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常见三大症状表现.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46168382 上传时间:2022-12-06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1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闭症常见三大症状表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自闭症常见三大症状表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自闭症常见三大症状表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自闭症常见三大症状表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自闭症常见三大症状表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闭症常见三大症状表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闭症常见三大症状表现.doc(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自闭症常见三大症状表现:1、缺乏交流能力:正常孩子到了会说话的时候,会对自己想要的东西,用语言表达出来,但是自闭症孩子不会,比如说,孩子要吃饭了,他不会表达,而是通过叫喊或者拍肚子等怪异动作,来表达自己的需求;同时,他们在眼神上也没有交流,表现为眼神不敢直视陌生人,甚至连自己的父母,也没有亲昵的目光交流,对待父母像陌生人一样;平时没事的时候,就表现出呆滞状态,不懂得如何主动加入到同龄孩子的游戏当中,非常孤独。2、说话表达能力差:表现为讲话迟、吐词不清、话语简单、重复单句等现象,有个别自闭症孩子甚至到了7岁,还不会说完整的话语,而且总爱重复电视机里面的声音,但是要他们好好说一句话,他们却说不出来

2、。3、行为刻板:自闭症的孩子兴趣范围狭窄,会持续不停地摆弄某个特别的物品或物品的某些部分,重复性的肢体动作,如拍打手掌,或者在某些情况下有自我伤害行为,也不知道会痛!由于上述症状表现,导致自闭症孩子不说话、不合群、行为怪异,很多时候其他小朋友对他这种行为不解,从而孤立、欺负他们,而自闭症孩子本身就容易动怒,很容易伤及自己及其他小朋友。因此,对自闭症孩子,学校一般是劝退学的。【自闭症的几大危害】1、极度孤独,不会对亲人微笑:喂奶时,患儿不将身子紧贴大人。伸手去抱时,患儿无迎接姿势,不会伸手做被抱的准备,不会将身子贴近母亲,眼睛也不看抱他的人。2、社交困难,特别孤独:与人缺乏交往,缺乏感情联系,即

3、使对父母也毫不依恋,如同陌生人。但与陌生人相处,又不感到畏缩。正常儿童常以凝视对方表达自己的感情与要求,而患儿缺乏与人眼对眼的凝视,不会以这种方式表达感情与要求。不爱玩,不爱做游戏。患儿到5岁左右,常还无朋友,很少与小朋友一起玩耍,缺乏情感反应,常常说出或做出一些不合社交的事情来。3、语言发育迟缓或障碍:患儿通常缄默,或说话呈模仿语言,象鹦鹉学舌似地模仿别人的语言。对语言的理解表达能力低下,无法理解稍微复杂一点的句子。4、仪式性和强迫性行为:由于缺乏变化与想象力,患儿常常坚持重复刻板的游戏模式,重复一些身体工作,重复相同的生活,如反复给玩具排队,总要玩弄自己的脚趾,穿衣顺序相同,坚持某些物件的

4、摆置形式,不能变动。一旦有所变化,他们会极为沮丧,别人变动,患儿便大吵大闹。对自己房间的任何变化也都会表示反对和不安,加家具的移位、装饰品的变化等。5、脑部智力大多低于正常人:只有20%的人智商高于正常人或与正常人相当。更多危害影响孩子直至成人后,自闭症儿童训练的几点看法时间:2016-01-08 15:06来源: 作者:冯娥 点击:21次 摘要:自闭症儿童通常表现为语言发展迟缓,社交障碍,情感障碍,行为刻板、怪异、恋物、自残等行为,通过制定确实可行的行为训练计划,着力发展他们的语言、认知、自理等能力,创设互动,轻松的环境,对于改善他们的症状有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自闭症 认知 语言障碍 训练

5、案例:在我们班上有三个这样孩子,两个帅气的小男孩,一个文静的小女孩。群群,8岁,是个阳光的小男孩,在上海医院被诊断为有轻度的自闭倾向。会无缘无故发脾气,大声尖叫。面对陌生人会有恐惧心理,没有安全感。豪豪,8岁,是个帅气的小男孩。他总是沉静在自己的世界里,集体活动时总是自己一个人在旁游荡,很少主动与人交流,常常还会有攻击行为。毛毛,女,13岁,是个文静的小女孩。她从不说话,别人跟她交流总是不给予反应,只愿意跟在校陪她学习的奶奶有一些肢体互动。自闭症儿童的临床表现通常为:语言发展迟缓,社交障碍,情感障碍,行为刻板、怪异、恋物、自残等行为,并且这些行为很难改正。许多家长认为对自闭症儿童的训练辅导没有

