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华县黄姜皂素提取项目可行性(年产黄姜皂素240吨项目可行性)可行性论证报告.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46179109 上传时间:2022-09-27 格式:DOC 页数:45 大小:18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华县黄姜皂素提取项目可行性(年产黄姜皂素240吨项目可行性)可行性论证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陕西华县黄姜皂素提取项目可行性(年产黄姜皂素240吨项目可行性)可行性论证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陕西华县黄姜皂素提取项目可行性(年产黄姜皂素240吨项目可行性)可行性论证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陕西华县黄姜皂素提取项目可行性(年产黄姜皂素240吨项目可行性)可行性论证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陕西华县黄姜皂素提取项目可行性(年产黄姜皂素240吨项目可行性)可行性论证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陕西华县黄姜皂素提取项目可行性(年产黄姜皂素240吨项目可行性)可行性论证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华县黄姜皂素提取项目可行性(年产黄姜皂素240吨项目可行性)可行性论证报告.doc(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总 论一、项目提要1、项目名称:陕西华县潜龙黄姜皂素提取项目2、建设性质:新建3、建设单位、法人代表、所有制形式建设单位:陕西华县潜龙黄姜皂素厂法人代表:郝加昌所有制形式:民营企业4、建设地点、规模、期限及建设内容地点:陕西省华县莲花寺镇白石行政村规模:年产黄姜皂素240吨期限:8个月内容:设备购置及安装工程、土建工程及示范基地建设。5、项目申报单位及法人代表单位:华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法人代表:袁开农6、投资规模及资金构成项目总投资800万元人民币,其中固定资产投资280万元,流动资金520万元。7、资金筹措固定资产投资280万元,全部为企业自筹。流动资金520万元,全部申请国家

2、扶贫贷款资金。8、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序号项 目单位指标备注1项目规模1.1每小时处理2吨新鲜黄姜的生产线条11.2蔬菜示范基地亩1002项目建设期年13总投资万元8003.1固定资产投资万元2803.2铺底流动资金万元5204资金筹措万元8004.1国家扶贫贷款资金万元5204.2自筹资金万元2805项目主要产品黄姜皂素产量吨240年产250天6财务估算6.1产品销售收入万元4000按200吨计算产品销售单价万元/吨206.2总成本费用万元3634.46.3经营成本万元3605.36.4销售税金万元54.46.5利润总额万元311.26.6所得税万元108.76.7税后利润万元202.57财务评

3、价7.1投资利润率(所得税前)%34.537.2投资利税率%40.567.3财务内部收益率%10.037.4财务净现值(IC=10%)万元26.977.5静态投资回收期年5.18盈亏平衡点%75.89、项目辐射范围及带动能力华县地处秦岭北麓,史称“秦地无闲草”,华县总面积1100多平方公里,60%属秦岭山区,华山药志记载中草药品种达3000余种,华县中草药人工栽植历史悠久,品种繁多,其中黄姜人工栽植面积最大,全县超过0.8万亩,中草药人工栽植作为华县农业生产的新兴产业,年产量可达1.4万吨,总产值超过3900万元,是华县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实施后可进一步带动华县南部山、塬地区人工栽植黄

4、姜产业的发展,培育100亩黄姜基地进行示范带动,可促使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300元以上。随着项目的建成,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企业又可创造88人的就业岗位。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原则及依据1、编制原则a、执行国家环境保护、劳动保护、消防等有关标准及规范。b、在保证生产工艺及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努力节省建设投资。c、采用合理的工艺生产线,实现技术创新,选用低能耗、高效率的生产设备。d、加强环保设计,必须贯彻环保“三同时”原则。e、技术经济指标必须准确、真实、可靠。2、编制依据a、国家关于加快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决定。b、国家农业产业化项目投资指南。c、陕西省关于加快农业产业

