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十四五”发展规划.docx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46184420 上传时间:2024-03-29 格式:DOCX 页数:67 大小:1.4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都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十四五”发展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成都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十四五”发展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成都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十四五”发展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成都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十四五”发展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成都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十四五”发展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成都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十四五”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都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十四五”发展规划.docx(6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成都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十四五 ”发展规划为保障成都市农产品市场供应,提升农产品流通效率和水 平,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幸福美好生活的新需求,进一步构建 高效畅通、布局合理、安全规范、竞争有序、绿色安全的农产 品流通市场体系 ,依据全国农产品市场体系发展规划成 都市城市总体规划( 20162035 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建设规划纲要和成都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 20182022 年)等 ,结合我市实际编制本规划。规划期 20212025 年,展望到 2035 年。本规划中的农产品主要指蔬菜、水果、肉类、水产品、禽蛋等鲜活农产品。一、“十三五”发展现状与面临形势( 一 )发展现状1市场体系日趋健全。

2、十三五时期 ,全市贯彻实施成 都市食用农产品市场规划( 20062020 ),加快构建以大型综 合批发市场、区域批发市场和专业(含:产地)批发市场为骨 干的“三级 ”农产品批发市场体系,以菜市场、连锁生鲜超市、 社区便利店等零售市场体系为补充的农产品流通体系。 目前, 已建成大型综合批发市场 2 个、区域批发市场 10 个、专业及产地批发市场 17 个、农贸市场 900 多个、生鲜超市 2000 多家、 1 农贸市场生鲜超市社区便民菜店零售终端批发市场社区便民菜店 5000 多家。其中 ,益民菜市点位 120 家 ,市场 经营面积超 9 万,年交易额约 7 亿元。我市农产品流通体系 在服务农业

3、生产、促进农产品流通、保障市场供应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总体发展水平居于全国前列。大型综合批发市场区域批发市场专业(产地)批发市场图 1-1 市场体系图2 集散功能明显增强。随着全市经济发展 ,农产品市场 交易规模不断扩大。2020 年 ,全市鲜活农产品总产量、消费 量分别为 872 万吨、330 万吨 ,同比分别增长 4.25% 、2.53%。 其中,成都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白家)和四川国际农产品交 易中心(濛阳)两大农产品批发市场区域辐射带动和农产品集 散作用明显增强 ,市场交易量达到 900 万吨(白家 220 万吨、 濛阳 680 万吨),交易额 680 亿元(白家 230 亿元、濛

4、阳 450 亿元), 同比增长 1.12%和 6.25% 。 四川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 不仅辐射整个西部地区,而且连接全国主要农产品产销区,市场交易量的 60%销往成都市外 ,15%销往甘肃、贵州、陕西等 2 省外 ;成都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交易量的 30%销往成都市外。四川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交易量位列全国第二。图 1-2“十三五”期间鲜活农产品产销量情况图 1-3 两大农产品批发市场区域集散情况3 基础设施持续改善。全市已初步建立了立足西部、辐 射全国、影响全球的冷链物流集散中心,初步形成了“全链整 合、标准健全、绿色高效、安全可溯 ”的冷链物流体系。全市各大农产品批发市场交易设施,检测监测、安

5、全监控、废弃物 3 处理、冷藏、加工配送、交易环境等功能设施不断完善。全市 现有冷库 3830 个 ,面积约 150 万平方米。农产品产后商品化 处理、冷链物流、农贸市场标准化改造、供应链末端惠民等基础设施建设 ,基本成链成形。4 流通模式不断创新。全市已建成标准化菜市场 400 余 家,约占本市菜市场总量的 50%,成为食用农产品零售的主渠 道 , 占流通总渠道的 70% 。新型流通模式不断涌现 ,“农商 ” “农超 ”“农社 ”直采直销、社区团购、社区定制及电商直播 平台直销配送、微型菜市场、生鲜超市、社区菜店、网上菜市 场、限时菜市场、周末蔬菜直供点等多种经营方式也快速发展 , 占流通渠