6、太大的意义,因为自闭症儿童永远处于自我封闭的状态中。还有些家长认为自闭症孩子是世界之谜,于是就采取放弃的态度。事实上,采取切实可行的训练对他们很有帮助,甚至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下面我就结合一些案例来谈谈我的看法:一、语言的训练。许多自闭症儿童都有语言交流障碍,他们常常自言自语,口齿不清,不主动与人交流,不会用语言表达内心的想法。因此,在整个训练过程中,关注自闭症儿童的语言非常重要。句子的训练在自闭症儿童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自闭症儿童一般不会使用疑问句,对于我们平时提出的问题,如“你想吃什么?”“小朋友在干什么?”等要让孩子掌握并运用这些句子,关键在为孩子创设情境,比如在游戏中互换角色,让孩子来

7、扮演家长或老师。这样孩子不仅能掌握了语言,也能学到一些规则。例如训练孩子说话,当孩子完整地表达自己的需求后再满足他的要求。豪豪吃午饭时经常要添饭,他会不停地说:“吃。”我知道他想要去添饭,于是我就训练他说“添饭”。刚开始,孩子坚持说一个字“吃”。我就不给孩子添饭,直到他愿意说“添饭”。渐渐地逐步过渡到训练孩子说“要添饭”,“我要添饭”。一年下来,孩子现在已经能自己说“我要添饭”并能自己去添饭了。现在孩子午睡起来后还能主动说“我要喝水。”,再也不是以前那样拿着水杯到处走动了。我要求孩子的父母像这样配合进行训练,现在孩子的主动性语言多了,能清楚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二、认知的训练。在认知理解方面,一

8、个自闭症儿童不能从以往的经验中归纳出一些定律,对周围的事物和他人的行为缺乏真正的理解,学习方法比较死板。因此认知的训练可以从配对、简单的分类等进行训练,对常见的物品能按照不同的要求进行分类等方面进行训练。自闭症儿童在认知各方面的发展不一致,表现为对某方面的特别的兴趣甚至超过普通孩子的一般水平,因此训练中应注意发掘自闭症儿童的某些潜能。如群群对图案特别敏感,9块拼图能很快地完成。孩子在家休学一学期,家长要求要补上孩子落下的功课。我建议家长把词语、数字和图案结合起来训练,现在群群已经基本上能跟上班级内的教学进度。自闭症孩子对外界事物不关心,训练时要从孩子的兴趣出发,不断发展他们的兴趣。豪豪刚进校时

9、,孩子不能适应学校生活,经常攻击别人或者跑出教室。但他对颜色特别敏感,能正确说出生活中常见的颜色。在认识数字时,我就把数字变成他喜欢的颜色来认识。在律动时,也把打击乐器用他喜欢的颜色来包装。现在孩子喜欢上了唱歌,能安静地坐在课堂上听老师上课。安安对计算机很感兴趣,我就通过计算机来训练孩子的语言表达,改正孩子长时间裹咬舌头的习惯。现在孩子已经上五年级了,见到老师能主动打招呼,不良习惯也不存在了。三、生活自理的训练。一般自闭症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都没太大的问题,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这是非常重要的。自闭症孩子除了需要加强精细动作的训练外,还要注意自觉性的培养。生活中孩子能做到的事情,都应该让孩子们自己

10、做,而且主动去做,老师、家长不要包办穿衣、梳洗之类的活。面对自己的孩子不吃饭,家长常常感到自己的失职,群群的家长就是这样。群群的母亲为此大伤脑筋,试了很多方法都没有用。例如,尽量把饭菜做得可口,每天变出不同的花样,尽量不给零食吃等。为此,我建议群群的母亲在吃饭时不要给他太多的关注,让他自己慢慢吃。而这样实验下来,这个方法不可行,这样让孩子吃饭,要吃很长时间。后来我想到的一个方法就是利用孩子对图案特别敏感的特点,做一个他喜欢的动画人物倒计时的道具,例如熊大要出发去深林去探险,画一个路线图,规定熊大到达森林孩子就要基本吃完饭。家长可以根据孩子吃饭的速度来调整动画人物行动的快和慢。另外,吃完饭要给予