5、化建设的决定。d、渭南市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十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e、华县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十五”计划及2010年远景规划。f、陕西华县潜龙黄姜皂素厂陕西华县黄姜皂素提取项目建议书。三、综合评价和论证结论1、综合评价a、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华县地处秦岭北麓地区,属关中平原渭河夹槽地段,北部土地平整,土壤肥沃,蔬菜种植面积大、产量高,近年来,蔬菜大量积压,销售困难,且价格低廉的现象时常发生,出现增产不增收的局面;南部属秦岭山地,交通条件一般,土质较差,灌溉设施滞后,果蔬类及粮食作物产量低下,当地农民基本以畜禽养殖为生,养殖业受市场调节波动较大,农民分散养殖,没有规模优势,抵御市场

6、风险能力较差,相对效益一般,全县没有一家较好的龙头企业能够带领农业产业的发展,导致全县人均纯收入增长缓慢,极大的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该项目实施后,引进名优黄姜品种,进一步示范推广,采取保护价大量回收,可解决农民销售的后顾之忧,就可相对稳定农民的收入,对农业产业实现可持续性发展也可起到一定推进作用。b、技术先进性该项目计划选用国内先进的成套设备,运用现代化工艺技术进行生产,以杨凌农科院为技术顾问,以号称“中国黄姜之乡”的湖北省郧西县黄姜办为技术依托,技术上是可行的。采用的新工艺通过多次试生产,均为定型成熟工艺,发酵时间由原来的15天缩短到23天,水解物收率从50左右提高

7、到6070,皂素含量可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提高1050,可大幅度地降低成本,明显地增加利润,该工艺目前已是该类工艺中最成熟稳定的新工艺,具有很强的竞争力。c、经济合理性项目选址于原料的主产地,原料集中可以大大减少中转环节包装运输,使原料的成本有所下降,同时该地水电充足,劳动力价格低廉,又可最大限度的降低生产成本,从经济上讲是合理的。d、环境评价项目实施后,随着黄姜人工栽植面积的扩大,粮食作物面积减少,可避免焚烧秸杆造成的环境影响。同时大量叶蔓又可促进畜牧业的发展,通过“过腹还田”还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项目实施后,生活锅炉排放符合有关规定,主要污染应为噪音,可通过消声器达到排放标准,在整个工

8、艺流程中产生的废水经过沉淀池净化处理达标后,可向东排入潭峪河,故该项目几乎无“三废”污染。2、论证结论该项目属符合国家及地方产业政策的“三农”项目,项目区资源优势明显,生产基础好,工艺技术先进可靠,产品市场广阔、投资少、见效快、回报高、风险小,具有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对于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拉长农业产业链条有着积极的带动作用。四、存在的问题及建议1、存在的问题项目区农业属分户实施、独立经营的生产模式,黄姜人工栽植亩均需投资800元左右,规模种植有一定难度,虽属粗放型作物,但技术上难以统一管理,基础设施配备也难以统一实施。该项目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受资金限制,生

9、产加工规模小、规模效益不明显、占据市场优势弱。2、建议项目区的当地政府,通过有效组织,依靠集体力量,完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扩大黄姜种植面积,统一技术指导,确保农民增产增效。在有可能的情况下,可通过借用其他财力进行合作或融资等方式,增加生产线,扩大规模,提高规模优势。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一、项目建设背景1、国家及行业发展规划黄姜皂素提取项目属“三农”项目,实施该项目,不但可以解决当地农民栽植黄姜的后顾之忧,同时可以形成产、加、销一条龙,进一步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既增加农业效益,提高农民收入,活跃地方经济,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又充分发挥了华县的资源优势,符合华县围绕农

10、业产业结构调整,因地制宜,培育发展特色产业的发展思路。2、项目提出的背景项目区中草药栽植历史悠久,品种繁多,经专家检测,受气候、土质的影响,有效成分的含量基本与野生药材相当;项目区内剩余劳动力多,水电供应充裕,且价格低,同时又可享受到当地政府在税收、土地等政策方面的诸多优惠,所以说,在华县进行黄姜皂素提取,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目的意义1、有利于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华县是一个典型的半山区农业县,山塬区占到总面积60%以上,结合我县的实际,利用南部旱地发展黄姜产业,能够有效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南部贫困地区农民的收入,研发和进行黄将皂素提取,能够有效带动广大农民扩大种植规模,

