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卷(带答案).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46178121 上传时间:2022-09-1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5.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卷(带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卷(带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卷(带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卷(带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卷(带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卷(带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卷(带答案).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卷(带答案)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荻港(d) 澎湃 锐不可当(dng) 迎风招展B要塞(si) 咆哮 惊心动魄(p) 临空翔舞C翘首(qio) 慷慨 摧枯拉朽(cu) 屏声敛气D娴熟(xin) 桅杆 震耳欲聋(nng) 无怨无悔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电视连续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情节起伏跌宕,抑扬顿挫。B时代广场笔直的旗杆上,鲜红的五星红旗迎风招展。C他聪慧好学,多才多艺,阳光帅气,在我们年级鹤立鸡群,是校草的热门人选。D这个科研所没要国家一分钱,是几个科技

2、人员白手起家建起来的。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教育行政部门提出,要制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措施。B我们只要相信自己的能力,才能在各种考验面前充满信心。C在观众一阵又一阵的喝彩声中,给运动员增添了无穷的力量。D各级人民政府采取有效措施,关系到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能否顺利开展。5、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大作品使我们变矮,小作品使我们升高。B记住,你是吃饭长大的,读书长大的,也是在爱里长大的!C二十五年,没有受故乡白雨的祝福,或许发上的一点白霜是一种变相的自我补偿吧。D街上仿佛没了人,道路好像忽然加宽了许多,空旷而没有凉气。6、请选出下列句子排

3、序正确的一项( )在这里,睁疼了眼也看不见一个目标,哪怕是一片枯叶,一个黑点。除了茫茫一片雪白,什么也没有,连一个皱褶也找不到。于是,只好抬起头来看天。一走出小小的县城,便是沙漠。在别地赶路,总要每一段为自己找一个目标,盯着一棵树,赶过去,然后再盯着一块石头,赶过去。ABCD7、古诗文名句默写谁道人生无再少?_!_。(苏轼浣溪沙)_,_。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僵卧孤村不自哀,_。_,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春冬之时,则_,回清倒影,_。(郦道元三峡)归田园居中描写诗人耕种辛勤的句子是:_ ,_。(陶渊明归田园居其三)记承天寺夜游中写庭院月色美景的句子是

4、 , ,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二、文言文阅读。(15分)甲文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宋)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乙文 游虎丘小记节选 李流芳(明)予初十日到郡,连夜游虎丘,月色甚美,游人尚稀,风亭月树间,以红粉笙歌一两队点缀,亦复不恶。然终不若山空人静,独往会心。尝秋夜坐钓月矶,昏黑无往来,时闻风铎,及佛灯隐现林梢而已。又今年春中,与无际偕访仲和于此。夜半月出无人,相与坐石台,不复饮酒亦不复谈以静意对之,觉悠悠欲与清景俱往

5、也。生平过虎丘才两度,见虎丘本色耳! (注)虎丘:苏州名胜。红粉笙歌:指歌女奏乐唱歌。钩月矶:在虎丘山顶。风铎:悬于檐下的风铃。无际、仲和,作者的友人。1下列选项各有两组词语,每组词语中加点字词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A月色甚美/急湍甚箭 然终不若山空人静/猛浪若奔B亦复不恶/未复能有与其奇者 相与坐石台/相与步于中庭C时闻风铎/四时俱备 与无际偕访仲和于此/相与步于中庭D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见虎丘本色耳 以静意对之/山川之美2阅读文中画线的语句,发挥你的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在你的脑海中呈现出的是怎样一幅图画。3翻译下面的句子。夜半月出无人。4