6、道的 20% 。2020 年 ,全市农产 品网络零售额达到164.96 亿元 , 同比增长 49.74%。图 1-4 农产品流通渠道分布情况5安全体系逐步完善。全市健全了农产品生产巡回检查、检打联动、监管协作、举报奖励、定期通报、信息发布和责任 4 追究等制度,创新建设了“成都智慧动监 ”管理系统,探索建 立了蔬菜质量安全联盟,全面构建了成都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 管溯源平台、成都市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城市管理平台、成 都市食品流通电子追溯平台,食品溯源体系日趋完善。中心城 区内具备食品溯源的农贸市场、大型超市覆盖率达到 100%。农产品例行监测合格率均达到 98%以上。( 二 )存在问题1 市场

7、布局滞后于城市发展需要。受市民生活需求和历 史遗留因素影响,老旧农产品市场在设计之初未充分考虑到城 市建设快速发展,按照在传统聚集地设置市场的思路,画地为 界设置市场从事专业经营活动,未与城市建设同步规划,导致 出现了交通拥堵、与周边居住环境不匹配、恶性竞争等问题。 目前执行的成都市食用农产品市场规划( 20062020 ),今 年已到规划期,应按照新的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进一步调整 和优化全市农产品批发市场空间布局,适应“ 一心两翼三轴多中心 ”城市永续发展需要。2 经营模式滞后于消费升级趋势。大部分批发市场和农 贸市场仍然停留在原始摊商阶段,市场管理仍以收取摊位费管 理为主。批发市场还存在

8、批零兼售,管理比较混乱。“互联网+” 经营思维不够 ,“市场商品+线上商场+线下配送 ” 的新型销售模式打造不足 ,难以吸引和锁定消费客源。随着市民高品质、 5 安全、快速、便捷消费的新要求和互联网技术、现代物流的快 速发展,批发市场、农贸市场以及零售市场的经营模式也要作出相应更新。3 配套设施滞后于创新驱动需求。许多农产品市场在初 建时受设计规划、经济环境和年代所限,大部分市场没有配套 停车场。与发达国家和城市相比有差距 ,特别是在冷链物流、 分级包装等服务性配套基础设施明显不足,信息化水平低,缺 少核心竞争力 , 同质化现象突出。大宗农产品交易结算平台、产销对接和增值服务提供信息化平台亟待

9、建设。4 开放水平滞后于构建新格局要求。2020 年 ,全市农产 品进出口总额 48.7 亿元,增长 0.9%,占全市外贸总额的 0.7%; 不能满足我市居民多样性和个性化需求 ,特别是水果和海鲜。 国际化口岸软硬件营商环境有待持续优化改善,需要深化通关 一体化改革创新,优化申报模式,有效压缩通关时间,争取更 多的通关贸易便利化措施在成都先行先试,从而促进优质特色农产品“ 引进来 ”“走出去 ”。( 三 )面临形势1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指引流通链条升级新方向。 当今世 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随着国际经济发展环境的不确定 性、不稳定性因素增多,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和回头浪,经济发展将以国内大循环

10、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格 6 局。要求充分发挥“双循环 ”指引发展新方向 ,实施农产品流 通基础再造,强化链条薄弱环节和缺失环节,打通梗阻和堵点, 提高区域内、跨区域农产品物流活动规模化组织能力和效率; 打破阻碍国内外供求匹配的障碍,充分利用东盟区域全面经济 伙伴关系协定( RCEP )带来的关税减让和非关税壁垒减少作 用,加强农产品流通国际多边合作,形成稳固的区域供应链和 价值链融合发展,盘活全球范围的农产品有效供给,让农产品 物流供应链成为实现商品和资源有效集散、高效配置、价值增 值的有效载体,形成多层次、差异化、个性化的流通服务能力,满足质量型、发展型、享受型农产品消费需求。