11、加快基地建设,同时还能够加速优质新品种的引进,实现品种更新换代增加产量和效益,有利于壮大黄姜产业,促进农村新经济的加速发展。2、有利于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关键,华县年产黄姜1.1万吨以上,但大部分被运往外地加工,其经济效益并不高,实施黄姜业开发和加工,不仅能够增加农业收入,而且通过辐射带动,能够实现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提高黄姜产业的整体综合效益。3、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近年来,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传统种植业受到冲击,群众一家一户的零星分散种植难以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项目建设采取“公司+农户”的运行模式,通过引进新优良品种进行扩良和良种统供开展技术指导

12、和服务,实施订单收购,能够有效地缓解农民后顾之忧,促使农产品转化优势,能够带动农民的种植规模,实现规模效益,达到企业和农民的双赢目标。第三章 建设条件一、项目区概况1、地理位置及区域范围项目区地处秦岭北麓,关中平原东部,县城距省会西安90公里,距渭南市25公里,辖区面积约为1139平方公里,山塬地区占总面积的60%以上,辖10镇4乡,242个行政村,人口约为35.79万。2、自然资源状况华县南跨秦岭、北临渭河,依山傍水,县区六条南山支流穿境而过汇入渭河,气候温和湿润,属典型的暖温、半湿润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年日照时数1793.6小时,有效积温4559度,年平均气温13.1,降水量644.4m

13、m,无霜期207天。由于地理位置的复杂性和气候资源的特殊性,造就了我县丰富多样的中草药生物资源,素有“天然药库”之美称,是陕西乃至全国重要的中草药基地。3、社会经济条件以及服务配套系统 华县36万人口,其中农业人口29万,劳动力15万,富余劳动力8万,劳动力充足,绝大多数农民主要靠种植业和养殖业来发展经济,农民人均纯收入1490元,国内生产总值102407万元,增长速度为8%,其中农业生产总值17717万元,增长速度6.4%,随着西部大开发的纵深化发展,为了尽快脱贫致富,在华县十五规划中已明确将工业富县作为经济发展战略,加大了特种作物种植力度,并改良了县、乡、村三级服务网,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

14、及产后服务。华县政府制定了税收、土地等相关优惠政策,为投资者提供宽松的发展环境,提出了以科技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实施名牌和“龙头”带动战略,增加农业产业的附加值,延长产业链条,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推动地方经济腾飞,增加当地农民收入,搞活区域经济。4、项目建设地点选择陕西华县黄姜皂素提取项目,选址华县县城东的莲花寺镇白石行政村,老310国道92.5km处,紧靠老310国道,距西潼高速公路华县入口3公里,距陇海铁路华县站3.5公里左右,交通便利。场地东西宽60m,南北长110m,占地面积近10亩。地下水埋深50m左右,地表5m左右为黄土善 土,5m下为土石层,地质结构完整性好。场地处

15、于渭河二级阶地,比县成中心位置高出25m左右,抵御洪涝等自然灾害能力强。二、项目实施有利条件1、政策环境依照国家相关政策落实陕西省“十五”计划,充分发挥华县资源优势,调整产业结构。根据中共华县县委、县政府有关政策,投产后前两年免税,第3、4、5年征收全税的20%,即6.6%,第6年后征收全税等优惠政策,开放经济环境,吸引经济投资。2、资源优势华县南依秦岭、北跨渭河、东靠西岳华山,西临秦兵马俑,南向西北,辐射中原,区位优势较明显。本项目拟定建于华县莲花寺白石行政村,该地区位于秦岭北麓渭河流域,地下水资源丰富。根据华县水文地质分区图,该地区为地下水渗入径流区,含水层岩性以粗砾沙为主,含水层厚3-15米,单井出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生/硕士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