6、承天寺与虎丘的夜色所共有的两个特点是_,_。记承天寺夜游中最能表达作者复杂心情的一句话是“_”。乙文游虎丘小记(节选)写作者两度游虎丘的感受,表达了作者_的心境。1 B 2 月光照在庭院里像积满了清水一样澄澈透明,水中的水藻、荇菜纵横交错,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在此基础上加上至少两处修饰性描写。 3 半夜之时,月亮出来了,不见人影 。 4 承天寺与虎丘夜色共有的特点:环境幽静或人烟稀少, 月色优美。 记承天寺夜游中表达作者复杂心情的一句是: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游虎丘小记表达了作者悠闲、平静、陶醉于美景、热爱自然美景的心境。 三、现代文阅读。(30分)1、风吹白鸽拨琴弦黄舒灿在伦敦的鸽子广

7、场,我感受到的不只是异乡风情。这天,云淡风轻,我在熙熙攘攘的广场上慢慢逛,细细看,转眼间,一位老人映入眼帘。我驻足观察着他:他穿着米黄色风衣,带着一顶黑帽子,鼻梁上,深色镜框下镶着一双深邃的蓝色眼睛。他坐在藤木长椅上,手拿着原木色吉他,独特的气质,合适的穿着,在蔚蓝天空的映衬下,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他布满皱纹的手,开始缓缓拨动琴弦,悠扬的琴声绵延流出。我的目光停留在他的指尖,他的手法变化多端,节奏轻快,手指转换让我目不暇接。突然,他双眼微闭,身体有节奏地晃动。这不用琴谱的曲子,却如行云流水,酣畅淋漓,我心里不由得暗自赞叹。在他正前方的琴袋里,装满了铜币。这些铜币,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如此

8、和谐。一曲终了,我缓缓走上前,俯身弯腰,几枚铜币轻轻落下,声音清脆,这是我对他琴声的致谢。我望着他,笑了笑,本想夸赞他的琴技高超,却觉得此刻无言胜有言,他也回报一个慈祥的笑容。我正准备转身而去时,又一曲响起。开始反复快奏回旋,似流水潺潺,清澈明丽。忽而节奏轻快,伴着拍打琴身,如二重奏般奇妙。一会儿琴风又突转,像悲伤的颂歌,叙述着忧愁。最后高亢激昂,让人赞叹。他好像在变着世间最高超的魔术,浮动的手影,颤动的琴弦,如此契合。这寻常的一幕,原来可以这么美好。我感到自己的内心产生了共鸣与应和。我不打算再去繁华的商店,便走向他对面的环石椅,背靠着花坛,静静地坐看,远远地望着。无关风月,无关忧愁,我也微闭

9、双眼,陶醉在这无限的美好中,忘记了时间,也忘记了自己。“小姑娘,你也在听他弹吉他吗?”一位东方中年女士问我,“对的”,我微笑回答。“其实你别以为他是卖艺的。我移居到剑桥五年了,常常在广场看到他。后来听人说他年轻时非常有才华,而且现在生活也很富足,但是他就是每天在固定的时间来这里弹吉他,本来只是为了传播快乐,后来竟有人把他当作卖艺的,给他钱。开始时他有些手足无措,但慢慢地,他认为这是别人对他音乐的肯定,心里也获得了坦然和更多的快乐,便欣然接受了。这么多年了,他积攒的铜币全部捐给了红十字会,用来救助那些因战争而流离失所的难民,他多么希望没有战争啊。我虽然不懂音乐,但我可以肯定,他从来没有弹过相同的

10、曲子。”听后,我对老人又多了几分敬佩。长年累月,不弹相同的曲子,这得有多高的造诣?我朝他的方向望去,此时,不知他又在弹奏一首什么曲子。我忽然地发现,在他身旁,有一群白鸽,这些白鸽扇动着翅膀,似一片白色的海洋。那情形,似乎是在为老人伴舞,相互配合得那么默契,好似多年的挚友。我呆若木鸡地驻足在这位老艺术家的面前心潮涌动。我从来没有看见过这么多的白鸽飞舞,也从来没有遇见过如此人物合一的震撼场面。突然,最后的曲子结束了,清风拂过,和煦的阳光透过稠密的树叶洒落下来,碎成一地的金光斑,所有的白鸽都朝着蓝天的同一方向起飞我朝他的方向,再次深深鞠了一个90度的躬。(选自黄舒灿作品集,有删改)1文章以“风吹白鸽