11、2 双城记建设新战略创造流通区域协同新机遇。成渝双 城经济圈国家发展战略,是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 的动力源。加快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是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 圈建设的先手棋。城际铁路、轨道交通、高速公路、快速通道 和城市主干道的建设,推动形成区域化的交通体系和一体运营 的公交网,快速交通密度不断增加。城际轨道交通与城际间公 路、各个市区交通的无缝衔接,快捷转换的中心和节点的建设, 临港、临空轨道交通和高速公路向德阳、眉山、资阳延伸,推 动多层次、多模式、多制式无缝连接的综合交通体系快速形成, 交通区域大循环逐步形成。借助于交通同城化发展 ,跨部门、跨区域、跨层级的农产品流通调控能力快速提

12、升,有助于形成 7 韧性强、回旋空间大、政策调节手段多样、协同效率高的区域农产品流通保障体系。3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新理念提出流通效能优化新要求。 成都公园城市建设及智慧城市的建设要求以商贸为依托,推进 商贸功能复合、业态聚合、空间整合 ,以深度融合促进经济要 素有序流动、资源高效配置、产业提档升级、品质优化提升、 消费潜能有效释放 ,满足成都 2000 万人口对农产品数量、品 种、品质、安全、及时等多方面需求。构建稳定、安全、高品 质的农产品流通效能,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 高水平供需动态平衡,持续增强市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成为有效增加优质农产品物流服务均衡供给,提升流通整

13、体效应和长远功效的行动指南。4 新型消费扩容提质新任务提供流通方式创新新动力。 成都着力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要求构筑以数字技术为支撑、 以社交网络为渠道,线上线下融合的新消费模式,在短时间内 快速建立起消费者与供应方之间新的连接通道,满足消费升级 需要。生鲜电商、门店到家等新业态迅猛发展,拓展了流通场 景。以直播带货、社群团购等为代表的新消费模式带来了全新 的流通体验。近年来 ,我国以网络购物、移动支付、线上线下 融合等新业态新模式为特征的农产品新型消费,快速整合了农产品产销对接通道,实现供需双方高效匹配。新型消费基础设 8 施建设,加快了农产品流通数字化升级。新型消费构筑的全方 位数字化消费

14、方式 ,为形成以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5G、 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流通经济为主要形态的开放性流通产业 体系,推动网络数字技术和各类消费业态深度融合,创新物流 数据要素动能释放的新路径,增强农产品供给的精确性、灵活性和有效性提供了可能。5 幸福美好生活新需求提出流通联保联供新挑战。面对 “ 常态化防疫 ”与“建立高质量生产生活秩序 ”的新考卷 ,需 要建立储备充足、反应迅速、抗冲击能力强的联保联供平台, 增强农产品应急供给潜力和稳定性。要做好农产品货源组织、 储备和对接调运,确保重要农产品供应不断链,切实保障市场 供应。要突出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基础性和公益性特征,保障城 市正常运转和居民生活必须

15、的刚性需求,稳定居民消费信心和 能力。要确保农产品流通运行稳定性和增长前景,构建流通产 业循环、市场循环的联动,努力推动市场交易、需求满足回归 常态,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要确保农产品流通过程中的安全性和高品质 ,努力构建高效城市冷链物流体系。二、总体要求( 一 )基本思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部署和省委 “ 一干多 9 支、五区协同 ” 的发展战略 ,紧扣成都新一轮城市发展定位, 以建设全面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为统揽,以建设 幸福美好生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入推进农产品流通供给侧 结构性改革和需求侧管理,加快实施农产品流通“ 六大工程 ”, 构建布局合理、保障有力、高效便捷、协同开放、竞争有序、 服务完善、管理规范的内外贸一体化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为 加快建设农产品流通国内大循环市场中心和国际大循环门户枢纽提供重要支撑。( 二 )基本原则1 坚持总体规划与区域协作结合。推进农产品流通体系 规划与成都城市发展总体规划有机衔接,认真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