此外,现行的各级翻译人员的评审按地域或行业组织,因此,其评价水平也体现了地域性标准。实施翻译专业资格考试制度,将有助于翻译标准的社会化。翻译专业资格,作为国家的一种资格制度建立并组织实施,应当是翻译界的一件大事,它是为培养高层次翻译人才做的一项制度建设,是为推动翻译队伍建设所作的一件大事。 很荣幸,刚毕业的我能成为一名口译人员

3、。这对于我,既是一个机遇,也是一个挑战。机遇在于,能认识到各方各面,各个国籍的人,学习到很多关于饮食,酒类,咖啡及进出口的知识;而挑战在于,这是对于我的英语基础既翻译技巧的一个很大的考验,同时也是对于我的耐性和情商的一大挑战。 口译工作因其较高的收入而得到众多人的青睐,很多年轻学子趋之若鹜,纷纷开始学习口译,但真正最后学成而又走上职业口译道路的人确是极少数。很多朋友也一直询问我成为职业的口译人员应该具备哪些素质,下面就用简短的语言从一个实践者的角度给大家介绍一下。根据本人的实际经验和对众多职业口译员的观察,我认为要想成为一名职业的口译员,应该具备如下素质:1. 优秀的英语和汉语听力、理解和表达

4、能力。英语学习的重要性不言自明,口译人员接触的讲英语的人可能来自不同国家,具有不同的口音,所以听力练习的时候要听各个不同国家的人讲的英语,而不只是电台电视台那种纯正的英语。最好找一些会议现场的录音来听。就汉语来说,很多初学者误认为自己已经学了几十年的汉语,所以汉语能力没有问题。但在口译现场遇到的情况是,很多人理解了英语的意思,可是说出来的汉语却没法听懂。还有一种情况是,很多人连中国发言人讲话的意思也不能准确把握。所以,汉语的听力、理解和表达能力也同样重要。 2. 出色的忍耐力和毅力。我在口译现场遇到的情况是,很多人没听多久就感觉不耐烦,觉得内容枯燥乏味,就不愿意继续听下去。所以,很多人即便是有

5、一定的天份,最终也不能成长为一名优秀的职业口译员。可以说,职业口译员遇到的话题多数都是枯燥乏味的,如果你听也听不下去就没法从事这项工作。所以,有志于从事职业口译的人员应该至少具备连续4个小时的听力-理解-翻译-表述的能力,因为一般半天的会议就是3-4个小时。有时候会连着5天的会议,内容各不相同,如果半天都承受不了,5天就更不用说了。除了忍耐力之外,毅力也很重要。一般午饭之后,比较容易犯困,口译员需要具有很大的毅力坚持下去,不能丝毫放松,稍微一放松,可能就错过了发言人的讲话。 3. 良好的职业道德。从事口译工作的人员,应该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主要包括:良好的时间观念,应按照和客户约定好的时间提前

6、赶到会场,一般至少提前半个小时;为客户保守秘密,因为口译人员经常参与高层会谈,所以有机会接触到很多重要的机密信息,但口译员应严格保守秘密,不能对任何外人提起,相关文件应小心存放;会议现场不乱作评价,发言人的风格千差万别,有的人逻辑清晰,有的人逻辑混乱,废话连篇,口译员在经历了众多会议之后,听到逻辑混乱的演讲人容易发生不满情绪,可能会在会议现场对演讲人进行评论,我觉得口译人员不应该在会场内对演讲人做负面评价;负责任的态度,经常遇到一些刚入门的口译学员自己都没有把握就上场去做会,这对自己和客户都不负责任,这个职业要求上了会场就不能出问题,如果自己对会议主题没有把握,就不应该轻易去接受工作,否则既毁

7、了自己的声誉,也会给客户带来损失。 4. 快速的学习能力。口译员面临的主题五花八门,有时候一周内可能涉足5个不同的领域,而且,现在很多客户都不能预先提供资料,这就要求口译员必须具有快速的学习能力,包括根据会议议程所做的准备工作和到会议现场后从周边环境中进行学习。没有快速学习的能力,恐怕很难胜任这个工作。 5. 良好的身体素质。口译是一项对脑力和体力都有着很高要求的工作,经常需要加班到深夜准备材料。如果没有良好的身体素质,空难很好的胜任这项工作。还有,做口译的人不能轻易感冒,如果感冒了,就容易咳嗽,这样让客户听到的声音效果就不好。 6. 合理的知识结构。过去认为口译员应该是一个通才。现在的发展趋

8、势是,口译员不仅要是通才,而且应该成为某个领域的专才。现在的专业技术会议日益增多,经常看到口译员有捉襟见肘的感觉。所以,我认为,如今的口译员,不仅需要各个领域的知识都知晓一点,还应在一两个领域具有深入丰富的知识,这样才能更好满足市场的需求。 有数据显示,目前全国有职业翻译4万多人,相关从业人员超过50万,专业翻译公司3000多家。市场上以各种形式从事翻译工作的人很多,但受过专业训练的翻译人才很少,高水平的翻译大约只占总数的5%甚至更少,能够胜任国际会议口译任务的专业人员就更少了,且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中国翻译市场空间很大,所以翻译人才的整体素质亟待提高。 专业翻译人才的五个方向“翻译

9、人才缺,缺的绝不仅仅是同声传译。”某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教授表示。同声传译被认为是翻译职业金字塔顶端的“金领”,而他认为,不仅是同声传译,国内经过专业训练的翻译人才可以说是全线告急。“会议口译、商务口译、专业笔译等都面临人才紧缺的问题。” 专业翻译主要分为口译、笔译两大方向。如果进一步细分,国内市场需求量较大、人才紧缺的专业翻译人才主要有以下五个方向: 会议口译:会议口译在各种口译中处于高端,包含交替传译和同声传译两种口译技能。虽然叫做“会议口译”,但除了应用于国际会议之外,也广泛应用于外交外事、会晤谈判、商务活动、新闻传媒、培训授课、电视广播、国际仲裁等领域。如今,每年在上海举行的国际会议