11、拨琴弦”为题有什么好处?2文中的老人是一个怎样的形象?3选文第段老人的琴风是怎样变化的?4试分析第12段划线句子在文中的作用。5从修辞手法角度品味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他好像在变着世间最高超的魔术。2、田野上的白发刘益善(1)母亲50岁后,头发日渐白了。先是两鬓,后来是额前,再后来满头芦花,让我们感到心痛。(2)父母都不愿离开家,家里有猪鸡水牛,有房子和责任田。上高中的小弟还要人照顾,患不治之症的父亲不能劳动,里里外外都是母亲一人操持,她头发还有不白的么?(3)4月的一个晚上,我搭同事的便车回老家,想看看父母和小弟。到家时已是晚上11点多了,家里没人,门上挂了锁。奇怪,这么晚了,父母到哪去了呢?

12、天气乍暖还寒,夜风吹过,身上有阵阵凉意。朝远处田野望去,怎么回事呀?空旷的田野上有灯火闪烁,不时有阵阵敲盆的声音传来,我信步朝田野走去。(4)到了田边,我像被人使了定身法一般,呆立在夜色里。只见母亲一手提着脸盆,一手握根棒子,敲击着,发出当当的声响。母亲在田埂上蹒跚地转悠,田埂角上放着盏马灯,灯火如豆。田里是平整的秧圃,依稀可见撒下的稻种已经抽出嫩芽。母亲身上披了件破棉袄,手里不停地敲击着。我叫了声母亲,母亲见是我。停了下来,脸上溢着慈祥的微笑。在母亲停下的当儿,有一群黑乎乎的东西冲向秧圃。母亲一见,立刻又敲起来,那黑乎乎的便遣散而去。母亲说今年是少有的奇怪,撒下的稻种一个晚上便被老鼠吃得精光

13、。没有办法,大家只好日夜在田边守着。母亲告诉我,父亲被姐姐接去了,小弟住校,星期天才回,她已经在田边守了三个昼夜了。(5)母亲和我说话,手里还在敲盆,沿着田埂蹒跚而行。我跟在她后面,心里沉沉的。母亲,您该休息了,把田退了吧!您劳作了一辈子,难道不该享享福么?我知道,我是劝不动母亲的,她离不开她的田野。平时我们劝她,她都说:你们不要管了,这田是不能退的,我做一天算一天,也好照料你爹和你弟。(6)那个夜晚,我陪着母亲在田野上敲盆赶鼠。母亲的身影在田埂上晃动着,夜色里,只有母亲的白发看得清楚。夜风吹着,母亲的白发在田野上飘拂,飘拂,飘拂出我一脸泪花,飘拂出我又一段回忆。(7)父亲病倒时,正是乡下大忙

14、季节。母亲忍着悲痛,半夜里起来拔好秧,运到水田里。一早回家服侍父亲吃药,再赶回田里插秧。一大块白晃晃的水田里,只有母亲孤单的身影在移动。随着母亲身影的移动,水田里嫩绿的秧苗一行行地立起来,整齐匀称,像块绿色的地毯。母亲是高明的织工,织着绿色;母亲是勤劳的春蚕,吐着绿丝。(8)我赶回家帮母亲插秧,到田边时,一块大田,母亲已插完一大半。她太累了,体力不支,已不是弯腰在田里移动,而是双膝跪在泥水里,艰难地爬行。母亲的衣裤没一处干的地方,浑身是汗渍泥水。母亲跪在田里插完一行,又插一行。我含着泪水冲到田里,喊着:“妈,您不该这样拼命!(9)母亲见是我,想站起来,努力了两次却未站起。我一把抱起母亲,感到母亲已瘦得皮包骨头。母亲脸上仍是慈祥的微笑,白发被汗水湿透了,沾在额上脸上脖子上。我为母亲拂了拂头发,一阵风吹来,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