11、孩子奖励。比如玩拼图,看动画片等,这样效果会更好。四、社交技能的训练。在自闭症儿童社交技能训练方面,要为自闭症儿童创设更多的机会让他们接触自然和社会。自闭症儿童不会主动与别人交流,而是处于自我封闭的状态。因此,家长要在日常生活中引出话题与孩子交流,开始时可以选择孩子感兴趣的话题。节假日带孩子外出游玩是非常重要的。带孩子去公园、游乐场、超市等公共场所,使孩子每天接触不同的人和事物。孩子受到的刺激多了,对孩子的语言发展就有很大的帮助。群群面对陌生人会有恐惧心理,经常会在公共场所里尖叫,所以孩子的父母都不愿意带孩子外出。我就建议群群的父母一周三次带孩子去家附近的超市,带孩子去买他喜欢吃的零食。刚开始

12、孩子进入超市很不适应,经常会无故尖叫。我又建议孩子的父母带孩子逛超市要带孩子看,说给孩子听,训练孩子说。现在一年下来,群群已经能跟着父母去超市选择自己喜欢的商品,有时在校还能跟老师说:“我要去超市买牛奶。”今年10月学校组织秋游,孩子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学坐公交车,看到满公交车的人已经不再恐惧,也就不会有尖叫的行为发生。教育训练自闭症儿童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需要我们比常人付出更多的心血。在训练他们时,不能太急,要知道他们每个微小的进步都来之不易。我们要坚持“不急于求成,打持久战”的原则,最大限度地发现和挖掘孩子的潜能。盲童的心理特征是什么?本文Tag标签:盲童/心理特征盲童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视

13、力障碍,丧失或几乎丧失视觉能力。这使他们的感知过程出现特殊形式。他们的听觉、触觉、平衡觉等都超过一般的健全儿童。盲童具有高度发展的听觉空间定向能力,能精确辨别声源的方位,并可以根据声响的回音来躲避障碍物。盲童能较精确地判断时间。他们皮肤触觉灵敏,能凭手指辨认盲文。他们的嗅觉也较健全人感受性高,可根据气味来判断熟人和熟地。以上分析的是盲童的感知特点。从中可以看出,代偿作用使他们在某一方面劣势的情况下形成了另一方面的优势,以完成正常的感知过程。盲童的情感体验较细腻。易出现焦虑、抑郁、痉挛的情绪,情绪活动不稳定,易激怒。在性格特征中,易出现自卑、冷漠、孤僻的倾向。思维在一定程度上受感知特殊性的影响,

14、但思维正常,注意力程度较高。盲童通过适应训练,可达到一定的生活自理,从事力所能及的劳动。盲童的人格特点及其教育对策本文Tag标签:盲儿/人格特点/教育对策盲童是视力残疾最为严重者,即指优眼最佳矫正视力小于005或者视野半径小于10,根据调查资料显示,我国大陆181万014岁的视力残疾儿童中有492为盲童,614岁学龄阶段的盲童有781万人。因此研究这类儿童的人格特点及其教育对策不容忽略。一、盲童的人格特点 对盲童的人格研究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不算太多,我国的教科书在涉及这一问题时大多数是轻描淡写地一带而过。如台湾省的某教科书概括为:610岁的男盲童缺少安全感、缺乏自信心、自我意识强、无归属感、

15、心思不专一;女盲童消沉、缺乏自信、自我意识强、无归属感、心思不专一。11-15岁的男盲童猜忌心强、成就感偏低、缺乏自信及归属感、对爱的需求强烈;女盲童消沉、成就动机低落、缺乏自信及归属感、有的心思不专。大陆某权威专著概括为:盲童性格内向、不易与别人融洽相处、容易有自卑心理、对生活态度消极、对自己的缺陷很敏感等。结合过去我国研究的成果和本人近年来在北京盲校的观察与研究,盲童的人格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气质方面 根据大量观察,发现盲童的气质倾向以粘液质和抑郁质类型的局多,而多血质和胆汁质类型的人数较少。某盲校通过对观察食堂开饭晚了之后学校盲生的气质表现,统计出胆汁质类型的占11、多血质类型

16、的占13、粘液质类型的48、抑郁质类型的占28。2能力方面 盲童的能力发展从质的角度来看,与普通儿童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其听觉分辨能力、触觉能方比普通儿童高些,但他们普遍存在着应变能力尤其是应变新环境的能力差、定向行走能力差、操作能力差等现象;其能力发展从量的角度来看,国内外均有智商测查结果表明:盲童与普通儿童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从皮亚杰发展阶段论角度来看盲童每个阶段的发展要比普通儿童缓1一2年左右,其生活、劳动、运动等能力的形成和发展都比普通儿童晚而且慢,生活适应能力较差;其能力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大多数盲童的发展在16岁前后都存在着一个“快速赶上”期,使其与普通儿童之间的差距迅速缩小。3兴趣方面 盲童的兴趣发展受个体心理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