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数学家的故事明末数学家徐光启.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46189090 上传时间:2023-07-1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数学家的故事明末数学家徐光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23年数学家的故事明末数学家徐光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23年数学家的故事明末数学家徐光启.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3年数学家的故事明末数学家徐光启.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数学家的故事明末数学家徐光启.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明末数学家徐光启的故事1562年,徐光启出生在上海一个贫(pin)寒的家庭里。困窘(jiong)的生活,让年幼的徐光启早早就懂事了。进入学堂后,他学习非常勤奋。一天,夜已经很深了,徐光启还在写作文。妈妈心疼地说:“不要写了,早点睡吧!”“不,我必须把它写完,这是先生要求的作业呢!”小徐光启坚定地说。那一晚,他坚持把作文写完了才睡觉。第二天,先生看了他的作文,在班里表扬了他,徐光启高兴极了。此后,他学习更加努力了。一天,徐光启(qi)和伙伴们爬到附近的龙华塔上去玩。大家在塔里奔上奔下,非常开心。“咕咕咕咕”,突然,窗外传来了鸽子的叫声,孩子们好奇地探出头去张望,啊,窗外的木檐(yan)下有个鸽子

2、巢!孩子们争先恐后地伸手去抓鸽子。可是他们个子太小了,使劲踮(dian)起脚,还是够不到鸽巢。这时,徐光启说:“大家让开,看我的!”说完,他纵(zong)身跳上窗栏,小心翼翼(yi)地挪(nuo)到木檐旁。哈哈,鸽子巢就在他的手边了!徐光启将手伸进巢内,抓住一只鸽子向塔内的伙伴们晃了晃。伙伴们见了,立刻欢呼起来,一个个伸出手臂(bi)大叫:“徐光启,把鸽子给我!”“给我!给我!”徐光启却笑着说:“不,等我走过去再说!”说着,他把鸽子往怀里一塞(sai),准备往回爬。可就在这时,意外的事情发生了:他的脚下一滑,从塔檐上滑了下去“哎呀,糟了!”小伙伴们大叫着,冲下楼梯。大家都以为徐光启恐怕要没命了

3、!可是,当他们冲到塔外,却见徐光启竟好好地站在地上!这下,小伙伴们糊涂了:徐光启从那么高的塔上摔下来,怎么会平安无事呢?徐光启拍了拍身上的灰尘,对大家说:“从塔檐上摔下来的那一刹那我想起先生曾给我们讲过的史记里的故事,说虞帝从高高的草垛上跳下来,一点儿也没摔伤,因为他手上有两把大蒲扇,扇动大蒲扇,身子就会像鸟儿一样地飞落下来。我身上穿的衣服,袖筒很大,就像两把大蒲扇。所以我就拼命扑扇袖筒,还真管用,跌到地上,除了屁股有点疼外,其他地方都没伤着。”“哇,徐光启真棒,先生讲的故事,你全记在心里了!”伙伴们钦佩极了。随着年岁的增长,徐光启不仅喜欢读书,而且对种庄稼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时常到地里帮爸

4、爸干农活。一天,他放学回来,路过邻居德章爷爷的棉花地,发现德章爷爷正在摘棉花的顶心。他连忙好奇地问:“爷爷,您怎么把棉花的顶心摘掉啊?还能结棉花吗?”“能结更多呢!”德章爷爷说,“这是我发现的秘密,道理我可说不清楚啊!”“为什么会这样呢?”徐光启琢磨开了。忽然,他想明白了:如果棉枝一个劲地往上长,分枝和叶子就要“吃”掉大量的营养,棉桃的养分就会不够。摘掉顶心,棉桃就能获得足够的营养,当然就能长得又大又好了。“哈哈,我去告诉爸爸!”徐光启立刻朝自己家的棉田跑去。但爸爸不在棉田里,徐光启便自作主张地摘起棉花的顶心来。等爸爸发现时,他已经把顶心摘得差不多了。“臭小子,你在干什么?我辛辛苦苦种的棉花全

5、要被你弄死了!”爸爸又气又急,真想把徐光启揍一顿。“爸,你别担心啊!”徐光启笑着把自己悟出的道理讲给爸爸听。听着听着,爸爸也不禁连连点头,和儿子一起摘起了棉花的顶心。那一年,徐家的棉花果然大获丰收!徐光启生平简介:徐光启(公元15621633年)字子先,号玄扈,吴淞(今属上海)人。他从万历末年起,经过天启、崇祯各朝,曾作到文渊阁大学士的官职(相当于宰相)。他精通天文历法,是明末改历的主要主持人。他对农学也颇有研究,曾根据前人所著各种农书,附以自己的见解,编写了著名的农政全书,全书有六十余卷,共六十多万字。明朝末年,满族的统治阶级从东北关外屡次发动战争,徐光启曾屡次上书论军事,并在通州练新兵,主

6、张采用西方火炮。他是一位热爱祖国的科学家。他没有入京做官之前,曾在上海、广东、广西等地教书。在此期间,他曾博览群书,在广东还接触到一些传教士,对他们传入的西方文化开始有所接触。公元1600年,他在南京和利玛窦相识,以后两人又长期同住在北京,经常来往。他和利玛窦两人共同译几何原本一书,1607年译完前六卷。当时徐光启很想全部译完,利玛窦却不愿这样做。直到晚清时代,几何原本后九卷的翻译工作才由李善兰(公元18111882年)完成。几何原本是我国最早第一部自拉丁文译来的数学著作。在翻译时绝无对照的词表可循,许多译名都从无到有,当时创造的。毫无疑问,这是需要精细研究煞费苦心的。这个译本中的许多译名都十

7、分恰当,不但在我国一直沿用至今,并且还影响了日本、朝鲜各国。如点、线、直线、曲线、平行线、角、直角、锐角、钝角、三角形、四边形这许多名词都是由这个译本首先定下来的。其中只有极少的几个经后人改定,如“等边三角形”,徐光启当时记作“平边三角形”;“比”,当时译为“比例”;而“比例”则译为“有理的比例”等等。几何原本有严整的逻辑体系,其叙述方式和中国传统的九章算术完全不同。徐光启对几何原本区别于中国传统数学的这种特点,有着比较清楚的认识。他还充分认识到几何学的重要意义,他说“窃百年之后,必人人习之”。清康熙帝时,编辑数学百科全书数理精蕴(公元1723年),其中收有几何原本一书,但这是根据公元十八世纪法国几何学教科书翻译的,和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差别很大。到清朝末年废科举、兴学堂之后,几何学方成为学校中必修科目之一。到这时才出现了徐光启所预料的“必人人而习之”的情况。第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租房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