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2]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46164105 上传时间:2023-08-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2]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2]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2]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第2课时在社会中成长【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和认识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知道个人的成长就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知道亲社会行为的内容和重要性,积极融入社会、服务社会。2能力目标:感受个人与社会的联系,提高亲社会能力,培养亲社会行为,积极融入社会、服务社会。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以积极的态度对待他人和社会,培养热爱社会、热爱生活的情感。【教学重点】养成亲社会行为。【教学难点】人的成长过程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教学环节】一、新闻导入【多媒体呈现】 “最美中学生”朱丽研、但余婷2017年2月,由团中央学校部、全国学联秘书处、中国青年报社共同举办的201

2、6年度全国“最美中学生”“最美中职生”寻访活动落幕,四川省乐山市井研中学朱丽研、但余婷两名中学生被授予全国“最美中学生”特别奖称号。朱丽研、但余婷两位井研小英雄勇救落水儿童使一股见义勇为、助人为乐的社会正能量之风在井研的大街小巷传播开来,现在朱丽研、但余婷又被授予了全国“最美中学生”特别奖称号,这不仅是对她们的赞许与褒奖,也是对像她们一样的这一类人的肯定与鼓励。教师点拨:两位“最美中学生”勇救落水儿童的事迹向社会传递爱心,向社会传递见义勇为、助人为乐的正能量!我们中学生应该向她们学习,传递社会正能量,了解社会,积极关心和帮助他人,养成亲社会行为并服务社会,奉献社会,提升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二

3、、探究新知(一)在社会课堂中成长活动1自主探究交流分享【多媒体呈现】 1.我们在交往中学到了什么?与父母交往与老师交往与同伴交往与网友交往2.我们在成长中学到了什么?要求:自己反思成长经历,自主探究后在小组分享交流并达成共识。教师小结:在家庭中与父母交往,我们得到父母的抚养和教育;在与同伴交往中,我们得到友情和友谊;在与老师交往中,我们得到老师的教诲;在与朋友的交往中,我们得到他人的关爱。随着我们的不断成长,人际交往圈的不断扩大,我们的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我们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多媒体呈现】 结论1.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结论2.社会化使我们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每个

4、人社会化的过程中,知识不断丰富、能力不断提高、规则意识不断增强、价值观念日渐养成,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活动2合作探究交流分享【多媒体呈现】 1.三幅图片。2山地自行车的生产流程视频。问题:(1)观察三幅图片,思考这些社会生产给我们带来了什么。(2)视频中山地自行车是怎样生产出来的?(3)我们的生活能不能离开这些社会生产?为什么?要求:仔细观察图片,认真思考问题,在小组内分享交流并形成明确的共识。教师小结:工人为我们提供各种工业产品,农民为我们提供粮食,环卫工人为我们提供优美舒适的生活环境。在我们的周围,有千千万万的各行各业的劳动者,正是因为他们辛勤劳动、无私奉献,为我们的生存和发展提

5、供各种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我们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多媒体呈现】 结论3.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和娱乐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结论4.人的生存和发展也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二)养成亲社会行为活动3讨论探究交流分享2017春界牌初中“学习雷锋”系列活动【多媒体呈现】 为加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弘扬雷锋精神,不断丰富和发展新时期学雷锋活动的内涵和形式,掀起学雷锋活动新高潮,安州区界牌初中结合“弘扬雷锋精神构建和谐校园,完善自我,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主题积极开展系列活动。问题:(1)界牌初中开展这项活动有什么意义?(2)开展此类活动对我们有哪些启示

6、?要求: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在自主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小组分享交流,并参与小组合作探究,达成共识。教师小结:开展此类校园活动,有助于青少年学生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 帮助他人,关注、了解并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有利于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多媒体呈现】 结论:1.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结论2.亲社会行为的内容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等。结论3.养成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活动4合作探究交流分享2017年“保

7、护母亲河”青少年义务植树活动【多媒体呈现】 “保护母亲河”是共青团的一项品牌活动,旨在引导青少年通过大力开展治理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倡导和树立绿色文明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推动生态文明建设。3月10日,团市委在大竹县乌木镇凤山村开展了达州市暨大竹县2017年“保护母亲河”青少年义务植树活动。全体青年志愿者在“保护母亲河从我做起”签名墙上签名。在大竹县绿化委员会专业人士的指导下,200余株树苗顺利种下。问题:(1)青少年学生参与此类活动有什么重要意义?(2)你认为亲社会行为是怎样形成的?(3)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要求:参与小组合作交流,讨论探究并达成共识。教师小结:“保

8、护母亲河”,我们青少年责无旁贷,不能置身事外。积极参加义务植树活动,有利于绿化荒山,保持水土,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只有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活动,投身于社会实践,才能养成亲社会行为,积极服务社会、奉献社会。【多媒体呈现】 结论4.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结论5.参与社会的过程,既是体验社会生活的过程,也是在实践中发展和成就自己的过程。我们只有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活动5欣赏感悟,情感提升歌曲爱的奉

9、献【多媒体呈现】这是心的呼唤/这是爱的奉献/这是人间的春风/这是生命的源泉/再没有心的沙漠/再没有爱的荒原/死神也望而却步/幸福之花处处开遍/啊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啊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活动6合作总结梳理知识根据自己对知识的理解简要勾画出本课时的知识导图,并在小组内展示分享。教师可将愿意在全班分享的知识导图在讲台展示分享。本课小结:“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我们要积极了解社会、参与社会、服务社会、奉献社会。在社会大课堂中,我们要不断向他人、向社会学习,不断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养成亲社会行为。就让我们一起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