10、超过200场,对外交流应接不暇,在会议旺季,会议口译供不应求,小语种的会议口译人才更是凤毛麟角。法庭口译:国际诉讼、仲裁事务日益增多,对法庭口译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凸显。法庭口译译员的工作环境比较特殊,对法律知识也有较高要求。目前国内这一领域的高级口译人才几乎是空白。 商务口译:比会议口译的要求稍低一些,企业在国际贸易、谈判等过程中需要大量商务口译人才。 联络陪同口译:企业、政府机构都有大量的外事接待事务,联络陪同口译的任务就是在接待、旅游等事务中担任口译工作。 文书翻译:与口译相比,这类笔译人才的需求量更大。企业、出版社、翻译公司等机构都需要具备专业素养的文本翻译人才,这一领域的人才缺口更大。小

11、语种翻译人才备受追捧 有信息显示,翻译职位空缺在不断增加,各个语种翻译人才持续保持较低的竞争指数,特别是一些小语种翻译职位更是不错的求职方向。 从人才市场上的信息来看,现在的翻译职位空缺只有很小一部分是针对英语人才的,绝大部分职位招聘的是日语、韩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葡萄牙语等小语种人才。由于这方面的人才相对稀缺,企业在招聘标准上也低出不少,如东软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的葡萄牙语翻译只希望有一年以上葡萄牙语翻译工作经验,而中信集团公司招聘负责商务谈判及日常翻译工作的西班牙语翻译,已经打出“应届毕业生也可”的条件。 据介绍,除了以往的“听说读写流利,外语良好,口语能沟通”等条件之外,现在的翻译岗位需

12、要的不只是外语优秀的人才,语言加非外语专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逐渐吃香。 复合型外语人才不仅外语优秀,还掌握法律、经济、贸易、技术等多学科知识,已经成为职场上的“抢手货”。懂得西班牙语、阿拉伯语、韩国语、葡萄牙语等小语种的翻译人才,目前正在成为各大公司热捧的对象。据业内人士透露,与同等学历的英语类人才相比,小语种人才薪情更高一等。 翻译人才亟待专业化 很多人认为“学好外语就能当翻译”,其实这是误解。翻译人才必须熟练掌握母语之外的一门外语,但这只是基础。要做好翻译,还需要语言之外的特定技能,这得经过长期的专业训练才能实现。 口译工作是一项脑力强度非常大的工作,它不仅要求口译人员要拥有英汉双语的听力和

13、理解表达能力,而且还要求拥有丰富的百科知识。尤其是在口译现场的注意力必须集中,所以必须加强对口译人员注意力分配的培训,口译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要注意平时生活的累积,口译中理解发言者的发言内容及表达心态,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从而提高口译人员的整体素质。 具体来说,一名合格的翻译,首先要掌握两种以上的语言,即自己的母语和外语即工作语言都有扎实的基础。二是要具备翻译工作的特定技能。翻译是两门语言之间信息的转移过程,以会议口译为例,要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理解发言者的语意,进行记录,然后精准地用另一种语言重新组合,并复述出来。 本人现在工作的公司是餐饮集团,旗下包括食品,咖啡,酒类的进出口活动。讨论

14、完口译工作,下面就从餐饮文化的历史和前景方面去阐述这份工作带给我的得益。餐饮行业,其主要内容是,从事该行业的组织(如餐厅、酒店、食品加工厂)或个人,通过对食品进行加工处理,满足食客的饮食需要,从而获取相应的服务收入。由于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文化下,不同的人群饮食习惯、口味的不同,因此,世界各地的餐饮表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中国的餐饮市场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发展,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市场竞争的形势也发生一些新的变化。把握这种变化趋势,研究制定正确的对策,对餐饮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餐饮市场相对来说是最分散的一个市场,国内没有一个大的餐饮集团可以占据1的市场份额。可以说餐饮行业是完全竞争的行业,行业集中

15、度相当低,未来发展的趋势是行业集中度大幅提高,有待于规模企业的整合。从餐饮企业竞争与发展格局来看,未来我国餐饮企业竞争将更加激烈,并伴有更多企业上市。 一、由单纯的价格竞争、产品质量的竞争,发展到产品与企业品牌的竞争,文化品位的竞争。在改革初期,餐饮企业之间主要是打价格战,打品种、服务、装修战;现在情况发生了变化,消费者用餐既要满足生理需求,又要满足心理需求,因此,越来越多的经营者把注意力转向打造自己的品牌,提高企业的文化品位。这是一种更高水平的竞争。 二、由单店竞争、单一业态竞争,发展到多业态、连锁化、集团化、大规模的竞争。 三、由在本地发展走向外地发展,由小城市向大中城市发展,由东部沿海向中西部地区发展;也有的是由大城市向中小城市延伸,由西部向东部延伸。几年来涌现出的一批大的餐饮公司和连锁企业,一个共同的特点是它们都寻求向外地扩张,立足和占据外地市场,甚至打进中心城市和国际性大都市。如今,地域的概念已经淡化,餐饮企业竞争的市场半径大大延长。 四、中外餐饮企业竞争加剧。餐饮业是改革开放比较早的一个行业,外资特别是一些国际名牌企业不断涌进中国餐饮市场,我国餐饮业一直面临着国外餐饮业品牌的强大挑战,与国外餐饮相比,国内餐饮企业在硬件、软件,尤其是在管理、服务方面的差距较大。加入WTO后,更多外资餐饮企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